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走進中國文化之門怎麼考試

走進中國文化之門怎麼考試

發布時間:2022-04-12 20:59:58

⑴ 教師繼續在教育中國傳統文化考試答案

歷史教育是人文學科的核心課程,其核心是人格的養成。無論從歷史教學的性質、教學任務、教學目標,我們都應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根據本學科自身特點,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智能素質和心理素質是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習和繼承人類的傳統美德,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曲折歷程中理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課程標准明確提出的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歷史課程在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可謂源遠流長、燦爛奪目、博大精深。無論是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還是在思想道德等方面,都對人類社會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也是中華民族長期雄立於世界之林的基礎。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是如今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承擔的責任和追求的目標,更是我們歷史學科的重要任務。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繼承並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一、教師要深入挖掘,引領學生走進傳統文化之門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初中歷史教材中沒有專題講述,而是散亂於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深入挖掘,在講解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滲透、總結,並適當地加以拓展延伸,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點和發展歷程恰當地融入平時的教學中。例如在講授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時,就應引領學生感受、分析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讓學生明白這一時期的百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影響深遠。然後再進一步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這一時期的學說,尤其是儒學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文化的影響都非常大,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明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時又注意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把中國思想文化的演變、發展的歷程理清,以便讓學生從整體上去感知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二、讓學生充分參與,切身感受並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輝煌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給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知識寶藏,這一點貫穿於整個歷史教材中。教學中,教師在充分挖掘這些知識的前提下,應組織學生充分參與,通過思考、探討、交流等方式,,以期對中國傳統文化現象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適時的啟發,讓學生切身去感受並最大限度地汲取這些文化營養,充實自己的頭腦,演化為自身的涵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過學生的充分參與,讓他們把書本上的知識變為自己想要的東西,以便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加以繼承和運用。讓學生充分參與和感受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一些史學專著或原著。因為僅靠課本的介紹和老師的講解、補充,要想准確、完整地把握某些具體文化的精髓是很難的,甚至有時還可能會造成誤解。比如,在歷史教材中對道家思想的介紹,主要側重於強調道家思想的消極性,從而使得一些學生就失去了進一步了解道家思想的興趣,甚至於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誤解。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一些能突出反映其思想特點的名著或原著(也可是其中的某一部分)供學生閱讀、欣賞、思考,讓他們對其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老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否則是沒有效果的。組織開展講歷史故事比賽,也是讓學生親身參與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在老師確定故事主題後,讓學生通過自主收集、閱讀相關材料,也可以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知。比如通過開展講述「以天下為已任」的主題故事會,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也可讓他們感受到如張騫、班超志在四方,立功邊疆的遠大志向;霍去病的「不滅匈奴,何以為家」、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覺民「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高尚情操等。讓學生充分體會「愛國主義」這一傳統美德,並自覺地去繼承和發揚這種光榮傳統,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三、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去感受歷史並弘揚民族文化之精神很多學生對歷史感興趣,源於歷史的故事性,而對一些抽象且有一定理解難度的知識,興趣並不大。因而在平常的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將那些抽象的歷史知識具體化,重要的方法就是將它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感受歷史。如在分析古代道家思想時,就可引導學生結合中國現代生活中存在的環境惡化、「形象工程」、「三農」問題等,都是因為違背了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而導致的。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當代世界被公認的最先進的管理理念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這不是與兩千多年前老子的主張不謀而合嗎?或者更准確地說,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告訴了我們正確的作法,只是我們現在才醒悟。現代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激烈沖突和矛盾等問題,在中國古代天人合一、返樸歸真、出相而離相的哲學里,在中國古代寧靜閑適、悠然自得、充滿情調的藝術精神里都能找到靈丹妙葯。又如學習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時,也可聯系現實生活分析諸子百家的進步思想,直到今天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極具崇尚道德的民族,傳統文化也帶有濃厚的道德色彩,他們崇尚「天下為公」,推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德。這種尚德、重義的道德修養,在今天依然是我們所提倡的,在現實中有許多優秀的民族脊樑們還在親身踐行著,學生從這些活生生的現實人物的身上,更能體會這些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今天我們還暫時落後於西方。在當前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人們的行為准則、價值觀、道德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改革開放的今天,難免魚龍混雜,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的影響,不能正確對待東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西方。在這種歷史條件下,中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道德,對培養學生誠實的品格和知善惡、明是非的能力,不斷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大有裨益,充分發揮傳統文化中的尚德精神,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觀、正確的世界觀。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全面、准確地繼承民族優秀文化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要認真分析,全面把握,繼承其精華,摒棄其糟粕。比如,在我國古代傳統道德中,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道德規范體系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兩千多年的社會生活中產生了巨大影響,包含著許多超越時代的為人處世的基本准則,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要繼承「仁、義、禮、智、信」內容上的合理內核。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構建相親相愛的和諧人際關系;對待他人、社會應當承擔責任和義務,確立自身追求的價值目標;人際交往中誠實守信,真誠相待,不欺我欺已,掌握科學知識,具有區分是非、明辨善惡的能力等。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古代儒家道德體系,是長期在封建社會中形成的,是為維護封建社會秩序服務的,其中包含有許多封建性糟粕,應該摒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全面、准確地去把握,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人生觀。

