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中國為何沒有徹底打垮朝鮮呢
因為古代中國統治者認為朝鮮半島屬於蠻夷之地,各種資源並不豐饒,文化水平更是遠不及中原地區,沒有佔領的興趣,加上朝鮮對中國稱臣,自然就沒有去徹底打垮朝鮮。
② 古代中國為何沒有徵服朝鮮
1:因為朝鮮自古是中國的附屬國,並且年年進貢,朝拜,很聽話,並且喜歡中華文化,沒有攻擊性,這是其一
2:中國古代王朝一般以中原為中心,到了,東北,北京這些地區都是蠻荒之地了,東北屬於關外,少數民族再次居多,漢族並不重視,更何況更遠的朝鮮。
3:明朝建立時,朱元璋就把朝鮮定位「不征之國」
4:清朝時期,雖然東北已納入完全控制,但是基本還是繼承明朝對朝鮮的政策,還有就是把朝鮮作為緩沖地,抵禦日本的威脅
③ 為什麼中國古代不去打朝鮮
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朝鮮是中國的屬國,相當於小弟,在更早的時候,朝鮮是中國的一個諸侯分封出去的,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沒有收歸國有,可能是後來的朝廷想顯示自己的大度仁慈什麼的,整個中國都得到了,朝鮮這種邊邊角角的蠻荒之地收不收回無所謂了就,再說放棄這塊小地方就有人給你年年上貢送美女什麼的,這種好事應該沒人會拒絕
④ 為什麼中國人民不去征服韓國和朝鮮
牽扯了很多問題,以前沒去打是因為朝鮮半島實在沒有什麼可宴罩打的意義,蠻荒之地,一群棒子土人而已,到了近代,國力太弱,沒有本事去拿下,到了現代,說好聽是晌世鬧熱愛和平,說難聽是害怕日本,俄羅斯返陪,美國聯合起來干中國
⑤ 中國歷朝歷代為什麼都不打下朝鮮半島
東北的繁榮是治理朝鮮的關鍵,秦漢的時間東北經營的不錯,所以就能統治朝鮮,到了三國,就沒有那麼容易了,自己內亂,五胡亂華,一直到唐朝,中國中央政府在東北的實力非常薄弱,沒有辦法控制朝鮮了。唐朝好些,並了半個朝鮮。但是也不容易。宋朝就不提了,連北京都丟了。元朝是統治了朝鮮,但是元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度,有好多王朝,中央的權力好小。實際上元朝不能算中央集權的國家,應該是邦聯和聯邦的中間體。明朝前期還有機會,但是東北的主要勢力逐漸是滿族的了。清朝本來最有機會,但是清朝自己把東北掏空了,不準漢人住,自己又不住,差點丟掉整個滿人的老巢。江東和黑龍江以北整個都丟了,也跟漢人太少有關的。
附:高麗傳
中國征伐朝鮮淵源淺探
陳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下篇雲:
李唐一代為吾國與外族接觸繁多,而甚有光榮之時期。(略)茲所欲論者只二端:一曰外族盛衰之連環性,二曰:外患與內政關系。(略)
所謂外族盛衰連環性者,即某甲外族不獨與唐室統治之中國接觸,同時亦與其他外族有關,其他外族盛衰之連環性者,即某甲外族之崛起或強大可致某甲外族之滅亡與衰弱。(略)而唐室統治之中國遂受其興亡強弱之影響,及利用機緣,或坐成其敝害。故觀察唐代中國與某甲外族之關系,其范圍不可限於某甲外族,必通覽諸外族相互之關系,然後三百年間中國與四夷更疊盛衰之故始得明了,時當唐室對外之措施亦可略知其意。
按陳寅恪先生所論,非僅言唐與外族關系,實為探察古代中國與四境外族關系迷津之指要。今循此卓識洞見,試就中國征伐朝鮮之淵源作一粗淺之探察。
中國與朝鮮諸朝關系,交流與攻戰相雜,中朝世代友好之證據,論文皆不乏。唯對中國征伐朝鮮之原因殊少探討。本文即作一莽撞之嘗試,然征伐與友好交流為雙方關系之兩面,請閱者切不可以為有所偏頗。另隋唐之前,中國與朝鮮屢起大戰,隋唐之後,中國朝鮮關系趨於平靜和好,故所取論者只及於隋唐以前,隋唐以後暫少論及。今拙文雖就,然學識資料皆乏,歡迎朋友指誤並補正之。
一, 古代朝鮮與中國之淵源
