⑴ 「中國之脊」——太行山,如何塑造山西、河南、河北
中國大地的脊樑——太行山:華北的地理、文化和精神象徵
太行山,這道天然的屏障,宛如中國的「長城」,橫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以其雄渾的身姿塑造了華北的地形畫卷。作為華北平原與高原的天然分界線,太行山猶如地質的交響樂章,匯集了塔峰、峽谷和長崖三大奇觀,展現出剛毅與柔美的交融之美。
太行山的傳說流傳千年,愚公移山的故事象徵著堅韌不拔,八路軍的革命根據地則彰顯了英勇與智慧。河南的掛壁公路,如同一幅傳奇的山水畫,訴說著挑戰與創新的故事。作為東部的地理中心,太行山不僅是自然的分水嶺,更是人文精神的源泉。
地質歷史的滄桑變遷,賦予了太行山獨特的地質景觀,如嶂石岩地貌,其剛勁的岩壁訴說著砂岩的滄桑歷程。太行山的"八陘"不僅是古代交通要道,更是歷史長河中的戰略要塞,如沁河等河流滋養了平原,見證了歷史的興衰變遷。
山西盆地的"掌"字地名,如忻定、太原,不僅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還蘊藏著豐富的文物寶藏。從泥河灣、周口店遺址到磁山、陶寺遺址,這些新石器時代的瑰寶,揭示了華夏文明的起源與演變。太行山是神話與歷史的交織之地,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等傳說流傳至今,賦予了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東西兩側的古城市帶,如晉陽、安陽,曾是繁華的都城,古建築如南禪寺、佛光寺,承載著豐富的歷史痕跡。山西陽泉的梁家寨石頭房屋,以及河南安陽的殷墟,見證了古代建築的輝煌與變遷。而古上黨地區,更是全國半數宋遼金前古建築的聚集地,每一座寺廟、每一座廟宇都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
在歷史的洪流中,太行山更是抗戰精神的象徵。平型關大捷的壯舉,八路軍的游擊戰術,都在這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現代建設如紅旗渠、仙神河大橋,以及那一座座穿越時空的隧道,都在詮釋著太行山在新時代中的勇毅與創新。
太行山,既是自然的瑰寶,又是人文的瑰寶。從古至今,它以堅忍不拔的精神,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承載著歷史與現代,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文明的深厚底蘊和中國人民的團結與勇氣。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中國經貿法治融媒體中心
⑵ 山西被稱為中國的什麼
山西被稱為中國之脊樑。在中國古代,有三個地方,特別容易形成割據之勢。分別是山西、四川和廣東。
「蜀道四塞」。蜀地有地理優勢,易守難攻,我們都知道。
「嶺表遠險」。廣東天高皇帝遠,加上近海富庶,也容易自成一派。
「三晉高凸」。三晉就是指近山西高原區域,地勢高凸,同樣是易守難攻。
山西坐擁太行、呂梁,西有滔滔黃河天險,東有巍巍太行,恰如秦嶺這條分隔南北的山脈,太行山南北縱列,得分東西。中間又有汾河自北向南注入黃河,形成一串盆地。
綜上,山西不愧為中華之脊樑。
⑶ 中國的脊樑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脊樑」是一個非常熟悉的說法,他意味著什麼?它代表中國人民強大的意志和團結一致的力量。脊樑是人身體重要的支撐物,沒有了它,身體就會垮掉。同理,中國的脊樑指的是中國人民的堅定信仰和團結合作精神,支撐著中國如今蒸蒸日上的發展。
中國的脊樑也許來自於數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韌性和適應性讓中國的人民在磨難、災難和困境中挺了過來。歷史上,許多強敵試圖侵略中國,但中國人民總是能夠戰勝他們,發揚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色。
「中國的脊樑」也代表著中國正在迅速崛起,這一崛起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努力和智慧。中國的經濟在發展和壯大,同時也在努力實現科技和文化的進步與創新。中國人民正在承擔越來越多的國際責任和義務,成為國際舞台上重要的一份子。
總之,「中國的脊樑」是中國人非常驕傲和自豪的一種形象。它代表著中國人民堅韌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能夠讓中國保持前進和發展的步伐,也意味著更好的未來。
⑷ 中國的脊樑 具體指什麼
中國的脊樑」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於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值,至多不過是奴隸」(《燈下漫筆》),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這樣一來,對於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出「看客」的心態,不能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演化成不願知道了。
「中國的脊樑」問題是魯迅在完成《非攻》一個月後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1934年9月)中提出的,學界一般認為它反映了魯迅歷史觀的變化:在歷經對中國傳統的絕望之後,魯迅不僅從歷史上,而且在現實中發現了「中國的脊樑」。
⑸ 魯迅說過一段話,其中有"中國的脊樑"這個東西,是什麼指的是哪些人物
「中國的脊樑」是不求名利,埋頭苦幹,創造社會財富和燦爛文化,推動歷史前進的廣大勞動人民和創造發明家。如畢升、李時珍等。也是不怕流血犧牲,起而反抗反動統治的革命者和堅持抗戰抵禦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陳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飛、文天祥等。
一種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為解除或減輕人民疾苦而奔走呼號,為民請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關漢卿等。一種是歷盡艱辛,奮不顧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顯、玄奘等。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是用比喻形象地對在歷史上起過進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評價。
作品原文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誇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誇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誇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於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自欺」也並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斜體字為當初發表時被國民黨刪掉的內容)
(5)中國脊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淪陷,但中國國民黨的官僚政客和社會「名人」等,卻在北京等地多次舉行「法會」,祈禱「解救國難」。1934年4月,國民黨的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軍閥段祺瑞等,又發起請第九世班禪喇嘛:在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靈隱寺舉行「時輪金剛法會」,「求佛菩薩來保佑」。
還說什麼「今則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當時頗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報紙《大公報》也發表了《孔子誕辰紀念》的社評,散布「中國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敗主義論調。
本文寫於「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後,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凌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的一時甚囂塵上。當時資產階級報紙《大公報》發表社論,指責中華民族失去了自信力,為國民黨反動政府推卸責任。
針對這一觀點,魯迅先生憑著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了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一個月,就發燒,肺病已相當嚴重。
文章寫完之後的兩個多月,他寫了《病後雜談》,還致信楊霽雲,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病情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並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和關注。後收入《且介亭雜文》(《魯迅全集》第6卷),屬魯迅後期雜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⑹ 從「中國脊樑」這個詞語,你想到了什麼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話說下來。
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人民的脊樑,領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完成了偉大的飛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