⑵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

秀才,要通過童子試(縣試,府試,院試)而獲得,由各省的學政主持.通不過的一律稱為童生.有的人年齡很大,參加多次的童子試不過關,還是童生,人們戲稱為老童生.通過的稱為進學,通名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秀才們通過科考選拔,有資格參加本屆的鄉試(各省舉行的考試,取中者就成為舉人).人們尊稱秀才為「相公」.
舉人,是通過鄉試而得來的鄉試在秋天舉行,也稱「秋闈」.明清的舉人,不僅具備會試的資格,而且可以因此進入仕途,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考中鄉試第一名者稱為「解元」.第二年的春天舉行會試,稱為「春闈」,由朝庭的禮部主持,所以也稱為「禮部試」,「禮闈」等.通過會試的舉人稱為「中式舉人」或「貢士」,得第一名者稱為「會元」,他們具備了參加殿試的資格,可以向進士的高峰攀登.人們尊稱舉人為「老爺」.
進士,是古代士子們通過最高一級的考試(殿試),進入為仕的行列,受賜正途出身的榮名.通常是三年考一次,遇到特別的慶典,增加考試,稱為「恩科」.一般進士榜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等為「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等為「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等為「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殿試的第一名得主被稱為「狀元」.俗話說「連中三元」,就鄉試、會試、殿試均得第一名,這是非常難的,明朝三百多年也只有兩人(黃觀,商輅)「連中三元」,人們尊稱進士為「大人」.
科舉制度是指朝廷允許普通人士和官員自願向官府報名,然後經過分科考試,依照成績從中選取人才和授給官職的一種制度。科舉制度是唐朝開始正式實行的,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緊緊伴隨著中華文明史,結束於清朝光緒二十七年最後一科進士考試。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經歷著幾個時期:
隋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隋朝統一全國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就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度代替以前的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
唐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完備時期。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為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的主要科目有明經、進士。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大體有兩種:一種是朝廷所設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以及各地的州、縣學館的學生,當時稱為生徒。他們在學校內考試合格之後便可以參加朝廷於尚書省舉行的科舉考試,也稱為省試。二是不在學館的普通讀書人,可以向所在的州、縣官府報考。地方州、縣逐級對他們進行考試,合格的人被動刀京城長安參加尚書省的省試。這樣的人叫做鄉貢。凡是被舉送參加省試的考生,可稱舉人,省試被錄取稱及第。第一名稱狀元或狀頭。科舉考試及第者只是取得做官的資格,尚不能直接得到官職,還須經過吏部的考試,才能被授予官職。吏部的考試是在每年十月以後,次年的夏天來臨之前,吏部便要按照「三注三唱」的程序公布考試人員所得到的官職,並經尚書、門下兩省和皇帝批准之後,以皇帝的名義發給委任文書「告身」。
宋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宋朝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中小地主階層逐漸擴大,想任職官吏的人在經濟實力日益雄厚的同時,迫切地要求通過科舉走上政治舞台。因此宋朝的科舉制度與唐朝相比,有著顯著的發展。第一,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任用的范圍。唐代錄取進士及第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朝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及第,二等稱賜進士出生,三等稱同進士出生,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唐代錄取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資格,實際授予官職還須通過吏部考試一關。而宋朝一經錄用便可任官,排名在前的即可得到高官。宋朝還不限制應試者的出身,甚至僧道之人也可以參加科舉。第二,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由皇帝親自殿試考選,考生一律成為天子的門生,避免考生與主考官之間以師生為名結成同黨。第三,從宋代開始,科舉正式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封密起來,謄錄就是將考生的考卷另行抄一遍。這樣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都無從辨認,做到絕對的公平競爭。這些方法都被後來明清所繼承。第四,在考試的內容上,改變了唐代只考詩賦的做法,進士科增加了經義等內容,還設有「明法」科,「試律令,《刑統》大義、斷案,」考中者任司法官員。