朝鮮之族本屬東夷
唐•;;杜佑•;;通典•;;邊防一•;;東夷•;;序略
東夷有九種,率皆土著,喜飲酒歌舞,或冠弁,衣錦,器用俎豆。所謂中國失禮,求之四夷者。(其後注引〈白虎通〉雲:夷者蹲也,言無禮儀。或雲,夷者,抵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抵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
殷商最早也起於東夷,故東夷接受禮儀教化即起於關隴之周朝文化感染較諸外族為早,亦為周朝所致力於融合者。
同書•;;朝鮮
朝鮮,周封殷太師之國,大師教以禮儀田蠶,作八條之教,無門戶之閉,而人不為盜,其後四十餘代至戰國時,朝鮮侯准擅稱王。
同書•;;序略
周初封殷太師國於朝鮮,時管蔡畔周乃招誘淮夷作亂。周公征定之。其後徐夷擅號,穆王命楚滅之。至楚靈王會申,亦來同盟。後越遷琅邪郡,遂陵暴中國。
東夷與周朝不斷交流攻戰,逐漸吸納周文明或與之融合,其發展程度較高者,竟然能與中國抗衡。經過一系列殘酷的諸侯戰爭,在中國的大部分東夷被征服或融合,其餘落遂向東北與東南方向遷徙。
同書•;;序略
諸夏侵滅小國,秦並天下,其淮泗夷皆散的人戶。其朝鮮歷千餘年,致漢高帝時滅,武帝元狩中,開其地置樂浪等郡。高麗本朝鮮地,漢武置縣屬樂浪郡,時甚微弱,後漢以後累代皆受中國封爵,所都平壤城則故王險城。
二、中國征伐朝鮮之表現
朝鮮與高麗同興盛於相似之地域,然皆為中國所破滅。為何古代中國孜孜以求擊據遼東地,原因頗令人迷惑。今總歷代事跡,察其外在表現大概有二種:
其一為統一後之王朝致力開拓地區。其二為某分割勢力擴充實力之需要。
關於統一後之王朝致力開拓地區。
通典•;;邊防一•;;東夷•;;序略
周初封殷太師國於朝鮮,時管蔡畔周乃招誘淮夷作亂。周公征定之。其後徐夷擅號,穆王命楚滅之。至楚靈王會申,亦來同盟。後越遷琅邪郡,遂陵暴中國。
同書•;;朝鮮
武帝元封三年,遣樓船將軍楊仆從齊浮渤海,兵五萬。左將軍荀彘出遼東討之。
朝鮮人相與王右渠來降。遂以朝鮮為真蕃,臨屯,樂浪,元菟四郡。自內屬以後,風俗稍薄,法禁亦多,至於六十餘條。
〈〈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王莽初發高句麗兵以伐胡,不欲行,強迫遣之,皆亡出塞。
〈〈三國志〉〉王母丘諸葛鄧鍾傳
正始中,儉以高句麗數侵叛,督諸軍步騎萬人出玄菟,從諸道討之。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隋煬帝承隋文帝統一富盛後,唐太宗籍內安外攘之威,傾中夏全國之力,以攻高麗,終於潰敗。
每當統一王朝全盛時期,北方強敵既以潰滅,則該朝代必轉向東北方向,致力經營遼東,此為中國歷史一大獨特現象,學識有限,殊難推論其深層次原因。周、漢、隋、唐都是以關隴為政治中心的朝代,故必待北方與西北之近鄰強敵敗亡不足為患時,方能著手征伐朝鮮、高麗。然待北方又有外族興起,則該朝代只能退保根本,而不能鞏固經營遼東,以至放棄之。又東夷受華夏文化影響極深,頗為「柔順」,似乎亦為好大喜功之中國皇帝最佳功業目標之一。
關於某分裂勢力擴充之需要。分裂勢力有二別,其一為東北興起之異族,其二為地方軍閥與部分流亡者。
東北興起之異族:
今序列慕容氏與契丹兩民族之興起即可明:
同書•;;邊防十二•;;北狄三•;;慕容氏
慕容氏亦東胡之後,別部鮮卑也,魏初渠帥有莫護跋率諸部入居遼西。後從司馬宣王討公孫淵有功,拜為義王,始建國棘城之國。
〈〈晉書〉〉列傳第六十七•;;四夷•;;夫余
夫余國在玄菟北千餘里,南接鮮卑。至太康六年,為慕容隗所襲破,其王依慮自殺,子弟保走沃沮。
〈〈晉書〉〉載記第九•;;慕容遑
咸康七年,遑遷都龍城。率勁卒四萬,入自南陝,以伐宇文、高句麗。
〈〈晉書〉〉載記第二十三•;;慕容垂
高句麗寇遼東,垂平北慕容佐遣司馬郝景率眾救之,為高句麗所敗,遼東,玄菟遂沒。
