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在農業發展上有傑出貢獻的人有哪些
商鞅,商鞅變法促進了生產力發展;賈思勰,他編寫了《齊民要術》是當時最完善的農書;李冰父子,興造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鄧小平,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農民勞動積極性。
㈡ 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
中國農業有著悠久的歷史。農業起源於沒有文字記載的遠古時代,它發生於原始採集狩獵經濟的母體之中。在我國的古史傳說中有所謂"神農氏"。據說神農氏之前,人們吃的是爬蟲走獸、果菜螺蚌,後來人口逐漸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開辟新的食物來源。神農氏為此遍嘗百草,備歷艱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辦法,終於選擇出可供人們食用的穀物。接著又觀察天時地利,創制斧斤耒耜,教導人們種植穀物。於是農業出現了,醫葯也順帶產生了;同時人們還掌握了制陶和紡織的技術。這種傳說是農業發生和確立的時代留下的史影。現代考古學為我們了解我國農業的起源和原始農業的狀況提供了豐富的新資料。目前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的遺址,遍布在從嶺南到漠北、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的遼闊大地上,尤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最為密集。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種粟為主的農業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餘姚河姆渡以種稻為主的農業聚落,以及稍後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縣彭頭山、道縣玉蟾岩、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發現距今上萬年的栽培稻遺存。由此可見,我國農業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到了距今七八千年,原始農業已經相當發達了。
從世界范圍看,農業起源中心主要有3個:西亞、中南美洲和東亞。東亞起源中心主要就是中國。中國原始農業具有明顯的特點。在種植業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為主、南方以水稻為主的格局,不同於西亞以種植小麥、大麥為主,也不同於中南美洲以種植馬鈴薯、倭瓜和玉米為主。中國的原始農具,如翻土用的手足並用的直插式的耒耜,收獲用的掐割谷穗的石刀,也表現了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特色。在畜養業方面,中國最早飼養的家畜是狗、豬、雞和水牛,以後增至所謂"六畜"(馬、牛、羊、豬、狗、雞),不同於西亞很早就以飼養綿羊和山羊為主,更不同於中南美洲僅知道飼養羊駝。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原始農業是從採集漁獵經濟中直接發生的,種植業處於核心地位,家畜飼養業作為副業存在,隨著種植業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又以採集狩獵為生活資料的補充來源,形成農牧采獵並存的結構。這種結構導致比較穩定的定居生活,與定居農業相適應,豬一直是主要家畜,較早出現圈養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方式;游牧部落的形成較晚。同時,我國又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總之,中國農業是獨立起源、自成體系的。中華文明建立在自身農業發展的基礎之上,一度流傳的所謂"中華文明西來說"不符合歷史實際。
從中國自身的范圍看,農業也並非從一個中心起源向周圍擴散,而是由若干源頭發源匯合而成的。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各有不同的起源;華南地區的農業則可能是從種植薯芋類塊根塊莖作物開始的。即使同一作物區的農業也可能有不同的源頭。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礎上,我國農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基於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傳統的差異,經過分化和重組,逐步形成不同的農業類型。這些不同類型的農業文化成為不同民族集團形成的基礎。中國古代農業,是由這些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類型的農業融匯而成,並在他們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發展的。這種現象,可以稱之為"多元交匯"。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可以分為六個發展階段:
(一) 農業技術的萌芽時期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0000--4000年以前)中國農業大約起源於一萬年前。它是在採集和漁獵經濟中逐步發展起來的。農業的產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 農業技術的初步形成時期
夏、商、周(約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這一時期,中國發明了金屬冶煉技術,青銅農具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產。水利工程開始興建。農業技術有了初步的發展。
