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八大菜系各有特色,憑什麼川菜是人們心目中的「中國菜」
八大菜系是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浙菜、徽菜、閩菜和湘菜。這八大菜系分別代表了每個地方的飲食文化和人們的飲食習慣。它們其實有自己的特色,都是當地人心中的國菜。
淮揚菜如此精緻,甚至是國宴的首選,但有多少普通人能吃得起,甚至不知道它的味道?他們怎麼能在人們心裡稱之為「中國菜」?
魯菜和粵菜是一樣的。現在看看魯菜餐館吧。你在街上還能看到多少?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川菜餐館,這足以證明川菜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
八大菜系各有特色。為什麼川菜是人們心目中的「中國菜」?我相信你已經在讀了它之後在你的頭腦中得到答案了!
⑵ 川菜七大名菜 誰是「川菜之王」
川菜七大名菜:
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東坡肘子,夫妻肺片,開水白菜,回鍋肉。
開水白菜是一貫味道濃厚的川菜中清淡的一類,地位較高。
魚香肉絲作為川菜中獨特的魚香類代表,也有著較高地位。
但稱得上「川菜之王」的,要數回鍋肉,它的影響力很大,而且繼承了川菜中共有的精華——麻和辣,當稱「川菜之王」。
PS:本人比較喜歡魚香肉絲和宮保雞丁。
⑶ 中國的七大名菜是是哪七大
中國十大名菜 開放分類: 美食、名菜四 川 菜 簡稱川菜,以成都風味為正宗,包含四川盆地境內幾個菜系派別重慶菜、樂山菜、綿陽菜、自貢菜、內江菜等。相傳漢魏六朝,川菜即具特色,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以小煎、小炒、干燒、干煸見長,以味多、味廣、味厚著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譽。調味多用辣椒、胡椒、花椒和鮮姜、味重麻、辣,麻味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其名菜有回鍋肉、魚香肉絲、燈影牛肉、夫妻肺片、水煮牛肉、清蒸江團、干煸魷魚網、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怪味雞塊等。 浙 江 菜 簡稱浙菜,由杭州、寧波、紹興三種地方風味菜所組成,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南宋時在『南食『中佔主要地位,明清時更大為發展。杭州菜以爆、炒、燴、炸為主,工藝精細,清鮮爽脆。寧波菜以『鮮咸合一『,蒸、烤、燉制海味見長,講究嫩、軟、滑。紹興菜長於烹制河鮮、家禽,入口香酥綿糯,湯味濃重,富有鄉村風味。浙菜名菜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賽蟹羹、香酥燜肉、絲瓜鹵蒸黃魚、三絲拌蟶、兩湖蒓菜湯、油燜春筍等。 江 蘇 菜 簡稱蘇菜,主要以南京、揚州,蘇州三種地方菜組成。早在二千多年前,吳人即善制炙魚、蒸魚和魚片。一千多年前,鴨為已金陵美食。南宋時,蘇菜和浙菜同為『南食『的兩大台柱。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鬆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瓏細巧;揚州菜清淡適口,刀工精細;蘇州菜口味趨甜,清雅多姿。其名菜有烤方、水晶餚蹄、清燉蟹粉獅子頭、金陵丸子、黃泥煨雞、清燉雞孚、鹽水鴨(金陵板鴨)、金香餅、雞湯煮干絲、肉釀生麩、鳳尾是、三套鴨、無錫肉骨頭、陸稿薦醬豬頭肉、沛縣狗肉等。 