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什麼

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什麼

發布時間:2025-02-13 18:36:29

⑴ 新中國和印度打過仗嗎

有過,名字就叫做中印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中印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長約650公里,從中國、印度、緬甸三國交界處至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之處的底宛格里;中段,長約400公里,從西藏普蘭縣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至札達縣的6795高地;西段長約650公里,從札達縣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侖山口。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東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中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是沿喀喇昆侖山脈。中印邊境戰爭的爆發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和復雜的背景。

這場戰爭普遍聚焦在陸軍的戰鬥上,因為地形的關系,雙方的海空軍幾乎沒有參與這次戰爭沖突。
時 間:1962年6月至11月
結 果:中國完勝
傷亡情況:中國軍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印度軍隊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
主要指揮官:張國華;布里吉·莫漢·考爾

⑵ 歷史上中國和印度交戰過幾次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僅此一個
歷史上曾具有蒙古血統的巴布爾建立莫卧兒王朝(元朝前後)

⑶ 中國的邊界與印度發生什麼了

印度為鞏固其所主張的與中國邊界的政策的第一次明顯的表現發生在1951年2 月,當時一群印度官員在一支很強的准軍事部隊的護衛下挺進到達旺的西藏寺院中心,聲稱那是印度的領土,並驅逐了西藏的行政人員。從而向拉薩當局——也向新近成立的北京當局——宣布一項兼並的既成事實。印度政府在對待東北邊境方面既繼承又修改了其英國前任所實施的政策。 中國當局在20世紀的頭10年重申對西藏的權威——並於1912年垮台——導致英屬印度政府企圖以一條沿著山脊走的 向北約60英里的「科學的邊界」取代位於阿薩姆喜馬拉雅山腳下的既定的傳統線,作為其在東北地區行政管轄的界線。 [ 註:寇松勛爵給一條科學的邊界下定義說,「它結合自然和戰略的力量,並將進出兩方面的關卡置於防禦一方手中, 迫使敵人在能夠使用通道前去克服入口處的種種困難。」寇松:《論邊界》,見《1904-1923牛津歷史演講集》(布克斯 圖書館出版社,弗里波特,紐約州,1924年),第9頁。 ] 這樣的一個邊界規劃,在實際上是要兼並約有6萬平方英里的中國認為系西藏延伸部分的其自身的領土,而這片領土在英國官方地圖和中國官方地圖上均表明是屬於中國的。這一大片土地的大部分是沒有行政管轄的,為部落民所佔據,他們兇狠而有效地抵抗無論來自南邊或北邊的入侵者;但是在其極西端逐漸變細的一塊突出的領土,從達旺的寺院中心直到平原,卻是為西藏的政教合一當局所管轄的。