(三) 精耕細作的發生時期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大變革和科技文化大發展時期。煉鐵技術的發明標志著新的生產力登上了歷史舞台,鐵農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細作技術的形成時期
秦、漢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這是中國北方地區旱地農業技術成熟時期。耕、耙、耱配套技術形成。多種大型復雜的農具先後發明的運用。著名農學家賈思勰寫作大型農業網路全書《齊民要術》。
(五) 南方水田精耕細作的形成時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術配套技術形成。水田專用農具發明與普及。棉花在中國逐漸推廣。出現眾多農書。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農業同時獲得大發展。
(六) 精耕細作的深入發展時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這一時期中國普遍出現人多地少的矛盾,農業生產向進一步精耕細作化發展。美洲新大陸的許多作物被引進中國,對中國的農作物結構發生重大影響。多種經營和多熟種植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農業以高科技應用為基礎,取得了更為輝煌的成就。中國以只佔7%的土地,養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農業科技方面,中國發達國家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科學技術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已經從1949年20%提高到42%
㈢ 中國古代在農業發展上有傑出貢獻的人有哪些
賈思勰、宋應星、徐光啟、陳旉、氾勝之等。
1、賈思勰
賈思勰(xié),青州益都(今山東壽光市)人。北魏、東魏時期大臣,中國古代傑出的農學家。
曾任高陽太守,著有綜合性農書《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我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其取材布局,為後世的農學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據。
該作品不僅是我國現存最早和最完善的農學名著,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對後世的農業生產有著深遠的影響。
該著作由耕田、穀物、蔬菜、果樹、樹木、畜產、釀造、調味、調理、外國物產等各章構成,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網路全書。
4、陳旉
陳旉(公元1076一1156年),自號西山隱居全真子,又號如是庵全真子。
公元1149年,陳旉的《農書》詳細總結了我國南方農民種植水稻以及養蠶、栽桑、養牛等生產技術的豐富經驗,並且指出通過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可使地力「常新壯」。
5、氾勝之
氾勝之,氾水(今山東省曹縣北)人,西漢著名農學家。
他所編著的《氾勝之書》,成書於西漢,一般認為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農書。
總結了我國古代黃河中游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對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而聞名於世。
㈣ 農業新成果有哪些
我國農業科研取得新進展,涌現出一大批新成果並加快示範應用。以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雜交大豆和轉基因三系雜交抗蟲棉為代表的現代育種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
㈤ 中國古代有哪些農業技術
中國古代農業在提高農業生物自身生產能力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精湛的技術。
去劣培優結碩果選育良種是人類改變農業生物的性狀(包括克服不利性狀和加強有利性狀),使之適應自然環境和人類需要的主要手段之一。從《詩經》看,西周時人們已有「嘉種」即良種的概念,已經培育出粟和黍的不同品種,已經用成熟期的早晚和播種期的早晚區分不同品種類型。戰國人白圭說:「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史記·貨殖傳》)意思是:想賺錢,要收購便宜的糧食;想增產糧食,要採用好種子。表明人們已認識到採用良種是最經濟的增產方法。我國傳統的選種方法是:年年選種,以積累優良性狀;經常換種,以防止退化。《汜勝之書》已有從田間選取強健碩大的禾麥穗子作種(穗選法)的記載。《齊民要術》又強調了種子要純凈,指出混雜的種子有成熟期不一、出米率下降等弊病。為此,要把選種、繁種和防雜保純結合起來。書中介紹的方法是:禾穀尖作物要年年選種,選取純色的好穗子,懸掛起來,開春後單獨種植,加強管理,提前打場,單收單藏,作為第二年的大田種子。這種方法類似現在的種子田,其原理和近代混合選種法一致,而比1867年德國育種學家仁博首次運用這種方法改良黑麥和小麥早了1300多年。
為了保持和提高種子的生命力,還要注意種子儲藏時保持乾燥,防止生蟲。播種前一般用水選法除去秕粒,然後曬種,有時還採用葯物拌種、浸種催芽等方法。這些在古書中有很多記載。
我國古代另一種育種法是單株選擇法,又叫「一穗傳」,清代文獻中有此記載。它是選取一個具有優良性狀的單株或單穗,連續加以繁殖,從而培育出新品種來。清朝康熙皇帝用此法選育出著名的早熟御稻,曾作為雙季稻的早稻種在江浙推廣。
我國古代農業在長期的發展中培育和積累了大量作物品種資源。早在成書於戰國的《管子·地員》篇中,已有各類作物品種及其適宜土壤的記載,晉代《廣志》和北魏《齊民要術》對作物品種的記述,無論數量和性狀都有很大發展。到了清代,僅官修大型農書《授時通考》中收錄的部分省市縣的水稻品種即達3000個以上。豐富的、各具特色的品種資源,不但滿足人類生產生活上的各種需要,而且是育種工作的基礎,對農業的今天和明天,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㈥ 中國古代農業對世界農業所作出的貢獻有哪些
