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要孩子了解中國歷史應該從哪裡開始
最好是按歷史朝代順序。可以找找民國時期人寫的歷史書。本朝的東西,馬教的觀點太多。或者看看專門的經濟史、文化史、思想史之類的。 不要把歷史看作單純的政治史、軍事史。 以下來自轉帖:對於初學者來說,剛開始的時候興趣很重要。 這時要讀一...
Ⅱ 孩子歷史學習能力怎麼增強
歷史基礎知識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史實性基礎知識,一類是理論性基礎知識。史實性基礎知識包括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人物、典章、制度等。理論性基礎知識包括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變更、階級斗爭的狀況、社會制度的演進以及上述幾方面的相互關系等。而這些知識又是由五個要素構成的——一是時間、二是地點、三是人物、四是內容、五是評價。了解了這些特點,循著這些特點去學習,才能逐步地鑽進去,才能窺見生動活潑的歷史畫卷的奧秘,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根據這些特點,吸收到豐富的文化營養。
採取史論結合的學習方法
首先,閱讀課文時要找出課文中的主要史實和基本結論;要找出課文中重要的歷史人物和他的主要事跡,並對他作出基本的正確評價。其次,要注意做到新舊知識的銜接,學習每一段內容,要思考它與舊知識有什麼關系,要把每一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去思考,了解它們在整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以及與前後史實的聯系。這樣一邊整理一邊學習,就會逐步理清歷史線索,弄清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使之成為具有規律性的知識;才能清晰地掌握每一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內容、意義、作用,做到以史帶論、史論結合。再次,要注意研究編、單元、章、節、目的標題,掌握它們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標題之間的相互關系,將歷史知識連成系統。
採取製表圖示的學習方法
歷史基礎要素較繁雜:在時間上,要求你能記住每個朝代的起止年代、重要歷史人物的產生年代或每個統治者在位時間等,能計算出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距今有多少年;在地點上,要能識別中國歷史地圖上的重要山脈、河流及其流向,識別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地理位置。能掌握、描出國家的疆界以及農民起義進軍路線,能讀懂教科書上的插圖等。至於人物事跡、事件內容及其歷史評價等要素就更為繁雜。要把握這些繁雜的內容,先要一段一段閱讀、理解,然後還要把消化了的歷史知識概括、歸納、整理,製成歷史朝代演變表、歷史事件比較表、重要年代關系表等等,這樣才能把課本上的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設計圖表的過程是:先畫出草圖,將教材的內容加以簡化濃縮,然後再從草圖中去掉次要因素和次要聯系。這樣就可做到以簡駕繁、一目瞭然。例如,可以編制秦統一中國大事年表,明清時期科學家、文學家和他們的代表作簡表,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比較表等等。這種列表圖示法,可以使歷史知識經過消化,達到簡化、系統化,既便於記憶,又便於比較分析,從中明晰地看出歷史的總體發展趨勢。
採取知古鑒今的學習方法
學習歷史為的是「知古鑒今」、「古為今用」,要採取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要學會運用歷史知識。這就要求站得高,望得遠,發掘得深,要把歷史學習與自己的思想實際聯系起來。可通過寫一些筆記、評論或小論文來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例如:通過學習歷史,我們了解了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進入封建社會比西歐早了近千年,社會發展、文化科技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直到明朝後期才逐步緩慢下來。我們不妨深入思考一下:為什麼這樣一個文明古國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通過這樣聯系實際、結合現實的思考,可以使我們不忘歷史教訓,懂得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激發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壯志。再如,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曾經涌現出無數的志士仁人、英雄人物,從林則徐、洪秀全、康有為、孫中山,直到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終於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他們的宏偉志向和獻身精神,可以激勵我們繼承革命傳統,努力學習,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而獻身。這樣聯系實際、結合現實來學歷史,才會明確目的、學出興味,加深對歷史事實的理解,逐漸把握歷史的真諦。
Ⅲ 如何引導孩子學歷史
一、注重知識積累,培養學習興趣
感興趣才會主動接近、思考,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通過多種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每一個學科、每一位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不厭學才能更好學。
