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怎麼喚醒中國人的愛國精神

怎麼喚醒中國人的愛國精神

發布時間:2022-04-12 13:57:23

① 如何弘揚中國精神,做新時期的愛國者

基本要求就是發自內心地維護國家的主權、統一和尊嚴,自覺融入到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當中。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堅持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至關重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過程中,我們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更好地凝聚起廣大人民群眾發展偉大事業的精神力量。

(1)怎麼喚醒中國人的愛國精神擴展閱讀

在不同歷史時代,愛國主義具有特定的主題,我們必須適應發展著的時代要求和愛國主義的主題轉換,正確地而不是錯誤地、理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弘揚愛國主義。近代以來中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救亡圖存必然成為愛國主義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近代以來的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不懈奮斗,這一奮斗歷史無疑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歷史條件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當今的愛國主義主題與近代的愛國主義主題有了很大不同。

如果愛國主義教育不能與時俱進地實現主題的轉換,還把力量過多地停留在以往的主題上,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教育必然會嚴重缺位。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成為當代中國人的奮斗目標,同時也成為愛國主義的當代主題。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一定要緊緊圍繞這個主題,讓人民更多地關心國家的核心利益、發展戰略和奮斗目標,更好地適應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世界發展的總體趨勢,在不忘歷史的同時更加關注時代的要求,形成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強大歷史合力。

② 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弘揚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中國精神主要是凝聚中國精神的精神紐帶,推進復興偉業的精神定力,堅定不移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進!

有句話說得非常好,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我們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要努力將中國精神轉化為青春行動,,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 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③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作為一名小學生,怎樣做才能體現我們的愛國之心呢

小學生在生活中愛國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愛同學、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只有付出、傳遞「小愛」才能匯聚成祖國的「大愛」。愛國不僅是一種情感、信念,更是一種行動。 作為小學生, 愛國就應該關心國家大事,時刻關心家鄉的變化。愛國就應該天天佩戴紅領巾,嚴肅參加升降旗儀式。愛國就應該誠實守信,講社會公德。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規則,乘汽車主動買票給老弱病殘讓座,愛護學校公共財物,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 作為小學生, 愛國就應該關心父母,做父母的小幫手。應該熱愛班集體,就應該關心班集體,處處為班級著想,積極參加每一項活動,有為班爭光的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精神。作為小學生,愛國就應該努力學習。每天多認識一個漢字,多背一首古詩,多記一個單詞。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節操,唱好每一首歌,畫好每一幅畫,完成好每一次作業,做好每一次課前准備,積極參加每一項活動。

④ 如何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需要廣泛深人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使愛國主義教育成為社會的主旋律。愛國主義教育是全民教育。要認識到愛國主義教育是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基礎性工程。而愛國主義教育重點是廣大青少年。而現在在校學習的學生再經過十年八年即將走上社會,他們是新世紀的主角,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將由他們去繪制,變成為現實。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他們愛國感情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未來公民的愛國之心,立國之志和報國之舉,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所以,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從青少年抓起,並把它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基礎工程,這對於培養青少年具有愛國的情感、志向和報效祖國的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要通過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提高中國民族的素質,增強全體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強精神,這樣才能推動全體人民奮發前進的,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目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改革和建設過程中,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如:像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現象,而有的人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都不成熟,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一部分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淡薄。 讓我們回想一下吧,范仲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些反映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救國救民的思想,所以「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

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要與時俱進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需要隨時代而不斷豐富、發展。「要在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要豐富和發展偉大的民族精神。」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本質上是統一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鞏固和發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果,為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證與光明的前景,集中體現著國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十多年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已經使我國改變了民生凋蔽、滿目瘡痍的面貌,成為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國家。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天,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都越來越自覺地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能夠發展中國。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已經和正在為祖國的統一和強盛做出貢獻,而且我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社會主義的朋友。為了促進國家統一大業,我們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方針。我們並不要求所有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都贊同大陸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他們贊同「一國兩制」,我們就要同他們加強團結。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人民民主即社會主義民主,本質上也是統一的。世界上只有具體的、相對的民主,沒有抽象的、絕對的民主。民主屬於上層建築。實行什麼樣的民主,取決於國家和社會制度的性質。社會主義民主同資本主義民主有者根本區別。民主建設是一個過程,它的發展程度,又同一定的經濟文化狀況相關聯。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為爭取人民民主而斗爭。現在,我們仍然在為逐步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進行不懈的努力。在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建設和管理自己的國家,這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核心內容。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愛國主義的重要體現。

