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圖是什麼時候被誰發明出來的
地圖是4500年前古巴比倫王國居民發明出來的。
人們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圖實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倫地圖,據考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城及其周圍環境的地圖,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澤,古巴比倫城位於兩條山脈之間。
而中國關於地圖的記載和傳說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左傳》上就記載有夏代的《九鼎圖》。古經《周易》有「河圖」的記載,還有「洛書圖」,表明中國圖書之起源。
(1)中國出了什麼地圖擴展閱讀
地圖的分類有:
1、按區域范圍分:
世界圖、半球圖、大洲圖、大洋圖、大海圖、國家(地區)圖、省區圖、市縣圖等。
2、按專題學科分:
自然地圖、人口圖、經濟圖、政治圖、文化圖、歷史圖。
3、按應用分:
參考圖、教學圖、地形圖、航空圖、海圖、海岸圖、天文圖、交通圖、旅遊圖等。
4、按使用形式分:
掛圖、桌面圖、地圖集(冊)、野外用圖等。
5、按表現形式分:
縮微地圖、數字地圖、電子地圖、影像地圖等。
6、按印刷開本分:
16開、8開、4開,對開,全張、兩全張、三全張、四全張,九全張。
『貳』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圖是什麼地圖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圖是宋代的《禹跡圖》。
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地圖部所藏最早的中國地圖是1136年刻繪的《禹跡圖》的十九世紀拓本。這幅石刻地圖原置於陝西省省會西安以西120里的鳳翔府岐山縣的縣學中,描繪了傳說中建於公元前2205年的夏朝大禹王統治地域內貢物運輸的情況。這幅地圖的作者不詳,鐫刻於宋代,按照裴秀的計里畫方法繪制,但又參照唐代地理學家賈耽繪制於802年的《海內華夷圖》結構做了糾正。裴秀精確的表述及熟練地運用計里畫方繪圖方法,使他的貢獻堪與公元2世紀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克勞迪亞斯·托勒密相媲美。托勒密在天文學和地理學上的貢獻奠定了近代西方地理學和繪圖學的基礎。
禹跡圖長寬各一米多,圖中採用計里畫方的繪制方法,每方折地百里,橫方七十一,豎方七十三,總共五千一百一十方。其中水系、海岸尤接近現今地圖的形狀。所繪內容十分豐富,行政區名有三百八十個,標注名稱的河流近八十條,標名的山脈有七十多座,標名的湖泊有五個。據圖中所繪來看,尚保存有部分唐代地名,可推知系根據賈耽《海內華夷圖》中《禹貢》九州部分縮制,因而稱為《禹跡圖》。此圖為研究中國地圖學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其歷史價值和科學意義很受後人重視,英國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權威學者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中,即稱此圖是「當時世界上最傑出的地圖,是宋代制圖學家的一項最大成就」。
『叄』 中國地圖哪個是最新的
看慣了橫版地圖的很容易把答案鎖定在東西更寬,但正確答案可是南北更長。如今中國地圖出版社獨家最新推出的新編豎版中國地圖,讓這個問題變得一目瞭然。豎版地圖以更直觀的形式全景展示了我國的疆域。 在2013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以往在橫版中國地圖里作為縮略圖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諸島」插圖,這次被全面展示,它將南海諸島與大陸連在了一起。在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南海諸島內的主要島嶼、島礁,以及與周邊島國、島嶼、島礁的地理位置關系,中國地圖高清網認為,新版地圖是國家版圖的最佳表現形式。
『肆』 中國最早的地圖是什麼
中國地圖最早的可以是,《左傳》上記載的夏代的《九鼎圖 》。
地圖類型有 1)按其區域范圍分為:世界圖、半球圖、大洲圖、大洋圖、大海圖、國家(地區)圖、省區圖、市縣圖等。
(2)按其專題學科分為:自然地圖、人口圖、經濟圖、政治圖、文化圖、歷史圖。
(3)按其具體應用分為:參考圖、教學圖、地形圖、航空圖、海圖、海岸圖、天文圖、交通圖、旅遊圖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為:掛圖、桌面圖、地圖集(冊)等。
(5)按其表現形式分為:縮微地圖、數字地圖、電子地圖、影像地圖等。
(6)按其印刷開本分為:16開、8開、4開,對開,全張、兩全張、三全張、四全張,九全張。
(7)按地圖分類:地圖集,電子地圖,三維地圖,衛星地圖,影像地圖等。
『伍』 新版中國地圖和舊版中國地圖有什麼不同
1、新版右下角南海諸島比例尺放大:
在原來的橫版地圖中,右下角南海諸島僅作為插圖,只有主圖比例尺的1/2,只能標注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永興島、黃岩島、曾母暗沙等大的島嶼島礁,很大一部分島嶼島礁被忽略。而在此次推出的豎版地圖中,南海諸島和大陸的比例尺是相同的。
2、新版增加放大的釣魚島插圖:
在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左下角還有一幅放大的釣魚島插圖,
3、新增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與祖國大陸及台灣島的位置關系。
