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幾次創業浪潮哪幾個
1. 自1983年之後,我國大約經歷了六次重大的創業浪潮。這些浪潮通常每隔5至10年出現一次,與宏觀政策的調整密切相關,各行業的創新創業活動此起彼伏。
2. 最近的一次創業浪潮發生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在這一時期,傳統的低技術含量創業已不再具有發展前景,取而代之的是強調「雙創」(創新和創業)、互聯網+、綠色環保等多元素綜合型的創業模式。
3. 往前追溯,約在2007年至2012年前後,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深入發展,社會問題逐漸凸顯,由此催生了一批專注於第三方監理等業務的創業潮。
4. 繼續向前,約在2004年至2009年期間,隨著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增多,房地產業、中介服務等相關產業迅速發展,成為那一時期創業的熱點領域。
5. 再往前,1998年至2005年期間,隨著電腦技術的普及,IT產業和互聯網等相關產業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擴張,引領了那一輪創業浪潮。
6. 進一步回溯,1991年至1998年是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時期。伴隨著深圳、海南等特區的建設,許多擁有技術實力的創業者紛紛在這些地區開展創業活動,推動了全國范圍內的創業熱潮。
7. 最早的一次創業浪潮出現在1987年至1990年。當時,全民經商的熱潮興起,中國的商業經濟隨之活躍起來。
㈡ 中國的創業潮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每階段特徵分別是什麼,都有哪些代表性的創業者
中國的創業潮到現在應該經營了四個大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80年代的草根創業個體戶創業,代表人物是柳傳志他的那一批企業家。
第二階段是90年代的下海潮,扔掉鐵飯碗自主創業,其代表人物是潘時屹等企業家。
第三個階段是90年代末期的互聯網創業潮,其代表人物是張朝陽等互聯網企業家。
第四個階段就是最近2014年之後的大眾創業時期新的草根創業潮,其代表人物有滴滴的創業者。
㈢ 我國幾次創業浪潮哪幾個
僅1983年後約有6次大的創業浪潮;
1 概括約每5~10年,伴隨宏觀政策調控,各類產業創新創業一浪接一浪;
2 距離最近的是現在2013~2016年,普通技術含量創業已沒前景,需求的是 雙創、互聯網+、綠色考慮......,多元素綜合型;
3 前推,約2007~2012年前後,伴隨經濟建設中社會問題的凸顯初現眉端,由此一些第三方監理創業潮業務風起雲起;
4 前推,約2004~2009年,伴隨城市基礎建設項目的加大,各大中小城市的房地產、炒地皮、炒房產、中介服務產業頻頻扯旗開業;
5 推前,約1998~2005年,伴隨電腦技術的普及,IT產業、互聯網等相關產業蔓延全國;
6 推前,約1991~1998年,伴隨國營企業的改革浪潮,伴隨南方深圳、海南等特區建設,部分具有技術實力的,運用技術創業於大江南北;
7 再推,約1987~1990年,全民經商、下海的、經商的,中國的商業經濟終於搞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