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龍是真的嗎,西方龍又怎麼解釋
翻譯問題,dragon和「龍」壓根就不是一個東西
中西方文化中對龍的解讀的差異
對現代中國人來說,龍的形象更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人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龍是中國人的獨特文化創造、觀念創造、符號創造。 「龍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國五千年偉大歷史的象徵,是崛起的偉大中國人們勤勞、勇敢、不屈不撓、大膽創造、誠信和諧的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中國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在漫長的遠古歲月中,它曾作為先民們與神溝通的工具而存在,擔負著村落的興衰。它的形象被廣泛應用於祭祀器皿,承擔起天神代言人的角色。人們還用泥沙土石在田裡製成龍的形象,以此求雨。姑且把巫術與宗教因素撇開,龍的起源與原始圖騰信仰也能找出不少聯系。圖騰,源於印地安語,原意是「他的親屬」或「標記」。原始氏族,對周遭的自然物象知之甚微,這樣,他們就憑借著猜測,認定有那麼一種具有超凡主宰能力的物種,它與降雨息息相關,控制著世界的秩序,而他們,又與這種特定的物種有著親緣關系,因此,他們將這種動物作為本氏族的象徵和保護神,並將其取名為龍,遂自稱為「龍的傳人」。 據古代文獻記載,中國是有不少氏族曾以龍為圖騰的,從遠古時期黃帝、炎帝的子孫到堯、舜、禹的族人,以至再後來的吳國、越國的子民。這些關於龍的神話雖已經過後人的修改和加工,但仍然涵載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公元前約26世紀,黃帝和蚩尤在涿鹿掀起大戰,傳說中,黃帝派出了「應龍」參與對戰,應龍是一種可以掌管風雨,長有翅膀的巨龍。
在中國神話里,龍到底長一個什麼樣子,似乎沒人能說得清。在宋代,古人明確提出了一個龍的形象:「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到了當代,龍的形象可塑性更強,在卡通、電影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龍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出現的概率也很高。屈原在《離騷》中寫道「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莊子在逍遙游中寫道, 神人「不食五穀,吮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龍在古代人瑰麗的想像中都成為神仙的坐騎,騰雲駕霧,被賦予了空靈飄逸的仙家之氣。唐朝的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這三個排比偶句中,文人將自己比作龍和仙,即使身居陋室,卻心寧氣靜,怡然自得。「龍與仙」的境界其實正是古代文人難以割捨的情結,一種飄逸灑脫的人生態度。龍在中國文學中也是力量和權勢的象徵。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人稱「卧龍」,龐統人稱「鳳雛」,這兩個稱呼頗值得玩味。古往今來,人們總是用龍、鳳喻人中豪傑,被稱為龍的人,若無緣生在帝王之家,就往往既才華橫溢又品性剛直,有一點懷才不遇又有一點孤芳自賞。所以從本質上來說, 龍是既可畏,又可親的。 總而言之,在中國,龍是偉大的,因為它得到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尊敬;龍又是虛無的,因為它只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物質。在龍的身上,附著著中國人的信念,龍是適應國家的出現而被造就的,它也是多元文化的結晶,一旦形成,便牢固樹立了它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權威地位。 與中國不同,在西方人的文化里,龍是一種邪惡的生物。因為,聖經是西方文化的淵源之一。在聖經中,上帝是創世之主, 與上帝作對的惡魔撒旦,曾被稱為大龍( the great dragon),因此龍在西方文學中是罪惡的象徵,邪惡的代表。聖經中所出現的其他邪惡的動物其實大部分就是龍的置換。 在西方文學中,龍多是以好戰、兇悍的形象出現的,代表了戰爭殘酷、血腥的一面。西方關於龍的神話傳說中,最有名的要算古希臘神話了。在希臘神話中,較早被提及的龍是與眾神之神宙斯作戰的龍形巨人,這些龍形巨人是大地女神蓋亞與天神烏拉諾斯所生,他們面目猙獰,須發雜亂,身後拖著一條帶鱗的尾巴。在大部分希臘神話中,龍都是扮演著這樣的反抗者角色,但卻屢屢被神和英雄擊敗,甚至淪為了被愚弄的對象。由於古希臘文明對西方影響深遠,希臘龍的形象在歐洲各地得到了繼承和發揚,義大利、德國、北歐諸國和英國等地的神話傳說或民間故事中,陸續出現了龍的身影。北歐神話中象徵著毀滅的力量。在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創世神話中有一條叫做尼特霍格的毒龍,它盤踞在支撐起宇宙的三棵大樹下,日夜不停地噬咬著伸入泉水的巨大樹根,毒龍生為惡魔,它企圖最終咬斷宇宙樹的巨根,毀滅世界。