英國於1913年在西姆拉召開了有西藏代表和中國中央政府代表參加的三方會議,其表面目的是改革和調節拉薩和北 京之間的關系。然而,印度政府的外交秘書亨利·麥克馬洪爵士利用這個機會於1914年3月在德里安排了秘密的雙邊談判,在談判中誘勸西藏代表接受想要的新的邊界線。這條以外交秘書姓氏命名的線,包含了正好從緬甸至不丹的地段(那時英國將緬甸作為印度帝國的一部分),畫在一張比例為1英寸為8英里的地圖上。自然,地圖並沒有拿給出席會議的中國 代表看。但是麥克馬洪哄騙他草簽了另外一張很小的地圖,該圖意在僅僅表明將西藏劃分為內藏和外藏的建議線,並將 麥克馬洪秘密畫出的線並入其中。 麥克馬洪在西姆拉的行為超越了他的許可權。一位美國國際法專家和這段歷史的學者指責他除了其它罪惡外,還「在 國際談判桌上撒謊,並故意破壞英俄之間的條約」 [ 註:魯賓和P.阿爾夫雷德在《美國國際法雜志》上發表(關於阿拉 斯泰爾·藍姆的《麥克馬洪線》)的書評,第61卷,1967年,第827頁。 ] 。可是,麥克馬洪的飛揚跋扈的詭計是徒勞的。拉薩當局否定了他們代表的行為;中國政府懷疑背著其代表幹了什麼勾當,宣布在英國和西藏當局之間達成的任何協議均是非法和無效的;總督在給其倫敦的報告中否認了麥克馬洪同西藏人的交易;本土政府好像是不事聲張地表示了嚴厲的不滿,把麥克馬洪調離印度。就這樣,麥克馬洪線胎死腹中 [ 註:麥克馬洪線的歷史有文件證明,是十分清楚的。在本作者的《印度對華戰爭》中對它已有簡要論述,但是最充分的闡述見於阿拉斯泰爾的兩卷本著作(《麥克馬洪線:中國、印度與西藏之間關系的研究,1904-1914》);在《西藏、中國和印度1914-1950:帝國外交史》(羅克斯福 特·布克斯公司,赫爾廷福特布里,赫爾特福爾謝爾,1989年)中,他進一步作了說明,在卡魯納加爾·古普塔的勇敢而 卓越的著作《中印邊界秘史》(米諾爾瓦聯合出版社,加爾各答,1974年)中,又有了重要的深入看法。 ] 。在四分之一個世紀後,是另一個在英屬印度政府效力的帝國邊疆開發者,一個很接近麥克馬洪類型的人,使之死灰復燃。 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一個當時在新德里的名叫奧拉夫·卡羅的中級官員,在檔案中發現了有關麥克馬洪流產的向前推進邊界的文件,並勸說英國政府開始裝做將麥克馬洪線當作是業經西藏和中國正式同意而合法化了的印度邊界。卡羅安排了一項外交文件偽造罪以支持在西姆拉會議上通過了邊界問題的虛偽說法 [ 註:卡·古普塔前引書,出處:阿拉 斯泰爾·藍姆:《西藏、中國和印度1914-1950》,第Ⅻ章。偽造罪包含1937年新出版修改過的1929年艾奇遜條約集版 本,印有原始日期冒充原件的印度政府官方檔案。它首次為一位名叫約翰·艾迪斯爵士的英國外交官在哈佛國際事務中心的一篇論文所揭露。卡羅在這一糾紛中對印度方面的無原則偏袒,表現在他1960年2月13日發表在《曼徹斯特衛報》上的一篇文章,他引用了自己一手安排偽造的文件作為證據來支持其論點。 ] 。結果在40年代,一些英國地圖開始將麥克馬洪線畫作邊界,只是註明「未加標定」的字樣(即有待兩個鄰國就確切走向達成協議並通過聯合程序在地面予以標定)。在大戰期間並緊接著在戰後,英國人開始了將其行政管轄延伸到其所主張的邊界的困難和危險的任務(因為部族的敵對 態度)。這些前進運動立即招來了當時國民黨統治的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並要求他們撤退。這些抗議重復提出並在1947 年初遞給了繼任的印度當局;在1949年,盡管國民黨政府已窮途末路,仍然在新德里遞交了一個正式照會,再次否定西姆拉會議產生的所有文件。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印度1947年8月獨立前,英國人不顧中國的抗議,在將麥克馬洪線作為印度東北部地面上有效邊界方面已取得某些 進展;在新德里的繼任政府承擔了要完成它的任務。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不能批評印度獨立後的新政府繼續遺傳下來的政策並維持要將麥克馬洪線作為邊界的英國主張,盡管企圖持續使用英國贊許的虛妄和偽證的智慧是有問題的。另一方面,英國對其帝國擁有版圖界線的政策反映了 強權,通常的確是霸權;即使如此,英國人在政治上總曉得:在試圖確定邊界時充分考慮鄰國的敏感性是可取的,並且在地面使用武力時需要通過實用的觀點和方法以及嫻熟的外交技巧予以平衡。很難設想英國政府會像尼赫魯那樣,在這種場合採取如此挑釁性的執拗的策略:如果新中國政府像舊中國政府那樣對麥克馬洪線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印度乾脆就拒絕討論這個主題。

中國的中央權威1950年11月開始在西藏強有力的重申,在許多印度人(其它地方也是)看來是一種入侵,並刺激了印度政府採取警覺行動。(步榮赫鵬的後塵派一支印度遠征軍到拉薩以先發制人或抵抗人民解放軍,曾得到認真的考慮。) [ 註:B.N.穆立克:《我與尼赫魯相處的歲月:中國的背叛》(聯合出版社,新德里,1971年),第80頁。 ] 薩達爾·帕 特爾認識到,中國軍隊在他這個部長所負責其防禦的北部未定界 [ 註:這是薩達爾·帕特爾1950年11月7日關於中印關系的致尼赫魯信,該信被廣泛地引用。這里的引文見穆立克前引書,第118頁。 ] 沿線的存在,至少具有潛在的敵對 性,增加了印度所覺察到的威脅份量。在緊急磋商後,制定了迅速在北部擴展行政管理和防務安排的計劃。1950年11月 20日尼赫魯在印度議會宣布,麥克馬洪線是東北部印度與西藏的邊界,重申了關於其業已為「1914年西姆拉會議所確定」的英國謊言。他承認,中國地圖所表明的是一條遠在南邊的截然不同的線,而且在「過去30年來」是一直這樣畫 的;但是他繼續說,「管它有沒有[中國]地圖」,麥克馬洪線就是印度的邊界,「而我們將不允許任何人越過[它]」。 這一直截了當的聲明是印度對待解決邊界問題的單邊主義態度的第一次公開亮相。

