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梁曉聲:中國人,你缺了什麼
日前,梁曉聲思想隨筆集《中國人,你缺了什麼》由中華書局出版。在這部書里,人們看到的是一位「有良知,有擔當,以家國天下為己任」思想者梁曉聲。 梁曉聲在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時,還是一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帶著《今夜有暴風雪》的殘酷和夢想撰述知青生活。事實上,他還有一串長長的履歷:1968年下鄉赴黑龍江省生產建設兵團;回城之後,1974年入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1977年畢業後被分配至北京電影製片廠任編輯、編劇;1988年至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任藝術廠長;2002年調至北京語言大學,在人文學院任教。這本隨筆集,集中了他近年來對於「家國天下」的思考和責任。 如,在《中國檔案制度質疑》中他說,自己也曾給別人做過「政治結論」,現在應該還存留在別人的檔案里——「那是一個正直青年梁曉聲曾經的作為」。《少年初識悔滋味》中,梁曉聲回憶自己曾是一位被撤職的班長,因為縱容一位戰士私底下養雞而被舉報。《紙簍該由誰來倒》中,他回憶自己作為一位普通教師的生活。《低消費,也瀟灑》中,他又還原為一位喜歡去早市買便宜貨而被老婆批評的底層市民。他在《關於張瀾》、《三份提案》又成為一位敢於說話的政協委員。變化的是身份,不變的是責任。 在他的身上,可見「一個人與一個時代,三十年的愛恨糾結」。梁曉聲一直傾注心血關注中國文化、社會和民生,積極創作與時代、與現實緊密相連的文學作品。 在《中國人,你缺了什麼》圖書發布現場,梁曉聲一個人坐在講台前 ,一講就是兩個小時,聲音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瘦削的面龐時常顯得很嚴肅,現場不時傳出掌聲。 「我在法國乘公交車,因為不懂規矩從前門上車,司機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把我一頓罵,我又聽不懂,不知該怎麼辦。陪同的法國朋友對司機說了幾句話之後,司機忽然變得客氣起來,和藹地請我從後門上車。我問他,你說啥了?對方說,『我說你是日本人。初來法國,日本人在法國很受尊重,因此可以被原諒。』」這樣的解釋讓梁曉聲非常憤怒又陷入沉思。 他說:「紅燈停,綠燈行,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沒有車的時候,你會不會闖紅燈呢?這種事我做過。但在國外,和我同行的外國朋友卻堅定地站立在紅燈前死等它變成綠燈。我好奇問了一句原因。他說,也許對面的窗戶里會有孩子在看著我們。」這樣的回答又震撼了他的心靈。 「陽光底下,農村人,城市人,應該是平等的。但弱者有時對這平等反倒顯得誠惶誠恐,不是他們不配,而是因為這起碼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在《中國人,你缺了什麼》一書中,梁曉聲將內容分為「公民的底線」、「人性的質地」、「被撕裂的中國」三部分。他以樸素的情感、動情的筆觸,勾勒出變革時代的中國的某些制度的缺失、群體的焦慮、人性的涼薄及個體尊嚴的失落。他從精神構建、社會制度、物質追求等多種層面,透視當代國人的困境。他變身為不同的身份、身處不同的層面,對時代發聲,他的思想隨筆集充滿了血性和知性。 在回答「為何重視非虛構寫作文體」時,梁曉聲說:「在十八、十九世紀,無論小說家、劇作家、散文家、詩人、哲學家,都曾對國家、社會以時評的方式發聲。雨果、托爾斯泰、蕭伯納、海涅、拜倫、雪萊無一例外。我不認為作家就只是寫小說。作家應該像那些經典作家一樣,發表對社會、時代的看法。」 因為如此,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寫下《龍年一九八八》、《九三斷想》、《凝視九七》、《思考毛澤東》等思想隨筆,後來有寫作《二十一世紀的證明》、《郁悶的中國人》等雜文。