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寶鋼精益成本管理的案例給你的啟示有哪些
寶鋼在中國鋼鐵行業的領先地位,部分歸功於其精益成本管理的成功實踐。這一模式不僅為鋼鐵行業,也為整個製造業提供了重要的學習樣本。以下是寶鋼精益成本管理案例的幾個關鍵啟示:
1. 全員參與與持續改進:寶鋼的成本控制不是少數人的任務,而是貫穿於每個員工日常工作的核心部分。通過培訓和教育,寶鋼鼓勵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主動尋找成本節約的機會,並貢獻改進建議。這種文化確保了成本控制的全員性和持續性。
2. 系統化與精細化管理:寶鋼的成本管理不僅涵蓋直接成本如原材料和人工,還包括管理、研發、銷售等多個環節。通過對每個環節的深入分析和優化,寶鋼實現了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例如,通過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寶鋼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能耗和廢品率,從而顯著減少了生產成本。
3. 供應鏈與客戶協同:寶鋼認識到在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單打獨斗難以立足。因此,寶鋼與供應商和客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應對市場變化。通過與供應商的合作,寶鋼能夠保證原材料的及時供應和價格優惠;與客戶的協同則幫助寶鋼更好地理解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和定價策略,保持市場競爭力。
4. 創新驅動與長遠規劃:寶鋼的成本管理展現了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長期成本優化的決心。例如,盡管在環保和節能減排方面的投入可能在短期內增加成本,但長期來看,這些投入有助於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並帶來可持續的成本優勢。
綜上所述,寶鋼精益成本管理的案例強調了成本控制的全員性、系統性和持續性,以及與供應鏈和客戶的合作關系的重要性。這些經驗和理念對於其他企業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㈡ 企業成本管理的原則與方法
企業成本管理的高低直接關繫到企業和員工的利益,同時也影響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強化企業成本管理,提升企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已經成為廣泛關注的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成本管理領域已取得顯著進步,如班組經濟核算、責任會計以及邯鋼的「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等,這些成就體現了我國管理會計工作者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貢獻。然而,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成本管理上仍有較大差距,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將分析這些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問題
1. 員工成本管理意識淡薄。長期以來,有一種錯誤的認識,即成本管理是財務人員和少數管理人員的職責,而車間、部門、班組的職工只是生產者,對成本控制等問題缺乏關注和能力,導致成本管理缺乏廣泛參與,難以有效實施。
2. 成本管理片面性。在成本管理內容上,側重於生產成本,忽視產品生命周期成本;在經營過程上,側重於生產過程,忽視設計階段的成本;在空間范圍上,側重於內部價值鏈,忽視供應商和顧客的成本管理。企業過於追求短期效益,忽視長期戰略成本管理。
3. 忽視「質量成本」管理。質量成本是評價質量管理經濟性的重要指標,連接質量和成本。我國企業在成本管理中缺乏科學性,忽視質量與成本的辯證關系,片面追求成本降低,導致質量受損,從而影響市場競爭力。
4. 成本管理方法落後。我國企業多數採用粗放式生產,對消費個性重視不足,產品創新能力弱,成本核算方法選擇簡單化。隨著生產趨勢向小批量多品種轉變,我國企業在成本管理方法上亟需更新。
二、成本管理的原則
1. 成本管理制度化。建立明確的成本管理制度,將成本管理責任明確到個人,確保成本管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2. 管理措施現實化。成本管理措施應符合企業實際,針對具體問題採取措施,合理控制費用支出,靈活適應市場和企業變化。
3. 權利相結合。將成本管理與管理人員、生產人員的利益相結合,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共同參與成本管理。
4. 點面相結合。重點管理與全面管理相結合,全面管理中突出重點,重點管理體現在全面管理之內。
三、成本管理的現實路徑
1. 統一全員成本管理意識,提升全員成本管理素質。通過教育和激勵機制,增強員工的成本節約、成本效益和成本競爭觀念,積極參與成本管理。
2. 完善成本管理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記錄和制度,制定合理的內部施工定額,完善計量檢測設施,為成本管理提供科學基礎。
3. 不斷改進成本管理方法。應用現代管理科學的方法,如本量利分析、ABC管理、價值工程等,使成本管理從被動型、經驗型向主動型、科學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