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大珩光學獎的介紹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出資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設立基金,以其一部分於1996年開始用於「中國光學學會科技獎」的頒發,並已執行了三屆。在2000年3月31日舉行的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會會議上,決定將該獎的名稱改為「王大珩光學獎」,已通過中國科技部的批准。
㈡ 誰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光學大師
王大珩(héng)(1915.2.26─2011.7.21),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市),生於日本東京。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光學之父」,應用光學家,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㈢ 王大珩的人物評價
談起王大珩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原所長王家騏院士說:「王老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國家的光學事業,從國家戰略層面指揮布局,是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戰略科學家』。」「王老總是像慈父一樣關懷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不抽煙,不喝酒,為人非常隨和。王老培養、提攜了很多年輕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長宣明在題為《深切緬懷「光學泰斗」王大珩先生》的文章中說:「大珩先生時刻胸懷祖國和人民,一生情系科技事業。他在一篇發展我國航空事業的建議文章中寫道:『我們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為國家、為民族負更多的責任,盡更多的義務。今年我已95歲了,仍希望為祖國和人民服務鞠躬盡瘁。』他用真切而朴實的語言,表達了作為一名科學家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熱愛和對自己未竟事業的不舍和眷戀。」
在《王大珩從事科學事業七十三年暨九十五華誕》中對王大珩先生評價道:「他對國家光學等科技事業的貢獻,他的學術思想和對科技英才培養的成就,他對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重大建議等等,都將載入史冊。」「王大珩早期作為科學專家,後來作為科學組織者和戰略科學家,在振興祖國科學技術的宏偉事業中走過了數十年奮進的道路,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㈣ 誰知道中國的光電太祖王大珩,長春理工大學第一人校長(中國長春光機學院)
王大珩 應用光學家。原籍江蘇蘇州,生於日本東京。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我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之一。為國防現代化研製各種大型光學觀測設備有突出貢獻;為我國的光學事業及計量科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創辦了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以後發展成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領導該所早期研製我國第一鍋光學玻璃、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第一台激光器,並使它成為國際知名的從事應用光學和光學工程的研究開發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聯名,提出發展高技術的建議(「863」計劃)。還與王淦昌聯名倡議,促成了激光核聚變重大裝備的建設。提倡並組織學部委員主動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進行專題咨詢,頗有成效。1992年與其他五位學部委員倡議並促成中國工程院的成立 。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88年起至今被聘為中國計量學院名譽教授。
㈤ 王大珩的介紹
王大珩(héng)(1915.2.26─2011.7.21),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市),生於日本東京。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光學之父」,應用光學家,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大珩主持製成了中國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測裝備和許多國防光學工程儀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國第一個遙感科學規劃,領導了綜合性的航空遙感試驗。1986年3月和陳芳允、楊嘉墀、王淦昌等4名科學家向中央提出「發展中國的戰略性高技術」的建議,得到鄧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國務院發出了「高技術發展計劃綱要」的通知,這一「綱要」被稱為「863計劃」。1992年與其他五位學部委員倡議並促成中國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㈥ 中國20位之父有哪些
1.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9月),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研究開發雜交水稻開發者,也被譽為「世界第一雜交水稻之父」。也是他讓我們不再挨餓。
2.錢學森——中國導彈之父
錢學森(1911年12月)出生於上海,逝世於2009年10月31日。他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導彈和衛星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曾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是他讓我們不再受欺負。
3.於敏——中國氫彈之父