「我把自己定位為時代的書記員。」 在梁曉聲看來,當下時代光怪陸離的現實,遠遠超過作家的想像。「我認為,當下,如果小說反映現實生活尚有一定的力量,電影、電視劇就太不夠了。我們幾乎很少從影視中看到對現實生活的反映。『非虛構』確實是一種好的方式。」 梁曉聲承認以前也很在乎別人對他作品的看法和評價。「我相當敏感。總是希望甚至巴望著聽到好評。但到了45歲、尤其50歲以後,我會想,中國少我一個小說家又會怎樣?」「我相信,中國需要更多的人對現實發出自己的聲音。」 2013年,梁曉聲以政協委員的身份提了三份提案:一是,呼籲「有效懲處貪污腐敗」;二是,談「城鎮化該往何處去,值得研究」;三是,指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重視」。出版此書,他最開心的是「編者把這三份提案也收了進去」。
⑵ 周國平的《中國人缺少什麼》原文
太長了,分兩個發
一,對百年文化反省的一個反省:什麼逃脫了反省反而成了反省的前提?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從尼採的一篇文章套用來的,那篇文章的題目是《德國人缺少什麼》。遺憾的是,尼采講這樣的題目用不著做譬如說德國與東方或者德國與英國之 類的比較,他只是把德國的現狀與他心目中的標准做一個比較,然後直截了當說出他的批評意見來。而一個中國人講《中國人缺少什麼》這樣的題目,似乎就理所當 然地成了一個所謂中西文化比較的題目。事實上,中國人也的確是在西方的沖擊下才開始反省自己的弱點的。我們本來是一個沒有反省習慣的民族,從來以世界的中 央自居,不把夷狄放在眼裡。如果不是鴉片戰爭以來不斷挨打,我們到今天也不會想到要反省。不過,挨打之後,我們也真著急了,反省得特別用力,以至於以中西 比較為背景的文化反省成了20世紀中國思想界說得最多的話題。該說的話好像都說過了,再說就不免老調重彈,所以我從來不參加這類討論。
也許由於我始終與這個話題保持著一個距離,因此,當我現在來面對它的時候,我就獲得了一個與身在其中的人不同的角度。我在想:百年來的文化反省本身是否也 是一個需要反省的對象呢?我發現情況確實如此。我已經說過,我們是因為挨打而開始反省的,反省是為了尋找挨打的原因,改變挨打的狀態。之所以挨打,明擺著 的原因是中國貧弱,西方國家富強。所以,必須使中國富強起來。於是,富強成了20世紀中國的主題。為了富強,中國的先進分子便向西方去尋求真理。所謂尋求 真理,就是尋求西方國家富強的秘訣,尋求使中國富強起來的法寶。這種秘訣和法寶,在洋務派看來是先進的技術和武器,所謂「西洋奇器」和「堅船利炮」,在維 新派和革命派看來是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憲或共和,在新文化運動看來是科學和民主。當然,你可以說認識是在一步步深入,但是,基本的出發點未變,就是 把所要尋求的真理僅僅看做實現國家富強之目標的工具,與此相應,反省也只局限在那些會妨礙我們富強的弱點上。我不能說這樣的出發點完全不對,不妨說是形勢 逼人,不得不然。可是,在這樣的尋求真理和這樣的反省中,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一個嚴重弱點不但逃脫了反省,而且成了不可動搖的前提,這個弱點就是重實用價值 而輕精神價值。
二,以嚴復為例:用實用眼光向西方尋求真理
我以嚴復為例來說明我的看法。嚴復是一個適當的例子,他是百年來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的先行者和傑出代表,其影響覆蓋了世紀初整整一代中國知識分子。他的 高明之處在於,他首先認識到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是憑空建立的,而有其哲學上的根據,應該把這些哲學也引進來。但是,即使是他,或者說,特別是他,亦是用實用 眼光去尋求真理的。