福 建 菜 簡稱閩菜。由福州、漳州、廈門、泉州等地方菜所組成。以清湯、干炸、爆炒為主,調味常用紅糟,味重甜酸。名菜有佛跳牆、閩生果、七星丸、桔燒巴、太極明蝦、燒生糟雞、高麗海蚌、梅開三度、白炒鮮竹蟶、菊花鱸魚球、干炸三肝花捲、淡糟炒鮮竹、桔汁加吉魚、雪花雞。 以下是各種信仰風俗菜 巴蜀田席 四川農村民間喜慶宴席,又稱三蒸九扣席。始於清代中葉,最初是秋後農民為慶豐收宴請鄉鄰親友舉辦的。以後發展為婚娶、祝壽、迎春以及辦喪事時聚宴應用的筵席。因其源於田野鄉村而得名。 田席一般多用豬、雞、鴨、魚和自產的蔬菜瓜果為原料,烹製成豐盛而樸素實惠的菜餚。上席的菜餚以蒸扣為主,習慣稱為『三蒸九扣『或『八大碗『、『九斗碗『。 四川田席的許多菜,後來被一些城市餐館吸收消化,成為大眾川菜,如:清蒸雜燴、攢絲雜燴、鮓肉、扣肉、扣雞、甜燒白、咸燒白、夾沙肉、酥肉、清蒸肘子等。 寺 院 菜 主要是指素菜,以非動物原料(蛋、奶除外)烹制的菜。其興盛發展與佛教有關。佛教本無吃素的戒律,自釋迦牟尼弟子提婆達多提倡素食,傳入我國後,為漢族信徒所接受。自此入寺吃素成為佛教教規。我國佛教僧尼所制食饌葷素均有,如宋代金山寺僧佛印的燒豬肉,清代揚州小山和尚的大燒馬鞍橋,法海寺的爛燒豬頭等,都是以葷取勝,但更多的是以素聞名。佛寺素宴為持齋茹素的佛門僧眾善男信女所重。素食之風盛於南朝梁代,當時已達相當水平。賈思勰《齊民要術》一書有素食專章,是我國第一部素菜譜。起初,僧尼素食只限於寺院內部食用,或做佛事人家招待僧尼進用。後來,朝山進香的施主、香客來了,需就地素食,於是有些較大的寺院就兼營寺食了。再後來又擴大到市肆和宮廷,形成寺院素菜、宮廷素菜、民間素菜三大流派。如宋代汴京、臨安肆上已有素食店,宋人林洪《山家清供》所載傍森鮮、玉灌腸、東坡豆腐等,都是頗具特色的素菜。清宮廷飲食中也有素菜,光緒朝御膳房素局就有廚師二十七人,專門製作素菜。素菜的特點,一是為寺院所創,執鼎者多是僧廚;二是忌用動物性原料和韭、蔥、蒜等植物原料;三是以葷托素,即吸收葷菜烹制技術,仿製葷菜菜形,借用葷菜菜名。其名菜有羅漢齋、鼎湖上素、素魚翅、釀扒竹筍及八寶雞、糖醋魚、炒毛蟹、油炸蝦等,象形菜如孔雀、鳳凰、花藍、蝴蝶等花色冷盤菜。 宮 廷 菜 我國的宮廷風味菜餚,主要以幾大古都為代表,有南味、北味之分。南味以金陵、益都、臨安、郢都為代表,北味以長安、洛陽、開封、北京、沈陽為代表。其共同特點是華貴珍奇,配菜典式有一定的規格。這種傳統從商周以來一直保留。如《禮記·內則》中說的『八珍『(所指有許多不同說法,後世以龍肝、鳳髓、豹胎、鯉尾、號鳥炙、猩唇、熊掌、酥酪蟬為八珍),兩千多年來,一直沿用不衰。不過具體內容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唐代的水陸八珍有『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之說,不僅有陸產,而且有水產。以後的迤北八珍、天廚八珍,野味佔主導地位。到清代,則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跳出宮廷,出現於市肆,有山八珍、海八珍、上八珍、下八珍等名目。元明以來,宮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宮廷菜,其特點是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形色美觀,口味以清、鮮、酥、嫩見長。著名的菜點有溜雞脯、荷包裡脊、四大抓、四大醬、四大酥、小糖窩頭、豌豆黃、芸豆黃等。現在北京的仿膳仍經營這種傳統的宮廷風味菜點。西安也仿製成功了唐代宮廷菜,對外供應,主要有長安八景、龍鳳宴、燒尾宴、沉香宴等四種宴席,有五十多個品種。 譚 家 菜 譚家菜是中國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由清末官僚譚宗浚的家人所創。