於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於河北寧河縣蘆台鎮,逝世於2019年1月16日。畢業於北京大學,核物理學家。對中國核武器發展到國際水平做出了巨大貢獻。先後獲得自然科學獎,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是他讓我們的技術發展得到認可。
4.錢三強——中國原子彈之父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出生於浙江紹興,畢業於清華大學。逝世於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學家。原子能科學事業創始人「兩彈一星」元勛。曾獲得「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是他不在讓我們被動挨打。
5.孫家棟——中國衛星之父
孫家棟(1929年4月)出生於遼寧瓦房店市。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他長期領導我國人造衛星事業,是「兩彈一星」「國家最高科技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曾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並獲評「航天科技事業創新推動者」。是他把我國衛星更上一層樓。
6.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1926年3月)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紅海灣區田墘鎮。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他是中國核潛艇事業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成功研製了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為中國海基核力量實現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貢獻。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7.南仁東——中國天眼之父
南仁東(1945年2月)出生於吉林遼源,逝世於2017年7月15日。畢業於清華大學。他是天文學家,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主要研究「射電天體物理」和「射電天文」技術與方法。曾獲「全國創新爭先獎」改革先鋒稱號。
8.束星北——中國雷達之父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都縣頭橋鄉,逝世於1983年10月30日。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其畢生致力於中國教育事業與科學研究,為開創中國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貢獻。
9.錢偉長——中國力學之父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於江蘇無錫,逝世於2010年7月30日。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世界著名科學家和教育家。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兼長應用數學、力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10.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江蘇吳縣人,逝世於2011年7月21日。畢業於清華大學。他開拓和推動了中國光學研究及光學儀器製造、國防光學工程事業,主持研製出中國第一台大型光測設備,在雷射技術、遙感技術、計量科學、色度標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兩彈一星」功勛獲得者。
11.盧鶴紱——中國核能之父
盧鶴紱(1914年6月7日)出生於遼寧沈陽,逝世於1997年2月14日。畢業於燕京大學。主要從事理論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公開估算鈾235原子彈和費米型鏈式裂變反應堆的臨界大小的簡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建立了流體的容變黏滯彈性理論並對經典流體力學基本方程做了多項推廣。
12.王選——中國激光照排之父
王選(1937年2月5日)出生於上海,江蘇無錫人,逝世於2006年2月13日。畢業於北京大學。他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
13.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之父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逝世於1985年6月12日。畢業於金壇縣立初級中學。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
14.錢天白——中國互聯網之父
錢天白(1945年)出生於江蘇無錫,逝世於1998年5月。我們能夠享受到今天網路帶來的方便,實在是應該感謝錢天白教授的付出。是他,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從此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是他代表中國正式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
15.詹天佑——中國鐵路之父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西關,逝世於1919年4月24日。畢業於耶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如今能享受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都是詹天佑教授付出得來的。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16.童第周——中國克隆之父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出生於浙江省鄞縣東鄉童家嶴,逝世於1979年3月30日。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
17.饒斌——中國汽車工業之父