在當代,國內外敵對勢力企圖通過和平演變顛覆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剝奪我國人民主宰自己國家命運的權利,使中國變成西方大國的附庸。如果失去了國家主權、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也就失去了人民民主,並且從根本上失去了人權。所以我們要樹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要勇於同破壞國家統一、損害民族團結、危害社會主義事業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要自覺地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學習,辛勤工作,促進安定團結,促進建設和改革,將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此外,我們所提倡的愛國主義,決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一葉障目而不見真理。高燒導致的狂熱,愛國外衣下的狂熱,不比那些地震或者海難更可怕?拒絕日本人入內是愛國嗎?不吃麥當勞是愛國嗎?僅僅因為去了靖國神社,姜文就被不問青紅皂白地指斥為漢奸,一篇篇的討伐檄文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向他飛來,漫天的唾沫背後,似乎一切關於靖國神社的行為都意味著與日本軍國主義亡魂的糾纏。當愛國以如此敏感和狹隘的方式進入我們的視野,我們究竟應該慶幸還是悲哀?居心叵測的推斷,無聊的口舌之爭,又讓我們在多大意義上接近愛國的精神內涵?還有,趙薇不認識日本軍旗圖案,伏明霞不知道盧溝橋為何物,在慨嘆名人明星們對常識的無知的同時,更多的人舉起了板磚,甚至還有糞便。那些過激的言論和行為因為打著「愛國」的旗號而分外冠冕堂皇,似乎只有從這些「不愛國」的名人們的身上踐踏而過,才能證實自己更加愛國。 愛國本來無錯,但是當人們把愛國當作一場時髦的運動,隨便找個靶子吐口水的時候,嚴肅的熱情就異化為滑稽的狂熱,愛國就在無聊的炒作中病變了。

愛國從來需要的就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而不是口號和空談。從自身作起,從細節作起,也許是愛國主義的最好體現。愛國需要萬眾一心的凝聚力,需要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一片廢墟的日本國土,多少年的苦心經營,多少年的努力奮進和踏踏實實的激情,成就今天的強大?又是多少中國人同仇敵愾,眾志成城,才將濁浪滔天的洪魔擊退,保住了長江大堤的安全?「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正在走向復興的中華民族,其前途和命運已經史無前例地融入了世界的格局。面對百年以來沉重的歷史負荷和千年際遇,冷靜、團結、開放和自尊成為我們愛國必須的心態。惟有如此,那些愛國病才可以得到根治,才可以永遠地塵封在記憶當中!

這些年來黨和國家在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現在是我國歷史上人民群眾精神最為飽滿、最為自信的時期。綜合的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現階段有其新的作用,體現。她將大大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作為一個十三億多人的大國,中國需要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內容超越黨派,超越階層,是整個民族的共識。對於中華民族的團結發展,影響深遠。

⑤ 怎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應該避免「狹隘的愛國主義」

愛國是對一個公民最基本、最低層次的要求,是一種最樸素的感情。首先表現為公民用個人的實際行動來維護自己國家的聲譽和尊嚴、樹立自己國家的形象。如果有人只想自己,不想國家和大多數人的利益,那麼,對他的所謂愛國行動就要打上個問號。因為愛國不僅要有主觀願望,還應有客觀效果。

可以說,一個人要想把樸素的愛國熱情變成崇高的愛國品質,必須與一定的公民道德和公民意識結合起來。在愛國旗號下為所欲為的行為,不能稱之為愛國的行為,因為理由正當、目的正確,不能證明手段正確。

有人提出應確立「冷靜的愛國主義」。但我認為這與冷靜、沖動沒有關系。因為沖動、激動不代表能幹違法亂紀的事,能為所欲為。對反社會、反人類的言論和行為表現出憤慨,這是自然和理性的,關鍵是看其表達的方式和手段是否正當。

