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靠什麼成為強國

中國靠什麼成為強國

發布時間:2025-04-06 18:34:27

㈠ 中國怎樣才能成為超級強國

第一,要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強烈慾望和為之奮斗的不竭動力。 當今世界,「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中國動輒得咎,難道我們就要為此束手束腳去迎合別人嗎?那我們正好可上了別人的當。我們給那些製造和傳播「中國威脅論」的回答是就讓我們變得強大、強大、再強大,這是止住「中國威脅論」這股歪風邪氣的最好方法。美國是世界老大,說打誰就打誰,動輒使用武力,看不慣誰就飛舞著拳頭,連聯合國它都不放在眼裡,幹了那麼多橫行霸道的事,怎麼沒見有「美國威脅論」風行。這是因為西方國家的輿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著世界,它們控制著世界輿論的風向,它們的言行能夠影響到世界一些國家的決策,而他們的輿論是為他們的利益服務的,中國的崛起是不符合它們的利益,所以就炮製了「中國威脅論」。我們不懼怕「中國威脅論」,我們要發展得更好更強大。但是,做人要懂得收斂,太過招搖了不好,有些事情我們只做不說,為此我們調高嗓門大喊和平發展。請不要問我中國有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強烈慾望,如果你是中國人,那麼你應該知道答案。 那麼我們的動力從何而來?我們有重現歷史輝煌的美好願望,我們有潛在和現實的種種威脅。中華民族是個不甘落後的民族,我們必須奮起直追,潛在和現實的敵人無刻不在窺視著我們,真可謂亡我之心無時不有,我們一旦落後必遭人傷害,近代的屈辱和災難我們決不能讓它重現,現實壓力迫使我們不得不發展好自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華民族就是在憂患中成長壯大的。因此,我們美好的願景和現實壓力就是我們的不竭動力。 第二,要有雄厚的戰略威懾力量。 所謂戰略威懾力量,我個人的理解是指能使敵人企圖發動任何侵略都要三思而後行的力量,是能夠給予敵人重創甚至毀滅的力量,是能夠極大提高自身威信與地位的力量。具體而言,是指核武器、彈道導彈、航空母艦、核潛艇、戰略轟炸機等武器,目前主要有這些,今後會有新式武器加入這個行列。中國的戰略威懾力量,主要由核武器、洲際彈道導彈、核潛艇組成。缺少航空母艦和戰略轟炸機,少了這兩樣東西,中國和美俄相比就遜色許多。俄羅斯有圖95熊式和圖160海盜旗式戰略轟炸機,有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美國有B52空中堡壘和B2空中幽靈戰略轟炸機,有十二艘航空母艦。提到這些我們就黯然傷神,我們不能沒有這些東西,那是強者的象徵,世界是強者的世界。因此,中國要努力擁有這些,才能更好的維護自身利益才能更好的和美俄分庭抗禮,才能更好的在世界上扎穩腳跟。 第三,要有高素質的國民。 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是其綜合國力的主要組成部分。許多時候,國家可以不富有,但國民素質不可不高。國民素質主要由科學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和身體素質組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的各項素質都得到很大提高。 科學文化素質方面,我國高等教育已經普及,並將更大普及,上過大學的國民已達一億多,今後會有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我國擁有本科和碩士學位的人數僅次於美國。但是,我們在創新方面還遠遠不夠,每年都從美國和韓國進口大量電視劇和電影,處於嚴重的入超地位,這與我們每年的貿易順差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地位是不符的,超級大國不僅僅是軍事和經濟方面強大,還應包括科學文化方面的強大。因此,在科學文化方面我們還努力進行創新。 道德素質方面,我們需要加強精神文明道德建設,道德素質關繫到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關繫到社會穩定與和諧。這些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可惜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相當一部分人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貧困人口大大減少,但是不可否定,仍有幾千萬人口還沒有解決溫飽。現在社會存在兩極分化和貧富差距拉大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將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甚至影響黨和國家的形象,因此,必須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讓更多的人分享經濟建設的成果,一定要讓全社會全體中國人形成一股堅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 身體素質方面,我國國民的身體素質得到極大提高,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孩子們的個頭越長越高了。我們在近年來的奧運會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總金牌綁位居前三名,是個名副其實的體育強國。體育運動也得到普及,許多健身器材走進了許多居民小區,全民健身運動開展得很好。你瞧,在以往許多冒險運動極少見到中國人的身影,現在中國人的身影也逐漸多了起來。但是,我們的身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隨著經濟生平的提高,國人的身體素質會越來越好。 第四,必須實現國家統一。 在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只有中國沒有實現國家統一。國家尚未統一,何談超級大國,見過沒有實現國家統一的超級大國嗎?統一不僅是實現國家崛起、民族復興的必經之路,也是成為超級大國的必經之路。美國在結束南北戰爭之後,才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快車道。德國在俾斯麥的領導下,實行「鐵血政策」,打了三次仗,才把德國從四分五裂中統一起來,一躍成為歐洲大陸的強國,搞得英、法、俄大跌眼鏡。中國實現不了統一,就始終受制於人,別人手裡始終掌握著遏制你的王牌,為此我們將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外交也處處受人掣肘。總之,中國必須實行統一,至於實現統一的時間與方式,需要因時制宜,主動權由我們自己掌握。目前, 我們處於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聚精會神搞發展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這也是為今後解決問題積聚力量,這是明智的決策。在此期間,我們要始終把握好戰略主動權,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敵人的表象蒙蔽,不被敵人利用。正如鄧公所言「晚一天解決不傷大局」,但相信這一天的到來已經不會太久了。 第五打破敵人遏制中國的枷鎖的決心和勇氣。任何一個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都會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的遏制。有人帶領著他的一幫小弟在中國周邊建立了三道圍堵線企圖困死中國。雖然,圍堵中國的敵人看似強大,實則為一群烏合之眾。為首的一旦失敗,便是樹到猢猻散,有的還會投入中國的懷抱。對付他們,我們要「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我們不要被它們的外表嚇倒。我們要有勇氣和決心打破圍堵線,在圍堵線中打開幾個缺口,讓海軍沖進大洋,成為名副其實的藍水海軍。然而現實之枷鎖易破,而心中之枷鎖難破。我們要對敵我雙方力量有清醒認識,畏首畏尾只會是永遠的困獅,而貿然行動也會招來不可承受的損失,要摸清了形勢一錘定音。 第六,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曾經我們被扣上「東亞病夫」的帽子,曾經落後的陰霾籠罩在許多國人的心頭,那種低人一等的滋味讓整個民族精神顯得沉悶,看不到漢唐盛世時的大氣。孫中山先生曾經講過一個中國富人的身份竟不如一個日本妓女地位高的故事。國家強盛,則國民揚眉吐氣;國家衰弱,則國民愁眉苦臉,反之,亦然。要成為超級大國,就要有大國國民的自信和自豪感,對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充滿了信心,由此凝聚成為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今年來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可喜局面,國家形勢亦有利於中國的發展,但國內外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令人鼓舞的是中國表現得越來越成熟,並且已經找到了發展自己的正確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強大增強了世界和平力量,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作為中國人,我相信我的祖國會始終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是如果有某些國家刻意進行挑釁,則不在此范圍內。至於成為超級大國之事,我認為不管中國是否願意,都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至於別人怎麼看,那是別人的事情,中國該如何做就如何做。 本人蔣振華,一介草民,耗費兩天時間和精力來發表自己對祖國的想法。所求為何?名耶?利耶?