譚氏為廣東人,一生酷愛珍饈美味,他與兒子刻意飲食並以重金禮聘京師名廚,得其烹飪技藝,將廣東菜與北京菜相結合而自成一派。 譚家菜咸甜適口,南北均宜,調料講究原汁原味,製作講究火候足、下料狠,菜餚軟爛、因而味道鮮美、質地軟嫩。 譚家菜近兩百種佳餚,其海味菜最為有名,尤其是譚家菜中的清湯燕菜更有其獨道之處。 清 真 菜 回族菜的總稱。因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居住地都建有清真寺,故名清真菜。約有上千年的歷史。所用肉類原料以牛、羊、雞、鴨為主。製法以溜、炒、爆、涮見稱。慣用植物油、鹽、醋、糖調味。其特點是清鮮脆嫩,酥爛濃香。尤以烹制羊肉最為擅長,其『全羊席『更是膾炙人口。名菜有哈爾尾、卷煎餅、禿禿麻失、八耳塔、古剌赤、碗蒸羊、釀燒味、釀燒兔、琉璃肺、聚八仙、水晶羊頭、涮羊肉、烤羊肉片、五香醬羊肉、清燜羊肉、酥羊肉、煨牛筋、鍋燒填鴨等。 宮 觀 寺 院 菜 中國的宮觀寺院菜泛指道家、佛家宮觀寺院烹飪的以素食為主的饌餚。漢晉以後,道佛宮觀寺院遍布名山大川,其間多有齋廚、香積廚、善烹三茹六耳及瓜果蔬茹。豆腐問世以後,寺院菜更是名目繁多。宋元至明清,竟有『全素席『和以素托葷的素雞、素魚、素鴨、素火腿等菜餚。到現在,上海的『玉佛寺『,揚州的『大明寺『,新都的『寶光寺『等處,仍有不同風味的宮觀寺院菜。 宮觀寺院菜的烹飪特色有以下幾點:就地取材,擅烹蔬菽,以素托葷。多品種匯集而成的素席,在就地取材、擅烹蔬菽,以素托葷的特色上再現得更充分。淚痕 2008-07-10 18:58 檢舉十大名菜 TOP10:豆腐泥鰍.將泥鰍丟進在熾熱的豆腐.令其在豆腐中中亂鑽.很快化做一攤肉泥.據說這樣出來的泥鰍肉味道十分美味.但當事人泥鰍卻受到了非人折磨… TOP9: 醉蝦.不用多做解釋.就是將蝦丟就酒中.使其酩酊大醉時.將其剝殼卸甲.吞入肚中.這種方法不算殘忍.還多了一點人道.就是蝦到死時方知痛… TOP8: 風干雞.這好象是一道苑菜.用極快的速度將雞拔毛.開刀.取臟.填調料進去.然後迅速將刀口縫上.然後拉於通風處.這時雞還是活的!!!!不禁讓我想起了封神演義中被紂王挖心的比干!!!可憐的雞死在調料的侵蝕下….. TOP7: 龍須鳳爪.這道菜是的原料是取鯉魚須和活雞掌下正中肉.被取下這一部分後.鯉魚和雞就是不死也殘廢了.和古代的挑手腳筋脈有異曲同工之處. TOP6: 活叫驢.這個顧名思義.當然是用小刀一刀一刀剮活驢的肉.據說這樣剮下來的肉血脈噴張.入口有一種難以描述的沖擊力. TOP5: 烤鴨掌.將活鴨塗上調料置於微熱鐵板上加熱.燒好.將腳部砍去.此時鴨子仍舊活著.但我相信此時它寧可早早死去 TOP4: 鐵板甲魚.這道菜與上一道有相似的地方.不做多解 TOP3: 澆驢肉.這道菜應該是第六道菜的加強版本.稍有不同的是.人們想吃驢的哪個部位.就用沸湯澆灌哪裡.然後用刀剮去.讓驢受到燙和痛的雙重摺磨.如果如今還有這道菜.我想驢估計最怕碰到男客多的宴席.在這個男人腎虛的年代.它的驢鞭很有可能率先不保. TOP2: 三吱兒.N只小老鼠.一碟調料.第一步:夾住.被筷子夾住的小老鼠痛的「吱呀」一聲.此乃一吱.將其浸入調料盤中.小老鼠又會發出一聲「吱呀」此乃二吱.然後將小老鼠送入口中.合緊牙關.又是吱的一聲. 三吱!!!一隻小老鼠就這樣就魂歸西天了.這道菜我想想都毛骨悚然.不知古時候先人們是如何消受的.其實當今社會這樣的菜也能見到.只是沒有大面積流傳罷了. TOP1:猴腦.一張中間挖洞方桌.將猴子置於桌下.猴頭伸出.用金絲將頭蓋骨緊緊窟住.隨後用小錘一敲.頭蓋骨落下.猴腦呈現.腦漿還在撲騰騰的跳!!!其實中這道菜不光古人.就是在現今社會中也是相當流行的一道菜.(非典之前).一度還被當成身份地位的象徵.可見中華人民受以形補形此類文化的影響之深
⑷ 常州的七大名菜
常州名菜:長春不老球、雞腦豆腐、珍珠皮凍、椒葉鳳爪、芝麻魚排、花果粉盅、常州糟扣肉都是常州的名菜
⑸ 中國的菜系八大菜系
第一大菜系:蘇菜