一、中國古代的農學思想
1、農業中的所謂「三才」理論
「三才」一詞最早見於《易經·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見「三才」理論是講天、地、人的變化與關系的。它是戰國時期比較流行的哲學觀點之一,被人們運用於經濟生活、政治活動和軍事作戰等各個方面。《呂氏春秋·審時》:「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這段話闡明了農業生產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為首要地位。到漢代,天、地、人演變為「力」、「地」、「時」。晁錯說:「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視人工勞動的含義,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濃厚些。中國歷代農學家都繼承了在農業生產中強調人力作用這一思想。農業生產中的「時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則是「三才」理論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內涵就是農業生產必須根據天時、地利的變化和農業生物生長發育的規律,採取相應的措施。「三宜」原則也開始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明代農學家馬一龍對之作了較為全面、科學的說明:「合天時、地脈、物性之宜,而無所差失,則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論運用在中國農業生產中,為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奠定了理論基礎,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2、具有濃厚特色的經營思想
與中國古代國情相適應的農業經營思想,有的直到今天還具有生命力和現實意義。戰國初,李悝在魏國為相時,作「盡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約耕作思想的表現;「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就是加強勞動強度,實行精耕細作,挖掘土地潛力,提高產量之意。漢代,通過推廣「代田法」和「區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細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汜勝之書》第一次記述了區田,以後歷代都有試種者,尤其到明、清盛極一時,先後有二十處以上。區田的技術要點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證作物能夠生長良好,獲得豐產。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較早。晉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務多其頃畝,但務修其功力。」即主張提高農業產量,不要靠擴大耕地面積,而應重視在一定單位面積上多投入勞動。後魏農學家賈思勰進一步提出「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意思說,經營農業的規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與物力、勞力等相稱,既不要超過自己的力量盲目擴大經營規模,也不要縮小經營規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發揮。
「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也是中國農業經營的傳統思想之一。《史記·貨殖列傳》中的「……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就是漢代人們根據地區特點,因地制宜發展各項農業生產,揚長避短,發揮地區優勢的生動寫照。清代唐甄在《潛書·富民》中又根據他所處時代的情況,作了「隴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飼鶩,湖濱繅絲,吳鄉之民,編蓑織席」的真實描述。說明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的觀點一經形成後就世代相傳沿襲下來而成為農業經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趨利避害」是中國古代農業經營思想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淮南子·繆稱訓》:「人之情,於害之中爭取小焉,於利之中爭取大焉。」趨利避害思想應用到農業生產上就是「種谷必雜五種,以備災害」的經驗總結。明代的馬一龍不僅明確總結出農業生產的趨利避害原則就是「知其所宜,用其不可棄;知其所宜,避其不可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勝天」的高度。
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開渠道滿足作物的水分需要,開水溝排除農田多餘的水,是農田水利的主要任務。所以溝渠工程是最普遍的一種型式。商、周時期農田中的溝洫分別起著向農田引水、輸水、配水、灌水以及排水的作用。戰國時期,列國爭霸,為達到富國強兵目的,水利事業倍受重視,大型渠系建設迅速興起。魏國西門豹在今河北臨漳一帶主持興建漳水十二渠,為中國最早的大型渠系。自西漢以下數百年間,本地區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經濟區域。公元前三世紀,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工程,至今歷時二千多年而不廢,效益有增無減。都江堰建於岷江沖積扇地形上,為無壩引水渠系。渠道工程主要由魚咀、寶瓶口和飛沙堰三部分組成。整個工程規劃布局合理,設計構思巧妙,管理運用科學,施工維修經濟,為中國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優秀工程。