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較詳細地表示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與祖國大陸及台灣島的位置關系。
(5)中國出了什麼地圖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的分類:
1、中國政區圖
中國政區圖:表示中國的行政區劃的地圖,一般用境界線加質底法表示。屬於下文中的人文地理專題地圖,但因太過常見且數量眾多而單獨分為一類。最常見的中國政區圖為分省政區圖,偶爾可見劃分至地級或縣級行政區劃的中國政區圖。
2、中國地形圖
中國地形(地勢)圖:表示中國地形的地圖。一般用等高線加分層設色的方法表示,也有使用暈渲法加分層設色的方法表示的。屬於下文中的自然地理專題地圖,但因地形要素在所有地圖要素中重要程度極高而單獨分為一類。
3、中國自然地理專題地圖
中國自然地理專題地圖:表示中國某一種或幾種自然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圖。例如中國地質圖、中國氣候帶分布圖、中國地貌區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等等。
4、中國人文地理專題地圖
中國人文地理專題地圖:表示中國某一種或幾種人文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圖。例如中國交通圖、中國各省經濟構成圖、中國各省人口密度圖、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等等。
5、中國衛星影像地圖
中國衛星影像地圖:以中國全境的衛星影像(真彩色影像、假彩色合成影像等)為地理底圖,並配以適當的地圖符號和注記對中國疆域內的地理要素進行表示的地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版中國地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地圖
『陸』 中國地圖是哪年造出來得
新版中國地圖在2013年1月,以豎版的形式正式發行,是國內首套全景展示中國陸海疆域的地圖,首次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展示。
中文名 中國地圖 出版時間 2013年1月 版 本 豎版 特 點 國內首套全景中國陸海疆域的地圖
目錄
1 地圖描述
2 不同之處
地圖描述編輯
新版中國地圖
新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於2013年1月底與公眾見面。它是國內首套全景展示中國陸海疆域的地圖,首次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展示,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提供了更直觀有力的證據。
在2013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以往在橫版中國地圖里作為縮略圖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諸島」插圖,此次被全面展示出來。它將南海諸島與大陸連在了一起,在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南海諸島內的主要島嶼、島礁,以及與周邊島國、島嶼、島礁的地理位置關系。[1]
不同之處編輯
新編豎版中國地圖編輯提到,在原來的橫版地圖中,右下角南海諸島僅作為插圖,只有主圖比例尺的1/2,只能標注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永興島、黃岩島、曾母暗沙等大的島嶼島礁,很大一部分島嶼島礁被忽略。而在此次推出的豎版地圖中,南海諸島和大陸的比例尺是相同的。
在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左下角還有一幅放大的釣魚島插圖,較詳細地表示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與祖國大陸及台灣島的位置關系。[2]
『柒』 中國什麼時候有地圖的,地圖來源是什麼
地圖起源很早,傳說在人類發明象形文字以前就有了地圖。人類要在一個地方定居,開展生存活動,就要記錄下這地方的山川、水澤、土地狀況。出走遠地就要辨別方向、熟識路途的山丘、溝壑、河流、湖澤、樹木、道路,要出得去,回得來。沒有文字就用符號、線段、極簡易的圖形描繪成示意地圖。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決定在洛河流域建洛邑。《尚書》中《洛誥》就記述了有人就圖興建的事。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和管理需要,出現了不同用途的地圖。《周禮》中列舉執掌不同用途地圖的部門二十餘個。有的掌「版圖」(戶籍圖)、有的掌「土地之圖」、有的掌「金玉錫石之地圖」、有的掌「天下圖」(全國性區劃圖)、還有的掌「兆域之圖」(墓葬地圖)等。1977年河北平山縣發現戰國時中山王陵墓形式范圍示意圖。
戰國時期,軍事地圖更為普遍。《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分別附圖9卷和4卷。《管子·地圖篇》曾道,凡統帥軍隊者,必事先詳盡熟悉和掌握軍事活動地區的地圖。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三幅西漢初年地圖。一幅為地形圖,一幅為駐軍圖,另一幅為城邑圖。距今已有2100多年。
中國公元3世紀,已提出繪制平面地圖的科學理論。西晉時山西聞喜人裴秀(223~271)主持繪制《禹貢地域圖》,明確提出繪制地圖的6項原則。
『捌』 中國地圖是誰畫出來的
