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中美關系會有什麼新變化
美國即將在2020年的11月開始總統大選,彼時呼聲較高的拜登最近頻頻登上社交舞台。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中美關繫上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呢?其實從今天的美國對華的態度上來看,不管是誰任總統這一職位,美國對華的基本政策不會改變,頂多是態度上不會那麼激進,雙方溝通會有緩和。
拜登作為美國民主黨的代表人物,他歷來主張和中國進行對話合作,不進行對抗。白帶認為中美之間的政策應該是盡早推動中國遵守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國際准則,其目的在於訪中國異常侵犯美國與其同盟國的利益。拜登對於中國的態度是相對中立,他認識到中美之間的關系是競爭與合作並存的。所以他在對華關繫上主張與中國對話,認為積極溝通協調才是解決中美分歧的關鍵因素。如果拜登上台,他的態度應該不會像時任總統那樣激進,中美之間的關系會處在一個良性的發展之中,作為競爭對手和利益的共同體,拜登應該會處理“表面”的和諧。
② 拜登當選 對我國經濟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相信近日,拜登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的消息已成為不少人熱議的話題。
畢竟拜登的政策主張和特朗普有著明顯不同,不僅對美國經濟,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將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我們知道,拜登與特朗普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支持自由貿易。
而以往特朗普在位時,中美貿易摩擦頻繁,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少麻煩,不少依賴於對美國進出口的貿易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都經歷了艱難時刻。
A股也因這些貿易摩擦事件的頻發,掉頭直下。
如今,拜登上台,這意味著,即使未來中美之間的競爭關系依然激烈,但像特朗普時期中美摩擦事件應該會大大減少。
拜登會更溫和一些,推行的措施會更穩定,更有利於貿易發展,因此這對於A股來說,可謂是一個大好消息。
特別是之前受到制約、打擊的一些行業,比如半導體晶元、外貿等都會有所緩解。
因此,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將受到更大影響,為了順應這次美國格局的變化,相信中國也會默默發力。
特別是在一些"新經濟"的發展上,會投入更大資源,包括新基建、新能源、新醫葯、新 科技 等等。
然而,"新經濟"的發展,對於我們投資者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我們該如何抓住市場機會獲取收益呢?
說起新經濟,也許一些小夥伴還不是很熟悉,其實就是指那些與傳統行業不同的,賺錢效應更強的一些巨頭企業。
例如,最近很火的阿里、騰訊等,由於乘著互聯網 科技 的春風,這些企業的股價也一路高漲。
特別是阿里的股價,三年間從68美元漲到了300美元;騰訊在16年間,股價竟然翻了150倍。
不少投資者看到這樣的漲幅不覺都驚嘆不已,甚至有的小夥伴還問頭號君是否應該及時上車,乘上這輛高速列車。
可是,這些公司一般都是在港股或者美股上市的企業,買這些股票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僅門檻較高,還要開設海外賬戶。
那麼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在如此利好消息面前,是否也能購買到這一類企業的股票呢?
當然是可以的。
買不成股票,其實我們還可以買持有這類股票的基金。
市面上一些包含有"新經濟"類企業的指數基金就是很好的選擇。
小夥伴們仔細查看就會發現,這類指數基金除了包含有上述的一些互聯網巨頭公司外還包括有美的、美團等優質企業。
並且涵蓋面較為廣泛,包括A股、港股及美股中與傳統行業對比明顯的新型企業,這是中國"新經濟"的代表。
代表著未來3到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頭方向。
"新經濟"指數基金的發展其實也有著一些數據做支撐。
從 歷史 業績上看,一些"新經濟"指數基金十年的時間里漲幅已達170%,相比起同期滬深300僅僅漲幅53%,可謂是遙遙領先。
看到如此動人的業績成績單,你是否也開始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想加入"新經濟"指數基金的行列?
那究竟我們該如何參與"新經濟"指數基金呢?
為控制風險,切忌一次性全部投入,最好是在了解資金金額的同時,劃分可長期投資的資金量,再將資金做不同的分類。
頭號君認為大約拿出20%的資金進行投資比較合適,且能夠保持3年以上不使用的資金,這樣能有效地保障資金的穩定性,同時也能分散風險。
分批買入將有效的防止因一次性決策的失誤而產生的人為風險。
建議將資金分成多分,採取定投的方式,分批多次買入,這樣可以有效攤薄投資成本,降低投資風險,在出現基金凈值下調時可以及時補倉。
在投資基金過程中,擺正心態,樹立良好的投資心態是關鍵。
切記不可盲目追漲殺跌,更不可因為一時的得失就擾亂心神,方寸大亂。
總之,堅持定投才能在"大力發展新經濟"的利好風氣下,藉助這場"春風",獲取不菲收益。
關注@頭號理財家,與頭號君一起學習投資理財,沖向人生巔峰。
③ 日媒預測拜登對華政策走向,具體是怎麼說的
日媒預測拜登對華政策走向,具體是怎麼說的?日本媒體對於拜登做出了一些詳細介紹,也專門說明了一些拜登未來政策,特別是對華方面的策略,他們做出預測其實僅僅是一個分析而已,當然也具有一定參考性,下面給大家分幾個方面介紹一下,朋友們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三、日本媒體認為拜登會走回奧巴馬融合政策,復制奧巴馬路線:
拜登之前是奧巴馬政府的副總統,他一直認為奧巴馬政策比較穩健,而且也是拜登認可路線,因此拜登會繼續採取融合路線,而不是特朗普激進路線,日本媒體預測,拜登會重新回到以往,美國和中國之間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④ 汪濤: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有何影響
閱讀原文」或文末二維碼。
汪濤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新一屆美國政府的政策選擇或有所改變
11月7日,主要美國媒體都預測拜登在本次總統選舉中勝出,不過現任總統特朗普並未承認敗選。如瑞銀美國宏觀經濟團隊此前指出,美國大選結果對美國下階段財政刺激力度和貿易政策取向有較大影響。我們認為如果拜登當選總統、同時國會仍由兩黨分別掌控,這將意味著:1)美國的財政刺激力度可能偏弱,但貿易摩擦升級的風險應有所緩和;2)短期內美國可能不會調降或取消目前對華加征的關稅,但貿易政策的可預見性會有所提高,且美國可能會推行更多邊的貿易政策;3)美國對中美關系可能採取更全局性的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戰略。我們預計明年中美之間將進行更為積極的溝通交流,但可能不會很快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在未來兩個月新一屆美國政府上任前,有現任美國政府再出台一些針對中國的措施的風險,而某些措施可能在新一屆政府就職後也難以逆轉。這種情景一旦發生,可能在短期內擾動市場,並給人民幣帶來短期貶值壓力。
11月7日,主要美國媒體都預測拜登將在本次總統選舉中勝出,不過現任總統特朗普並未承認敗選。此外,參議院選舉結果要等到明年1月初喬治亞州兩個席位的決選結束後才會最終確定。拜登政府的國內經濟和對華政策會有何不同,對明年中國的經濟又有何影響?未來幾個月會有哪些風險?
