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語中,中國,韓國,日本,美國,英國,用日語說怎麼說
1、中國
漢字:中國
假名:ちゅうごく
2、韓國
漢字:韓國
假名:かんこく
3、日本
漢字:日本
假名:にほん
4、美國
假名:アメリカ
5、英國
假名:イギリス
(1)中國的日本怎麼說的擴展閱讀:
日語中大量使用漢字。日語中的全部漢字約有幾萬個之多,但是常用的則只有幾千個。1946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了「當用漢字表」,列入1850個漢字。
1981年10月又公布了「常用漢字表」,列入1946個漢字。在教科書和官方文件中,一般只使用列入「常用漢字表」中的漢字。
每個漢字一般都會有兩類讀法:「音讀」(音読み)和「訓讀」(訓読み)。
「音讀」模仿漢字的讀音,按照這個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候的讀音來發音。根據漢字傳入的時代和來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吳音」、「漢音」和「唐音」。
但是,這些漢字的發音和現代漢語中同一漢字的發音已經有所不同了。「音讀」的詞彙多是漢語詞彙。
「訓讀」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語言來讀這個漢字時的讀法,「訓讀」的詞彙多是表達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詞彙等。
『貳』 china的日本發音是...
China是英語,沒有什麼所謂的日語發音,如果說要有的話,有一個用假名模擬的チャイナ,發音與英語的發音比較接近,並非支那。
所謂的支那(シナ,漢字非常用,通常寫片假名),一般來說認為是源自秦朝的秦(Qin),和China是同源的。自古以來一直是作為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本質上並沒有任何侮辱的意思。
不過由於在二戰日軍侵華期間,長期大量地使用シナ來指代中國,而非稱之為當時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帶有蔑視的意味,從而將這個詞貶義化了。戰後由於中日邦交正常化等諸多因素,シナ基本上已經不用了,僅僅存在於某些右翼分子的口中,如東京都知事(相當於北京市市長這樣的地位)的石原慎太郎常常說這個詞。
現在日本仍然保留了部分,如中國的東海,在日語里一般是稱為東シナ海,不過由於考慮的中國人的感情問題,在和中國人談論這片海域的時候,往往稱之為東中國海,不過日本人之間還是保留了東シナ海的說法。
『叄』 在日本中國怎麼說
日語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
日語平假名:ちゅうかじんみんきょうわこく
羅馬發音:cyuukajinminkyouwakoku
但這是比較正式的說法,比如奧運會時宣布奏中國國歌,就是這樣說。
平時口語中日本人也直接就說「中國」
日語漢字:中國
日語假名:ちゅうごく
羅馬發音:cyuug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