蘇菜就是江蘇菜系,起於南北朝時期,是宮廷御膳的第二大菜系。它可分為四種小菜系:淮揚菜、徐海菜、金陵菜,蘇南菜,又以淮揚和蘇南菜系為代表。因受本地自然資源影響,菜色四季有別,講究配色以及烹飪技巧,以燜、燉、煨為主。比較受歡迎的菜有:糖醋排骨、獅子頭、太湖銀魚、咕老肉等。
第二大菜系:粵菜
粵菜。就是廣東菜系,在西漢時期就存在了,因明清時期對外通商,粵菜也受到西餐的影響,因此被流傳到國外,而且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影響都是極大的,在國外的中國菜館是以粵菜為主的,。粵菜分為潮汕風味、廣府風味以及客家風味,又以廣府風味為代表。粵菜有六味:酸、甜、苦、咸、辣、鮮,烹飪方法以煎、炸、燴、燉為主。名菜有烤乳豬、什錦烏石參、東江鹽焗雞等。
第三大菜系:魯菜
魯菜。就是山東菜系,而且在明清兩代,宮廷御膳是以魯菜為主的。其中魯菜又分為齊魯風味、膠遼風味以及孔府風味,然又以孔府風味為最佳。魯菜味道濃厚,喜歡蔥蒜,以海鮮、湯菜和內臟為主。因為魯菜對其他菜系的影響頗大,所以魯菜為八大菜系之首。代表才有灌湯包、醬豬蹄、香酥雞等。
第四大菜系:川菜
川菜。就是四川菜系,以成都和重慶兩地菜系為主,起於秦漢時期,發展於唐宋,在明清時廣為流傳。四川菜系風味比較統一,比較重視選料,烹飪方法多樣,炒、煎、炸、熏、燉、燜、燴、爆等,口味較重。在人們印象里,談起川菜就會想起辣、火鍋,其實不然,川菜以酸、辣、麻著稱,在做菜時離不開辣椒、花椒和胡椒。特點是酸、甜、麻、辣、香,川菜中有五大名菜:回鍋肉、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魚香肉絲。
第五大菜系 : 湘菜
湘菜。就是湖南菜系,由湘江流域、洞庭湖流域和西山地區構成,油多味濃,喜加辣椒,烹飪方法以臘、熏、煨、蒸炸等為主,其中又以臘、熏居多,湘菜也多以煙熏臘肉和腌肉為主,其特點是辣和臘。名菜有:東安子雞、長沙小吃(臭豆腐)、紅燒寒菌、臘味合蒸等。
第六大菜系:閩菜
閩菜。就是福建菜系,是由閩北、閩南、閩中、閩東、閩西菜系形成的,又以閩東、閩南為代表。閩菜講究刀工、火候、選料,重視煲湯,口味偏酸、甜、淡,這種口味多與地理環境關,因臨近大海,菜多以海鮮為主,酸甜可以去腥,淡可以保證海鮮的原汁原味。代表菜有魚丸、餛飩、炸五香、面線糊等。
第七大菜系:浙菜
浙菜。就是浙江菜系,有紹興、杭州、寧波菜系組成。浙江處於魚米之鄉,多產魚蝦,因此口味清鮮,烹飪方法以燉、炸、燜、蒸為主,注重原汁原味,製作精細。名菜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寧波湯團等。
第八大菜系:徽菜
徽菜。就是安徽菜系,在南宋時期就存在的,有皖南、沿江、沿淮三種菜系組成,其中又以皖南最為出色。以燒、燉為主,講究火候和火功,代表菜有火烘魚、蜜汁紅芋、清燉馬蹄等。
⑹ 常州七大名菜是什麼
河豚是么?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⑺ 中國八大菜系歷史最悠久的是哪個,來源和起源地是怎樣的
最悠久的肯定是孔老夫子的家鄉菜,就是魯菜,這個是沒得說的,有興趣的可以翻閱下魯菜的發展史。魯菜,當今國內八大菜系唯一的北方菜,來源於宮廷菜,起源已經不可考,但一定是山東境內。現在,魯菜在市井上不多見,但是魯西南農村的流水大席如果吃過,你會感嘆,所有菜系在魯菜之下,幾乎沒啥可比性。
所以,魯菜早就發展成市井菜了,而且山東家常菜,比如爆炒肉片喜歡加水,紅燒變成燉菜,市井魯菜又不夠突出宮廷菜的風采。魯菜不是因為味精的風靡受到了重創,而是經濟時代的快節奏導致精細的魯菜註定沒有川湘菜那樣速成!
魯菜早就淹沒在商品的浪潮中,再說了魯菜起初的意思,根本不是咱們平民吃的,曲高當然和寡。
⑻ 中國有七大菜系..你知道那幾個啊
