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民工」該叫「新產業工人」,你如何評價這個新名字
農民工還是那個群體,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就有,只不過工作的區域可能不太一樣,現在同樣也有,然後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新產業工人。其實這個沒有什麼本質的改變,換了個名字就不做原來那些工作了嗎?換了個名字就能賺到更多的錢了嗎?全然都不能。
要逐漸改變人們的印象,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農工的收入問題,這個短期內是改變不了的,畢竟這個行業很復雜,涉及到建築行業錢怎麼分配的,這是一個非常綜合的問題,既然這個工資短期內改變不了,但是人們的印象能不能改變呢,讓人們不再覺得農民工這個職業是一個非常便宜的職業。因為這個工作賺不到太多的錢,因為這個工作接觸的環境比較差,但這樣並不妨礙人們尊重這個職業呀。
『貳』 農民工現象是指什麼我們應當怎樣看待農民工現象
指身為中國大陸特有的農業戶口身份的工人;指從農村進入城市,依靠替僱主工作為謀生手段,但不具備非農業戶口的社會群體。由於中國大陸至今未廢止的戶籍制度的存在,直至2005年,這一群體基本上沒有工會組織、幾乎沒有任何權益保障,更不能享受因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福利,「農民工」成為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體,也是城市被僱傭者中勞動條件最差、工作環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體;同時也是中國產業工人中人數最大的群體,據估計2005年有1.5億人。
人類歷史上,農民大量轉為產業工人是任何一個工業化國家所必然經歷的階段。在世界最早的工業化國家英國,由於圈地運動迫使農民離開自己的家園,從而解決城市產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而更多的情況是,農民離開土地,一方面有自耕農要解決越來越難以生存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其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機會。在東亞,包括日本、韓國、台灣,過去的幾十年都先後經歷了自耕農轉為產業工人這一階段。只是由於中國大陸特殊戶籍制度的殘存,才產生了特殊的「農民工」狀況。
中國大陸的農民工是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開始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後農民開始大量湧入城市後漸漸出現的。從全國來看,最開始的農民工主要以建築業為主,接著就是製造業。改革開放以後農民工流動的規模在中國是史無前例的。流動遷徙的形式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跨地區流動,隨著沿海地區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和勞動力的不足,中、西部地區的農民大量短期甚至長期遷移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這種人口流動也稱為「民工潮」;另外一類流動則是農民就近流動到快速發展的本地城鎮。
現狀
『叄』 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產業工人已達到多少萬人
200萬人左右,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產業工人數量達到200萬人左右。
據1919年統計,上海工人總數達513768人,其中產業工人181485人,約佔全國工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以此計算,全中國工人階級隊伍應有兩百萬人左右。
從階級基礎來看,上海是我國近代工業發源地和工人階級的搖籃。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產業工人已達200萬人。其中,上海工人數量超過50萬,是我國工人階級人數最為集中的城市。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階級率先支持愛國學生運動,引領中國工人階級登上國家政治舞台。
詳細介紹:
在 1919 年 1 月起召開的巴黎和會上,中國政府代表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范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七項希望和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及換文的陳述書,遭到拒絕。
這個由幾個西方列強把持的會議,竟規定德國應將在中國山東獲得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而北洋政府居然准備在這一和約上簽字。消息傳到國內,激起了各階層人民的強烈憤怒。
五四運動開始時,英勇地出現在斗爭前面的是學生。1919 年 5 月4日,北京大學等北京十幾所學校的學生三千餘人沖破反動軍警的阻攔。學界的宣言呼籲: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他們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等口號,隨後舉行示威遊行。
『肆』 近代產業工人是中國無產階級的核心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是正確的,中國無產階級主要是工人階級。
『伍』 現在有一種說法,中國產業工人的平均工資不高,但是貴,請用經濟學的觀點分析其合理性
(1)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它不符合剩餘價值生產的理論。(2)賤買貴賣不能給資本家帶來利潤。因為流通中不能增加價值總量,有的人多得了,別的人就少得了。(3)實際上,利潤是雇傭工人的剩餘勞動創造出來的,在本質上和剩餘價值是一樣的。剩餘價值和利潤之間,食慾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資本家獲得利潤的源泉是榨取剩餘價值。剩餘價值是由雇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被資本家無償佔有了。
『陸』 如何看待推進新興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主體力量。在實施「十三五」規劃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的重要一年裡。要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要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高度,加快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且全國工會應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特別是重點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製造強國戰略提供人才保證。