建成後,四川平原遂「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關中平原上的鄭國渠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渠系工程,由水工鄭國主持修建。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乾渠全長三百餘里,計劃灌溉面積達四萬頃。司馬遷評價鄭國渠在秦統一事業中所起的作用說:「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西漢時,灌溉渠系工程繼續有發展,關中地區建成了白渠、六輔渠、成國渠、蒙蘢渠、靈軹渠等;在今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皆引河及川穀(水)以溉田」;新疆古輪台(今輪台縣)、渠犁(今庫勒爾縣)、伊循(今若羌縣一帶)、車師、樓蘭(今羅布泊北岸一帶)和伊吾(今哈密附近)等地也多有灌溉工程。西漢以後,灌溉渠系工程的發展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只是在少數地方略有興建而已。
2、陂塘工程
陂塘系利用自然地勢,經過人工整理的貯水工程,其功能是蓄水溉田。二千多年前的文獻中已有利用陂池灌溉農田的記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芍陂興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最早的一座大型築堤蓄水灌溉工程,「陂有五門,吐納川流」。直徑大約百里,周圍約三百多里,灌注今安徽壽縣以南淠水和肥水之間四萬頃田地。今天的安豐塘就是其殘存部分。漢代,陂塘興築已很普遍,東漢以後,陂塘水利加速發展。陂塘水利適建於丘陵地區,起始於淮河流域,汝南、漢中地區也頗發達。從雲南、四川出土的東漢陶陂池模型,可看出當時已在陂池中養魚,進行綜合利用。《淮南子·說林訓》中有關於陂塘灌溉面積數量的計算:「十頃之陂可以灌四十頃。」中小型陂塘適於小農經濟的農戶修築,南方地區雨季蓄水以備乾旱時用,修築尤多。元代王楨《農書·農器圖譜·灌溉門》說:「惟南方熟於水利,官陂官塘處處有之。民間所自為溪堨、水盪,難以數計」。明代僅江西一地就有陂塘數萬個。總之,古代遍布各地的陂塘,對農業生產的作用不可低估。
3、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統
隋、唐、宋時期,水利建設遍及大江南北,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大規模興修尤為突出。古代太湖地區勞動人民在淺水沼澤,或河湖灘地取土築堤圍墾闢田,築堤取土之處,必然出現溝洫。為了解決積水問題,又把這類堤岸、溝洫加以擴展,於是逐漸變成了塘浦。當發展到橫塘縱浦緊密相接,設置閘門控制排灌時,就演變成為棋盤式的塘浦圩田系統。宋代范仲淹在《答手詔條陳十事》(1043年)中描述道:「江南舊有圩田,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閘門,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太湖地區的塘浦圩田形成於唐代中葉以後。五代時吳越國利用軍隊和強征役夫修浚河堤,加強管理護養制度,設立「都水營田使」官職,把治水與治田結合起來。這些措施對塘浦圩田的發展和鞏固起到了良好作用。北宋初,太湖流域塘浦圩田廢而不治,中期又著手修治。南宋時大盛,作了不少疏浚港浦和圍田置閘之類的工程。
4、海塘工程
自漢、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為防禦潮水災害而開始修建江海堤防。海塘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開發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海塘從局部到連成一線,從土塘演變為石塘,建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五代吳越國錢鏐在位時,曾在杭州候潮門和通江門外築塘防潮,所用「石囤木樁法」以木柵為格,格內填進磚石,經漲沙充淤後,就成為遠比土塘堅固的土石塘。可以說這是從土塘到石塘的過渡。北宋時,石塘技術上的一次改革就是採用了「坡坨法」,即海塘為斜坡石級式,塘身穩定性優於壁立式海塘,坡階又起消力作用。明、清時,海塘工程更受重視,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以及技術上的進步都超過其他歷史時期。
5、井灌
這是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工程型式。中國井的起源很早。據考古資料,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就發掘出了井。北方許多地方地表水不足,故重視發展井灌。戰國以來,北方井灌相當流行,歷代政府也提倡鑿井。明、清時,在今陝西關中,山西汾水下游,河北、河南平原地區形成了井灌區。方承觀《棉花圖》中說:「植棉必鑿井,一井可溉田四十畝。」坎兒井,是新疆地區利用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上積雪融化的雪水經過山麓滲漏入礫石層的伏流或潛水而灌溉的一種獨特形式。坎兒井在西漢時就有了。人們根據當地雨量稀少,氣候炎熱,風沙大的特點,在地下水流相通的地帶開鑿成列的豎井,其下有橫渠(暗渠),然後通過明渠(灌溉渠道)把水送到農田裡。這樣水行地下,可減少蒸發。清代,林則徐曾在吐魯番一帶大力推廣,對炎熱乾旱的吐魯番農業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三、農業生產工具
農業生產工具自春秋戰國以來稱之為「田器」、「農器」和「農具」。製造農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蚌、角等。商、周時代出現了青銅農具,種類有錛、臿、斧、斨、鎛、鏟、耨、鐮、犁形器等。這是中國農具史上的一個重大進步。中國鐵的冶鑄技術發明至遲始於春秋。春秋戰國之際,冶鐵技術先後出現了生鐵冶鑄、煉鋼和生鐵柔化三項技術,使鐵器成為更富有廣闊前途的銳利工具,加快了鐵農具代替木、石、青銅制農具的歷史進程。鐵農具的使用是農業生產上的一個轉折點,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變為耕地、牧場,也使大面積的田野耕作成為可能;甚至使農業生產關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術等也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中國古代的農具按功用可分為下列幾類:
1、高效的取水設備和機具
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設法把低處的水引向高處。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有過不少靈巧的發明。人們熟悉的水車,也叫「翻車」、「龍骨車」、「水蜈蚣」。它出現於東漢、三國之際,最初只用來澆灌園地,後來被水田區的農民廣泛採用,將近二千年來,在生產上一直起著較大的作用。筒車,今天在許多地方還可見到,大約有千年以上歷史。這是把一個大的轉輪,周圍繫上許多竹筒或木筒,安置在水邊,轉輪一部分沒在水中,水流激動轉輪,輪上的筒就川流不息地依次汲水注到岸上的田地里。元代王楨《農書》里記載的水轉翻車、牛轉翻車、驢轉翻車、高轉筒車,構造比較復雜,效率比較高,都是從翻車和筒車變化出來的。高轉筒車可以把水引到十丈以上高的地方。為了把水引向遠處,則有連筒和架槽的發明。連筒是把粗大的竹竿去掉裡面的節,一根根連接起來,下面隨地勢高下,用木石架起,可以跨越澗谷,把水引到很遠的地方。架槽的設計基本上同連筒一樣,只是用以引水的是木槽而已。這類器具,正如王楨所說:「大可下潤於千頃,高可飛流於百尺,架之則遠達,穴之則潛通,世間無不救之四,地上有可興之雨。」反映出中國古代這方面的創造發明之巧妙,高效而又實用。
2、耕翻平整土地的農具
耒耜是犁普遍使用前的主要耕具。它類似現代還使用的鐵鏟、鐵鍬,也有叫臿的。使用耕畜牽引的耕犁,中國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區普及使用。甘肅磨咀子出土的西漢末年的木牛犁模型說明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型。漢武帝時趙過推廣「二牛三人耕」的耦犁,有犁轅、犁梢(犁柄)、犁底(犁床)、犁衡、犁箭等部件。犁壁(又叫犁鏡或犁碗)在漢代已廣泛使用。漢代的犁是直轅長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經過不斷改進,到唐代創制了新的曲轅犁,又叫作「江東犁」。當時陸龜蒙《耒耜經》中詳細記述了它的部件、尺寸和作用。這種犁由鐵制的犁鑱、犁壁和木製的犁底、壓鑱、策�、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
犁盤等十一個部件組成。整個耕犁相當完備、先進,是中國耕犁發展到比較成熟階段的典型。中國犁又被稱作框形犁,是因為犁體由床、柱、柄、轅等部分構成,呈框形的原故。比起地中海勾轅犁、日耳曼方形犁、俄羅斯對犁、印度犁、馬來犁等,它的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調整耕深、耕幅,且輕巧柔便,利於回轉周旋,適於在小面積地塊上耕作。另外,使用曲面犁壁,不僅可以更好地碎土,還可起垡作壟,進行條播,利於田間操作和管理。宋代發明了踏犁和犁刀,明代又發明了幾種人力犁,但都應用范圍不廣。除犁以外的翻土工具還有钁和鐵搭等。農田耕翻後,須經過碎土和平整。平整的農具最早有耰(椎),以後有撻、勞(耱)、耙、碌碡等。甘肅嘉峪關市發現的魏晉墓室壁畫中有耙和耱的形象。廣東連縣西晉墓中出土的陶水田犁耙模型,犁和耙都用牛牽引。水田操作使用的耖,魏晉時南方也已較普遍地使用了。
3、播種農具
最重要的創造發明是耬車,為漢武帝時搜粟都尉趙過大力推廣的新農具之一。據東漢崔寔《政論》說:「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三犁」即三個耬腳。山西平陸棗園西漢晚期墓室壁畫上有一人在挽耬下種,其耬車正是三腳耬。用耬車播種,一牛牽引耬,一人扶耬,種子盛在耬斗中,耬斗與空心的耬腳相通,且行且搖,種乃自下。它能同時完成開溝、下種、復土三道工序。一次播種三行,行距一致,下種均勻,大大提高了播種效率和質量。
4、中耕除草農具
一類是錢、鏟和銚,構造大同小異,實質是同一種農具。古代文獻往往用來相互注釋,《說文解字》十四:「錢,銚也,古農器。」這類農具需運用手腕力量貼地平鏟以除草鬆土,也可用來翻土。另一類是耨、鎛和鋤,就構造說也大同小異,都是向後用力以間苗、除草和鬆土的農具,比錢、鏟、銚要進步些,至今仍被大量使用著。春秋戰國時已有了鐵鋤;漢代以後的鐵鋤和近代使用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差異。耘是水田用的除草、鬆土農具。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錢鎛門》中有耘圖。宋、元之際的《種蒔直說》中第一次記載了耬鋤。這是一種用畜力牽引的中耕除草和培土農具。
5、收獲農具
新石器時代已有石制或蚌殼制的割取穀物穗子及藁稈的銍與鐮。金屬出現後,則有青銅和鐵制的銍和鐮。幾千年來,銍和鐮的形制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宋以前,還出現了撥鐮、艾、翳鐮、推鐮、鉤鐮等收獲農具。王楨《農書·農器圖譜》中記載的由麥釤、麥綽等組成的芟麥器,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收獲小麥的農具。穀物收割脫粒後,利用比重和風力把秕殼與籽粒分開的辦法很早就使用了。從《詩經》中可以找到證明:「維南有箕(箕斗,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不可以簸揚。」1973年河南濟源縣泗澗溝漢墓出土的陶風車模型,說明至遲西漢晚期已經發明了清理籽粒,分出糠秕的有效工具。風車把葉片轉動生風和籽粒重則沉、糠秕輕則颺的經驗巧妙地結合在同一機械中,確是一種新穎的創造。
四、選種育種成就
1、農作物的育種成就
中國為世界栽培植物重要起源地之一。起源於中國的農作物有粟、稷(黍子)、水稻、蕎麥;豆類有大豆、毛黃豆;蔬菜有白菜、蘿卜;果樹有桃、杏、李、梨、柑桔、荔枝等。
當遠古人們把野生植物加以馴化栽培時,需有所選擇,這就是農作物出現的開始。所以選種的歷史和農業發生的歷史同樣悠久。中國的農作物種類很多,品種更多,現今水稻品種有四萬多個,粟有一萬五千多個。這都是經過無數世代的農民廣泛採用存優汰劣的留種和選種技術創造出來的。
2、家畜家禽的育種成就