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餚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我國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歷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並被全國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餚。
魯、川、粵、淮揚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後來,浙、閩、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漸出名,就形成了我國的八大菜系。
(1)魯菜:魯菜即山東風味菜,由濟南、膠東、孔府菜點三部分組成。濟南菜尤重製湯,清湯、奶湯的使用及熬制都有嚴格規定,菜品以清鮮脆嫩著稱。膠東菜起源於福山、煙台、青島,以烹飪海鮮見長,口味以鮮嫩為主,偏重清淡,講究花色。孔府菜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具體體現,其用料之精廣、筵席之豐盛堪與過去皇朝宮遷御膳相比。山東菜調味極重、純正醇濃,少有復雜的合成滋味,一菜一味,盡力體現原料的本味。另一特徵是麵食品種極多,小麥、玉米、甘薯、黃豆、高粱、小米均可製成風味各異的麵食,成為筵席名點。山東著名風味菜點有:炸山蠍、德州脫骨扒雞、原殼扒鮑魚、九轉大腸、糖醋黃河鯉魚等。
(2)川菜:風味包括成都、重慶和樂山、自貢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點在於味型多樣,變化精妙。辣椒、胡椒、花椒、豆板醬等是主要調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無不厚實醇濃,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風味,各式菜點無不膾炙人口。其中最負盛名的菜餚有:干燒岩鯉、干燒桂魚、魚香肉絲、怪味雞、宮保雞丁、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鍋、干煸牛肉絲、夫妻肺片、燈影牛肉、擔擔面、賴湯圓、龍抄手等。
(3)粵菜:粵菜即廣東菜,由廣州、潮州、東江三地特色菜點發展而成,是起步較晚的菜系,但它影響極大,不僅香港、澳門,而且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粵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長,形成多種烹飪形式,是具有自己獨特風味的菜系。廣州菜清而不淡,鮮而不俗,選料精當,品種多樣,還兼容了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潮州古屬閩地,故潮州菜匯閩粵風味,以烹制海洋菜和甜食見長,口味清醇,其中湯菜最具特色。東江菜又稱客家菜,客家為南徙的中原漢人,聚居於東江山區,其菜鄉土氣息濃郁,以炒、炸、焗、燜見長。粵菜總體上特點是選料廣泛、新奇且尚新鮮,菜餚口味尚清淡,味別豐富,講究清而不淡,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之別。時令性強,夏秋講清淡,冬春講濃郁,有不少菜點具有獨特風味。
著名的菜點有:雞燴蛇、龍虎鬥、烤乳豬、東江鹽焗雞、白灼基圍蝦、燒鵝、蚝油牛肉、廣式月餅、沙河粉、艇仔粥等。
(4)淮揚菜:淮揚菜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著名菜系,其覆蓋地域甚廣,包括現今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區,它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譽,聲譽遠播海內外。
