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關畫的稱謂
畫的一個高雅的別稱叫「無聲詩」。
「圖畫」二字不僅指畫幅,後來也用作比喻,如江山如畫,新美如畫。
對那些精美的繪畫,別稱曰「妙染」。
成卷的軸形的畫叫「畫卷」,又別稱「行看子」,意為可以邊看邊走。
壁畫別稱曰「平畫」。
中國畫簡稱「國畫」。
直接以實物或風景為對象進行描繪的方式叫「寫生」。
人像畫又叫「畫像」。
以美女為題材的中國畫又名「士女」圖。其「士女」和仕女」通,另一個意思就是封建社會中的貴族婦女,因此,仕女、仕女畫、仕女圖都是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畫。
「肖像」亦作肖象,在繪畫中指人像。肖像的別稱還有真容、寫真、寫照、傳真等。傳神即傳真,是肖像畫的傳統名稱。
畫像上的題詞別稱「畫贊」,原指為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贊美之辭。
對於作畫者,因層次高下更有不同的稱謂。繪畫的工人叫像「畫工」或「丹青師傅」、「丹青手」。「丹青」的「丹」指硃砂,「青」指石青,二者都是我國古代繪畫時常用的顏色,因此稱繪畫藝術為「丹青」。
繪畫的工匠可稱為「畫匠」或「畫師」。
「畫手」指繪畫能手、畫家。
「畫家」指擅長繪畫者。
「大師」指在某些方面造詣很深的人,常指畫家或文人。
『貳』 繪畫的六種別稱分別指什麼
1、畫圖:「畫圖恰似歸家夢,竿里河山寸許長。」辛稼軒一語道破了繪畫以少勝多的奧妙,比喻之恰切,令人稱奇。「畫圖」二字不僅指畫幅,後來也多用作比喻,如趙樹理的小說,構成了一幅幅農村生活的畫圖。畫成的畫,俗語又稱為「畫兒」。
2、無聲詩:畫雅稱「無聲詩」。古人認為畫雖不能吟哦,但有詩意。故稱為無聲詩。蘇東坡《和文與可洋川園池·溪光亭》:「溪光自古無入畫,憑仗新詩與寫成。」
3、平畫:壁畫有一別稱曰「平畫」,宋代郭若虛《圖畫見聞志·雜畫》:「馮清,陝部閿鄉人,善畫橐施,兼工平畫。」「橐施」即駱駝。
4、國畫:中國畫又簡稱為國畫,指我國傳統的繪畫。
5、寫生:中國畫中的花果草木禽鳥畫又稱為「寫生」,古代將萬物稱為「橫生」,人稱為「縱生」,所以直接以實物或風景為對象進行描繪和作畫的方式叫寫生。
6、畫像:人像畫又叫「畫像」。《宋史·蘇軾傳》:「軾二十年間再蒞杭,有德於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說明蘇東坡在杭州民眾中是頗有威望的。
(2)比喻中國的畫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繪畫,分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科,也有兼工帶寫。這三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工筆畫用筆工整細致,敷色層層渲染,細節明徹入微,要用極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
寫意畫用簡練、豪放、灑落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寫意畫在表現對象上是運用概括、誇張的手法,豐富的聯想,用筆雖簡,但意境深遠,具有一定的表現力。
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准確,運筆熟練,能得心應手,意到筆隨。從唐代起就有這兩種繪畫風格。
有的介於兩者之間,兼工帶寫,如在一幅畫中,松行用寫意手法,樓閣用工筆,使兩者結合起來,發揮用筆、用墨、用色的技巧。按世界性文化藝術進程,中國繪畫廣義地指傳統中國畫,既有狹義的相互獨立,也有廣義地與西方美術融合融匯,其主要表現為藝術構思和圖畫寓意的顯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