中國各地的優良家畜家禽種類之多,品種資源之豐富,過去以及今天都受到世界其他國家的重視。馬、牛、羊、雞、犬、豕「六畜」,中國在五千多年前就已全部飼養了。中國是最早飼養豬、雞、鴨、馬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用雜交方法培育騾的國家。
3、蠶桑方面的貢獻
中國是世界上養蠶、種桑、繅絲最早的國家。當二千多年前中國絲綢傳入歐洲時,歐洲人對那美麗、輕盈的絲綢是如何織造的,竟一無所知。
㈦ 三、中國古代農學有許多成果造福今人,你了解哪些,請列舉
我覺得應該還是挺多的,比如說像一些工作方式,比如說像水利工程,這些應該都是比較重要的,最主要的應該就是精耕細作,這個使農業產量會有很大的一個提升,這個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另外一些農業工具,比如說犁這些。
㈧ 中國古代農業產生的積極影響有哪些
農業是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由於農業生產的狀況直接關繫到民之生計和國家的興衰存亡,因此歷代統治者都把發展農業當作大事來抓,努力督促和組織農業生產。
統治者為什麼重視農業?因為農業的發展:(1)有利於安定民生,從而有利於穩定和鞏固其統治地位。其規律為:農業發展→農民生產安定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矛盾緩和→穩固統治;或者:農業發展→治民→治國。(2)農業是國家富強.實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國富力強的標志。(3)農業的發展,也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場。(4)農業也為戰爭提供了物質基礎。如西漢武帝用兵匈奴,如沒有西漢前期農業的發展,錢糧的充足是不可想像的。
促成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一般有:(l)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這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推行有利於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一般有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保障農時、獎勵耕織、抑制土地兼並,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如教材所講到的商鞅變法中規定「農民耕田織帛產量高的,免除徭役」極大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秦的強大!除此外還有北魏實行「均田制」一定程度抑制土地兼並,分給農民一定土地,隋唐繼續實行均田制並規定可以納絹代役——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3)重視水利的興修,西漢武帝時調集幾萬民工治理黃河,東漢明帝時派王景治理黃河,清朝設置專門負責治理黃河興建水利項目的「河道總督」一職,這些都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4)改革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從刀耕火種到鐵犁農耕促進我國古代農業質的飛躍。漢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發明了耬車,唐代製成曲轅犁,發明了筒車等。這些也都極大促進農業的發展。(5)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才使中國古代的經濟得到發展。(6)外來移民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例如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遼宋夏金元時期,江南經濟之所以能得到發展主要是由於北方勞動人民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並與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結果。(7)民族融合加強,各民族間相互學習交流,促進經濟發展。(8)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
農業發展的表現一般在如下幾個方面:(1)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改進。如漢代耬車、「代田法」、「區田法」等的出現體現我們當時的農業文明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2)單位面積產量提高;(3)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利用,荒地開墾,土地面積增加;(4)水利大面積興修;(5)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6)農作物新品種引進並推廣種植;(7)農產品商品化;(8)形成一些特色經濟區域。如明清農業生產中的茶、桑、棉花等經濟作物,成為一些地區農民的專業經營,出現了專業化區域;(9)農學著作的問世。如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我國先後出現了漢代《氾勝之書》、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明清的《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等著名的農學著作。
中國古代農業雖然有「養活了龐大的人口,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等偉大貢獻、優點。但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1)農業經濟發展所付出的生態環境方面的代價太大。為了開墾土地,大量燒荒伐林大片森林消失造成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2)科技含量低。雖然中國古代也有一些新工具新技術的改進使用,但總體看中國農業走的是一條依賴勞動力投入的粗放型經濟,抗自然災害能力差,這一點甚至到新中國建立前都很突出;(3)一直未突破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范疇,商品化程度低;這一點直到鴉片戰爭爆發前後我們都可以看的很明顯;