由於後來浙江菜、徽菜以其鮮明特色各為八大菜系之一,淮揚菜匯於江蘇,同時烹飪界習慣將淮揚菜系所屬的江蘇地區菜餚稱為江蘇菜,這樣,淮揚菜成為單以揚州、淮安為中心,以大運河為主,南至鎮江,北至洪澤湖、淮河一帶,東至沿海地區的地方風味菜。淮揚菜選料嚴謹,講究鮮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細,擅長燉、燜、燒、烤,重視調湯,講究原汁原味,並精於造型,瓜果雕刻栩栩如生。口味鹹淡適中,南北皆宜,並可烹制「全鱔席」。淮揚細點,造型美觀,口味繁多,製作精巧,清新味美,四季有別。
代表菜有:清燉獅子頭,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清蒸鯽魚、水晶餚蹄、三套鴨、軟兜鱔魚、熗虎尾、炒蝴蝶片、冬瓜盅、三丁包子、翡翠燒賣、蟹黃湯包、千層油糕等。
江蘇菜除上述淮揚菜外還包括南京菜、蘇錫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南京菜烹調擅長燉、燜、叉、烤。特別講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鮮、爛、酥、嫩、脆、濃、肥。南京菜以善制鴨饌而出名,素有「金陵鴨饌甲天下」的美譽。蘇錫菜擅長燉、燜、煨、焐,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花色精細,時令時鮮,甜咸適中,酥爛可口,清新腴美。近年來又烹制「無錫乾隆江南宴」、「無錫西施宴」、「蘇州菜餚宴」和太湖船菜。徐州菜風味在歷史上屬魯菜系,隨時代變遷,其菜已介乎蘇、魯兩大菜系之間,口味鮮咸適度,習尚五辛、五味兼崇,清而不淡、濃而不濁。其菜無論取料於何物,均注意「食療、食補」作用。另外,徐州菜多用大蟹和狗肉,尤其是全狗席甚為著名。
江蘇名菜名點有:鹽水鴨肫、燉蘇核、燉生敲、生炒甲魚、丁香排骨、清燉雞子、金陵扇貝、芙蓉鯽魚、菊花青魚、菊葉玉版、金陵鹽水鴨、叉烤鴨、叉烤鱖魚(以上為南京名菜);松鼠鱖魚、碧螺蝦仁、翡翠蝦斗、雪花蟹斗、蟹粉魚唇、蝴蝶海參、清湯魚翅、香炸銀魚、染溪脆鱔、鏡箱豆腐、無錫肉骨頭、常熟叫花雞、常州糟扣肉(以上為蘇錫菜);霸王別姬、沛公狗肉、彭城魚丸、荷花鐵雀、奶湯魚皮、蟹黃魚肚、鳳尾對蝦、爆炒烏花、紅燜加吉魚、紅燒沙光魚(以上為徐州菜);天目湖砂鍋魚頭、淮安軟兜、金蹼仙裙。江蘇點心富有特色,如秦淮小吃、蘇州糕團、湯包,都很有名。
(5)閩菜:閩菜是以福州、閩南、閩西三地區地方風味菜為主形成的菜系。福州菜清鮮、爽淡,偏於甜酸,尤其講究調湯,另一特色是善於用紅糖作配料,具有防變質、去腥、增香、生味、調色作用。閩南菜以廈門為代表,同樣具有清鮮爽淡的特色,講究佐料長於使用辣椒醬、沙菜醬、芥末醬等調料。閩西位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以客家菜為主體,多以山區特有的奇味異品作原料,有濃厚山鄉色彩。閩菜以炸、熘、燜、炒、燉、蒸為特色,尤以烹制海鮮見長,刀工精妙,人趣於味,湯菜居多,具有鮮、香、爛、淡並稍帶甜酸辣的獨特風味。福建小吃點心另有一功,它取材於沿海淺灘的各式海產品,配以特色調味而成,堪稱美味。
最著名的風味菜點有:佛跳牆、雞湯氽海蚌、淡糟香螺片、沙奈燜鴨塊、七星魚丸、糟醉雞、煎糟鰻魚、半月沉江、燕皮餛飩、福州線面、蚝仔煎等等。
(6)浙江菜:浙江菜有悠久的歷史,它的風味包括杭州、寧波和紹興三個地方的菜點特色。杭州菜重視原料的鮮、活、嫩,以魚、蝦、時令蔬菜為主,講究刀工,口味清鮮,突出本味。寧波菜咸鮮合一,以烹制海鮮見長,講究鮮嫩軟滑,重原味,強調入味。紹興菜擅長烹制河鮮家禽,菜品強調入口香綿酥糯,湯濃味重,富有鄉村風味。