大家知道,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嚴復翻譯了8部西方名著。關於他的翻譯,我想提示兩點。第一,他引進的主要是英國的社會哲學,之所以引進,除了他在英國留 學這個經歷上的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因為他有強烈的社會關切,在他看來,斯賓塞的進化論社會哲學是警醒國人起來求富強的合適的思想武器。第二,他翻譯的方式 是意譯和節譯,通過這個方式,他舍棄乃至歪曲了他理解不了的或不符合他的需要的內容,更加鮮明地貫徹了求富強這個意圖。
舉一個例子。在他的譯著中,有約翰"穆勒的《論自由》,他譯做《群己權界論》。這部著作的主旨是要確定社會對於個人的合法權力的限度,為個人自由辯護。在 書中,穆勒反復強調的一個論點是:個人自由本身就是好的,就是目的,是人類幸福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使得人類的生活豐富多樣,生氣勃勃。書中有一句話准確表 達了他的出發點:「一個人自己規劃其存在的方式總是最好的,不是因為這方式本身算最好,而是因為這是他自己的方式。」
事實上,肯定個人本身就是價值,個人價值的實現本身就是目的,這個論點是西方自由主義思想的核心。無論是洛克、約翰"穆勒以及嚴復最信服的斯賓塞等人的古典自由主義,還是以羅爾斯、哈耶克為代表的當代自由主義,都是把個人自由看做獨立的善。羅爾斯正義論的第一原則就是自由優先,他認為較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 利益不能構成接受較小的自由的充足理由。他還強調,自尊即個人對自己價值的肯定是最重要的基本善。哈耶克則反復闡明,個人自由是原始意義上的自由,不能用 諸如政治自由、內在自由、作為能力的自由等具體的自由權利來混淆它的含義。
可是,在嚴復的譯著里,這個核心不見了。在他所轉述的英國自由主義理論(見約翰"穆勒《群己權界論》和斯賓塞《群學肄言》)中,個人自由成了一種手段,其價值僅僅在於,通過個人能力的自由發展和競爭,可以使進化過程得以實現,從而導致國家富強。
與德國哲學相比,英國哲學本來就偏於功利性,而嚴復在引進的時候,又把本來也具有的精神性割除了,結果只剩下了功利性。只要把真理僅僅當作求富強的工具, 而不同時和首先也當作目的本身,這種情況的發生就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樣一來,一方面,必定會對人家理論中與求富強的目的無關的那些內容視而不見,另一方 面,即使看見了,也會硬把它們塞進求富強這個套路中去。
這個例子十分典型,很能說明當時中國思想界的主流傾向。究其原因,只能從我們重實用的文化傳統和國民性中去找。由於重實用,所以一接觸西方哲學,就急於從 裡面找思想武器,而不是首先把人家的理論弄清楚。中國人是很少有純粹的理論興趣的,對於任何理論,都是看它能否盡快派上用場而決定取捨。在世紀初的這班人 里,嚴復算是好的,他畢竟讀了一些西方原著,其他人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章太炎輩基本上是道聽途說(只看日本人的第二手材料),然後信口開河(將聽 來的個別詞句隨意發揮,與佛學、中國哲學、西方其他哲學片斷熔於一爐),為我所用。也由於重實用,所以對於西方哲學中最核心的部分,即涉及形而上學和精神 關切的內容,就讀不懂也接受不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般沒有精神價值的地位。無論什麼精神價值,包括自由、公正、知識、科學、宗教、真、善、美、愛情等 等,非要找出它們的實用價值,非要把它們歸結為實用價值不可,否則就不承認它們是價值。
我不否認,中國有一些思想家對於人的精神問題也相當重視,例如嚴復提出要增進「民德」,梁啟超鼓吹要培育「新民」,魯迅更是孜孜不倦地呼籲要改造「國民性 」。但是,第一,在他們那裡,個人不是被看做個人,而是被看做「國民」,個人精神素質之受到重視只因為它是造成民族和國家素質的材料。第二,他們對於精神 層面的重視往往集中於甚至局限於道德,而關注道德的出發點仍是社會的改造。因此,在我看來,其基本思路仍不脫社會功利,個人精神的獨立價值始終落在視野外 面。
三,王國維:重視精神價值的一個例外