明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超過了以往歷代。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明代的科舉制度在程序和內容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中鄉試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中會試者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殿試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通過逐級考試,統治者可以從中挑選最有用的人才。明代科舉考試內容的重要變化即八股取士制度的確立。明太祖朱元璋採取劉基的意見,規定各級考試專用四書五經命題,作者只能按照宋代程、朱等幾家的經義解釋來回答,絕不允許抒發自己的見解。明憲宗時,更創立了「八股」的格式,要求文章在形式上逐段對偶。堆砌雕琢,完全脫離社會現實。所以比唐宋詩文取士,更禁錮人們的思想,使科舉制度完全服務於皇帝專制的需要,同時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
清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時期。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科舉只是為漢官鋪設的一天參加政權的階梯。科舉考試的內容,仍然採取明時的八股文,用以禁錮士大夫的思想。之後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嚴厲,但由於科舉制度本身的弊端,舞弊越演越烈,成為歷史進步的障礙,所以最終只有走上被消滅這條道路。
總體來說,科舉制度的實行在古代是積極多於消極的。從個人角度來說:它的積極性體現,一個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進入朝廷,高榜題名,然後陞官晉爵,光宗耀祖,飛黃騰達,全家富貴,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舉考試。它的消極性體現,假使一個普通人士極度看重他的名望或是某些其他原因一心要成為官吏,便投住一生的心血埋頭苦讀,本可以開始其他路途發展的機會,但全都不去考慮,有些人還是到死的那天都不能高中,不能夠成全他畢生的願望,含恨而終。所以有的時候也不能一味地將科舉視為殊死搏鬥的政治戰場,白白虛度大好光陰,漸漸加速社會的腐敗。從社會角度來說:它的積極性體現,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讓他們明白考科舉可以是一條很好的出路。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提高社會的行政效率。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科舉制度成為了選拔官吏唯一公正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讀書,考試和做官三者聯系,把權、位和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更加促進了文學的繁榮昌盛。它的消極性體現,作為一項文官選拔制度,科舉的直接結果是選拔了十萬名以上的進士,及近百萬名以上的舉人。這龐大的群落,當然也會滋養不少貪官污吏或卑鄙的害群之馬,做官位卻不做其事,皇帝賦予父母官的政策等得不到實施。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應考者,使得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了他們原本活躍的思想,對學術文化的發展沒有推動作用,反而敗壞了良好的社會風氣,直至最終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的科舉制度這樣一路走來,經歷了不斷的改革,不斷的進步,至此古代的科舉考試演變成現在的高考。其實現在的高考也有一些當時的科舉制度歷史存在,兩者有著相似性,像當時採用糊名的方法來批閱試卷,現在的高考制度也是需要糊名的,這樣可以杜絕徇私舞弊現象。像科舉考試是選拔全國各地最好的人士,高考也是全國性的,這樣有利於更多的精英薈萃,一山還有一山高的匯總。像當時都是選舉考試第一名的,任職的官位就越高。現在的高考也是選取分數最高的就讀最好的大學,以分數高低決定前途。其次現在的高考制度比古代的科舉制度具有先進性,古代的科舉制度要在學堂住上三天三夜,直到考試圓滿結束。而現在的高考不必這樣,只是需要兩天時間分科考完四門課程。古代的科舉制度只允許男子考,做官的更是堂堂男子漢,而現在的高考男女皆可考,廢除了性別歧視制度。古代的科舉制度是為封建社會不同等級成員間的相互轉變創造了條件,通過考試決定做官的機會,高中之後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而現在的高考是通過考試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專業就讀,將來朝著自己的理想發展和最終獲得求職的機會。古代的科舉得了第一名之後就是狀元,沒有再高的學位,而現在的高考制度之後就是本科生,甚至繼續考研究生,博士,博士後,步步高升。古代的科舉制度在滿清曾經出現舞弊案興大獄,江南科場獄等混亂局面,手段陰險毒辣,令社會人士都人心惶惶。而現在的高考中也存在舞弊事件,但隨著科技手段的運用以及懲罰手段的嚴厲性,所以概論已少之又少。
因此,科舉制度與現在的高考有其關聯對應性,國家正在一步步完善各項不足,一項制度的實行必定有利有弊,怎樣做到盡善盡美正是中國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國家輸送和培養各行各業的人才還是付諸於現在高考的制度,必須做到公平原則,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國民綜合素質,這是振興中國的必然之道。

