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三峽大壩用什麼材料建成
在各類建築書刊中,人們經常會碰到一個由「人工石」組成的字——「砼」(讀音「同」)。其實,它代表的意思就是混凝土,三峽大壩的堅固和安全,就與這個「砼」字有關。
三峽大壩混凝土的原材料都是經過嚴格審查,優選出來的,這也是三峽大壩堅固可靠的秘訣。這些優選的原材料主要有:骨料、水泥、粉煤灰、拌和水、外加劑等等。
骨料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約占混凝土體積的80%,是大壩的主體。
骨料分為粗骨料(石頭)、細骨料(沙)。三峽大壩的骨料,來源於大壩基坑、船閘和料場開挖出來的新鮮花崗岩,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
由人工砂石料開采加工系統用機械破碎成不同粒徑的人工骨料,提供工程使用。
水泥
水泥是大壩骨料的黏合劑,只有它的加入才會使骨料從一盤散沙,成為堅如磐石的混凝土壩體。
三峽大壩使用的水泥,很有講究。
它是低熱或中熱水泥,這類水泥具有以下優點:
一是低發熱性,可降低大壩內部混凝土的水化熱溫度;
二是具有微膨脹性,可減少混凝土干縮裂縫。
粉煤灰
粉煤灰是大壩混凝土中的摻和物。粉煤灰本來是火電廠燃燒發電後生成的廢料。而在混凝土中摻加粉煤灰,主要是可以取代部分水泥並減少水泥硬化過程中的發熱量。
利用粉煤灰的微珠效應,可以大大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而且還可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方便混凝土的振搗施工。
拌和水
拌和水也是混凝土成分之一。沒有水的參與就不會使水泥發生化學變化,水泥就不會成為黏合劑。
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很像一句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水少了拌和不成混凝土,水多了混凝土強度降低。
如何少用拌和水而且不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與和易性呢?這就需要摻加外加劑。
外加劑
三峽大壩中使用的外加劑主要有減水劑和引氣劑這兩種。別看外加劑摻加的分量僅占混凝土水泥重量的百分之幾,甚至千分之幾,但是作用非凡。
三峽大壩選用了與其他原材料有良好適應性,且減水率在18%以上,其他指標滿足國標一等品的高效減水劑。這是降低混凝土用水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為配製高強度性能的大壩混凝土創造了條件。
引氣劑的作用,是利用在混凝土中生成互不貫通的微小氣泡,增強抗凍融系數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達到延長大壩使用壽命的效果。
三峽大壩混凝土原材料優良,完全可以擔當歷史賦予的使命。另外,三峽大壩不同部位,還會根據功能進行強化處理。
比如大壩泄洪壩面的混凝土中摻入了鋼纖維,增加抗沖耐磨性
② 中國用橡膠建大壩比水泥製作簡單,為什麼印度卻要吐槽
不過,在中國卻還有一種大壩,讓印度嘲笑不易,說中國偷工減料。這種大壩就是橡膠壩,顧名思義,橡空碧昌膠壩就是用橡膠組建的大壩,它有點像我們常見的游泳圈,只不過將壩袋的底部固定在底板之上,從而形成一個封閉的袋式水壩。
相比於傳統的混凝土修建,這樣的橡膠大壩,優勢顯而易見,既有很好的柔韌性,又是常見的材料,簡單且高效。這就使得橡膠壩的修建周期還有相關的維修成本大大降低,建設好,基本上就可以使用了,最重要的一點,橡膠還很抗老化,使用的周期會更長,幾乎都不用維修就可以使用,這座大壩的高度還可以根據充氣的多少來調節,實現旱季蓄水工程,牢記防洪,灌溉農田等多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