一、得圍繞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組織廣大職工特別是非公企業職工積極投身「踐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促進製造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二、探索素質提升激勵機制。一是物質激勵。實施職工學歷教育提升補貼計劃,對勞模及一線職工參加學歷教育定額補助。二是榮譽激勵。授予重點工程創新競賽功臣集體和功臣個人「五一勞動獎狀」、「五一勞動獎章」、「工人先鋒號」等。
三、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健全「大國工匠」培養、選樹和激勵機制,引導廣大職工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培養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職業素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
四、推動依法維權方式手段升級。提升擴展「三庭合一爭議調處機制」效能。
五、推動雙培訓,打造新平台 。採取「工會+」模式,依託高校、企業等設立職工教育培訓實訓基地。形成以品牌培訓機構為引領、專業培訓機構為基礎,滿足職工多樣化需求的網路培訓新模式。
六、不斷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則是工會工作的重要課題。2017年全國工會應積極穩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促進產業工人隊伍不斷壯大、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努力建設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最重要的是要創新產業工人發揮骨幹作用的載體方式,加大對產業工人創新創效扶持力度。
『柒』 中國企業為什麼不重視培養產業工人
當前,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而產業工人正是促進中國製造升級的關鍵因素。眾所周知,在發達國家裡要培養產業工人往往需要耗時幾年甚至幾十年,沒有精煉的技術支撐和實踐檢驗,產業工人是難以成熟的。
而我國要培養產業工人就要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一方面是重視職業技術培養,鼓勵社會大眾對技術工人的尊重和重視,改變長期以來的輕視產業工人的觀念。國家要重視職業教育投入,採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加快推動職業技術教學。
一方面是對現有的企業用工制度進行改革,通過長期的聘用制穩定產業工人隊伍,真正給予他們相應的物質待遇和精神鼓勵,讓他們肯於鑽研、精於技能,投身於「中國製造」,鑄就工匠精神。
『捌』 「農民工」的叫法被禁止,你如何看待「新產業工人」這個名字
我認為這個做法就是換湯不換葯,即便是更換了名字又能如何?除了名字之外,他們的工作沒有任何改變。相關部門決定把傳統的農民工叫法改為新產業工人,認為這樣做可以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但問題是這項規定有何意義呢?與其想盡辦法為他們改名字,還不如多想想如何為他們討回應有的薪資。
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不管哪個行業,只要靠自己雙手賺錢的都不丟人。身上穿的衣服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品質,一個人的文化和他的素質不可能成正比,我認為叫農民工並沒有什麼不好,是他們美化了我們的城市,我們要做的是尊重這份工作,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農民工。
『玖』 中國的企業為什麼不重視培養產業工人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珠三角,試圖通過這里洞察到中國製造業的真實生存狀況。在實地調查中,發現東莞工廠里存在數量不少的「學生工」,成為當地緩解「用工荒」的一個重要方法。
積極推行的當地就業優惠政策吸引很多人留在當地創業,導致前來上述地區的工人數量減少。
於是,一些製造業企業將目光瞄準了一些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由學校出面組織學生前來實習,實則是頂崗工作,當然他們所獲得的報酬要低於正常的工人。盡管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上述「學生工」可能並不違法,但是從實踐來看,他們往往工作不足六個月,只能是熟悉一下崗位技能。一方面對於他們專注於製造業企業發展無益,一方面對於企業培養產業工人無益。無獨有偶,上述製造業企業大多採取的通過勞務公司代理招聘的工人通常情況下工作時間也不會超過六個月。
短短六個月時間,對於上述工人而言,無論是學生還是其他打工者,都只能是剛剛熟練掌握一些技能就馬上離崗,對於他們真正的技能提升很難實現,而對那些製造業企業來講,經常流失的工人一方面浪費了他們的人力資源支出一方面影響了正常的產業升級換代。
當前,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而產業工人正是促進中國製造升級的關鍵因素。眾所周知,在發達國家裡要培養產業工人往往需要耗時幾年甚至幾十年,沒有精煉的技術支撐和實踐檢驗,產業工人是難以成熟的。而我國要培養產業工人就要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一方面是重視職業技術培養,鼓勵社會大眾對技術工人的尊重和重視,改變長期以來的輕視產業工人的觀念。國家要重視職業教育投入,採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加快推動職業技術教學。一方面是對現有的企業用工制度進行改革,通過長期的聘用制穩定產業工人隊伍,真正給予他們相應的物質待遇和精神鼓勵,讓他們肯於鑽研、精於技能,投身於「中國製造」,鑄就工匠精神。
『拾』 什麼什麼體現了新時代產業工人的三大特徵
1、產業工人屬於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工人階級中的主力和骨幹;
2、產業工人是從事集體生產勞動的群體;
3、產業工人是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人群體。
馬克思則從階級構成角度出發,認為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主體,是最富有組織性、紀律性和革命性的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
(10)如何評價中國產業工人擴展閱讀:
產業工人技能的獲取及提升絕對不是單純的個體行為,而是涉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群體的技能傳遞及形成過程,屬於集體意義上的社會行為。
在這樣一種社會行為背後必然涉及到政府部門、教育部門、培訓機構、行業協會、企業主體以及勞動者個體之間的利益博弈及責任分擔問題。產業工人技能投資制度實際上就是要釐清不同主體的利益補償及分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