第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好的、充滿懸念的開頭的歷史課,必將激發學生的探知欲,進而使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進入學習。這樣一來,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兩全其美。在講新課前,教師可以設計啟發性問題導入課程。如,對於「九・一八」事變這堂課,不妨以這樣的情境設計導入課程: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的錄音:「家在松花江……有森林煤礦……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放完這首歌曲後,老師問學生歌曲反映的內容和歷史事件,由學生回答導入「九・一八」事變這堂課。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積極的思考、提問和發言,課堂效率也就得到了有效提高。
第二,「讀史使人明志」,結合時事熱點培養學習興趣。如講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聯系2009年的圓明園十二生肖文物高價拍賣事件,以及國寶流落海外的情況,引入當時的火燒圓明園事件,讓學生明白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
第三,以歷史故事、事件、逸聞等為課堂興奮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熟知歷史背景、各類文獻,這樣才能充分挖掘教材背後的故事;其次,教師要廣泛搜集教學素材,有意識地做好教學准備,如搜集影視、歌曲、文章等各類趣味素材,真正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樂於學習、願意學習。
二、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角色轉變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動態過程,教師不僅是教材知識的搬運者、教參的執行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要想搞好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角色的轉變,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習的內容,通過課堂討論、分組探究等形式,激發學生的擴散性學習思維,同時,可以創設多樣的歷史情境,讓學生動起來,讓歷史課活起來。如,以唱歷史歌曲回顧歷史,以參觀名勝古跡走進歷史,以演講形式點評歷史,以歷史情景劇再現歷史,以影視圖片感受歷史,以歷史知識問答鞏固歷史。如抗日戰爭單元「西安事變」一課,在其發生前後,國內外各派勢力是錯綜復雜的,各方態度也千差萬別,這是這一堂課的學習難點。對此,不妨通過電影《西安事變》中的幾個片斷加以介紹,西安張、楊兵諫扣蔣,宋美齡、端納為和平解決斡旋,何應欽兵圍西安,周恩來西安調停……通過回顧這一歷史,引導學生弄清進國內外各派勢力對西安事變的態度和目的,引導他們分組探討當時蔣介石不能殺的時代背景,並以此延伸,進行一次課堂演講或辯論,讓學生真正融入歷史、參與歷史。
三、講、練並用,採用有教無類教學理念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並具有貫通古今的通史知識結構、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識結構、超出史學范圍的多學科的知識結構,這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一切課堂資源,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讓學生充分掌握知識,體會中國博大精深歷史的風采。具體說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利用講和練的手段,實施分類教學,引導學生進入主動者、創造者角色。對於差生,教師更要有耐心,要及時引導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如,提前預習,講與本課堂有關的故事,自己整理一課的知識要點,一個單元的知識要點,並按線索理出頭緒等。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將知識分類,如將有關的人物集中在一起,將有關的事件集中起來,前後聯系,做到知識系統化,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Ⅳ 你是如何引導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
學習傳統文化的典故,學習傳統文化知識。
孩子學習傳統文化,我們在這方面也是不需要過度的擔心,因為我們國家也是重視學生的文化素養的教育,在語文的課本中涉及很多的傳統文化。
更重要的是給孩子構建一個好的家庭氛圍,父母可以養一些樹木花草,這些都是古人自古就流傳下來的習慣,也是有助於培養孩子健康的情趣,同時陪著自己的孩子背誦一些詩詞,多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一定的交流,這樣也是有助於孩子日常傳統文化的學習。
當然,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傳統文化的學習固然重要,也是不能夠忽視孩子科學文化素養的學習,這也是很重要的,科學文化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現在我們需要學習的,回饋我們的國家,幫助我們的國家。
Ⅳ 如何加強歷史教育 讓孩子了解歷史
學好歷史確實很重要,不光是為了考試。主要還是要激發他對歷史的興趣,以中國歷史為例,比如多了解一些典故、文學作品,從古代眾多優秀的詩詞歌賦中可以看出古人閃光的智慧,在提高文學素養的同時一定會對歷史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多了解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跡,以一個人一件事為基點,逐漸延伸拓展,對歷史學習便滲透其中了。總之一句話,真想學好記牢就得靠興趣。根據您孩子的特點再自己斟酌吧。
Ⅵ 怎樣有效地讓孩子理解和記憶更多的歷史知識
1.必須在理解上下功夫。
