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籍員工與印尼籍員工如何加快融合文章
設立意見箱。收集印尼員工心聲,以便及時解決員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促進中印籍員工間的文化融合。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聯合聲明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以下簡稱"雙方")自1990年8月8日恢復外交關系以來,兩國間雙邊關系迅速發展,各個領域的互利合作不斷擴大。
雙方一致認為,在平等、互利、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鞏固和加強中、印尼友好合作關系,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有利於促進本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雙方一致認為,世紀之交,中、印尼兩國關系正面臨進一步改善和發展的重要契機。為鞏固業已存在的傳統友誼,加強雙方21世紀在各領域的合作,雙方同意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互信全面合作關系。
雙方重申將以《聯合國憲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十項原則、《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所確定的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法原則為基礎,進一步加強雙邊關系,促進本地區和世界的持久和平、穩定與繁榮。
雙方認為,兩國高層保持經常互訪和接觸有利於兩國友好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雙方將加強兩國政府機構、議會、政黨、軍隊及民間團體之間的友好交往,鼓勵兩國政府各層次官員保持經常性的互訪與交流。兩國外交機構將定期舉行外交磋商,並充分利用各種場合保持經常性的會晤。
雙方同意充分利用業已存在的磋商機制,就雙邊和多邊范圍各領域的合作進行探討。雙方將繼續保持並加強經貿技術合作聯委會、科技合作聯委會、雙邊領事磋商以及雙邊地區安全對話等機制。由雙方外交部長牽頭的中、印尼政府間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將作為兩國政府間保持溝通和磋商的高層機制,從宏觀上為兩國各領域合作提供政策指導和導向。
雙方將在平等互利、公正合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貿易、投資、科技、農業、畜牧業、漁業、醫葯衛生、工業、林業、能源、交通、礦產、電信及信息、金融、民間交往、青年及體育、旅遊業、教育、司法協助、防務、政治和地區安全等領域的友好合作,以促進地區和世界的持久和平、穩定和繁榮。
雙方願共同努力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在兩國同意的領域內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包括醫學、醫葯特別是傳統醫葯的研究和生產、消費者保護以及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方面的合作,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旅遊業合作,青年、體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等。
雙方在多邊場合,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東盟、東盟地區論壇、東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韓國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等,加強磋商與合作,促進地區和國際的和平與發展。
雙方重申堅持相互尊重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支持印尼政府在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促進國內各民族和解以及平等基礎上的和睦方面的努力。印尼方重申繼續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進程。
雙方對近年來中國和東盟友好關系不斷發展並取得積極成果表示滿意。雙方繼續致力於中國-東盟睦鄰互信夥伴關系的發展。
雙方認為,在有關國家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本地區經濟已逐步擺脫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在走向復甦。亞洲特別是東亞國家在經過必要的調整後,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地區之一。
雙方強調亞洲國家應堅持自己的價值觀,走符合本國實際的發展道路,並建立起更加廣泛的合作,共同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雙方相信,盡管存在著風險與挑戰,謀求和平、安全、穩定、繁榮與合作仍是本地區和世界形勢的主流,多極化已成為國際關系發展的總趨勢。雙方強調,《聯合國憲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十項原則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應繼續成為更加公正和平衡的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新秩序的基礎。
雙方重申了人權普遍性原則應與各國國情、包括文化背景相結合的立場。雙方認為,應基於合作、對話、非對抗精神和尊重國家主權和不幹涉內政原則,在國際范圍內就促進人權交換看法。
雙方重申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重要性,呼籲亞太地區和全世界就促進信心和信任採取合作措施。雙方認為,反彈道導彈條約(ABM)和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對於維護國際和平、安全與戰略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雙方承諾為促進雙邊關系的不斷發展,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以及維護世界穩定與繁榮作出共同努力。
該聯合聲明於二000年五月八日在北京簽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唐家璇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代表阿爾維·希哈布博士
二OOO年五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