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什麼是中國製造業

什麼是中國製造業

發布時間:2022-01-18 16:53:32

⑴ 中國製造業

在次貸危機和金融風暴的全球背景下,我國製造業可謂是機會和挑戰並存。
一方面,從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機會看,美、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國家經濟將金融危機重創之後,2009年經濟將陷入衰退或衰退的邊緣,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將勢必向發展中國加速轉移以對沖本土經濟的不景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這將對中國製造業的成長和升級帶來歷史性契機。次貸危機後,發達國家製造業的前景將更加暗淡,迫於利潤與生存的壓力,發達市場的製造企業將向中國加速轉移生產,國內企業的產業結構升級也隨之迅速提升,這必然有助於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心」地位的提升。
另一方面,從我國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挑戰看,中國製造業面臨產業升級和轉型等系列挑戰:
(1)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製造業相關部門的外部需求將有所減弱,部分行業產能面臨重新調整,從2008年1-9月份我國的製造業出口結構看,中國機電產品的出口仍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率,然而紡織等勞動密集型或初級加工部門的出口面臨嚴峻挑戰。
(2)目前,中國製造業生產技術特別是關鍵技術主要依靠國外的狀況仍未從根本上改變,部分行業勞動密集型為主,附加值不高。目前,盡管我國製造業的技術創新有所提高,但在自主開發能力仍較薄弱,研發投入總體不足,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缺乏世界一流的研發資源和技術知識,對國外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創新不足,基本上沒有掌握新產品開發的主動權。不但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與新興市場國家也有一定差距,根據韓國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07韓中公司在製造業領域的技術差距為3.8年,韓中製造公司技術差距最大的是鋼鐵和紡織業領域,韓國領先中國4.1年,而在電子領域,兩國公司之間的差距為3.4年。
(3)產業集中度不高,組織結構有待於優化。中國製造業企業小而散,經營規模和專業化協作和國際同行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整體實力較弱,缺少參與國際競爭的"航空母艦",使中國製造業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面臨著組織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尤其是如集成電路製造裝備、轎車製造裝備、數據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等行業存在嚴重依賴外部進口行業的組織結構存在較大的調整空間。
(4)國際經營經驗仍存在較大不足,製造業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當前我國的製造業仍然處於粗放型管理狀態,與西方發達的製造業相比,我國製造業材料消耗、能源消耗高,人均生產率和設備利用率不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差。製造管理直接關繫到企業競爭力的高低,只有製造管理水平的領先,才能保證裝備製造產業的領先。要實現製造型企業的全面管理改進,必須解決製造管理這一關鍵性環節。即通過先進的內部生產計劃及控制技術,縮短生產製造周期和采購時間,實現外部供應鏈的協調與優化,降低庫存資金佔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5)劣勢(Weaknesses)。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靠低端產品競爭和頻遭技術侵權指控的表現實際上暴露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劣勢。在衡量國際競爭力的另一個關鍵指標「科學與技術」上,我國的排名是連續下降的:1994年是第23位,1995年是第27位,1996年是第28位,2001年是第35位,2002年是第33位。在「企業管理」指標中除「勞動成本」之外,其他指標排名都很落後,這也同樣說明我國在企業管理和技術創新水平方面的落後,而科學與技術又是決定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