另外,毛澤東同志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曾明確提出,反對「狹隘的愛國主義」。我認為,這個觀點在今天依然有指導意義。所謂愛國,不僅表現為愛自己的國家,還應表現為愛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

我認為,在看待其他國家的時候,還是應該區分政府與民眾,區分政治、經濟與文化。不能因為一個國家政府的政策錯誤,就反對這個國家的人民,也不能因為與一國的政治發生了摩擦,就否定兩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其實,愛國主義也具有時代特徵,比如在反帝、反殖的過程中抵制外貨。在當時的特定條件下,經濟全球化尚未到來,商品流通是帝國主義打開別國大門的手段之一,因此,抵制外貨具有鮮明的愛國主義色彩。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社會開放,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頻繁,國家經濟相互依賴,在這種情況下,抵制外貨必定造成「兩敗俱傷」的後果。更何況,很難說清,一國的商品在惡化兩國關系中能起到什麼作用。

綜上所述,以下兩類行為可以歸結為不可取的愛國行為:一類是只想自己,不考慮國家形象和威望的行為;一類是表達自己感情的手段和方法違反社會公德和法律。在愛國主義旗號下的過激行為與愛國主義無關。

愛國主義應理性而平和

張頤武教授:

愛國是中國人的傳統,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對國家的深刻認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愛國主義是寬厚的,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文明高度。它從來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近代以來,中國從來沒有欺負過別的國家,也沒有搞過擴張侵略。中國的愛國主義謀求的是和諧、共同發展,是對「和而不同」的傳統文化精髓的一種表達。即使在國難深重的年代,孫中山等革命先驅提出的口號仍然是「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如今,我們的愛國主義仍然應該保有這樣的精神。

在近一個半世紀以來的歷史中,由於中華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難,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情緒難免帶有一點悲情色彩。當國家處於貧弱狀態時,愛國主義曾以一種張揚的戰斗精神表現出來。但經過改革開放,中國的國力提升了,世界格局變化了,愛國主義的含義也有了發展變化。

我們的愛國不再以擺脫「亡國滅種」命運為主題,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國家的富強,因此民族悲情的傾訴已經過去,愛國主義應該更加理性、平和,應該更有遠見、更明智。

今天的年輕人應該對中華民族的未來,對全球化下的世界格局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冷靜的觀察,應該把自己的愛國激情和成熟的理性思考結合起來。

在全球化時代,生產和消費結構日益復雜。在這個時代,互相抵制貨物和產品,已經沒有多大效果了。捍衛民族尊嚴應該選擇真正適當的表達方式,如果還用以前的老辦法,不一定合乎時宜。

中國的年輕人應有登高望遠的視野,用21世紀的新眼光看待未來,並不斷加強自己與世界的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捍衛我們的利益和尊嚴。中國人應超越一時的激情,用「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堅韌態度,放眼未來。

《環球時報》 2005年04月22日 第十五版

⑥ 作為一名中國人,應當怎樣弘揚中國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同樣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弘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應貴在實踐,重在行動。可以從小事做起,可以在公交車上,我們可以給那些老弱病殘孕讓位,過馬路時,可以扶那些老人過馬路,還可以不亂丟,亂塗,亂扔……要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貫徹到每個行業,化為每個我們報效祖國的精神支柱,成為每個人愛崗敬業的巨大動力。我們要大力堅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⑦ 怎樣弘揚愛國精神

國是一個大的集體,每一個人都是它的一部分,所以愛一個國就等於愛每一個國人,所以,無論誰,如果你愛國,你就要懂得包容理解關懷以及無私地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然後注意改進你的行為,使之對每一個人都有利,雖然這很難,但只要有心,就會做的很好。如果你懷疑這樣做是否值得,那麼你可以想一下假如十三億中國人都有一顆愛國之心,那麼中國會變得怎樣?每一個人,都會盡自己的努力去關愛他人,都會將自己的工作當成一種對他人的幫助來盡力去做,這樣,中國就會成為一個有著強大凝聚力的民族,它不僅有著燦爛悠久的文化,還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向著美好的發展趨勢,這樣的未來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感到無比美好的未來嗎?不過這當然是很遙遠的未來,因為這是很難達到的,但是,如果你這樣做了,那這個未來就實現了十三億分之一,而現在已經有多少個十三億分之一了呢?這是個未知的問題,但相信我,愛國的人,很多,不對,不是很多,是無法形容的多,所以,我們離那個未來其實不算很遠。

