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筆畫怎麼打
五筆輸入:中(KHK)國(LGYI)。
五筆字型輸入法(簡稱:五筆)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發明的一種漢字輸入法。因為發明人姓王,所以也稱為「王碼五筆」。五筆字型完全依據筆畫和字形特徵對漢字進行編碼,是典型的形碼輸入法。
五筆簡介
五筆是目前中國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最常用的漢字輸入法之一。五筆相對於拼音輸入法具有重碼率低的特點,熟練後可快速輸入漢字。五筆字型自1983年誕生以來,先後推出三個版本:86五筆、98五筆和新世紀五筆。
② 中國漢字用金文怎麼寫「中國漢字」這四個字
中國漢字,大篆(金文):
金文是漢字的一種書體名稱,指的是鑄造在殷商與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
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技術十分發達。因為周朝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鍾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鍾鼎文」。
歷史
金文早在漢代就已不斷出土,被學者所研究。金文是研究殷商、西周、春秋、戰國文字的主要資料,也是研究先秦歷史的最珍貴的資料。與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筆道細、直筆多、轉折處多,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
銅器上的銘文,字數多少不等。所記內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內容大多是頌揚祖先及王侯們的功績,同時也記錄重大歷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個字,記事涉及面很寬,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