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是怎麼過年的

中國人是怎麼過年的

發布時間:2022-01-16 05:00:45

『壹』 中國人怎麼過年

1、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2、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3、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4、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

5、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6、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7、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8、大年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9、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10、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11、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12、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13、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14、大年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15、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貳』 中國人過年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及一些亞洲民族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 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在中國,春節也是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叄』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過年的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歷(農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准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歷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 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時期孟昶寫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年畫源於唐朝的門神,它和燃爆竹一樣,在古代都是用來驅鬼避邪的,現在卻成了專為增加喜慶氣氛的習俗了。貼「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們把寫在紅方紙上的「福」字,故意倒貼在門、窗、傢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肆』 中國人怎樣過春節

節日習俗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中國人過春節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准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准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備過年時穿。

『伍』 中國人怎麼過春節

春節掃塵:

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為止,漢族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掃塵日」,北方稱之為「掃房」,南方把他叫做「撣塵」。春節前,積極參與到春節除塵的活動中:把自己家、父母家衛生打掃干凈,迎接新年的到來,過一個干凈、整潔、舒心的新年。

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

寫春聯:春聯現在很多超市都有成品春聯、年畫、剪窗花等。其實親手寫春聯、畫年畫、剪窗花才叫過年呢。 如寫春聯:文房四寶:紅紙、毛筆、石墨、墨盤等。小時候,給爺爺研墨,打下手,看爺爺寫春聯,真有意思。

貼春聯: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先去除舊的春聯,然後用米糊均勻的塗抹在春聯的背面,然後貼在門上。

年夜飯

年夜飯,也叫「團年飯」,這是春節的重頭戲。一家人,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頓飯。自不言說這頓飯局的意義。

其實這頓飯,無需多麼豐盛,重要的是大家交流下過去一年的工作情況、生活情況,陪辛苦一年的父母、長輩、鄰居鬧鬧磕、說說話,盡一份兒女孝道、聯絡下鄰里之間的感情。

看春晚、守歲:

春晚,是千家萬戶中國人的視覺大餐。語言類節目,相信是大家的最愛。其實歌劇、舞蹈、戲劇、雜技等節目也精彩紛呈。邊吃年夜飯、邊看春晚,頻頻傳出歡聲笑語。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旁共同等待新年的到來。這就叫過年吧。

放鞭炮、煙花:

過年,要有年味,還是得選擇農村老家。零點時刻的到來,每年就和父親出門放鞭炮、煙花。「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響亮悅耳的鞭炮聲中、在絢爛無比的煙花中,笑容依然美麗。這就叫過年吧。

壓歲錢

給晚輩派發壓歲錢:小朋友領到壓歲錢,肯定是最開心的了。壓歲錢的大小不論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吧。

給長輩包個紅包:給長輩包紅包,圖個吉利和喜慶,表達晚輩對長輩的一點心意。讓長輩開開心心過個年。

吃湯圓/餃子

作為成都人,現在我以吃湯圓給大家說說。湯圓有各種餡的:芝麻餡、肉餡、蔬菜餡、糖餡的。

食材的准備:糯米、肉、蔬菜、紅糖等

親手包湯圓。吃上自己包的湯圓,也許這才叫過年吧。

拜年

老家習俗,一般從初二開始,就開始走親戚、拜年了。親戚之間要經常走動走動。親戚之間經常互訪,感情才會熟絡起來。

親戚:是這世界上自己親近的人,更應該多一份關愛。

拜年禮物:提前給親戚們選購新年禮物。

逛廟會:

廟會是春節最有儀式感的地方,每年春節,也熱鬧異常。舞獅、舞龍表演,各種名小吃。在飽眼福的同時,飽口福。帶著家人去體會那純正的年味。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歷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5)中國人是怎麼過年的擴展閱讀: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歷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拜祭神靈、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 。

人們在春節這期間都盡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在這節日里親朋好友之間走訪拜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陸』 中國人是怎麼過年的

放鞭炮

『柒』 中國人如何過春節

臘九到二十二這段時間,十准備過年的階段。你別看這會兒春節每到,可小孩子們早就熱情高漲了!又是買糖果、小點心;還買口風琴、風箏;盡管十分興奮,但是他們還是很懂得分寸的,製作一張計劃表,把假期的是*安排好。
小孩子們歡喜,大人們兒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時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好在新年是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說到准備過年,那頭等重要的事情就是寫春聯,掛春聯。家家都會在門上貼上新的對聯。正如那首詩說的一樣「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據說春聯是從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滅在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命人將桃木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中國的對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下旨:「公卿士庶家,需要些對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現在,寫春聯,掛春聯已經成為了春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認為:春聯已經不只是代表新年氣息的象徵形式了,還是一種代表中華的特殊象徵。

在精心的准備和熱切的盼望下,終於迎來了除夕!家家都飄著酒年菜的香味,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讓人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喜慶團圓的除夕夜上,還有一件令小孩兒們特別高興的事情——給紅包。壓歲錢也稱作是「壓肚腰」,意謂新的一年裡腰包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在除夕晚上的零時零整放煙花、鞭炮也成為了一種特殊的習俗。她寓意著「辭舊歲,賀新春」。對於迎接新春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叫做「守歲」。「
守歲」實際上就是指大年三十的晚上到初一之間不休息,老年人、青年、小孩們一起鬧新春,分外的熱鬧。
正月初一這一天,人們都會給別人拜年,祝福大人在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小孩兒們學習進步;老人們身體健康。更多的人會去看廟會,舞獅,扭秧歌。初二初三看廟會,猜謎。
元宵節來臨,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整條大街紅火而美麗,年味十足…… 正月十九,春節結束。大人們陸續上班,小孩子們又去上學,新年的狂歡結束了。