研究學習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史給我們的啟發:(1)農業經濟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勞動;(2)穩定的政治局面,是經濟發展的保障;(3)只有三大產業結構合理協調發展,農業經濟才有長足發展,所以要把發展農業放在整個國民經濟三大產業的大結構下思考;(4)發展農業發展經濟要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甚至可以說要以生態環境的保護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㈨ 中國古代農業耕作技術對現代農業有哪些啟
現代農業一般認為,今天意義的現代農業始於二戰後(將1840年英國工業革命完成至二戰前這段時期的世界農業發展稱為近代農業,此前的統稱為傳統農業或者古代農業),是在近代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特徵的農業,是廣泛應用現代市場理念、經營管理知識和工業裝備與技術的市場化、集約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產業體系,是將生產、加工和銷售相結合,產前、產後和產中相結合,生產、生活和生態相結合,農業、農村、農民發展,農村與城市、農業與工業發展統籌考慮,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高度一致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農業現代化,是現代農業所具備的特徵。(1)生產過程機械化:生產過程的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設備代替人力的手工勞動,在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中大面積採用機械化作業,從而降低勞動的體力強度,提高勞動效率。所謂全過程的機械化,應包括選種、育秧、耕地、播種、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脫粒、烘乾、倉儲、加工、包裝、運輸等從種植到餐桌所有環節的機械操作。機械化不等於現代化,但它在現代化的構成中確實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或者說是充分的必要條件。沒有機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農業現代化。(2)生產技術科學化:科技,是農業向現代化進化的動力源泉。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其涵義是指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從而收到提高產品產量、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食用安全的效果。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先進科技不斷注入農業的過程,不斷完善農業的基礎科研、應用科研及推廣體系,不斷提高科技對增產貢獻率的過程。21世紀,是科技的世紀。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現,將使農業現狀發生巨大的變化,科技將在對傳統農業的改造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離開科技的注入,農業的現代化就會停滯不前。(3)增長方式集約化: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傳統農業是落後的,集約經營與粗放經營相比,粗放經營是落後的。粗放經營與傳統農業有一定的對應關系;集約經營與現代農業有一定的對應關系。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方向進化,一個基本的同步條件是農業增長方式要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摒棄傳統的粗耕簡作,推廣現代的精耕細作,在化肥、農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邊際效益遞減,外延擴大生產餘地變小的情況下,把增產的基點轉到挖掘內部潛力,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綜合效益,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4)經營循環市場化:現代農業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市場成為農業經濟運行的載體。面向市場來組織生產,投入一產出一消費的經營循環都要在市場上得以實現。這是農村經濟由傳統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形態走上現代的、商品的市場形態的必由之路。在資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與市場功能的發揮,是現代農業的一個基本特徵。在生產的目的上,產品自給自足的消亡與純粹用於商品交換的轉換,是現代農業的又一基本特徵。這個「發揮」和「轉換」的量變過程,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趨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產品的商品率如果達不到一個較高的程度,農業的現代化就「化」不起來。(5)生產組織社會化:所謂生產組織,就是對微觀經濟單元的組合布局進行引導、對社會分工進行協調,對專業化生產進行管理的實施過程。立足於整個社會來設計這種過程、實施這種過程,就是生產組織的社會化。