那麼,有沒有例外呢?有的,而且可以說幾乎是唯一的一個例外。正因為此,他不是一個幸運的例外,而是一個不幸的例外,不是一個成功的例外,而是一個失敗的 例外。在世紀初的學者中,只有這一個人為精神本身的神聖和獨立價值辯護,並立足於此而尖銳批評了中國文化和中國民族精神的實用品格。但是,在當時舉國求富 強的吶喊聲中,他的聲音被完全淹沒了。
我想從一件與北大多少有點關系的往事說起。兩年前,北大熱鬧非凡地慶祝了它的百年大典。當時,純種的北大人或者與北大沾親帶故的不純種的北大人紛紛著書立 說,登台演講,慷慨陳詞,為北大傳統正名。一時間,蔡元培、梁啟超、胡適、李大釗、蔣夢麟等人的名字如雷貫耳,人們從他們身上發現了正宗的北大傳統。可 是,北大歷史上的這件在我看來也很重要的往事卻好像沒有人提起,我相信這肯定不是偶然的。
北大的歷史從1898年京師大學堂成立算起。1903年,清政府批准了由張之洞擬定的《奏定學堂章程》,這個章程就成了辦學的指導方針。章程剛出台,就有 一個小人物對它提出了尖銳的挑戰。這個小人物名叫王國維,現在我們倒是把他封做了國學大師,但那時侯他只是上海一家小刊物《教育世界》雜志的一個青年編 輯,而且搞的不是國學,而是德國哲學。當時,他在自己編輯的這份雜志上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批評張之洞擬定的章程雖然大致取法日本,卻惟獨於大學文科中削除 了哲學一科。青年王國維旗幟鮮明地主張,大學文科必須設立哲學專科和哲學公共課。他所說的哲學是指西方哲學,在他看來,西方哲學才是純粹的哲學,而中國最 缺少、因此最需要從西方引進的正是純粹的哲學。
王國維是通過鑽研德國哲學獲得關於純粹的哲學的概念的。在本世紀初,整個中國思想界都熱中於嚴復引進的英國哲學,唯有他一人醉心於德國哲學。英國哲學重功 利、重經驗知識,德國哲學重思辯、重形而上學,這裡面已顯示了他的與眾不同的精神取向。他對德國哲學經典原著真正下了苦功,把康德、叔本華的主要著作都讀 了。《辨證理性批判》那麼難懂的書,他花幾年時間讀了四遍,終於讀懂了。在我看來,他研究德國哲學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些枝節問題上,諸如把叔本華美學思想 應用於《紅樓夢》研究之類,許多評論者把眼光集中於此,實在是舍本求末。最重要的是,通過對德國哲學的研究,他真正進入了西方哲學的問題之思路,領悟了原 本意義上的哲學即他所說的純粹的哲學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王國維所認為的純粹的哲學是什麼樣子的呢?簡單地說,哲學就是形而上學,即對宇宙人生做出解釋,以解除我們靈魂中的困惑。他由哲學的這個性質得出了兩個極 重要的推論。其一,既然哲學尋求的是「天下萬世之真理,非一時之真理」,那麼,它的價值必定是非實用的,不可能符合「當世之用」。但這不說明它沒有價值, 相反,它具有最神聖、最尊貴的精神價值。「無用之用」勝於有用之用,精神價值遠高於實用價值,因為它滿足的是人的靈魂的需要,其作用也要久遠得多。其二, 也正因此,堅持哲學的獨立品格便是哲學家的天職,決不可把哲學當作政治和道德的手段。推而廣之,一切學術都如此,唯以求真為使命,不可用做任何其他事情的 手段,如此才可能有「學術之發達」。
用這個標准衡量,中國沒有純粹的哲學,只有政治哲學、道德哲學,從孔孟起,到漢之賈、董,宋之張、程、朱、陸,明之羅、王,都是一些政治家或想當而沒有當 成的人。不但哲學家如此,詩人也如此。所謂「詩外尚有事在」,「一命為文人,便無足觀」,是中國人的金科玉律。中國出不了大哲學家、大詩人,原因就在這里。
尤使王國維感到憤恨的是,當時的新學主流派不但不通過引進西方的精神文明來扭轉中國文化的實用傳統,反而把引進西學也當成了實現政治目的或實利目的的工 具,使得中國在這方面發生改變的轉機也喪失了。他沉痛地指出:政治家、教育家們混混然輸入泰西的物質文明,而實際上,中國在精神文明上與西方的差距更大。 中國無純粹的哲學,無固有之宗教,無足以代表全國民之精神的大文學家,如希臘之荷馬、英之莎士比亞、德之歌德者。精神文明的建設無比困難:「夫物質的文 明,取諸他國,不數十年而具矣,獨至精神上之趣味,非千百年之培養,與一二天才之出,不及此。」精神文明原本就弱,培養起來又難,現在只顧引進西洋物質文 明,精神文明的前景就更加堪憂了。