『捌』 中國人怎麼過春節

過年習俗

年是什麼?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獲的象徵,所謂「五穀熟曰年」。
年是什麼?年是一隻怪獸,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來。它一上岸,所到之處便是洪水泛濫。後來人們在家門口貼起紅紙,院子里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把「年」嚇回逃回了海里。於是就有了除夕貼對聯,掛彩燈,穿新衣,還要剁餃餡包餃子,晚上還要攏旺火、燒柴禾,------這就是年了。
那麼古代人是怎樣過年的呢?我們先來聽聽這首「年節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寫聯對,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頭兒,
初三初四耍球兒,
初五初六跳猴兒,
…………
「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霄,這年才是過完了。那麼我們追溯古人的「年步」,先來祭灶——
灶王爺可是年節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臉的一尊,祭灶的風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對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達。在傳說中,黃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後世流行的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長得象個美女。他有一個叫「卿忌」的夫人,有六個都叫「察洽」的女兒,還有好幾位兵將。他除職掌灶火之外,還要考察人間的所作所為,上告天帝。人們還用酒糟、飴糖、粘糕等「賄賂」灶神,同時還喃喃禱祝,求他上天講好話。這個風俗一直傳到了今天,不過時間是在臘月二十四,祭食也簡化成了「灶糖灶餅」,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話,一定還會聽到奶奶、媽媽在叮囑灶王:上天說好話,不好的可別說……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

爆竹最初是巫術的一種工具,作用是驅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並不是象現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燒竹子,發出噼叭之聲,驚嚇鬼怪。屠蘇即屠蘇酒,意為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說於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後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

桃符又稱「桃版」,是春聯的前身。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從漢代起即有用桃作厭勝之具的風習,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桃符轉化成春聯據說緣於五代後蜀之主孟昶。紙制的春聯則是明、清才興盛起來。今天的春聯意在於渲染年節氣氛,祝吉求祥,已經失去了舊時春聯的驅闢作用,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寫了聯對,接下來該准備過年的食物了,年節飲食很多,諸如年糕、年夜飯、更歲餃子等。另外還有巫術味很濃的飲食,如桃湯、柏酒、椒酒、五辛盤。桃湯是用桃煮的湯,柏酒是一種用柏樹葉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飲用,意為避邪祈福。五辛盤即以蔥、姜等五種辛辣食品置盤中,又稱春盤。俗謂可以辟惡、除瘟、通五臟,也有賀新的意思。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團圓之夜,中國人難解一個團圓心結,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趕回家中吃年夜飯、守歲。除夕夜的家是一個格外溫馨甜蜜的空間,在歷史上甚至連監中的犯人也釋放回家團聚。全家人團坐桌前,開始了「團年」、「守歲」的進程。先是一餐「團年飯」飯後闔家團坐守歲。
此時小輩兒人向父祖家長行禮辭歲, 老人們則要分壓歲錢。壓歲錢也叫「押歲錢」「代歲錢」、「歲歲錢」,原是用來 厭勝驅邪、幫助小孩子過年的,後世則多藉此表示親情愛意。 團年飯後還要「消夜」,一家人吃著 點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細雨,靜待天明,這便是守歲。另外除夕夜還有鏡聽、照田蠶、賣痴呆、打灰堆等習俗,以此來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願新的一年小孩聰慧,萬事如願。
「鄉村裡過年,從臘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個半月的鑼鼓聲,這聲音單調,卻打動到咱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坎上。就在這時際,……發現迎春花開了。」
是的,迎春花開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古人將新正的前八天分別以六種動物和人、谷相稱。正月一日為雞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雞辟邪之舉,方法是殺雞著門或貼畫雞於門。從元旦開始,人們開始忙著拜年賀節。拜年在漢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這天進宮朝拜,君臣同樂。到了明清兩代,官場拜年則發展成虛文的禮節,往往是「望門投刺」,不管認不認識。有詩為證: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歡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復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這天的習俗活動是「送窮」,而對商家來說,初五這天商家開業。正月的活動一直到了十五,才漸漸平靜……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是怎麼過年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哪裡生豬多 瀏覽:95
英國隔離檢測包多少錢 瀏覽:947
印尼在中國的什麼方向 瀏覽:100
越南姓什麼名字好 瀏覽:603
大學生如何評價中國女籃 瀏覽:121
一個人去越南旅遊需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375
越南奇跡手游裝備怎麼打 瀏覽:991
英國回上海航班取消怎麼辦 瀏覽:369
義大利考雅思怎麼准備 瀏覽:561
越南帽子是干什麼的 瀏覽:900
中國客機最多坐多少客人 瀏覽:111
衣索比亞在義大利哪個位置 瀏覽:360
中國男足世界盃怎麼進伊朗 瀏覽:394
伊朗是哪個周的 瀏覽:172
印尼菠蘿蜜樹在哪裡 瀏覽:342
印度天才有哪些人 瀏覽:313
蘋果se越南賣多少 瀏覽:203
救命的印度文怎麼寫 瀏覽:186
義大利薩鉑塗料效果怎麼樣 瀏覽:730
義大利和捷克哪個國家留學好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