⑧ 怎樣培養愛國精神

聽愛國歌曲,看愛國電影,學習愛國先進人物,緬懷革命烈士,經常看看軍事報道。

一、從實踐出發
課堂教育是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場所,作為教育者,必須在課堂教育實踐中,充分發掘分散在課文中的祖國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中深厚的愛國因素,喚醒受教育者深沉的愛國思想和濃烈的愛國情愫,對學生進行民族的優越感、憂患感和使命感等多層次的愛國主義教育。
1、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卓越的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諸如被馬克思高度評價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的"四大發明",為世界文化界所推崇為人類文化源頭和思想源泉之一的老莊哲學、孔孟儒學等等,從中學生可以強烈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物質文明史上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和創造美,油然而生自豪、自尊和自信的民族優越感受。
2、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諸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艱"(屈原)式的仰天長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熱烈呼號,都表達了先賢諸哲對罹難祖國及其命運刻骨銘心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這種蒼涼的憂患意識,貫穿於整個中國文化傳統之中。以憂國憂民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對象和內容,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3、培養學生為了祖國的新生和發展而舍棄個人一切的使命意識與犧牲精神。"取義成仁今日事, 人間遍種自由花"(陳毅)這種充滿悲劇美的千古絕唱,頗能激沸青少年一代骨髓深入的愛國熱血。應當說, 在面臨民族生死存亡、"小我"與"大我"兩者之間必擇其一的關鍵時刻往往最能迸發出愛國主義激情。
這樣旨在蓄養愛國主義激情的課堂教育,就能使學生對祖國燦爛文明、壯麗山川在生活動潑、富於創造的內心體驗中獲得巨大的滿足、幸福和陶醉,並油然升華成作為中華民族之一分子的崇高感和驕傲感受,樂意為這個多民族的團結而犧牲私利,奉獻所有。 久之,這種"犧牲"、這種"奉獻"也成為個體生命人格完善的最高精神需求,成為實踐人生最終價值的理想境界,愛國主義教育就步入了一處終極的大化之境。

二、 從生活出發
提起愛國主義教育,有人認為是不切實際空洞的大道理。其實不然,"經微之處見精神",在我們的生活處處都不乏愛國主義的高尚之舉。當我們隨手關緊水平考試籠頭,拉熄了"長明燈";當我們向處於困境的同學院伸出援助之手;當我們為希望工程捐出一元錢,為貧困山區的人們獻出一件寒;當我們畢業後回到家鄉破舊的三尺講台; 當我們學成回國,報效祖國之時……當我們默默地,很自然地做著這一切的時候,不下體現了我們對社會也是以國家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受嗎?只要我們時刻記住自己是中國人,那麼愛國主義就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心中。
因此,教師要善於將愛國主義這一大概念具體分解成與學生生活、學習相關的細節,使學生懂得一些生活小事也能體現愛國行為。自己也能做一些對國家有益的事情。如針對部分學生扔饃倒飯現嚴重,學校有目的地組織學生訪問敬老院老人們。老人們講到了自己童年時期吃野草,喝稀粥,忍飢挨餓,不少人活活必死的血淚史和新中國人民所過的幸福生活,並希望同學們為國家的富強,要珍惜每粒糧食,教師在最後總結:"我們國家有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地著比較貧困的生活,如果我們全國每人節約一分錢,一粒糧,就可以為國家節約一千餘萬元錢和幾十二月噸糧食。"這樣學生就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認識。

⑨ 怎樣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貫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這是江澤民同志指出的。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未來的建設者,理應把愛國主義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這也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的必然要求。

那麼,學生如何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培養應從實踐出發、從生活出發、從時效出發。