㈡ 從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是哪些因素讓中國崛起為世界強國

中國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上也在日益增強。從曾經的「東亞病夫」到如今的世界強國,新中國只用了70年的時間。

如今的中國已經擁有世界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值超過了美國、日本、德國三國總和。新中國立國之初,沒有重工業基礎,輕工業也很薄弱,但中國的精英階層們也意識到了製造業是工業文明時代的國家基礎,掌握了現代製造業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於是,在鄧公的領導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浪潮。今天的中國正在向各個領域發揮自己的勢力,醫療,電子,軍工,衛星等等幾乎所有的領域中國都在涉足,中國已不滿足於在中低端產業所取得的成就了,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計劃,勢在高端科技領域上與歐美國家競爭與角逐,該計劃幾乎涵蓋所有高新技術產業,中國想要成為一個完美的國家。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霸主就連美國也無法設足如此眾多的領域並在該領域上取得相應的成就但是如今的中國做到了!

如今的世界正在步入一個「中國化」的時代,她將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民眾特徵:更為富有、健康,更為國際化、聚焦全球視野,更能體會他者感受,更加自信,受教育程度更高,思維更開闊,更為注重環保。而這些內向型轉變都將決定中國有能力引領世界新秩序的未來。

中國夢並非只有經濟一個維度,與其他所有夢想一樣,中國夢是對中國人民生活的多方位設想——它不僅是關於中國的夢,還是關於民族的夢,是中國破繭成蝶的夢。

㈢ 中國憑什麼成為世界強國

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1. 大國地位與國際影響力

    •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身份: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擁有重要的話語權和決策權,這使得中國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 大國地位帶來的安全感:中國的大國地位使得其他國家在處理與中國相關的事務時更加謹慎,為中國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有利於其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鞏固。
  2. 人民的勤勞與教育重視

    • 勤勞的勞動力:中國人民以勤勞著稱,這種勤勞精神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 教育體系的完善:中國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極高,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人才,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基礎。這使得中國在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如家電、手機、高鐵、計算機等領域均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3. 龐大的人口基數與製造業優勢

    • 人口紅利: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基數,這為中國的製造業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龐大的人口也意味著龐大的消費市場和潛在的經濟增長動力。
    • 製造業實力:依託豐富的人力資源,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製造業的中心之一。無論是機械製造、鋼鐵造船還是高端製造業如機器人產業,中國都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這種製造業實力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也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綜上所述,中國憑借大國地位與國際影響力、人民的勤勞與教育重視以及龐大的人口基數與製造業優勢,逐步發展成為世界強國。

閱讀全文

與中國靠什麼成為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海邊的螃蟹多少錢 瀏覽:343
中國跳水金牌多少 瀏覽:511
義大利經濟為什麼這么窮 瀏覽:984
印尼德龍什麼時候可以回國 瀏覽:610
印尼為什麼不學中文 瀏覽:540
英國鬥牛犬怎麼叫的 瀏覽:803
伊朗富豪在美做什麼 瀏覽:314
印尼三紋虎魚吃什麼 瀏覽:117
泰國哪個城市離越南近 瀏覽:642
如何看待英國分權 瀏覽:847
印度丙通沙一個療程多少錢 瀏覽:881
中國有多少司令員 瀏覽:377
印度代購怎麼做葯品 瀏覽:116
伊朗什麼東西比較出名 瀏覽:957
義大利減速機哪裡有 瀏覽:360
印度人是如何變胖的 瀏覽:23
蓬佩奧怎麼不來中國 瀏覽:785
越南姐弟身高多少 瀏覽:166
印度南方都有哪些城市 瀏覽:796
邊境沖突印度為什麼沒帶槍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