饒斌(1913年)出生於吉林,逝世於1987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饒斌原名叫饒鴻熹,中國汽車工業的奠基人。曾任中共吉林市委書記、吉林省委委員、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廠長、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院長、第一二汽車製造廠黨委書記,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國汽車工業公司董事長。
18.茅以升——中國橋梁之父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出生於江蘇丹徒,逝世於1989年11月12日。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康乃爾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中國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為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其曾主持修建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
19.梁思成——中國當代建築之父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於日本東京,廣東新會人,逝世於1972年1月9日。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教育家。他一生致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
20.劉廣志——中國鑽探之父
劉廣志(1923年3月11日)出生於北京,逝世於2014年11月19日。畢業於焦作工學院。探礦工程專家,新中國地質部門探礦工程奠基人,是我國涉足石油、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鑽探、掘進工程專家,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㈦ 王大衍的簡介
王大珩,光學專家。我國光學界公認的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多年來為開拓我國光學研究及光學儀器製造作出了突出貢獻。
特別是為我國國防光學工程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此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在激光技術、遙感技術、計量科學、色度標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是我國「863」高技術計劃的主要倡導者,為國家科技決策發揮了積極作用和影響,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光學科技骨幹,曾榮獲何梁何利首屆大獎。
(7)中國光學之父如何介紹王大珩擴展閱讀:
王大珩對國防光學工程、發展空間科學技術、發展激光科學技術等方面均有貢獻。此外他在人才培養等方面也不遺餘力,創辦了長春理工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高校,為祖國培養了新興人才。
王家三個子女後來均在科學路上收獲頗豐。1991年,王大珩在王兢、王森、王赫三個子女相繼獲得博士學位後,曾作《喜看子女學有所成》詩一首。
王赫說,一家人都是搞自然科學的,兒子王博也已拿到工程學學士學位,也算不負父親的期望。
1978年王大珩受中國科學院委託籌辦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兼任校長,該校後劃歸機械工業部。他仍是以上兩所院校的名譽院(校)長。
㈧ 中國光學之父是誰
中國光學之父是王大珩(1915.2.26─2011.7.21)
㈨ 王大衍的生平事跡及貢獻
王大珩生於1915年2月,祖藉江蘇省吳縣。他的父親王應偉是一位氣象天文學家,早年留學日本,辛亥革命後回國,先後在北京觀象台和青島觀象台工作,1964年去世。王大珩在北京和青島讀中學時,常去觀象台跟隨其父觀測氣象和天文,對使用科學儀器產生很大興趣。他父親感嘆當時國內尚不能製造精密儀器,曾研製風力計成功。少年時代,這些科學的熏陶,對王大珩後來去國外研究應用光學與光學玻璃,回國後致力於中國的光學事業與儀器製造事業不無影響。 王大珩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考取留英公費生,赴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攻讀應用光學,1941年轉入雪菲爾大學,在世界著名玻璃學家W.E.S.特納(Turner)教授指導下進行有關光學玻璃的研究。1942年受聘於伯明翰昌司(Chance)玻璃公司,專攻光學玻璃研究,直至1948年回國。
王大珩在英國學習期間,發表了第一篇光學研究論文,論述了光學系統中各級球像差對最佳像點位置和質量的影響,創造性地提出,用優化理論導致以低級球差平衡殘余高級球差並適當離焦的論點。該文所闡述的一些思想,至今仍是大孔徑小像差光學系統(如顯微鏡物鏡)設計中像差校正和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多次被國內外有關著作引用。日本學者對王大珩青年時代的這篇論文給予高度評價,並在某一專著中全文摘錄。
王大珩在英學習和工作期間,大部分時間從事玻璃研究,亦是一種機遇。當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光學儀器在戰爭中的應用,受到交戰各國的重視,光學玻璃的製造技術是保密的。王大珩所在的昌司玻璃公司,是世界上極少數也是最早從事光學玻璃生產的廠家之一,他在此所做出的許多研究結果都沒有公開發表。他是英國最早研究稀土光學玻璃的兩人之一,曾獲得專利。他因多項研究成果,獲英國科學儀器協會第一屆青年儀器發展獎。這些成果後來應用到國內,至今仍被用於許多光學玻璃實驗室和工廠的基本測量儀器。 1948年王大珩回國,先後經由上海、香港、朝鮮,到達解放不久的大連,參加創建大連大學並主持創建應用物理系,任系主任。在當時物質條件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依靠自製儀器解決了當年開課當年為全年級學生(600餘人)開設大學普通物理實驗課程,顯示了他的創業能力。