瑞銀美國宏觀經濟團隊在此前的報告中指出,在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結果不同組合情景下,美國的財政刺激規模將有很大差別。此外,美國總統對外交政策和貿易政策有較大控制力,這會影響未來中美雙邊關系和貿易摩擦如何演變(圖表1)。相比特朗普連任、國會仍由兩黨分別掌控這一情形,我們認為拜登當選、國會仍由兩黨分別掌控將會帶來一系列改變,對明年中國經濟的影響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美國的財政刺激力度可能偏弱,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風險應有所緩和。 拜登在其過渡方案中表明,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是控制疫情和重振美國經濟。不過,瑞銀美國宏觀經濟團隊預計,如果參議院仍由共和黨掌控,那麼最終美國財政刺激的規模可能相對較小,因此明年美國GDP增速可能略低、僅為2.9%。但另一方面,明年美國進一步對中國或其他國家/地區產品加征關稅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這應能有助於減少企業所面臨的不確定性,有利於全球貿易。
對中美關系可能採取一種全局性的競爭與合作戰略。 目前美國政界似乎普遍將中國視為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根據拜登主要政策顧問近期的表態,新一屆政府可能會全面地和戰略性地處理中美關系。因此,我們認為拜登政府可能會維持偏強硬的對華政策立場,繼續限制中國從美國獲取先進技術,並致力於促進更多就業流回美國本土。與此同時,在疫情防控、氣候變化、防止核擴散等全球性議題上,美國可能更傾向於與中國開展合作。我們預計一段時間之後(在美國修復與盟友關系的同時或之後一段時間),拜登政府會試圖重新建立中美間某種正式交流對話機制。
對貿易協議和貿易談判有何影響? 盡管今年存在疫情影響、且貿易之外的中美關系有所惡化,但中國依然在執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考慮到中國恐怕難以實現協議中確定的自美進口金額目標,我們認為中國可能會傾向於與美國重新開展貿易談判。同時,美國可能也希望就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和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等結構性問題重啟與中國的談判。因此,我們預計明年中美之間將更為積極地進行溝通交流,但在明年底或者後年之前可能不會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在那之前,我們預計美國不會調降或者取消目前對華加征的關稅。
我們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可能反彈至7.5%。 如我們此前報告所述(圖表3),在拜登當選、兩黨分別掌控參眾兩院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反彈可能稍弱、而全球貿易環境可能小幅改善,兩相抵消,對明年中國GDP增速的影響有限。隨著中國經濟活動的進一步回暖,再加上全球經濟復甦支撐出口,我們預計明年國內消費有望大幅反彈。今年大部分減稅降費政策可能會在年底到期,明年基建投資可能小幅放緩。央行可能不會調整政策利率,但會更加註重防控金融風險,整體信貸增速可能放緩。
短期內中美關系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在明年1月20日新一屆美國政府正式就職之前,特朗普和現任政府仍然可以、且有可能出台進一步針對中國的措施。這些措施非常難以預測,並很可能對市場造成較大沖擊。我們認為可能的措施包括:迫使某隻或幾只中概股在美國退市,將更多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或對更多產品實施出口管制,在地緣政治方面挑起事端,收緊簽證政策、阻礙人員往來和雙邊交流等。某些措施可能讓新一屆政府從國內政治考慮難以逆轉,因此可能給中美雙邊關系帶來長期的影響。
進而導致短期內人民幣匯率貶值。 如果現任美國政府在未來兩個月內出台進一步針對中國的制裁措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期內可能走弱。不過,我們認為待新一屆政府就職、外部不確定性降低,202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望再次升值,這部分也來自美元可能走弱。雖然我們預計明年中國經常性賬戶順差可能會收窄,但境內外利差可能依然可觀,加上中國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這都應有助於吸引境外證券投資流入。鑒於央行對人民幣升值容忍度有所提升,我們預計明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6.5左右,匯率的波動范圍可能更大,突破6.5可能會時有發生。
合作、版權請聯系華老師:136417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