在三個月後對達旺的吞並中,尼赫魯政府超越了其前任的雄心和意圖。麥克馬洪在畫線時將達旺劃入了印度,但是 即使在卡羅時期,政府對此還是一再進行思考。開始佔有中國雖然聲稱擁有但從未進行過行政管轄的部落地區是一回 事——用英國人的說法,那裡是無人煙的土地;但是要兼並一塊英國人在初次接觸時即承認那是西藏/中國管轄領土的土地,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在第二次大戰期間,英國人使拉薩忙於討論,指望重新劃定麥克馬洪線,以便將達旺和那座巨大的寺院留給西藏。他們試圖將這個建議說成是一種寬洪大量的讓步,將它看作是可能誘使拉薩接受麥克馬洪線其餘部分作為邊界的誘餌。他們失敗了。拉薩當局沒有上鉤 [ 註:見藍姆前引書,第ⅩⅢ章。 ] 。的確,在印度獲得獨立後,拉薩向新德里提出了一項正式請求,即新的後帝國政府撤出其前任入侵的界於麥克馬洪線和山腳下傳統邊界之 間的所有領土。

拉薩有力地抗議印度對達旺的掠奪,並再次明確說明,西藏認為麥克馬洪線是一種幻想,作為邊界沒有合法性。然而沒有來自北京方面的評論,盡管那時人民解放軍已在拉薩安頓下來,其先頭部隊距達旺不會很遠,而中國政府顯然收到了有關印度行動的及時報告 [ 註:有關印軍到達達旺的一個目擊者報告在後來發表了。新華社(新中國通訊社),1959 年9月16日。 ] [ 譯者註:1951年西藏地方地府不太合作,人民解放軍剛剛入藏,對邊界地區具體情況未必十分了解。 ] 。這種沉默是在中國當權的新人願意同中國衰竭時期留下的其它苦澀遺產一道,接受麥克馬洪所劃的邊界是走向的初始徵兆。此種意向的進一步證據接著而至,再次表現沉默——這次無可懷疑地顯得是確認有意的默許。人們一直期望中 華人民共和國會繼續和加強國民黨前任曾一直有力地就英國人和近來印度對東北邊境特區推進發出的抗議,但是結果北京對印度政府加速的直至麥克馬洪線的軍事和行政推進不置可否。(然而當印度人員向北推進越過麥克馬洪線時,將會看到中國人作出了反應。)

在印度兼並達旺後,邊境再次變得平靜,而這兩個鄰國發展它們內部的交通,修築道路,派出巡邏和勘察隊,建立 哨所——從而走向更緊密的接觸。在外交上,接踵而來的事件是在1954年舉行的就穿越中印邊界西藏地段的貿易和交通的談判;這次談判,除其它事項外,還討論了印度交出英國人誘使拉薩同意給予的包括在西藏境內保持軍事人員在內的種種權利和特權的條件。對於印度政府為這次談判擬定的可歸納為「低姿態、不發言和堅持己見」的鞏固其邊界的基本 政策,再次進行了討論,但只不過是給予肯定而已。正如一位關鍵的與會者所指出的:總的看法是,我們不應允許中國利用這個機會翻[邊界問題的]舊賬。總之,要是中國不準備承認我們認為是我們北部邊界的麥克馬洪線,那也不能因此而進行任何談判。 [ 註:穆立克前引書,第155-156頁。

⑷ 中國和印度打過仗嗎

打過。中印戰爭。

⑸ 中國和印度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戰爭,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和印度發生過中印邊境戰,這是在1959-1963年發生的,期間一直都有沖突,是因為印度不斷的在中國的邊境挑起事端,在中國的領土上設立軍營和界碑,派出部隊駐扎,印度說要按照印度被英國殖民時期單方面劃定的邊界為主!但是此英立邊界嚴重危害了中國領土主權!印度軍方也不斷的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藏與印度邊界的駐軍發動侵擾!在1962年,毛澤東下達自衛反擊戰決定,調集數百輛解放牌卡車和數萬官兵對印度進行反擊,印軍屢戰屢敗,最後部分軍隊投降,邊境戰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在從此以後的20年間,中印還是有部分沖突!這都是因為英國單方面決定的中印邊境條約有關!但是相關條約中國並沒有簽署和承認,所以此邊境條約應為無效!此條約是英國與印度簽署的,豈能奏效?

⑹ 中國和印度邊界糾紛是什麼

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新藏公路就通過這里,但是印度認為該地區是他們的領土。

閱讀全文

與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和新加坡時差是多少 瀏覽:958
不會越南語英文怎麼自由行 瀏覽:188
歐若為印度多少 瀏覽:789
義大利的潤滑油在哪裡 瀏覽:608
英國如何買國內葯 瀏覽:665
印度聯邦實力如何 瀏覽:129
英國王室延續多久 瀏覽:268
越南為什麼人口增長過快 瀏覽:45
印尼什麼插座標 瀏覽:965
百香果們為什麼要去義大利 瀏覽:528
中國有多少對列車 瀏覽:208
中國最漂亮山是什麼山 瀏覽:414
義大利面怎麼做造型 瀏覽:535
出差印尼買些什麼 瀏覽:899
韓國在中國的衣服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814
義大利哪個國家確診人數最多 瀏覽:988
中國被割了多少地 瀏覽:975
義大利進口男鞋有哪些品牌 瀏覽:492
印尼的天空在哪裡 瀏覽:62
伊朗拐點是什麼意思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