浙江菜具有色彩鮮明,味美滑嫩,脆軟清爽,菜式小巧玲瓏、清俊秀麗的特點。它以燉、炸、燜、蒸見長,重原汁原味。浙江點心中的團子、糕、羹、面點品種多,口味佳。
名菜名點有:龍井蝦仁、西湖蒓菜湯、蝦爆鱔背、西湖醋魚、炸響鈴、搶蟹、新風鰻鯗、鹹菜大湯黃魚、冰糖甲魚、牡蠣跑蛋、蜜汁灌藕、嘉興粽子、寧波湯團、湖州千張包子等。
(7)湘菜:湘菜包括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個地區的菜點特色。湘江流域以長江、衡陽、湘潭為中心,是湘菜的主要代表。其特色是油重色濃,講求實惠,注重鮮香、酸辣、軟嫩,尤以煨菜和臘菜著稱。洞庭湖區的菜以烹制河鮮和家禽家畜見長,特點是量大油厚,咸辣香軟,以燉菜、燒菜出名。湘西菜擅長製作山珍野味、煙熏臘肉和各種腌肉、風雞,口味側重於咸香酸辣,有濃厚的山鄉風味。湖南菜最大特色一是辣,二是臘。
著名菜點有:東安子雞、臘味合蒸、組庵魚翅、冰糖湘蓮、紅椒臘牛肉、發絲牛百頁、火宮殿臭豆腐、吉首酸肉、換心蛋等。
(8)徽菜:徽菜風味包括皖南、沿江、沿淮之地的菜點特色。皖南菜包括黃山、歙縣(古徽州)、屯溪等地,講究火功,善烹野味,量大油重,樸素實惠,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餚都是取用木炭小火燉、煨而成,湯清味醇,原鍋上席,香氣四溢;皖南雖水產不多,但烹制經腌制的「臭桂魚」知名度很高。沿江菜以蕪湖、安慶地區為代表,以後也傳到合肥地區,它以烹制河鮮、家畜見長,講究刀工,注意色、形,善用糖調味,尤以煙熏菜餚別具一格。沿淮菜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為代表,菜餚講究咸中帶辣,湯汁色濃口重,亦慣用香菜配色和調味。著名風味菜有:無為熏鴨、毛峰熏鰣魚、符離集燒雞、方臘魚、石耳燉雞、雲霧肉、綠豆煎餅、蝴蝶面等。
⑼ 七大菜系都是什麼菜
全國四大菜系: 魯菜、川菜、蘇菜、粵菜
全國八大菜系: 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
八大菜系:山東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蘇菜、浙江菜、安徽菜、廣東菜和福建菜
(1) 魯菜歷史悠久,宋代以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明、清兩代,魯菜已成宮廷御膳主體,對京、津和東北各地的影響較大。是八大菜系之首。
一般認為魯菜內部分為兩大派系,分別以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有時也分為三大派系,為以上兩種加上孔府菜。
特點是清香、鮮嫩、味醇而著名,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制,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
煙台福山為膠東菜發源地。以烹制各種海鮮而馳名,口味清淡。
濟南歷城為濟南菜發源地。擅長爆、燒、炸、炒,口味偏重。
(2) 川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起源於四川、重慶,以麻、辣、鮮、香為特色。川菜的出現可追溯至秦漢,在宋代已經形成流派,當時的影響已達中原。原料多選山珍、江鮮、野蔬和畜禽。善用小炒、干煸、干燒和泡、燴等烹調法。以「味」聞名,味型較多,富於變化,以魚香、紅油、怪味、麻辣較為突出。川菜的風格朴實而又清新,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蓉派川菜精緻細膩,渝派川菜大方粗獷。
著名菜品:水煮肉片、魚香肉絲、回鍋肉、鹽煎肉、宮保雞丁、干煸鱔片、辣子雞丁、辣子肥腸、麻婆豆腐、水煮魚、泡椒肉絲、青椒肉絲…… 成渝兩地的小吃也歸類於川菜。