四,中西比較:對精神價值的態度
這么看來,對於「中國人缺少什麼」這個問題,在本世紀初已經有兩種相反的答案。一種是王國維的答案,認為最缺的是精神文明。另一種是除王國維以外幾乎所有 人的答案,認為最缺的是物質文明,即富強,以及為實現富強所必需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武器。至於精神文明,他們或者還來不及去想,或者乾脆認為中國已經充分具 備。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或早或晚都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說西方是物質文明發達,中國是精神文明發達,甚至是全世界最發達的。直到今天,還有人宣 布,中國的精神文明全世界第一,並且承擔著拯救世界的偉大使命,21世紀將是中國世紀雲雲。
當然,在這兩種不同答案中,對於精神文明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在王國維看來,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對精神價值的尊敬,承認精神有物質不可比擬的神聖價值和不可 用物質尺度來衡量的獨立價值,一個民族精神文明的成就體現為它在哲學、宗教、文學、藝術上所達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所說的精神文明,基本上是指儒家的那一套 道德學說,其成就體現為社會的穩定。
你們一定已經想到,我是贊成王國維的答案的。在我看來,中國人缺少對精神價值的尊敬,從而也缺少對守護和創造了精神價值的人的尊敬,這是明顯的事實。我暫 時先提一下這方面最直觀的一個表現。在歐洲國家,任何一個城鎮的居民最引以自豪的事情是,曾經有某某著名的哲學家、藝術家、學者在那裡生活過,或者居住過 一些日子,他們必會精心保存其故居,掛上牌子註明某某何時在此居住。我在海德堡看到,這個僅幾萬人口的小城,這樣精心保存的故居就有數十處。在巴黎先賢祠 正廳里只安放了兩座精美的墓,分別葬著伏爾泰和盧梭。如果不算建祠時葬在這里的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一些政治家和軍人,進入先賢祠的必是大哲學家、大文學家、 大科學家,總統之類是沒有資格的。想一想即使在首都北京保存了幾處文化名人故居,想一想什麼人有資格進入八寶山的主體部分,我們就可知道其間的差別了。 五、 從頭腦方面看中國人缺少精神性
說我們不重視精神本身的價值,這是一個婉轉的說法。換一個直截了當的說法,我要說中國人、中國文化缺少精神性,或者說精神性相當弱。所謂精神性,包括理性和超越性兩個層次。理性屬於頭腦,超越性屬於靈魂。所以,精神性之強弱,可以從頭腦和靈魂兩個層次來看。
精神性的一個層次是理性。通俗地說,有理性即有自己的頭腦。所謂有自己的頭腦,就是在知識的問題上認真,一種道德是否是真理,一種認識是否是真知,一定要追問其根據。從總體上看,西方人在知識的根據問題上非常認真,而我們則比較馬虎。
熟悉西方哲學史的人一定知道,西方哲學家們 極關注知識的可靠性問題,尤其是近代以來,這方面的討論成了西方哲學的主題。如果要對人類知識的根據追根究底,就會發現其可靠性面臨著兩大難題:第一,如 果說與對象符合的認識才是真知,可是對象本身又永遠不能在我們意識中出現,一旦出現就成了我們的認識,那麼,我們如何可能將二者比較而判斷其是否符合?第 二,我們承認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同時我們又相信在人類的知識中有一種必然的普遍的知識,它們不可能來自有限的經驗,那麼,它們從何而來?康德以來的許 多西方哲學家之所以孜孜於要解決這兩個難題,就是想把人類的知識建立在一個完全可靠的基礎上,否則就放心不下。相反,中國的哲學家對這類問題不甚關心,在 中國哲學史上,從總體上懷疑知識之可靠性的只有莊子,但基本上沒能有後繼者。知識論是中國傳統哲學最薄弱的環節之一,即使討論也偏於知行關系問題。宋明時 期算是最重視知識論的,可是所討論的知識也偏於道德認識,即所謂「德行之知」。程朱的格物致知的「知」,陸王的盡心窮理的「理」,皆如此,分歧只在悟道的 途徑。