《秦地圖》是第一張真正意義的全國地圖,是誰畫的已經不可考證了。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九州後,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地圖」出現,「大中國」版圖從此形成,這就是《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秦地圖》。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秦有較高的制圖水平。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北路黨川鄉第一號秦墓考古遺址發現秦國地圖。這組七張地圖繪制在四塊木板的兩側,統稱為《放馬灘秦墓地圖》。
《秦地圖》對後世全國地圖的繪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漢代及其以後歷代中國疆域都是在《秦地圖》版圖上變化出來的。西漢時的全國地圖叫《輿地圖》,據《後漢書·馬援傳》,「前披輿地圖,見天下郡國百有六所。」
『玖』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地圖出現在什麼時候(要真是的啊)
至今為止,有確切的地圖實物證明,是公元前168年西漢時期,當時中國的地圖就已經編製得十分精美。 1973年冬天,中國考古學工作者在湖南長沙馬王堆進行古墓發掘,其中在馬王堆的三號漢墓中發掘出三幅繪在帛上的地圖, 這三幅地圖各是一幅地形圖、駐軍圖與城邑圖。這三幅地圖的出現,給中國的地圖史提供了最早的寶貴實物資料。由於三幅地圖出於西漢文帝12年(公元168年)下葬的馬王堆三號墓中,因此其製作年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 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製作的地圖,也是三幅當今世界上無比珍貴的中國古地圖。 這三幅地圖是: 1. 長沙國南部駐軍地圖 2. 長沙國深平防區圖 3. 城邑圖 對三幅地圖的研究表明:我國在西漢時代地圖的繪制已十分精確詳細, 雖然出土的地圖上沒有圖名、圖例與比例尺以及任何說明,但是在駐軍圖上已繪制出相當於現代東經111度至112度30分,北緯23度至26度之間,1度30分經差與3度緯差的廣大區域,跨越了當今湖南、廣西與廣東的一部分,即如今的廣西全州、灌陽一線以東;湖南的嘉禾與廣東的連縣一線以西;北到新田、全州;南到珠江口的南海。為瀟水流域和南苓、 九嶷山一帶。按現在的折算,地圖比例尺約為18萬分之一。主要內容: ·8個縣級居民地、80多個居民點、74個鄉級居民地及其地名 ·20多條道路、大小30條河流 ·用山形線、暈線方式表示山脈、山嶺等地形 ·防區界限、駐軍駐地、城堡等軍事要素 根據與現代地圖的比較研究,圖中主要河流、山形與現今十分相近,居民地位置也十分准確。這說明在當時測量工器不十分發達的情況下, 能繪出如此地圖,是十分了不起的。 長沙國深平防區地形圖 長沙國深平防區地形圖亦稱長沙國南部地形圖(西漢 文帝)1973年12月發掘湖南長沙市東郊馬王堆三號漢墓(軑侯之子墓)時出土。絹底彩繪,成圖於公元前168年以前。比例尺約為1:180 000,相當於漢代的一寸折十里,地圖幅面為縱96cm、橫96cm。原圖上本無名,由於地圖內容包含了山川、道路、城鎮等要素,故取名「地形圖」。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本圖上方為南,下方為北, 採用田青、淡棕、黑三色繪畫, 較詳細地表示了山脈、河流、道路、城鎮、鄉里等內容。河流表示得十分突出,從河源到下游,以逐漸變粗的線條表示。較大的河在河口處均注有河名。著名的深水、冷水在其源頭標注「深水源」「冷水源」文字。地貌表示頗具特色,山脈、山峰、山頭、山谷諸元素皆清晰可見。採用閉合曲線表示山脈坐落、山體輪廓和走向,這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表示地貌的科學方法,它雖然還不是18世紀出現的等高線,但已具備了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特點。該圖翔實的內容、科學的表示方法,都超越了以往人們對古代地圖傳統的概念。國際制圖學界普遍認為:馬王堆漢墓地圖是世界地圖學史上罕見的珍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長沙國南部駐軍圖 長沙國南部駐軍圖(西漢 文帝)1973年12月發掘湖南長沙市東郊馬王堆三號漢墓(軑侯之子墓)時出土。絹底彩繪,成圖於公元前168年以前。 比例尺為1:80 000——100 000,地圖幅面為縱98cm、橫78cm。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本圖上方為南,下方為北。 採用紅、黑、青三色繪畫,出土時色彩艷麗。圖上表示了軍隊番號、駐地、防區界線、指揮城堡等,均用紅色表示。圖上表示的三支軍隊:周都尉軍、徐都尉軍、司馬得軍呈梯形布置。圖幅中部的三角形城堡,是各支駐軍的指揮中心。指揮城堡後面注有「甲鉤」、「甲英」的地方是軍隊武器、糧草的集積地。
記得採納啊
『拾』 世界上首張高精準地圖來自我國,畫的什麼內容
喜歡戰爭的朋友都知道,要論地圖,日本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不過,這說的是在抗戰時期。在抗戰時期,閻錫山的部隊在打掃戰場時,第一要從日本人身上找的不是槍支彈葯,也不是真金白銀,而是軍用地圖。因為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在地圖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那裡有口井,他們都標記得一清二楚。從此可見,地圖對戰爭有多重要。而在世界發展史上,正是因為西方人發明的經緯這些東西,才為後來的大航海時代開啟了全球化的道路。但很多人並不知道,第一張世界上最精密的地圖,卻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