〈〈晉書〉〉載記第二十四•;;慕容熙
熙伐高勾麗,以符氏從,會大雨雪,士卒多死,乃引歸。
慕容隗勝高麗而興,慕容熙敗於高麗而亡國。可謂與征伐高麗相始終。
通典•;;邊防十一•;;北狄七•;;契丹
契丹之先與庫莫奚異種而同類並為慕容氏所破。其後為突厥所逼,又以萬家寄於高麗。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東夷•;;高麗
永徽五年,(高麗王)藏以貊褐兵攻契丹,戰新城,大風,失皆還激,為契丹所乘,大敗,契丹火野復戰,人死相籍,積屍冢之。遣使者告捷,高宗露布於朝。
鮮卑慕容皆因高麗之資,而興起為中夏之患。此後之蒙古與女真皆破得朝鮮而入中原。故朝鮮之地為東北方民族南下之資源保障及戰略側背,東北諸外族不征討之必不能安。如不能戰勝朝鮮或高麗,則必不能強大,甚或趨於衰亡。故余臆測古中國征討遼東亦有根除東北邊患之意識。
關於地方軍閥與流亡者
通典•;;邊防一•;;東夷•;;朝鮮
((西漢)屬燕王盧綰反入匈奴,燕人衛滿亡命聚黨,度貝水,擊破朝鮮王准,居秦故空地上下障,後稍微役屬真番朝鮮諸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都王險(在貝水東)。會孝惠高後時天下初定,遼東太守即約滿為外臣保塞外,以故滿得兵威財物,侵降其旁小邑真蕃,臨屯皆來服,屬地方千里,傳子至孫,右渠所誘漢亡人滋多。
同書•;;辰韓
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逼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地東界與之,有城柵。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高麗傳
武德初,再遣使入朝,高祖下書修好,約高麗在中國者護送,中國在高麗悉數遣還。
每逢戰亂,北方流民往往逃入朝鮮,其強橫者竟驅逐原住民而居其地。觀漢唐諸朝皆患人口流失,古代中國本為農業立國,須組織人口,治水力田。人口流失,對勞動力有損,編戶缺亂,猶不利於當時社會秩序之有續運轉。此或中國征伐朝鮮經濟上原因。地方軍閥亦數攻擊朝鮮諸族,從中漁利。
《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公孫度
公孫度字升濟,本遼東襄平人也。同郡徐榮為董卓中郎將,薦度為遼東太守。度到官,東伐高句麗,西擊烏丸,威行海外。
裴松之注引《魏名臣奏》載中領軍夏侯獻之表曰:「公孫淵昔年敢違王命。又高句麗與貊與淵為寇讎。
《晉書》載記第二十五•;;馮跋
馮跋至元嘉七年死,帝殺跋子翼自立,後為魏所伐,東本高句麗。舍二年,高句麗殺之。
地方軍閥靠征伐朝鮮而能擴充實力,亦因朝鮮抵抗而失敗滅亡。
三 總論
總而言之,凡起於關隴之朝代必先定西北與北方後,方向東北開拓。凡起於中原地區之王朝,必先定北方之敵後,即壓迫朝鮮,防止東北異族南下。
中國與朝鮮之間的戰爭,有極深淵源。最早有華夏族壓抑東夷,發展華夏王朝之行動。又有為確保中國邊境安定,避免流亡,消除隱患之意圖。其後則有東北或其他入主中國之民族籍獲朝鮮之資源南下中國的企圖。也包括流亡者與地方軍閥侵漁遼東地而獲苟安的行為。這四者相合,或許可視作中國征伐朝鮮的原因。
⑥ 中國古代為什麼不侵佔朝鮮半島
1、朝鮮半島多山地丘陵,易守難攻,如果是平原,就什麼都好辦了,當年直接就可以打過去了。
2、古代海運不發達,黃海成為阻礙佔領朝鮮半島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3、朝鮮半島土地貧瘠,地理位置偏遠,征服的意義不大,佔領動力不足。
4、朝鮮半島古代一直很乖,納貢稱臣樂此不疲,長時間是中國的附屬國,伸手不打笑臉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