在哲學之外的情況也是這樣。在西方,具有純 粹的思想興趣、學術興趣、科學研究興趣的人比較多,他們在從事研究時只以真知為目的而不問效用,正是在他們中產生了大思想家、大學者、大科學家。中國人則 少這樣的人。以效用為目的研究是很難深入下去的,一旦覺得夠用,就會停下來。同時,唯有層層深入地追問根據,才能使理論思維趨於嚴密,而由於中國人不喜追 根究底,滿足模稜兩可,大而化之,所以理論思維不發達。此外,本來意義上的熱愛真理也源於知識問題上的認真,因為認真,所以對於自己所求得的真知必須堅 持,不肯向任何外來的壓力(政府,教會,學術權威,輿論,時尚)屈服。中國曾經有過許多為某種社會理想獻身的革命烈士,但不容易出像蘇格拉底這樣為一個人 生真理獻身的哲學烈士,或像布魯諾這樣為一個宇宙真理犧牲的科學烈士。
⑶ 中國人缺乏什麼
缺自信
聽說有新武器,新科技,新政策,新成就要麼就大吹特吹,容不得別人批評;要麼就大貶特貶,把它說的什麼都不是。這兩種都是不自信的表現。
一談到民族功績,比如反帝愛國運動,抗戰救亡運動什麼的,就說是政府在吹,不是嫌朝鮮戰爭死的人多了,就是說抗日戰爭是美國蘇聯幫著打的,完全視祖先的勇氣和犧牲為無物。這是典型的不自信。
一談到美國人,日本人就大誇特誇,然後拿他們好的和中國不好的比,以點蓋面,這也是不自信的表現。
一看到自身有了什麼缺點,不是想法改正,而是大談民族劣根性,殊不知這世上的強大民族都不是自來就優秀的,而是後天通過不斷的歷練和考驗,通過全民族團結一致,共同克服困難的過程而逐漸優秀起來的。
當中華民族自信的時候,他會用客觀,公正,積極,學習的態度看待自身和別人,那時中華民族會毋庸置疑的強大。
⑷ 中國人缺少什麼
中國人缺少憂患意識。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愛國傳統,愛國主義教育還應不斷強化,歷史教學中還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大的國際背景下,沒有多少人去關注國防,在美國的強權政治下,中國人應有憂患意識。國家雖然強大了,中國人必須還要卧薪嘗膽。
⑸ 《中國人,你缺了什麼》
我缺了公平公正
⑹ 中國人,你缺了什麼
國人少的是靈魂與信仰
⑺ 如今的中國人缺少什麼
缺遠見,缺良心,缺勇氣,缺正直品行,缺做人底線,缺自由思想。
⑻ 《中國人,你缺了什麼》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人,你缺了什麼》(梁曉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中國人,你缺了什麼
作者:梁曉聲
豆瓣評分:6.3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3-4
頁數:268
內容簡介:
【關於中國,關於社會,梁曉聲二十年思考結晶。作家龍應台隆重推薦!附贈精緻書簽! 】
本書收錄梁曉聲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間思想隨筆43篇,追問中國,思考社會,貫穿始終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場和人文情懷。其中《當「交管」撞上「人文」 》等新作是首次結集出版。梁曉聲的思想隨筆質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本書特色】
☆ 二十年思考結晶,超值收藏:著名作家梁曉聲思想隨筆精選,收錄1993到2013年二十年間隨筆43篇,追問中國,思考社會。
☆文學界「異數」,大人文情懷:梁曉聲是文學界的「異數」,他的文字兼具作家、思想者、民生問題觀察員三個維度,質朴,淡泊,犀利!梁曉聲是中國少數敢說真話的作家之一;作為政協委員,他為百姓疾苦拍過桌子。他以悲憫的情懷、敏銳的目光直面中國社會問題,為平民代言,思考國家責任,呼喚社會良知,讓讀者看清社會真相!