(3) 粵菜又稱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屬粵菜系的包括有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海南菜及桂菜,其中以「廣府菜」為代表。粵菜最大的特點為清淡、鮮美。潮州菜、客家菜等具體介紹可見相關鏈接,本條目主要介紹廣府菜。
廣東烹調幾乎包括所有可食的食物。除了豬肉、牛肉和雞外,還包括蛇、蝸牛、昆蟲、蠕蟲、雞腳、鴨子舌頭、黃牛陰部和內臟。
在中國一些地方,狗是為屠宰而飼養,這對於西方人是不可思議的。但是販賣狗肉的飯店並不十分普遍;在香港這是非法的,而台灣也將很快制定法律禁止這種行為。
粵菜雖然有不計其數的烹調方法,但是蒸、煎、炸是餐館里最普遍的烹調方法,因為這種方式費時短,符合帶出鮮味的烹調哲學。
(4) 閩菜起源於福建省,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長於烹飪海鮮,味道注重清鮮、酸、甜、咸、香,在宴席中最後一道菜一般都是時令青菜,取「清菜」之意。其中福州菜是閩菜的代表,但也根據地域分為漳州菜、廈門菜、泉州菜四種類型。
(5) 蘇菜或揚菜即江蘇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一般認為蘇菜內部分為四大派系:
金陵菜,來於南京,製作精細,口味平和。善用蔬菜,以「金陵三草」(菊花澇,構杞頭,馬蘭頭)和「早春四野」(芥菜,馬蘭頭,蘆篙,野蒜)馳名。
淮揚菜,來於揚州,淮安和鎮江,講究選料和刀工,口味清淡,擅長制湯。
蘇錫菜,來於蘇州,無錫和常州,常用酒糟調味,擅長各類水產,口味偏甜。
徐海菜,來於徐州和連雲港,口味較重,擅長海產和蔬菜。
(6) 浙菜起源於浙江省,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品種豐富,由杭州菜、紹興菜、寧波菜、溫州菜四方風味組成,菜式講究小巧精緻,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浙江盛產魚蝦,又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來自民間,製作精細,變化較多。烹調技法擅長於炒、炸、燴、溜、蒸、燒。久負盛名的菜餚有「西湖醋魚」、「宋嫂魚羹」、「東坡肉」、「龍井蝦仁」、「奉化芋頭」、「蜜汁火方」、「蘭花春筍」、「寧式鱔絲」、「三絲敲魚」、「蝦子麵筋」、「雙味蝤蠓」等。 (7) 湘菜即湖南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湘菜的特點是注重刀工、調味,尤以酸辣菜和臘製品著稱,烹飪技法擅長煨、蒸、煎、燉、溜、炒等。湘菜又可分為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個地方流派。湘菜的代表菜餚有「剁椒魚頭」、「東安仔雞」、「十景湘蓮」、「干鍋雞」、「臘味合蒸」、「黃鴨叫」、「紅燒肉」、「剁辣椒炒肉」、「懷化鴨」等。
湘菜小吃有長沙臭豆腐、刮涼粉、長沙米粉、常德(津市)米粉、口味蝦、瀏陽火培魚等。
(8) 徽菜起源於安徽省,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因為安徽人喜愛常年飲茶,所以徽菜一般油大,所謂重油、重色、重火工,芡重,色深,味濃。同時由於安徽多山多水,徽菜以烹飪山珍水產見長,根據地域不同一般又分為沿江菜、沿淮菜和徽州菜三個子菜系。代表菜餚有「符離集燒雞」、「毛峰熏鰣魚」、「火腿燉甲魚」、「腌鮮桂魚」、「黃山燉鴿」、「雪冬燒山雞」、「奶汁肥王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