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詞彙源頭有哪些

中國詞彙源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4-05 05:38:20

A. 為什麼中國在英語里叫China

1、 現在英文中的「china」一詞,產生很晚。由於英文是從拉丁文演化出來的,因此,英文「china」這個詞源頭應該是「sina」,而非英文自己的創造詞彙;
2、 起源於印度古梵文「支那」。這個支那又作脂那、至那。文僧蘇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認為China起源於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
3、與瓷器有關。波斯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商人在波斯購買中國瓷器也同時把一詞帶回了西方。後來,他們又把chini改為china,並且把生產china的中國也一並稱為China;
4、 和秦朝有關。《美國遺產大詞典》的解釋是,「China」一詞與公元前三世紀的秦朝有關,「China」是秦國的「秦」的譯音;
5、有學者認為「Cina」一詞由來於絲綢的「絲」,認為「賽里斯」是由「Cina」轉變而來。

B. 中國一詞的最早來源

華夏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C. 為什麼中國在英語里叫China

D. 為什麼國語普通話 姥姥 姥爺,來源於古華夏語 老姥 老爺歷史非常悠久...

1. 國語普通話中的「姥姥」和「姥爺」這兩個詞彙,其源頭可追溯至古華夏語中的「老姥」和「老爺」。
2. 至於「太姥姥」和「太姥爺」,則是從古華夏語中的「太老姥」和「太老爺」演變而來。
3. 直到今天,我們才將「老姥」和「老爺」分別寫作「姥姥」和「姥爺」。
4. 同樣地,過去稱謂中的「太老姥」和「太老爺」,今天則被寫作「太姥姥」和「太姥爺」。
5. 國語普通話中的「姥姥」和「姥爺」這兩個詞彙,其最初形式來源於華夏上古時期的稱謂「老姥」和「老爺」。
6. 而這些稱謂又源自於華夏太古時期的「老老」和「老耶」,分別是對母親和父親的尊稱。
7. 在華夏文明中,「姥」是對母親的尊稱,「爺」則是對父親的尊稱。相應的,王母被稱為「老姥」,王父被稱為「老爺」。
8. 普通話中的「姥姥姥爺」不僅代表著對父母的尊稱,也體現了華夏文明的深厚歷史底蘊。
9. 母親的父母,即姥姥姥爺,是家的核心,是親情的象徵,是我們尊稱的對象。
10. 若沒有了姥姥姥爺,便沒有了我們。因此,我們必須給予他們應有的尊敬。
11. 母親的父母,即姥姥姥爺,是我們直系血親,與我們有直接的血緣關系。
12. 尊敬姥姥姥爺,是對孝道傳統的繼承,是對大尊、大愛、大孝、大善、大德的體現。
13. 在一項測試中,男孩子們若稱呼自己父親的母親為外婆外公,通常會遭到生氣和傷心的反應。
14. 「外婆」和「外公」是不尊重的、貶低的稱呼,與「姥姥姥爺」所承載的尊敬和親情相悖。
15. 在河北承德灤平這樣的普通話之鄉,人們使用的是「姥姥姥爺」,而非南方方言中的「外婆外公」。
16.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河北張家口泥河灣,使得北京作為一國之都顯得順理成章。
17. 尊重「姥姥姥爺」就是尊重首都,尊重中國。一個不尊重國家首都的人,是不配稱為中國人的。