這只棲息在冰雪世界的毒龍,隱喻著原始部族在同大自然作斗爭過程中所遭遇到的毀滅性的力量。德國的《尼貝龍根之歌》是中世紀英雄史詩,同樣也是北歐神話的延續。故事中尼德蘭王子西格弗里德是位有名的勇士,他也曾殺死毒龍,獲得尼伯龍根寶藏。 對龍的態度體現了中西文化的顯著差異。龍的存在是莫須有的,莫須有的存在為人們的想像提供了原料,而在想像中這種莫須有的動物被賦予了超強的力量。在更具審美意識的中國的文化里,龍的強大作為審美的對象,加上了無邊的想像,和超俗的神仙一同被寫意成凡人艷羨,無可企及的一種美,一種境界。而相反,在西方的文化里,龍的強大成了令人惶恐的事情,龍越強悍,人類越無法駕馭,龍就愈走向了人的對立面,被異化、妖魔化成一種邪惡的東西。 中西方各說各龍,顯然會構成文化交流的障礙。但是,如果有一方讓步,舍棄文化中原有的龍的形象,顯然是對傳統文化的褻瀆,而將民族文化置於世界文化的視角,舍棄又何嘗不是一種人類文明的損失。其實有關龍的不同解讀僅僅是中西文化差異的一個縮影。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世界文化豐富多樣,在全球化過程中,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進,呈現出多元和諧的發展局面。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過程中,兩方都應秉持著更加開放與圓融的態度來對待文化沖突,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主張平等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要抱揚棄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我們自己的文化體現民族性、突出時代性。
㈡ 外國人是怎麼評價龍族的
西方神話傳說中的龍雖然跟"中國龍"有些相像,但它更像恐龍或蜥蜴,身上長著翅膀,嘴上沒胡須。從象徵意義上說,"中國龍"是吉祥的象徵,是風調雨順的保證,是民族和諧的標志。而西方的龍在《聖經》里是"魔鬼"和"撒旦","迷惑普天下",是邪惡和暴力的象徵。雖然如此,但外國人對於中國龍也是十分欣賞,紋龍身,以龍來命名球隊也表達了他們的喜愛。
㈢ 西方學者為什麼說中國龍起源於巴比倫
為中國人的精神象徵,龍對中國人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那麼龍究竟是中國本土文化,還是外來文化?
上世紀20、30年代,英國學者史密斯提出一個觀點:世界各大文明皆有龍,但所有龍文化都有一個共同的發源地——巴比倫,中國龍同樣是巴比倫古龍的後裔。
西方學者的觀點對不對,中國龍文化真的源於古巴比倫?上世紀80年代,中國在遼寧發現一座上古遺址,在其中就挖出一條龍,解開了龍文化起源真相!
其實,在6000多年前,中國人已經有了成熟的龍文化,不僅是查海遺址,還有距今7000餘年的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距今6000餘年的湖北焦墩遺址(這是長江流域第一龍)等,都無不證明了世界各地龍文化的源頭就在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學術界普遍認為,中國龍是古人虛構產物,現實生活中不存在龍這一種生物。但藝術源於生活,如果沒有真實的龍,8000多年前的華夏先民,為何能夠虛構一條龍出來?因此,龍究竟存不存在,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㈣ 中國有關於龍的傳說,最早在哪個朝代外國人對龍的印象是怎樣的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於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敖漢旗緊鄰遼寧省,查海遺址在遼寧阜新縣)發現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這個時期應該還是氏族社會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在英文中就是「long」,代表吉祥;而西方人心中的「龍」英文中為「dragon」,多指帶翅膀的惡龍。所以西方人對龍沒什麼好感,也衍生了很多屠龍故事如聖喬治屠龍。
㈤ 為什麼外國人認為中國的龍都是有翅膀的
龍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有。都叫龍,但是含義完全不一樣。
在西方,龍是恐龍加一個翅膀,是邪惡的象徵,就是你看到的那種龍。
在東方,龍就是我們傳統的龍。
這是兩個概念好不好?
你看到得都是西方文化,小說電影之類的,人家當然在宣揚自己的價值觀,憑啥宣傳我們的龍啊?還有,是東方龍,而不是中國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越南人也是。人家高麗和日本,只要是漢文化圈的,都認這個好不好。
㈥ 龍在中國的形象和西方的形象有什麼不一樣的
中西方傳說中都有龍的存在。不過中國傳說中的龍,和西方傳說中的龍差別是巨大的。
對兩個龍的形象做個全方位的對比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龍全方位勝出:在中國,龍是神,而在西方,龍不是神,而是一種准惡魔!