參考文獻:知道

⑶ 中國古代是怎麼考試的

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里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繫到一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所以在小說中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從隋朝開始,各朝科,舉,考,試科目都在不斷變化。
從各個朝代,科,舉設置的科目和形式的變化可以看出統,治,階,層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僅有策問,隋煬帝開考十科。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
到明朝只設進士一科。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製(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經濟科等。
科,舉除了特製科目外,明經,進士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考,試形式在各個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義、口試、貼經、策問、詩賦等,宋朝主要是經義、策問、詩賦等,到明代只有經義一門了。
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注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在一張卷子中,這類題目往往多達30至50道。口試則是口頭回答與墨義同類的問題。
帖經,有如現,代,試,卷的填空與默寫。考,官從經書中選取一頁,摘其中一行印在,試,卷上。根據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系的上下文。
策問,即議論。依,據,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考生發表見解,提出對策。策問所及范圍較廣,有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比起帖經、墨義來難度更大,有的也還有一些實用價值。
詩賦,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認為明經多抄義條,議論只談舊策還是表現不出真才實學,建議加試雜文兩篇(一詩一賦),於是開始了詩賦考試。
經義,是圍繞書義理展開的議論。如果說策問還有考生發揮的餘地,經義便已經無所謂個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聖賢書」是遵。自宋朝開始,經義取代帖經、墨義,而明朝就乾脆專考經義。
唐代的武,舉主要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等技術;此外對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軀干雄偉、可以為將帥者」。宋代時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問孫吳兵法等。到了明朝時更改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不能參,考,武,試。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為默寫武經。武試則最少要求騎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
至清朝時,改為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為合。步射九矢中五為合。之後比並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首名武狀元產生於宋神宗時,為福建人薛奕,後與西夏作戰時戰死。
歷史上著名由武舉出身的武將尚有唐代的郭子儀,北宋徐徽言,明代戚繼光等等。
秦朝以前,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
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穩定的制,度開始崩,潰,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
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中,央,集,權得以加強。皇帝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才。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後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徵辟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准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征,辟,制也存在著種種弊端。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
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
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准則僅限於門第出身。
隋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
據史載,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應為開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隋煬帝大業三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這標志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
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
隋朝滅亡後,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
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
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
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他即位後,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中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狀元便是郭子儀了。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為定製。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宋代「重文輕武」,所以也很重視科舉考試,但後期導致選官過冗過濫。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
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范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
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乾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
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
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 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
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斗,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元代的科,舉,制,度基本沿襲宋代,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科,舉分為地方的鄉試,和在京師進行的會試及殿試。元代科舉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鄉試時只考兩場,要求相對較簡單。左榜供漢人、南人應考,鄉試時考三場,要求相對較嚴格。鄉試、會,試,考,獲,名,單俱按種,族,分,配。
元朝開始,蒙,古,人,統,治,中,原,科,舉,考,試進入中落時期,但以四書試士,卻是元代所開的先例。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
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幹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
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
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族,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族人為最多。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生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為儒學)。
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為學宮。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
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月課和季考),又稱為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新「入學」的稱為附生。
科舉的正,式,考,試,它也有三種:鄉試、會試、殿試。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
按清代的科,舉,制,度規定,舉人可以到吏部注冊,可以取得一定官,職,可以當縣,官了。當然這個職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額。會試是緊接著鄉試,在第二年的二月份舉行。鄉試是頭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到京城考試,叫「春試」,這就是會試。會試如果考中了,稱為貢士,貢士每年的名額大概有300名左右。
會試考完進行殿,試,在會試後二個月,大概在4月份前後。
殿試是皇帝在太和殿親自考試,考中後就是欽定的進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⑷ 論文結合教育歷史研究特點談談如何正確認識傳統教育