它意味著農業生產與流通活動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必須和社會上的有關部門、市場主體有機地聯系起來,並要隨著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提高這種依賴程度,以達到揚長避短,優勢互補,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現代化的生產,應該是社會化大生產。它排斥生產的小而全和封閉型經營狀態;青睞按專業化分工組織生產,要求走開放式經營的道路。生產的專業化、生產組織的合理化、流通范疇的洲際化,構成了社會化大生產的「三要素」,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刻意追求的發展方向。(6)生產績效高優化:我們所要的農業現代化,是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化。能否做到高產優質高效,這是我們檢驗現代化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如果生產經營的最終成果是產品產量低、質量次、經濟效益低,那麼,就應該問一問裝備配置是否科學,生產工藝和技術是否落後,增長方式是否還停留在粗放的形態上,經營理念是否還停留在傳統的農業經濟上,生產的社會化程度是否理想。結論可能會不盡人意。也就是說,生產的績效如何,對是否真正實現了現代化,具有一票否決的作用。生產經營的績效,應該是個實實在在的指標考核體系,比如:單位產量、優質品率、勞動生產率、企業利潤等。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真功夫,應該下在提高績效成果上。(7)勞動者智能化:勞動者智能化,在這里是指從事農業生產或經營的人,一定要具備現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識和技能水平。勞動者是生產力構成中最具基礎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對農業增產增效的貢獻,佔有相當的比重。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先進的生產工具靠人去創造,先進的科學技術靠人去摸索,先進的管理經驗靠人去總結,先進的經營體制和運行機制靠人去應用。無論是增長方式的轉變,還是生產績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下得以實現的。離開人,現代化是不復存在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要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是以人為本的現代化。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知識和技能水平,既是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同時也是要實現目標的可靠保證。參考資料:中國農學通報現代農業的發展內涵、特徵與模式,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㈩ 中國古代農業對世界農業所作出的貢獻有哪些
一、中國古代的農學思想 1、農業中的所謂「三才」理論 「三才」一詞最早見於《易經·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見「三才」理論是講天、地、人的變化與關系的。它是戰國時期比較流行的哲學觀點之一,被人們運用於經濟生活、政治活動和軍事作戰等各個方面。《呂氏春秋·審時》:「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這段話闡明了農業生產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為首要地位。到漢代,天、地、人演變為「力」、「地」、「時」。晁錯說:「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視人工勞動的含義,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濃厚些。中國歷代農學家都繼承了在農業生產中強調人力作用這一思想。農業生產中的「時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則是「三才」理論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內涵就是農業生產必須根據天時、地利的變化和農業生物生長發育的規律,採取相應的措施。「三宜」原則也開始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明代農學家馬一龍對之作了較為全面、科學的說明:「合天時、地脈、物性之宜,而無所差失,則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論運用在中國農業生產中,為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奠定了理論基礎,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2、具有濃厚特色的經營思想 與中國古代國情相適應的農業經營思想,有的直到今天還具有生命力和現實意義。戰國初,李悝在魏國為相時,作「盡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約耕作思想的表現;「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就是加強勞動強度,實行精耕細作,挖掘土地潛力,提高產量之意。漢代,通過推廣「代田法」和「區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細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汜勝之書》第一次記述了區田,以後歷代都有試種者,尤其到明、清盛極一時,先後有二十處以上。區田的技術要點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證作物能夠生長良好,獲得豐產。 請登錄會員後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