E. 為什麼英語中的中國叫China

有很多種說法,至今沒有定論。由於在英文中,中國和陶瓷都是同一個詞彙(china),因此,很多人認為「中國」這個詞就是來源於「陶瓷」。這種說法很普遍,幾乎成為不假思索的定論。我搜索了下,現摘錄幾種說法。
1. 現在英文中的「china」一詞,產生很晚。由於英文是從拉丁文演化出來的,因此,英文「china」這個詞源頭應該是「sina」,而非英文自己的創造詞彙。嚴格來說,「支那」這個稱呼早於陶瓷的出現,先有「支那」,後有陶瓷,因此,如果說這兩個詞後來變成同一個詞,那也是「陶瓷」靠向了「支那」,而非「支那」因陶瓷而得名。「支那」這個名字更合適的解釋,應該是來自絲綢。
2. 起源於印度古梵文「支那」。這個支那又作脂那、至那。文僧蘇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認為China起源於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他研讀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發現支那一詞最早見於這兩部著作,其原義為「智巧」。他認為,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羅多王朝時彼邦人士對黃河流域商朝所治國度的美稱。「智巧」與慧苑所說之「思維」內涵略有不同,想系詞義因時代而演變所致。
從時間上來看,景德鎮的陶瓷出現於東漢,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21年。從專家們提供的資料看,「Cina」一詞在印度梵文中的出現的最遲時間也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茶葉的出口也要晚於這一時期。由此可見,印度梵文中的「Cina」和中國的「茶」、景德鎮的「瓷」及中國秦國的「秦」並無關系。
關於賽里斯國的絲綢在西方的許多文獻中有許多記載,如在《希臘拉丁作家遠東古文獻輯錄》一書中,囊括了從公元前四世紀到公元十四世紀期間九十多部希臘文和拉丁文著作中關於塞里斯國的記述。希臘史學家克特西亞斯(Ctesias)在公元前四世紀就提到的賽里斯國(Serica)。專家們認為,由Serica演化出來英語的錫爾克(silk)、俄語的旭爾克,均來源於中國「絲」字的諧音,是這些國家對絲綢的稱呼。但在印度梵文中記錄中國的名稱是「Cina」,而由此衍生出的英文是 「China」,波斯文是「Chin」,阿拉伯文是「Sina」,拉丁文是「Sinae,」 法文是「Chine」,德文是 「China」,義大利文是「Cina」。俄文的「中國」名稱是根據公元九世紀的遼國「契丹」(KITAN ,kitai)的音譯得來的。很明顯,在許多歷史文獻的記述里,那個生產絲綢和販賣絲綢的賽里斯國(Serica)和古印度梵文中的「Cina」,代表的並不是同一個概念,所指的並不是同一個國家或地區,也就是說,「Cina」與「絲」並無關系。
3. 西方瓷器原本是從中國輸入的。明朝的時候,大批的中國瓷器產品就開始輸往西方世界。波斯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商人在波斯購買中國瓷器也同時把一詞帶回了西方。後來,他們又把chini改為china,並且把生產china的中國也一並稱為China。歐美人談到China的時候,往往聯想到China(中國)是china(瓷器)之鄉。
4. 和秦朝有關。《美國遺產大詞典》的解釋是,「China」一詞與公元前三世紀的秦朝有關,「China」是秦國的「秦」的譯音,這一觀點首先是羅馬傳教士衛匡國(Martini,
Martin)在1655年最早提出來的。
5. 在公元前五世紀,東方的絲綢已成為希臘上層社會喜愛的衣料,因此,有學者認為「Cina」一詞由來於絲綢的「絲」,其依據是希臘史學家克特西亞斯(Ctesias)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賽里斯人(Serica),由此認為「賽里斯」是由「Cina」轉變而來。持這一觀點的學者是成都理工大學劉興詩教授和上海東華大學教授周啟澄先生。劉興詩教授曾在論文《CHINA釋義新探》中不僅提出, 「China」一詞源於絲綢,還認為:古時西土各國認定的「Cina」所在正是古蜀國,即今天的成都地區。「絲國」並非指今日中國的全境。

閱讀全文

與中國詞彙源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著名漫畫家有哪些 瀏覽:277
貞信太後印度電影叫什麼 瀏覽:770
15億印尼幣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256
越南怎麼料理巴沙魚 瀏覽:341
古人如何發展中國 瀏覽:594
怎麼上中國婦女雜志 瀏覽:297
印度沃高生產什麼油 瀏覽:833
印尼泗水怎麼叫計程車 瀏覽:220
越南有多少聖誕節 瀏覽:759
義大利面用什麼醬油好 瀏覽:751
義大利隊什麼級別 瀏覽:286
古印度什麼氣候 瀏覽:620
越南生產的材料有哪些 瀏覽:402
印尼的海鮮是什麼 瀏覽:564
印尼和日本海有什麼關系 瀏覽:868
丫頭越南話怎麼說 瀏覽:296
中國詞彙源頭有哪些 瀏覽:651
有什麼軟體可以學印尼文 瀏覽:82
印尼本田cg125摩托車哪裡有得賣 瀏覽:517
中國經濟靠什麼拉動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