一、從實踐出發

課堂教育是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場所,作為學生,必須在課堂學習實踐中,充分發掘分散在課文中的祖國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中深厚的愛國因素,喚醒學生愛國思想和濃烈的愛國情愫,形成民族的優越感、憂患感和使命感。

1.培養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卓越的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諸如被馬克思高度評價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的「四大發明」,為世界文化界所推崇為人類文化源頭和思想源泉之一的老莊哲學、孔孟儒學,等等,可以從中強烈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物質文明史上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和創造美,油然而生自豪、自尊和自信的民族優越感受。

2.培養憂患意識。諸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艱」(屈原)式的仰天長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熱烈呼號,都表達了先賢諸哲對罹難祖國及其命運刻骨銘心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這種蒼涼的憂患意識,貫穿於整個中國文化傳統之中。

3.培養為了祖國的新生和發展而舍棄個人一切的使命意識與犧牲精神。「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陳毅)這種充滿悲劇美的千古絕唱,能激沸骨髓深入的愛國熱血。應當說,在面臨民族生死存亡、「小我」與「大我」兩者之間必擇其一的關鍵時刻往往最能迸發出愛國主義激情。

二、從生活出發

提起愛國主義,有人認為是不切實際空洞的大道理。其實不然,「細微之處見精神」,在我們的生活處處都不乏愛國主義的高尚之舉。當我們向處於困境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當我們為希望工程捐出1元錢,為貧困山區的人們獻出一件寒衣;當我們畢業後回到家鄉,建設家鄉;當我們學成回國,報效祖國之時……當我們默默地,很自然地做著這一切的時候,不正體現了我們對社會也是對國家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嗎?只要我們時刻記住自己是中國人,那麼愛國主義就無時無刻在我們心中。

因此,學生要善於將愛國主義這一大概念具體分解成與生活、學習相關的細節,懂得一些生活小事也能體現愛國行為。自己也能做一些對國家有益的事情。老人們常講自己童年時期吃野草,喝稀粥,忍飢挨餓,不少人活活餓死的血淚史和新中國人民所過的幸福生活,並希望同學們為國家的富強,要珍惜每粒糧食。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我國有一些地區的人們還過著比較貧困的生活,如果我們全國每人節約一分錢,一粒糧,就可以為國家節約1000餘萬元錢和幾十噸糧食。這樣不正是一種愛國行為嗎?

三、從時效出發

學生可以藉助一些重大和普通的愛國活動來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如今年伴隨著「七·一」這一歷史性日子的來臨,愛國主義熱情在中華大地激沸,在海內外億萬華夏子孫心中涌流,學生就可以抓住這一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以「憶百年史,激愛國情,立強國志」為重點內容的愛國主義系列活動。像「雪洗中華民族恥辱的壯舉」主題報告會、「迎香港回歸」主題班會、「香港知識問答」等等,從中了解祖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獨立解放,實現民族振興的奮斗史,進一步激發我們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再如結合日本文部省屢次篡改教科書、歪曲日本侵華史的卑劣行徑,進一步了解到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和深重災難,加深了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憎恨,體會「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激發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學習的積極性。

閱讀全文

與怎麼喚醒中國人的愛國精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的將軍是怎麼被美國打死的 瀏覽:271
印度手機流量多少錢 瀏覽:817
中國元素手錶怎麼樣 瀏覽:147
伊朗為什麼稱為沙特王儲 瀏覽:344
印尼哪裡海馬多 瀏覽:608
我們中國有哪些民間小調 瀏覽:361
印度特羅凱葯多少錢 瀏覽:898
印度節是干什麼的 瀏覽:916
越南語言班老師怎麼學 瀏覽:933
英國柏林在哪裡 瀏覽:272
世界疫情影響中國如何消費 瀏覽:114
英國不滿10歲的兒童有多少人 瀏覽:940
美國為什麼要制裁伊朗是因為石油嗎 瀏覽:74
中國青年人獎項有哪些 瀏覽:276
義大利的購物中心叫什麼名字 瀏覽:955
伊朗戰爭會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瀏覽:441
中國捐款越南多少 瀏覽:421
印尼bappebti是什麼機構 瀏覽:546
印尼10000頂中國多少 瀏覽:298
越南邊境國家哪個城市好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