☆ 附贈精緻紀念書簽:最深刻、純粹的思想隨筆,隨書贈送精緻紀念書簽一枚,精彩不容錯過!
【評論推薦】
知識分子歷來就有矯正社會惡疾和喚醒民眾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這一點上,作家梁曉聲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作家、社會評論家、思想家 龍應台
二十多年來中國和世界的變化讓我們改變得太多太多,但梁曉聲式的慷慨陳詞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
——評論家、文化學者 張頤武教授
魯迅、巴金和沈從文等作家繼承的都是契訶夫的傳統,而梁曉聲是個例外,梁曉聲繼承的是高爾基的傳統。
——北京語言大學 路文彬教授
他的寫作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始終稟持著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情懷,始終高揚著人文主義的旗幟,他從不因為所謂純文學的原因而放棄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與批判。他是一個作家,更是一個思想者。
——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 吳義勤教授
作家分兩類:一類服務於社會,一類服務於心靈。而用心靈發展出的智識,又反哺於社會,或從社會發展出的智識,透浸於心靈,則是作家應物的本事。梁曉聲有他那一代的作家的顯著特點,既勤奮又悲憫,在社會與心靈的總作用下,替我們發聲,這是尤為要致以敬謝的,我為其常識與智識所感動。
——《新周刊》主筆 胡赳赳
生活中的梁曉聲或許是個鄉願,低調、充滿溫情,但在爭取公權力上,作為政協委員的梁曉聲是個鬥士,聲色俱厲、直言上書。
——《南方人物周刊》
如果一個民族完全陷於理想主義的狂熱當中,那實在是太天真了,但是如果在一個民族當中,完全找不到理想主義的痕跡,那又實在是太墮落了,所以我想在今天我們這樣一個商業社會當中,我們身邊還會有像梁曉聲先生這樣的理想主義者,應該是我們所有年輕人的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鳳凰衛視• 世紀大講堂》
我深為梁曉聲的骨氣和血性而感染……在為梁曉聲不泯滅的良心叫好的同時,也不由使我為之一震:原來中國有血性的好人還沒死絕!!
——經濟學家 巴俊宇
喜歡梁曉聲的思考,很深刻。從他的角度解讀中國社會各個方面,很多思想給人啟發。
——普通讀者 好運08
作者簡介:
梁曉聲,作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生於哈爾濱,197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代表作品有《今夜有暴風雪》《一位紅衛兵的自白》《年輪》《浮城》《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創作了小說、散文、雜文等一千六百餘萬字。
⑼ 中國人到底缺什麼了
一個中國人是黃金,兩個中國人是狗屎!缺合作精神,實踐!
還缺...一篇找來的文章希望能幫助到你:
——偶然的傷痛,必然的思考
誰能想像,這件陳列在首都博物館堪稱古代工匠史詩般巨作的元青花鳳首扁壺曾經盡是48塊大到13厘米、小到只有2厘米的碎瓷片!說到這里,她不僅有個幽然的外表,更有一個夢幻而迷離的身世。據考古發現她本應是工匠手中的完美,應修圓時稍有傾斜,按例應砸碎後埋入故宮後院,但卻只碎了一個小口,後來被太監們偶然撿到便保留了下來,後又因各種原因變成了48塊碎片,又更加偶然的被考古發掘者一一撿到,重新粘合起來後,才有了今天的燦爛!她的存在不是必然的!在經過千百年的風雨滄桑中,由於無數巧合而偶然的避開了時間的摧殘,在今天與我們再度相遇,不可否認,這是一種求不來的緣分!在這眾多的偶然後她為我們創造的價值卻是必然的......
