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大型鐵礦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我國大型鐵礦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四川等地。
我國大型鐵礦主要分布在遼寧的鞍山、遼寧的鞍山和湖北的大冶、四川的攀枝花、安徽的馬鞍山、海南的石碌、內蒙古的白雲鄂博,其中遼寧、河北、四川是我國鐵礦儲量最豐富的省區。
簡介:
中國是世界上利用鐵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9000年前,周口店「山頂洞人」就開始使用赤鐵礦粉作為赭紅色顏料,塗於裝飾品上或者隨葬撒在屍體周圍。這是人類利用天然礦物顏料的開始。到新石器時代(距今10000~4000年),興起了制陶業,並發明繪制各種風格的彩陶。繪制赭紅色彩陶的原料就是赭石(赤鐵礦)。
人類使用鐵器製品至少有5000多年歷史,開始是用鐵隕石中的天然鐵製成鐵器。最早的隕鐵器是在尼羅河流域的格澤(Gerzeh)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烏爾(Ur)出土於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鐵珠和匕首。目前中國最早的隕鐵文物是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公元前13世紀中期)遺址中發現的鐵刃青銅鉞。這件古兵器,經全面的科學考查,確定刃部是隕鐵加熱鍛造成的。它表明我國商代人們已掌握一定水平的鍛造技術和對鐵的認識,熟悉鐵加工性能,並認識鐵與青銅在性質上的差別。但那時人們還不會利用鐵礦石煉鐵,而鐵隕石又很少,所以當時的鐵製品是十分珍貴的物品。
我國用鐵礦石直接煉鐵,早期的方法是塊煉鐵,後來用豎爐煉鐵。在春秋時代晚期(公元前6世紀)已煉出可供澆鑄的液態生鐵,鑄成鐵器,應用於生產,並發明了鑄鐵柔化術。這一發明加快了鐵器取代銅器等生產工具的歷史進程。戰國冶鐵業興盛,生產的鐵器製品以農具、手工工具為主,兵器則青銅、鋼、鐵兼而有之。據記載,今山東臨淄和河北邯鄲鐵礦等,春秋戰國時期都已進行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