1951年,中國科學院邀聘王大珩去北京籌建儀器研製機構。1952年中國科學院儀器館在長春成立。後來於1956年改名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他被任命為館長、所長。在他的領導下,該所逐步發展為我國應用光學研究及光學儀器製造的重要科研基地,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光學科技骨幹。1958年,長春光機所研製的高精光學儀器以「八大件」而聞名全國科技界。它們是:一秒精度大地測量經緯儀;一微米精度萬能工具顯微鏡;大型石英攝譜儀;中型電子顯微鏡;中子晶體譜儀;地形測量用多臂航攝投影儀;光電測距儀;高溫金相顯微鏡以及系列有色光學玻璃。 從60年代開始,王大珩和他領導的長春光機所轉向以國防光學技術及工程研究為主攻方向。先後在紅外微光夜視、核爆與靶場光測設備、高空與空間偵察攝影、空間光學測試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60年代初,國家提出研製大型精密光學跟蹤電影經緯儀的任務。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由王大珩領導的攻關組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大型光測設備,開創了我國獨立自主地從事光學工程研製和小批量生產的歷史。從此,有關的新建研究機構除具備研究力量和設備外,還都具備相當強的工程技術和加工力量,如上海光機所,西安光機所,成都光電所,上海技術物理所以及安徽光機所。
1980年5月,我國向南太平洋發射遠程運載火箭。長春光機所研製的電影經緯儀和船體變形測量系統兩項光學工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蹤測量任務,獨立解決了當今世界遠洋航天測量的平穩跟蹤、定位、標定、校正和抗干擾等技術難題。
1979年,由於在我國國防光學科研中所作的貢獻,王大珩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現代國防試驗中的動態光學觀測及測量技術」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王大珩是首席獲獎者。
在發展我國空間技術方面,1965年王大珩參加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的方案探討。1967年前後,他在長春光機所組織的空間對地攝影技術組,移植到七機部(現航天總公司),成為該部對地攝影技術的骨幹力量。
1975年,王大珩主持編制了我國第一個遙感科學規劃,推動了我國遙感工作的迅速發展。隨後,王大珩領導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當時他兼任分院院長)在長春地區組織進行了一次綜合性航空遙感試驗。這次試驗無論在理論上、方法上還是在應用研究上,都獲得了有實際意義的成果,使長春成為我國以地理所和光機所為主幹力量的遙感科研基地之一。 1983年,王大珩從長春轉到北京中國科學院工作,兼任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主任,後任名譽主任。1986年他被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且在該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中科院,王大珩組建立了強激光聯合實驗室,使我國成為擁有該類設備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1989年,他又與王淦昌等幾位核專家向國家提出開展我國激光核聚變研究的建議且取得一批成果。
1980年我國召開了第一次國際激光會議,王大珩任中方主席。他著文論述了我國激光技術的進展,並擔任會議論文集的主編。這次會議導致國際學者開始注意中國激光科研的進展。1985年在《光學學報》上,1987年在廈門召開的我國第三次國際激光會議上,又相繼做了「我國激光科技新進展」的報告。
早在王大珩留英期間,曾隨當時國際色度學權威之一W.D.萊特(Wright)教授學習色度學,並在色差閾值研究中充當觀測者。回國後他一直關注我國色度學應用於國民經濟中的諸問題。1973年廣播事業局在長春和西安舉辦了彩色電視學習班,王大珩為此編寫了《彩色電視中的色度學問題》一書,向全國幾十個單位近百人講授了色度學原理,指導設計了彩色電視攝像機中的分色光譜曲線和分色棱鏡,解決了當時彩色電視中的彩色復現問題,為我國彩電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1989年,在他的積極倡導下,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會批准了色度學方面的基礎性應用課題,在國家技術監督局標准司的贊助下,成立了顏色標准委員會,由王大珩任主任委員。經過4年多的努力,終於製成了我國國家級的顏色標准樣冊。其間還為我國國旗制訂了法定顏色標准。
王大珩還是我國計量科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50年代,國家計量局初建,他被聘為技術顧問直至現在。當時他在長春儀器館,指導開設了光度、溫度、長度、電學等計量基準研究課題,多次代表國家計量局出國考察。後來成立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長春光機所前期計量研究工作,成為計量院有關工作的基礎。特別在光度計量方面,一直得到他的關注和指導。1956年國家制訂12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時,王大珩是發展國家計量科研項目的主要編寫者。1977年,我國參加國際米制公約組織,王大珩作為中國代表,每年參加國際計量大會和計量委員會。在1979年的大會上,他當選為國際計量委員會委員,並連任三屆,至1992年因年邁告退。1978年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成立,他當選為副理事長,1983年當選為理事長,1989年被推舉為名譽理事長。
經王大珩倡議,計量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物理系及電子科學系、成都測試研究院和航天總公司計量所等單位於1994年成立聯合實驗室。這是一種打破部門界線,集中力量從事高水平科研的舉措,得到國際計量局局長T.J.奎恩(Quinn)博士的贊許。王大珩被推舉為該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現工作正在開展中。 在光學儀器領域,建國初期,他和龔祖同先生共同建議在大學設光學儀器專業,1952年最早在浙江大學成立了光學儀器系。1958年,他又倡導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光學專業高等院校—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他兼任院長,親自製定專業系的設置。除光學儀器專業外,還分設了光學材料、技術物理、電工及電子技術及精密機械等專業系,從而在光學技術上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他還親自講授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等基礎課程。該校的創建,甚得當時國防科技領導的關注和支持,尤其是聶榮臻元帥,他親自指示從其他學校調撥學生轉繫到該校學習。「文化大革命」後,該校劃歸軍工部門,成為兵器部門主要高等院校之一,該校至今已培養畢業生萬餘人。