歷史教育是人文學科的核心課程,其核心是人格的養成。無論從歷史教學的性質、教學任務、教學目標,我們都應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根據本學科自身特點,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智能素質和心理素質是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習和繼承人類的傳統美德,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曲折歷程中理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課程標准明確提出的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歷史課程在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可謂源遠流長、燦爛奪目、博大精深。無論是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還是在思想道德等方面,都對人類社會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也是中華民族長期雄立於世界之林的基礎。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是如今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承擔的責任和追求的目標,更是我們歷史學科的重要任務。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繼承並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一、教師要深入挖掘,引領學生走進傳統文化之門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初中歷史教材中沒有專題講述,而是散亂於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深入挖掘,在講解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滲透、總結,並適當地加以拓展延伸,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點和發展歷程恰當地融入平時的教學中。例如在講授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時,就應引領學生感受、分析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讓學生明白這一時期的百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影響深遠。然後再進一步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這一時期的學說,尤其是儒學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文化的影響都非常大,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明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時又注意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把中國思想文化的演變、發展的歷程理清,以便讓學生從整體上去感知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二、讓學生充分參與,切身感受並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輝煌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給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知識寶藏,這一點貫穿於整個歷史教材中。教學中,教師在充分挖掘這些知識的前提下,應組織學生充分參與,通過思考、探討、交流等方式,,以期對中國傳統文化現象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適時的啟發,讓學生切身去感受並最大限度地汲取這些文化營養,充實自己的頭腦,演化為自身的涵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過學生的充分參與,讓他們把書本上的知識變為自己想要的東西,以便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加以繼承和運用。
讓學生充分參與和感受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一些史學專著或原著。因為僅靠課本的介紹和老師的講解、補充,要想准確、完整地把握某些具體文化的精髓是很難的,甚至有時還可能會造成誤解。比如,在歷史教材中對道家思想的介紹,主要側重於強調道家思想的消極性,從而使得一些學生就失去了進一步了解道家思想的興趣,甚至於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誤解。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一些能突出反映其思想特點的名著或原著(也可是其中的某一部分)供學生閱讀、欣賞、思考,讓他們對其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老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否則是沒有效果的。
組織開展講歷史故事比賽,也是讓學生親身參與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在老師確定故事主題後,讓學生通過自主收集、閱讀相關材料,也可以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知。比如通過開展講述「以天下為已任」的主題故事會,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也可讓他們感受到如張騫、班超志在四方,立功邊疆的遠大志向;霍去病的「不滅匈奴,何以為家」、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覺民「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高尚情操等。讓學生充分體會「愛國主義」這一傳統美德,並自覺地去繼承和發揚這種光榮傳統,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三、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去感受歷史並弘揚民族文化之精神
很多學生對歷史感興趣,源於歷史的故事性,而對一些抽象且有一定理解難度的知識,興趣並不大。因而在平常的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將那些抽象的歷史知識具體化,重要的方法就是將它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感受歷史。如在分析古代道家思想時,就可引導學生結合中國現代生活中存在的環境惡化、「形象工程」、「三農」問題等,都是因為違背了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而導致的。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當代世界被公認的最先進的管理理念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這不是與兩千多年前老子的主張不謀而合嗎?或者更准確地說,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告訴了我們正確的作法,只是我們現在才醒悟。現代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激烈沖突和矛盾等問題,在中國古代天人合一、返樸歸真、出相而離相的哲學里,在中國古代寧靜閑適、悠然自得、充滿情調的藝術精神里都能找到靈丹妙葯。又如學習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時,也可聯系現實生活分析諸子百家的進步思想,直到今天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極具崇尚道德的民族,傳統文化也帶有濃厚的道德色彩,他們崇尚「天下為公」,推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德。這種尚德、重義的道德修養,在今天依然是我們所提倡的,在現實中有許多優秀的民族脊樑們還在親身踐行著,學生從這些活生生的現實人物的身上,更能體會這些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今天我們還暫時落後於西方。在當前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人們的行為准則、價值觀、道德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改革開放的今天,難免魚龍混雜,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的影響,不能正確對待東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西方。在這種歷史條件下,中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道德,對培養學生誠實的品格和知善惡、明是非的能力,不斷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大有裨益,充分發揮傳統文化中的尚德精神,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觀、正確的世界觀。
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全面、准確地繼承民族優秀文化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要認真分析,全面把握,繼承其精華,摒棄其糟粕。
比如,在我國古代傳統道德中,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道德規范體系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兩千多年的社會生活中產生了巨大影響,包含著許多超越時代的為人處世的基本准則,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要繼承「仁、義、禮、智、信」內容上的合理內核。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構建相親相愛的和諧人際關系;對待他人、社會應當承擔責任和義務,確立自身追求的價值目標;人際交往中誠實守信,真誠相待,不欺我欺已,掌握科學知識,具有區分是非、明辨善惡的能力等。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古代儒家道德體系,是長期在封建社會中形成的,是為維護封建社會秩序服務的,其中包含有許多封建性糟粕,應該摒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全面、准確地去把握,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人生觀。

⑸ 科舉考試的流程是什麼

科舉考試的完整程序有鄉試、會試、廷試,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級考試。大家熟知的,是考試地點設在各省的鄉試。鄉試也稱鄉闈,通過鄉試即為「中舉」,成為舉人。從形式來說,鄉試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國的「全國普通高校統一考試」 。

在古代,考試時間也是十分固定的,但並不限於一次考試,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後決出狀元的「殿試」,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謂「三月廷試」。

古代的考試時間,一般也分為三天,但不是像現在這樣連著考,而是中間空出兩天。明、清兩朝,鄉試時間在陰歷八月份,會試在陰歷二月份,殿試在三月份。鄉、會兩試的時間定在當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江南鄉試多在秋季舉行,所以又叫「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

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里邊選擇材料來出題的。第二場考的則是官場應用文,分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根據提供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兩種。第三場考策問,涉及的是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出對策和辦法。

(5)走進中國文化之門怎麼考試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殿舉」、「罰科」制度,是科舉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的重要標志之一。五代及宋元時期稱為「殿舉」、「殿罰」,明清時期稱之為罰科,指科舉時代對違規、舞弊或文理紕繆者暫時廢止其繼續考試資格的一種處分。

鄉試中式者罰停會試,會試中式者罰停殿試,並根據所犯輕重以定處罰停考之科數。

應試者被罰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一)考場舞弊。明代田吉,萬曆三十八年因殿試時懷挾,被罰三科,天啟二年始成進士。清咸豐八年順天鄉試案,數十人被罰科,主考官柏葰,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因科場案被殺的內閣大學士。

(二)字體潦草、違規犯忌、文理紕繆。

(三)官場斗爭。明末,艾南英天啟四年鄉試中式,因考官丁乾學、郝土膏發策詆毀魏忠賢,艾南英在對策中也有譏刺之語。觸怒了魏忠賢,結果考官被削籍,艾南英也被罰停三科。終未成進士。

清朝的竇光鼐,諸城人,性格伉直,與和珅有隙。乾隆六十年乙卯科竇為會試總裁官,所定第一、第二名為浙江人王以鋙、王以銜,乃同胞兄弟。和珅欲藉此興大獄以傾竇,致使會元王以鋙於嘉慶六年始成進士。

