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哪些貢獻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發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結構。
第三,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
第四,實施計劃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長。
第五,加強了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制定。
㈡ 中國在環保方面做了哪些貢獻
在環保日益被重視的今天,我們是否會因此而想起這美好的中國,在環保方面,中國一直是努力而敬業的。環保帶來了美好的中國,也成就了中國的美好。據報道,近年來,聯合國提出了「人權主流化」的口號,旨在將人權保障納入立法、決策和實施過程。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各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在環境保護立法、決策和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人對良好環境的需求,保障人的環境權益。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將環境保護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中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中國政府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採取完善環境法律體系等一系列措施加強環境保護。剛剛結束的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的重要方面,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
中國不斷加強環境保護的力度。
一是強化了國家保護和管理環境與資源的基本職能和責任。1978年,中國憲法首次明確規定了國家保護和管理環境的職能。1983年,環境保護被確立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2007年修改的節約能源法和2008年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增加了「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中國建立了專門的環境保護機構環境保護部。
二是環境政策的核心從注重末端治理轉向了「防重於治」。2002年出台的環境影響評價法,進一步強化了環境治理的源頭控制制度。
三是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強化了環境政策制定的公眾參與機制。比如,環境影響評價法對公眾參與作出制度性規定。
四是重視民間組織和環保志願者的發展和作用。據統計中國目前有非政府環保組織3000多家,他們開展的各種活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環保事業的進步。
五是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中國制定《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1996—2010年)》等文件,注重開展全國性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六是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國際合作。中國參加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等50多項涉及環境保護的國際條約。
中國為保護環境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順利完成了《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的階段性削減指標。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占所有發展中國家淘汰總量的50%。2009年11月,中國政府鄭重地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這遠遠高於美國和歐盟提出的減排目標。
中國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努力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先後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笹川環境獎」、「綠色環境特別獎」、「全球環境領導獎」、「地球衛士獎」等授予中國環保等部門。
當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的階段,環境保護面臨很大的挑戰和壓力。因此,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的精神,完善環境法制,提高全社會環境保護的意識,轉變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和消費方式,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
詳細內容參見: http://wenku..com/link?url=T16ValkZDp1D-JfWo7DR9D4KqfjcuH2n1d4a_
㈢ 中國對全球環境治理做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採取切實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積極、建設性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展現了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風范。
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談判。中國積極參與了與氣候問題相關的國際治理進程,不僅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談判中體現建設性姿態,也積極派員參與公約外的各項國際進程,如千年發展目標論壇、經濟大國能源與氣候論壇、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海事組織以及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變化融資高級咨詢組等合作機制。
多年來,中國通過開展氣候變化相關合作為非洲國家、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提供了積極支持,主要包括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十百千」項目、「一帶一路」倡議等。
㈣ 中國對全球環境治理做出來哪些貢獻
中國對全球環境治理做出來的貢獻有:
1、「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
提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作用;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等,為解決全球環境治理困境貢獻中國方案,凝聚更多國際共識。同時,中國還將理念付諸實踐,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大力推動環境領域國際合作。
2、「對綠色發展有重要啟示」
中國在環境治理上的成就表明,經濟社會發展並不必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而不必重走資本主義國家當年『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綠色發展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它能保證生態、經濟和社會三者的和諧發展和有機統一。
3、「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
從成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首批締約國,到倡議共建「綠色絲綢之路」、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注入動力。
從積極推進「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到宣布中國碳排放及碳中和目標,國際社會有目共睹,中國可謂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㈤ 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作出了哪些貢獻
1、開放了佔世界人口約五分之一的與無論比的消費市場,使帝國主義國家近30年經濟不危機。
2、開拓了世界上最廉價的勞動力,使帝國主義國家隨意盤剝中國公民,獲得了超巨額的利益。
3、把世界上最緊缺的、升值空間巨大的原材料,廉價的出賣了,加快了帝國主義國家下一輪,對中國利益的盤剝。
4、廉價出讓國有和集體所有的難得的土地資源。任帝國主義國家隨意污染。
5、搶佔了高污染的項目,成為「世界加工廠」,凈化了帝國主義國家的環境與空間。中國將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十三五」規劃重要內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將於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中國在今年9月宣布設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國還將於明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
㈥ 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對全球環境治理做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近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作出的貢獻有:
1、在生態文明理念方面進行了科學有效的頂層設計。
2、通過制定主體功能區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等舉措,從優化國土空間、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等方面加強保護生態和生物多樣性。
3、中國還設定「雙碳」目標,承諾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以上措施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對此高度贊賞。
中國的領導力對於達成一個有雄心、可執行的「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至關重要,也體現了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的積極作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馬爾科·蘭貝蒂尼表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理念對其他國家發展也具有借鑒意義。
期待未來中國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與自然資本核算、土地利用規劃、生態保護與修復和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對話和交流,分享經驗,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危機,並加強農業、林業等重點產業全球綠色價值鏈合作,打造國際經貿合作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新樣板。
許多國家同樣期待,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等議題的全球治理進程中發揮更關鍵的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為保護世界自然環境作出重要貢獻」
㈦ 中國近幾年對環保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
要知道中國重視環保事業其重要因素是:國際經濟貿易環保要求在不斷提高,中國是被迫的。
然後在被迫的背後,我們中國確實做了不少貢獻。
1、國家投資3486億元,用於廢水治理項目,煙氣脫硫等項目,衛生環境也有所改變。
2、讓河流修養生息,控制重點流域的水質和治理生態環境。十一五期間80%的河流斷面達標。
3、獲得367項環保科技成果,並修訂完善各項環保法律法規。
4、經濟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發展途徑都得以改善。
5、中國最為重要的貢獻就是實施了計劃生育,和印度比比,和美國比比,中國不僅優生優育,還浪費少、人均消耗低,對環境的需求和破壞更是相對下降趨勢的,
以上這些都是中國所做的貢獻。
(部分資料來源於環保部:周生賢講話和黃淑和的總結報告)
㈧ 中國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將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十三五」規劃重要內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將於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中國在今年9月宣布設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國還將於明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
㈨ 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在你看來,中國對全球環境治理作出了哪些貢獻
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在你看來,中國對全球環境治理作出了哪些貢獻?我們能做的就是節能減排,積極做好垃圾分類。
㈩ 中國為保護環境做了哪些貢獻
中國為保護環境做的貢獻:
1、種樹。
有研究表明,過去是七年間,中國在荒漠上新增的植被佔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25%(NDVI空間分布數據)。在中國,不是僅有僅為環保志願者在種樹。目前中國的植樹已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聯動,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環保志願者。
2、大力治理空氣污染問題。
全國各地的火電廠升級了自己的發電技術,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應運而生,在用燃煤發電的同時確保資源應用禁用,不造成浪費、減少污染。目前,全世界超78%的超超臨界發電廠都在中國。除了突破原有資源利用的技術,我國還在不斷發展新能源應用。風能、光伏、核電。
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呈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