1978年,王大珩受中國科學院委託籌辦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兼任校長。
王大珩在科研與教學工作中,十分重視培養青年科技人員,注重學術思想的啟發和獨立工作能力的鍛煉。曾得到過他的指導和學術上受到過他教益的人,遍及全國,許多人成為當今光學界知名的學術帶頭人,有些已是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大珩是全國光學界公認的學術奠基人和組織領導者,1955年中國科學院組織學部時,他被選為第該一批學部委員(院士)之一。1956年國家制訂科技12年發展規劃,他是儀器儀表組的主筆。他曾任國家科委儀表和光學專家組組長,主持規劃的制訂和實施。他倡導成立中國光學學會並任第一、二、三屆理事長;他創辦《光學學報》,並任第一屆主編,在創刊號上發表《我國光學科學技術的若干進展》的論文,文中回顧了建國卅年來我國光學科技發展的歷史,提出了今後發展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其中關於加強光學和應用光學的基礎研究,改革管理體制等觀點,至令還有指導意義。
王大珩歷任中國科協副主席、北京市科協主席、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三屆理事長、中國照明學會名譽理事長。在國內召開的歷次激光會議、國際遙感會議、國際高速攝影和光子學等會議上,他都曾擔任主席。1991年他又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Fellow)。
1986年3月,王大珩和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三位科學家聯名向國家最高領導提出關於發展我國戰略性高技術的建議。建議很快就得到批准,發展成為「863計劃」,對我國科技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1992年4月,王大珩和其他五位學部委員(院士)聯名向中央建議成立中國工程院,與中國科學院處於同等學術地位。這一建議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准,工程界因此甚受鼓舞,這對進一步調動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將有深遠的影響。1994年6月中國工程院正式成立。王大珩被中國科學院推薦並當選為第一批工程院院士之一,任第一屆主席團成員。
1995年初,年屆八旬的王大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第一屆技術科學優秀獎。 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光學科學家、教育家王大珩同志,因病於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王大珩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蘇吳縣。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7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至1951年任大連大學教授、應用物理系主任。1951年到中國科學院工作。1952年以來歷任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長春分院院長、中科院技術科學部主任、中科院空間科學技術中心主任、解放軍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院長、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北京市科協主席、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長、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理事長等職。
王大珩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㈩ 兩彈元勛的相關事跡
兩彈元勛的故事
一個人要想在這樣一個清濁混雜的社會里乾乾凈凈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很不容易,若還能奉獻全身心於自己的事業,且能取得偉大的成果,則更難。
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就是乾乾凈凈地走完了自己一生的人,他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他又是一個將整個身心奉獻於自己的事業的人,因此贏得人們的崇敬;他更是一個成就豐功偉績的人,因此使人們由衷地欽佩和敬仰。
揚振寧和鄧稼先是同鄉,初中同學,西南聯大同學,一起坐船去美國留學。後來兩人有著完全不通的價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揚振寧留在美國繁華世界,靠獲得諾貝兒獎,出盡風頭,晚年還不甘寂寞!鄧稼先當年毅然回國,為中華民族的兩彈一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可惜的是由於當年的科研試驗條件有限,人身防護條件簡陋,鄧稼先由於核輻射過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實為國家民族之大殤!但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從歷史和國家角度來說,鄧稼先必將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永遠的奠定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戰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過多少年,所有炎黃子孫都將崇敬他!
在一次爆炸失敗後,幾個單位在推卸責任。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須有人到那顆原子彈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鄧稼先說:「誰也別去,我進去吧。你們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個人走進了那片地區,那片意味著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彈頭,用手捧著,走了出來。最後證明是降落傘的問題。就是這一次,伏下了他死於射線之下的死因。
(10)中國光學之父如何介紹王大珩擴展閱讀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於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