(四)平時違法犯紀。明萬曆三十八年,浙江舉人閔於徑,因「故縱親族挾帶私鹽」,被「罰停兩科會試」。

⑹ 中國文化概論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題乾的括弧內。每小題1分,共10分)
1.魏晉南北朝佛家教義的流行前期為主的是( )
A.般若學 B.涅盤學
C.禪宗 D.密宗
2.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礎是( )
A.血緣 B.地緣
C.親親 D.同門
3.中國古代專制時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層的組織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縣制度
C.戶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規模的封建法典為( )
A.《刑書》 B.《法經》
C.《秦律》 D.《湯刑》
5."以物比德"屬於( )
A.整體思維 B.倫理思維
C.辨證思維 D.類比思維
6.佛教的創始人是( )
A.張道陵 B.葛洪
C.釋迦牟尼 D.孔子
7.中國封建倫理規范的最高法則為( )
A.三綱 B.五常
C.五倫 D.十教
8.在現代中國的56個民族中,除漢族外,有代表自己語言文字的民族有( )
A.24個 B.25個
C.26個 D.27個
9.有歷史記載的從事漢字規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黃帝
C.倉頡 D.孔子
10.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領導的正字運動是秦代的( )
A.《說文解字》 B."書同文"
C."文字神賜" D."聖人造字"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有二個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將所有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題乾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對象大體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舉是一種由下向上選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為(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賢良方正文學 E.探花
3.古代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是( )
A.嫡長子繼承製 B.宗族祭祀 C.軍事討伐
D.宗法體系 E.家族血緣
4.下列屬於庶族平民禮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節
D.清明 E.端午
5.古代關於天人關系的觀點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應" C."天人交勝"
D."天人之分" E."重天輕人"
6.中國戲曲的角色分為( )
A.生 B.旦 C.凈
D.末 E.丑
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為( )
A.健舞 B.軟舞 C.字舞
D.花舞 E.馬舞
8.下列觀點中,反映中國古代審美觀念的是( )
A.詩言志 B.尚意追求 C.中和之美
D.尊崇自然 E.樂以教化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6分,共24分) 1.文化現象
2.《神滅論》
3.本草之學
4.中體西用論
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簡述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發展的大勢。
2.簡述傳統儒家倫理學說對法律制度的影響。
3.簡述中國日常生活的文化習慣。
五、論述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1.試述中國古代科舉制的特點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2.試述中國古代藝術致用精神的內涵及具體表現。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10007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A 2.C 3.A 4.B 5.D
6.C 7.A 8.A 9.C 10.B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1.CDE 2.ABD 3.BC 4.ABCDE 5.ACDE
6.ABCE 7.AB 8.BCD
三、名詞解釋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指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某種外部狀態和聯系。具有個別、具體、可直接觀察和經驗性等特點。
2.佛教在中國的流行,必然地與中國固有的社會秩序、文化倫理產生矛盾和沖突。南朝時最富有觀念論色彩的是神滅論的爭論。這場爭論以范縝的《神滅論》最著名。范縝本著道家自然主義的哲學觀反駁佛教,主張形盡神滅的理論,具有深遠的影響。
3.我國葯學理論的出現是在西漢時期,當時出現"本草"一詞,將葯學作為醫學的一個分支,所以,中國古代的葯學,又稱"本草"之學。其主要內容為記述各種葯物的名稱、性狀、功能、主治、產地及採集、加工、保存等知識。著名的有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4.這是19世紀末以來中國文化發展中具有影響力的思潮。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縮略,是中國近現代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張和基本理論。"中體西用"論主張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為"本",吸收西方科學技術和具體文化為"用",從而達到復興中華的目的,但在中西文化沖突中力圖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本體或主導地位,這是它的失誤。
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1)北方民族大舉的內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規模南移,其結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對南方大規模的開發。(3)佛教的廣泛傳播,給固有的中國文化注入了許多新的精神因素。
2.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具體表現為一是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作為立法指導;二是貫穿"德主刑輔"、"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為主,德刑並用是統治者所倡導的統治方法;三是通過引經斷獄、引經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經典法典化。
3.(1)血緣社會的禮俗美德。以血緣家族共同體為基礎,結合地緣關系和社緣關系,形成集體觀念和行為事象,營造親睦祥和的氣氛。
(2)人情社會的公益傳統。如富有同情心和犧牲精神、樂善好施等。
(3)耕讀社會的奮斗精神。由於適應中國農業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水平,在社會各基層中,耕讀成了一種社會理想,也成了一種進己途徑。
五、論述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1.科舉制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一般以大業三年(607年)進士科的設置作為科舉制的開始。其特點有:一是士人自由報名應試,應考者不論出身、地位、家業,不必由官員舉薦;二是考試定期舉行;三是嚴格考試 ,錄取與否以考試成績為標准。
影響:(1)科舉制培育與維系了中國傳統文化。科舉制將儒家思想全面推進到社會各層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核心;科舉制強化了讀書尚文的文化傳統,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展。造就了大批優秀的文化人才。(2)科舉制也制約和局限了中國文化的發展。科舉制耗費了士人幾乎全部的精力,讀書作官成為知識階層的最終目標,造成傳統文化畸形發展;科舉制極端維護了專制王權。在專制王權的高壓下,科舉制蛻變為扼殺人才的工具。
2.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國古代藝術中的不少藝術形式都有著深厚的現實主義傳統,帶有鮮明的服務於現實的致用精神。詩歌、文章、音樂等把道德教化作為重要的審美標准和價值尺度。主要的觀念有:
(1)"詩言志",基本含義是說詩歌是用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種藝術形式。這一命題強調的是詩歌的社會功用,特別在儒家的詩教觀念中,詩歌對社會政治的干預更重於個人情感的表達。如《詩經》。
(2)"文以載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頤提出來的,認為寫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揚儒家的仁義道德和倫理綱常,為封建統治的政治教化服務,強調文章要服務於社會。
(3)樂以教化。中國古代音樂歷史悠久,並且很早就與道德教化聯系在一起。孔子認為,樂和禮一樣,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規范作用,只有加強禮樂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規可依。這種功利主義音樂觀對後世儒家的音樂思想具有重要影響。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進到「文化」,人們常常引用「聖人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語出自( )
A.《論語》 B.《易》
C.《荀子》 D.《禮記》

