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糧食作物中水稻小麥的地區分布呈現什麼格局
我國糧食作物中,水稻與小麥的地區分布呈現顯著的「南稻北麥」格局。
小麥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具體分為四個區:東北春麥區、西北春麥區、黃淮冬麥區和長江中下游冬麥區。東北春麥區涵蓋了黑龍江、吉林的全部地區以及遼寧、內蒙古北部的部分區域;西北春麥區以甘肅、寧夏為主,包括內蒙古、青海部分地區;黃淮冬麥區包括山東全部、河南大部以及河北、江蘇、安徽、陝西、山西、甘肅的部分地區;長江中下游冬麥區則覆蓋江蘇、安徽、湖南等省份的大部,以及上海、浙江、江西的全部,還包括河南信陽地區。
水稻則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分為六個區:華南雙季稻稻作區、華中雙季稻稻作區、西南高原單雙季稻稻作區、華北單季稻稻作區、東北早熟單季稻稻作區、西北乾燥區單季稻稻作區。華南雙季稻稻作區位於南嶺以南,包括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南部以及台灣省、海南省和南海諸島的全部區域。華中雙季稻稻作區從東海之濱到成都平原西緣,南接南嶺,北至秦嶺、淮河,包括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8個省(市)的全部或大部以及陝西、河南的南部地區。西南高原單雙季稻稻作區位於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華北單季稻稻作區位於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關中平原以東,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江蘇、安徽的部分地區。東北早熟單季稻稻作區位於遼東半島和長城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包括黑龍江、吉林全部以及遼寧大部和內蒙古東北部。西北乾燥區單季稻稻作區則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祁連山與青藏高原以北,包括銀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邊緣地帶。
水稻面積佔全國的0.5%,顯示出南方地區在水稻種植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