在衡量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方面,研發投入是最基本的重要指標。按照國際慣例,企業要保持生存,其研究開發費用必須佔到企業銷售收入的2%左右;要保證領先地位,必須佔到5%以上。而在發達國家,工業企業的研究開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一般是3%~5%,高科技企業可以達到20%。據統計,1995年我國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為0.18%;其中,大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分別為0.3%和0.02%。目前,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研發費用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1%~2%,而「全球500強」中美國上榜企業是5%~20%。現在,約有2/3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沒有建立研發機構,新產品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重平均只有8%。企業如此低的研究開發投入,顯然難以保證有效地開展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從而不利於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和內生增長能力。
我國不僅研發投入少,而且知識產權也少。從近幾年的發明專利數量看,國內外申請也差距懸殊:1997~2001年,國內向國外申請從299件增至1,027件,合計1,949件,而國外來華申請從20,953件增至26,401件,合計90,686件,是國內向國外申請的46.5倍。含專利權的使用和轉讓在內的「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收支差距也不容樂觀。1997~2000年我國企業出口收入從5,500萬美元增至8,000萬美元,合計2.73億美元,而進口從5.43億美元增至12.8億美元,總計30.36億美元,高於出口10倍。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2002年我國共有9萬多項專利獲得授權,但其中只有6%左右屬於發明專利,其他都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而從國際知識產權的含金量來看,今天知識產權的保護主要集中在幾個發展前景看好的技術領域,如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在這些戰略性、前沿性和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產生重要影響的高技術領域中,美國、歐洲和日本擁有絕對優勢,如在生物技術領域,美國擁有專利佔59%,歐洲9%,日本17%。
(6)機會(Opportunities)。目前,盡管中國宏觀經濟同樣面臨周期性下滑趨勢,但製造業的景氣度還是保持在較高的水平,製造業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率保持在20%左右的增幅水平,遠遠高於美國、歐洲等製造業大國水平。因此,在金融危機的產業格局調整中,中國將強化其製造業中心的地位,並在近期內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據華盛頓經濟咨詢機構GlobalInsight預測,中國將於2009年超越美國而成為全球最大製造中心,較預期提前四年。GlobalInsight稱,2008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輸出中所佔比例將達到17%,而美國將從2007年的20%下滑至2009年的16%。
美、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將金融危機重創之後,2009年經濟將陷入衰退或衰退的邊緣,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將勢必向發展中國加速轉移以對沖本土經濟的不景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這將對中國製造業的成長和升級帶來歷史性契機。次貸危機後,發達國家製造業的前景將更加暗淡,迫於利潤與生存壓力,發達市場的製造企業將向中國加速轉移生產,國內企業的產業結構升級也隨之迅速提升,這必然有助於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心」地位的提升。
(7)威脅(Threats)。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製造業相關部門的外部需求將有所減弱,部分行業產能面臨重新調整。從2008年1~9月份我國製造業出口結構看,中國機電產品的出口仍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率,而紡織等勞動密集型或初級加工部門的出口面臨嚴峻挑戰。製造業各部門受金融危機沖擊的程度不同,但總體上呈現外部需求減弱的趨勢。