2.在中國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國處於世界最大的歐亞大陸的東部,東臨浩翰的(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個條件是( )
A.人文環境 B.地理環境
C.生活環境 D.自然環境

4.重農主義是為保護小農而打擊工商業的一種國家觀念。我國重農主義觀念起於( )
A.西周 B.東周
C.漢朝 D.明朝

5.中國文化的鼎盛時代是在( )
A.先秦時期 B.秦漢時期
C.魏晉南北朝 D.隋唐兩宋

6.傳說車的發明者是( )
A.黃帝 B.高車部
C.魯班 D.伏羲

7.我國古代著名的法醫專著《洗冤錄》的成書時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中國傳統政治制度中,將郡縣制度推向全國的是( )
A.西周 B.戰國
C.秦朝 D.唐朝

9.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體系的封建法典是( )
A.鄭國子產《刑書》 B.魏國李悝《法經》
C.《秦律》 D.漢《九章律》

10.中國傳統的哲學觀念中,提出「中庸」這一價值原則的是( )
A.老子 B.莊子
C.墨子 D.孔子

11.中國古代教育的總體目標集中反映在( )
A.《論語》 B.《孟子》
C.《禮記·大學》 D.《荀子·勸學》

12.在現代中國的56個民族中,除漢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語言的文字的少數民族達到( )
A.24個 B.20個
C.16個 D.12個

13.在近代否定漢字的主潮中,明確提出漢字與拼音文字優劣互補主張的學者是( )
A.章炳麟 B.吳稚暉
C.魯迅 D.錢玄同

14.「五四」以後的20年代,主張「儒學復興論」的代表人物是( )
A.賀麟和馮友蘭 B.梁賴溟和熊十力
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時和杜維明

15.對西方文官制度產生過很大影響的中國古代制度是( )
A.宗法制 B.監察制度
C.科舉制度 D.法律制度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選項中有二至四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乾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16.中國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文化成就表現在( )
A.土地的開墾 B.水利的興修
C.運河的開鑿 D.沙漠的治理

17.秦朝統一王朝政治下,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其下有「三公」,即( )
A.丞相 B.太尉
C.尚書 D.御史大夫

18.下列選項中,體現魏晉南北朝文化大勢的有( )
A.文化的動盪與混亂
B.民族大融合的「漢化」與「胡化」
C.南方的開發與新的經濟文化區的出現
D.三教鼎立互相激盪

19.在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瑰寶中,孫思邈編寫的醫學著作有( )
A.《針炙甲乙經》 B.《千金要方》
C.《千金翼方》 D.《傷寒雜病論》

20.下列選項中,體現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指導思想這一文化特色的有( )
A.天人合一,觀物比德
B.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指導立法、司法
C.以德為主、德刑並用
D.引經斷獄、引經注律

21.中國傳統禮俗規約的特點有( )
A.等差性 B.調和性
C.規范性 D.唯一性

22.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 )
A.仁愛孝梯 B.謙和禮讓
C.重義輕利 D.真誠有信

23.下列哪些方言屬於現代漢語七大方言之一( )
A.北方話 B.南方話
C.客家話 D.吳語

24.傳統的漢字教學包括( )
A.識字教學 B.寫字教學
C.句子訓練 D.作文訓練

25.下列選項中,與漢語漢字有關的民俗事象有( )
A.對聯 B.字謎
C.預言 D.姓名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廣義文化

27.新石器時代

28.攤丁入畝

29.宗法制

30.語言崇拜

四、判斷改錯題(本大共題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判斷下列命題正誤,正確的在其題乾的括弧內打「√」,錯誤的打「╳」,並改正。

31.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是上層文化精華的薈萃。( )

32.夏是我國第一個皇朝,時間約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7世紀。( )

33.科舉制是由宰相主持,以分科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

34.語言文字的文化特徵表現為:語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載體。( )

35.漢字藝術的中和之美就是將各種變化的因素協調於一個圓圈之內,達到穩定而又不失靈活的表觀形態。(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6.簡述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徵。

37.簡述清朝時期文學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8.簡述我國傳統的市商貿易活動的四種模式。

39.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有哪些?