不過,前幾年英國動畫片《馴龍高手》一改龍的邪惡形象,盡管形象有點呆萌。,故事講述一個住在博克島的維京少年希卡普,他必須通過馴龍測驗,才能正式成為維京勇士。
不過這在中國文化中也是不存在的,因為在我國的文化中,龍是不能被馴化的。
㈦ 龍是中國的吉祥物,外國人眼中中國龍是怎樣的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龍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在改變的,比如說當年的19,20世紀,我們處於清朝統治,國際地位低下。
中國龍自古以來就是皇帝的象徵,也無時無刻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即使散落於世界各地,我們也認同於自己龍的傳人的身份,從未改變,永遠在堅守著。
現在更多的中外國人意識到中國的富強,民主,和諧。媒體也不是他們了解事物的一切來源了。很多人都會親自來中國看一看,用自己的雙眼和感受去了解中國,去了解這條中國龍的強盛力量。
㈧ 有一些外國人稱我們為中國龍這其中是什麼意義呢有那位網友聽說過嗎,
2008奧運吉祥物有5個福娃,一個是熊貓,一個是魚,一個是火焰,一個是燕子,還有一個是藏羚羊,當電視台公布這5個吉祥物的時候,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特意做了以下解釋:「原來福娃中有龍,但是考慮到龍在西方是邪惡的動物,擔心引起誤會,於是改成了藏羚羊。」
在前些日子,在各種媒體上又看到了這樣的提問:「當西方的小姑娘對你說,龍是邪惡的動物的時候,你的孩子聽到了,會如何想?」
今天,又在媒體上看到某大學名人說要把龍的圖騰更換掉,要把龍從我們身上抹殺掉!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並沒有太多的痛苦,只是略略有點無奈和憂傷,有點無法接受這是事實:在今天,對於龍的傳人來說,龍已經是我們的恥辱。
近些年來,我們一切都要和「國際」接軌,大凡各種專家出來論證的時候,總會祭起這面大旗:「在美國、歐洲,他們是如何如何...」凡是和歐美不一樣的東西,就必然是落後的,是需要去接軌的,國民似乎也很認同這種想法,人們甚至恨不得把自己的皮膚漂白,把眼珠染藍。
對,歐美的確比我們發達,需要我們去進行大量的研究和虛心學習,但是,我們的民族的圖騰都錯了嗎?
這似乎不是虛心這么簡單了,而是一種嚴重畸形的自卑了。
奧尼爾在回答記者的時候說:「姚明是狗熊。」在他的眼裡,狗熊是stronger,我們並沒有覺得奧尼爾在侮辱姚明,而是去主動的通過他的觀念去理解,奧尼爾也沒有因為狗熊在中國人的詞語里是英雄的反義詞而覺得內疚。
而我們卻似乎特別在意別人的想法,歐洲的小女孩說dangon是一種邪惡的動物,我們的家長,我們的媒體就感覺到自己非常的自卑,好像不是歐洲小女孩錯了,而是我們錯了。
如果把奧尼爾換成一個中國人,我估計說這句話的那個中國人,會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多丟人啊……
有時候,我心裡很鄙視這些人,但後來也明白了,其實他們的自卑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我們的國家還沒有真正的強大,我們還沒有給自己的國民以真正的信心。
雖然如此,我還是要向奧委會的人說:「中國龍不是dragon,而是loong;它不是邪惡的怪獸,而是中華民族神聖的圖騰;它是我們驕傲,而不是恥辱。」
㈨ 中國龍翻譯成英語是loong,為什麼仍然有人翻譯成西方龍dragon呢
long的話是翻譯後的拼音,是代表龍在中文裡的說法,可是國外標准釋義中是沒有Long 這個解釋的,dragon是官方用語。而dragon在西方就是西方龍的意思。
英語詞典里並沒有 loong 這個詞,是中國人自己造出來的。中國龍一般音譯成 Long 或者 Lung,意譯成 Chinese Dragon 或者 Orient Dragon。所謂的「中國龍的正確翻譯應該是:loong」是幾年前「龍的正名運動」的副產品。
Loong其實是一個大膽的創造,跟Yin Yang(陰陽)一樣,老外絕對不知道中國龍的那些歷史,不是一個Chinese Dragon就能化解誤會的。
但別扭的點就在於「龍」沒這么幸運,它的拼音恰恰是Long,這在英文里念「浪」,謝謝,所以,loong是唯一一個滿足了音譯,意譯,甚至還有點形譯的詞。
中國龍與西方龍的區別
西方傳統的dragon是只蛇蜥一體的神話怪物,千百年來象徵了邪惡恐怖,與中國人心中象徵祥瑞、皇權的龍,有著天淵之別。
這條dragon是古英語史詩主角「貝奧武夫」(Beowulf)欲除之而後快的魔獸,也是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St. George)要殺戮的惡煞。現代英文里的dragon也可以用來罵人,指的是兇狠潑辣、令人生畏的「母老虎」。
中文的「龍」與英文的dragon在本義(denotation)上有些接近,指的都是神話傳說中類似的巨獸,可是二者的含義(connotation)卻判如天壤,大相徑庭,中文的「龍」崇高神聖,西方的dragon恐怖邪惡。
㈩ 外國人為什麼怕中國龍
其實,中國的龍,和外國龍那個單詞,表達的意義並不一樣。中國龍是高貴、威嚴的象徵,而外國的龍,往往是有蝙蝠的翅膀,獅子的身體,一種四足的怪物。十分兇殘,一般都是王子殺死惡龍,拯救公主。
所以,這兩個詞語,其實意義並不同。外國的『龍』,就是一種殘暴的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