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於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上歷史課和上其他課一樣,一定要專心聽講。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課文內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試前去背背,同樣可以應付,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盡管有些簡單內容可以死記硬背,但復雜一些的內容光靠死記是不行的,有許多歷史知識必須弄明白這個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意義何在,有什麼影響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和來龍去脈;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老師分析講解,自己也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幻想考試前去突擊硬背,臨場時必然會顛三倒四或張冠李戴,有的則束手無策,不知所雲。
2.善於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有些歷史事件和現象比較復雜,光靠硬記是記不住的,我們可採取一些有效方法,盡量化繁為簡,才能熟記,主要方法有:
(1)公式記憶法。在回答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時,如同解數學習題一樣,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後按公式來記憶和解答。如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簡單過程+結果+意義。經過=准備+發生+結果。意義=作用+特點+影響。人物=姓名+時代+事跡(包括思想、活動或著作)+影響。作品=作者+成書年代+內容+意義(或影響)。用這種方法可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網路記憶。也就是抓住幾個要點作為支點,然後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掌握這個方法,在巧記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較記憶法。人類歷史遵循著一定規律向前發展,在其發展過程中,各種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又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使其具有各自的特點。比較記憶法就是把兩個以上具有一定聯系的事件或人物進行歸類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樣可防止張冠李戴。比較記憶法是歷史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記憶方法,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①把性質相同而特點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如秦、隋相比,漢、唐之比較等。②把某些表現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分清不同性質,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質相同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加以綜合比較,區分異同。如中國近代許多不平等條約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等。④中外比較。如世界上最先進入奴隸社會的四個國家之比較,中國與西歐進入封建社會之比較,中國古代經濟、科技發展與西方之比較等。
Ⅶ 兒童中國歷史 怎樣教孩子讀懂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興趣 其次要尋找合適的方法 最後要堅持
Ⅷ 想讓孩子了解年味,該如何讓他體會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其中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讓孩子了解到這些傳統文化呢?我認為主要還是應該從生活當中下手,要讓生活充滿了儀式感,平時多給孩子說一說,那麼孩子自然也就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中國的傳統文化向來博大精深,很多大人都不可能全部了解,更何況還只是一個孩子呢。孩子的知識涉及來源主要的途徑就是書本和家長,尤其是對於一些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就更是如此了,家長平時多和孩子進行知識輸入,多給孩子講一些小故事,提高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這樣對今後孩子學習也會有所幫助。孩子的知識是一點一點積累的,而不是一蹴而成的,千萬別指望一口能夠吃成大胖子,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千萬不要著急。
Ⅸ 你是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
文化的傳承離不開載體和環境,傳統文化離我們遠,主要因為古代建築和舊時東西越來越少,現代商業文化太過盛行,孩子們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和時間都不夠,造成了接觸少、認知少、理解少的現狀。讓孩子多接觸傳統文化,首先要從環境上改變,比如學校和家長多帶領孩子去博物館、古建築和聽國學講座。讓孩子對國學有個直觀的認識和印象。另外要有專業的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性發揚,形成文化學術氛圍,並且通過商業手段讓國學值錢,尊重國學人才。學校要形成國學熱的教學氛圍,多組織學術交流活動,培養孩子學國學的熱情和志向。
最後,學國學不能死學學死,要活學活用,要與時俱進,要去偽存真,這樣才能把國學學習好、發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