40.簡述20世紀中國文化三大主要思潮。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論西周分封制實施的特點及其文化意義。

42.論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特徵。

另外還有:http://learning.sohu.com/20060312/n242251074.shtml

⑺ 古代科舉考試都考些什麼

法令、算術、書法、文才、政論,這些都曾是科舉考試的題目,到了後來的明清時期則考八股文。

在我國唐朝時期,科舉制度相對完善,當時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

所謂的明經,考的就是背書。打開四書五經任意一本,任意翻開一頁,蓋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後讓補全這一行後邊的幾個字。然後隨意挑一句話,讓考生解釋其中的意思。想考過這一科,基本上得把所以課本都全文背下,想靠運氣過關是很難的。

而進士是最重要的一科,這一科考的是寫詩做文章,還有對時政的點評。這一科也是最難得的,最能考察出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想過這一關,光靠死讀書死背書是不行的。

到了宋朝科舉進行了改革,把背書和作詩給取消了。只考時政問答,提出對時政的想法然後給出解決辦法,最後再從四書五經中挑一句話讓考試寫一篇作文。

到了明朝,是科舉制度最鼎盛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科舉是最嚴密,難度最高的。這個時候八股文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成了最重要的考試手段。

所謂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寫文章的時候嚴格按照要求來。對文章的字數、句子長短,每一句的聲調等等都有嚴格要求,這種情況下寫文章就沒那麼簡單的。

(7)走進中國文化之門怎麼考試擴展閱讀:

明清時代的考生在參加正式的三級試以前,需要先參加「童子試」,這些考生統統稱為「童生」,及格以後,稱為「生員」,「諸生」或「庠生」,俗稱「秀才」。

獲得秀才資格,就可以參加省一級的考生——鄉試,鄉試及格,稱為「舉人」。舉人的第一名稱為「解元」,是解送到朝廷擔任官職的意思。

獲得舉人資格,就可以參加全國性的考試——會試,會試及格,稱為「貢士」,是貢獻舉薦給朝廷的意思。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

獲得貢士資格,就可以參加最高一級的考試——殿試,合格者稱為「進士」,分三甲錄取,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三人由皇帝賜「進士及第」,其餘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如果一個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考試都中第一名,叫做「連中三元」。據說,中國歷史上只有17個人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

⑻ 中國美院,中央美院國畫系考試具體內容

中央美術學院國畫考素描(多年都是半身帶手)速寫(人物動態),書法是命題創作,是五大字體(行、草、篆居多)

中國美術學院考命題創作(真題例如:春到江南花自開)專業創作(三個方向都可以)書法(字體是五大字體,也是命題創作,一般是詩句或名言,真題例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用行書或草書)。

以中國美院為例:

中國美術學院建於1928年,時稱「國立藝術院」;1929年,更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1938年,改名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50年,成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1958年,改名為「浙江美術學院」;1993年,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

據2018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美術學院佔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地跨杭、滬兩市,已有杭州南山、杭州象山、上海張江三大校區。


(8)走進中國文化之門怎麼考試擴展閱讀:

中國美術學院的師資力量:

1、據學校網站2015年5月信息顯示,中國美術學院共有專任教師700餘人,其中教授116人,副教授170餘人。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0.12%,其中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博士學位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7.78%。

2、教師中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1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全國百名青年文藝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文化部優秀專家2人,浙江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浙江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美術學院

閱讀全文

與走進中國文化之門怎麼考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的將軍是怎麼被美國打死的 瀏覽:273
印度手機流量多少錢 瀏覽:819
中國元素手錶怎麼樣 瀏覽:147
伊朗為什麼稱為沙特王儲 瀏覽:344
印尼哪裡海馬多 瀏覽:608
我們中國有哪些民間小調 瀏覽:363
印度特羅凱葯多少錢 瀏覽:898
印度節是干什麼的 瀏覽:916
越南語言班老師怎麼學 瀏覽:933
英國柏林在哪裡 瀏覽:272
世界疫情影響中國如何消費 瀏覽:116
英國不滿10歲的兒童有多少人 瀏覽:940
美國為什麼要制裁伊朗是因為石油嗎 瀏覽:74
中國青年人獎項有哪些 瀏覽:276
義大利的購物中心叫什麼名字 瀏覽:955
伊朗戰爭會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瀏覽:441
中國捐款越南多少 瀏覽:423
印尼bappebti是什麼機構 瀏覽:546
印尼10000頂中國多少 瀏覽:298
越南邊境國家哪個城市好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