2008年5月12日,在昔日里平靜的汶川,盡偶然的發生了百年不遇的8.0級大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不僅死傷無數,就連四川大小博物館里的珍惜文物也都回復了往日破碎的風塵…還記得,5.12後的幾個月中,許許多多來自各方文物鑒定修復的人員紛紛趕往他們熟悉而陌生的廢墟中,映入眼簾的是責任,手中撫摸的是歷經風霜又再一次偶然而又必然的回到手中的文物…盡管長達好幾個月的文物修復工作,與傳播的防震知識,但國家文物局統計數據顯示,四川省共有6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4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此外,四川省館藏文物損失1800餘件,其中,有珍貴文物(國家三級以上文物)151件!
不記得是誰問過我:「那失去的文物怎麼辦呢?」。沒錯,失去的文物怎麼辦呢?面對這組龐大的數據,我們又還能做什麼呢?災難後我們所挽回不了的又如何向後人交代呢?掉了的,我們可以撿起來,碎了的,我們可以修復,而消失的…我們只能推了又推,躲了又躲,誰都不願看那一張張破碎的容顏。除此之外又能怎樣?誰能留得住世上一縱即逝的光陰?誰能知道中國人偶然的必然後,是否還會有千千萬萬個偶然?在寂靜的廢墟中,這個答案告訴我們——讓防災比救災做得更好!讓偶然後的必然少一點!
黑夜裡,我們無法使黎明來得更倉促,卻能使街燈再亮一些、家再溫暖些...我們無法得知狂風暴雨何時降臨,卻能為自己或身邊的人多帶一把傘。同樣我們不知道何時、何地會發生地震或海嘯,也不知昨天才掃去塵土,千百年後又重新再次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一個個奇跡,今天是否會因為某種原因而悄然的永遠離去...面對這些我們無法挽回的過失,我們也許會悔恨終生,也許會奮不顧身的做到一切自己還能做的。但是……
有一次,我從朋友家好不容易求得一組很精緻的茶杯,也只是隨便用報紙包了幾下,然後放如一個塑料袋中。興奮的走在回家路上,突然,因塑料袋質量太薄,一下子斷掉了......事後,固然很傷心,但假設,我當時多包幾張報紙,或換個厚一點的塑料袋,縱是拿在手上,這一切的一切如果得以實施,可能就沒有悲劇發生。換句話說,四川的各大博物館如果在很早之前就向各大博物館學習掌握了防震技術,也許......
在面對未來種種的偶然與迷茫中,我們無權改變這一切偶然的發生,卻可以在現在做到一切能改變偶然後必然幾率的事物。也許明天會彗星撞地球,也許明天會山崩地裂!但,今天我們還可以讓樓房更堅固,讓明天的哭泣化作無憾的暖暖層霄!
⑽ 中國人你缺了什麼好詞好句
慣穿始終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場和人文情懷.
內容簡介
《中國人,你缺了什麼》收錄梁曉聲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間思想隨筆43篇,追問中國,思考社會,貫穿始終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場和人文情懷。其中《當"交管"撞上"人文" 》等新作是首次結集出版。梁曉聲的思想隨筆質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1.的底線
( 陽光底下,農村人,城市人,應該是平等的。弱者有時對這平等反倒顯得誠惶誠恐似的,不是他們不配,而是因為這起碼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2.人性的質地
(其實人文就在我們的尋常生活中,就在我們人和人的關系中,就在我們人性的質地中,就在我們心靈的細胞中……)
3..被撕裂的中國
(中國已經有必要有能力多少關懷一下窮人的生存狀況和命運了,再拖延下去就不是回子事了。此國家大理也,符合社會之仁性也。)
慣穿始終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場和人文情懷.
思想隨筆質朴,淡泊,犀利,可讀性強,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