(8)中國製造業發展前景

金融危機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製造業相關部門的外部需求將有所減弱,部分行業產能面臨重新調整;另一方面促使全球製造業的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潤的壓力下,西方國家製造業將加速向亞太新興市場轉移,這勢必推進中國產業部門尤其是製造業結構的優化。
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集中在製造業領域,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的供給能力起了重要作用。當大量的跨國公司直接將生產環節轉移到中國市場,他們在分享中國企業的勞動力成本低的資源優勢時,我們卻很難在短期內學習到他們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效率優勢;相反,我們在製造領域的優勢在慢慢地消失。我們雖然具有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但並沒有形成總成本最低的優勢。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並存,應迅速做出戰略調整,進一步加大自主創新和優化管理;同時,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和國際產業轉移帶來的機遇,獲得拓展發展新空間。

⑵ 中國製造業,什麼是中國製造業

低端製造業利潤薄,競爭激烈,難以生存。高端製造業缺乏技術創新。
發展:加強技術研發,實力不夠可結合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尋找成熟的科研院校或個人的科技成果,買斷產權或合作經營都是唯一的出路。

⑶ 什麼是製造業

您好!生產洗發水當然屬於製造業。
從製造業的發展歷史來看,主要有兩類製造業:一個是加工製造業,一個是裝備製造業。大批量、標准化、生產線是加工製造業的最重要的特點。在工業化發展過程當中,加工製造業最基本的競爭方式就是成本價格的競爭。技術達到一定水平,質量達到一定標准,如果產品之間沒有差異,價格競爭的最後結果就是沒有利潤。沿海一些發達地區,比如上海、廣東,一些加工製造企業發展到一定水平後,他們發現盡管佔有的市場越來越大,但企業利潤越來越薄,甚至處於盈虧的臨界點上。發達國家也經歷過這樣的過程,往後就進入差異化競爭過程。裝備製造業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不是成本價格的競爭,而是性能、質量、營銷、品牌等等各方面差異的競爭,只有這些才能真正為企業帶來利潤,中國現在工業化發展已經到了這個階段。一些企業已經發現加工製造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希望向裝備製造業升級。十六大報告提出產業升級問題,實際上也涉及到製造業本身的發展。現在製造業正處於一個由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逐步向裝備製造業轉變的發展過程中。下一階段,中國工業應該向裝備製造業方面發展,否則中國工業化發展帶來的實際經濟效益和社會福利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⑷ 中國製造業指的是什麼

中國製造業是指對製造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場要求,通過製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工業品與生活消費品的行業,包括扣除採掘業、公用業後的所有30個行業。

⑸ 製造業包括什麼

1、農副食品加工業

2、食品製造業

3 、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

4、煙草製品業

5、紡織業

6、紡織服裝、服飾業

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

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

9、傢具製造業

10、造紙和紙製品業

11、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12、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

13、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14、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

15、醫葯製造業

16、化學纖維製造業

17、橡膠和塑料製品業

1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1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2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21、金屬製品業

22、通用設備製造業

23、專用設備製造業

24、汽車製造業

2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2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2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28、儀器儀表製造業

29、其他製造業

30、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31、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5)什麼是中國製造業擴展閱讀:

優勢:

(1)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領域占優勢,競爭力強。而且中國的勞動力素質也比較高,比如,在廣東、浙江一帶的勞動力一部分是農村出來的高中生,這些人的素質相當不錯。

(2)我國潛在消費市場大,能夠容納這些產品,促進這些產品很快地形成規模經濟。通常,一個國家的產品首先要在國內銷售。

取得了一定的經驗,達到一定的產量規模以後,再走向國際市場。中國這么大的國內消費市場為產品的開發、發展創造了基本條件。

(3)製造業基礎比較完善。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和支柱性產業,製造業為今後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製造業的發展面臨的國際和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進入到一個更加廣闊和深層次的階段。

(4)製造業生產比較集中,大部分分布在相關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國家十分重視製造業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我國好多大型製造業的生產資源基礎比較好,並且在經濟調控中的市場導向作用也很有利於製造業的發展。

劣勢:

(1)技術開發與技術創新能力薄弱。

(2)企業缺乏活力。

(3)管理機制、管理思想落後,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4)市場機制不完善,競爭不完全;我們不具備市場經濟所需的基本的法律。

(5)重製造,輕研發;我們許多產品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做得雖然很大,但是研發很多都是從國外引進來的。

比如彩色電視機,我們的顯像管都是買進的,雖然對買進的技術作了改進,不會在知識產權方面產生糾紛,但是我們沒有原創技術。

(6)產品缺乏世界品牌。

(7)機械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中國製造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吃的都有哪些 瀏覽:915
中國石化加油券馬上到期怎麼用 瀏覽:93
中國核電主泵是從哪裡引進的技術 瀏覽:886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計算工具 瀏覽:635
低績點想讀英國碩士怎麼辦 瀏覽:378
200億印尼盾摺合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727
中國哪個朝代裁殺和尚 瀏覽:175
印尼上網課用什麼軟體 瀏覽:462
印度面臨的諸多經濟問題有哪些 瀏覽:940
義大利大學治安怎麼樣 瀏覽:731
中國金價多少一克今天 瀏覽:977
印度進口的鈣片有哪些 瀏覽:788
中國接回印尼華僑多少 瀏覽:925
印尼語ar怎麼發音 瀏覽:534
印尼硫磺哪裡可以買到 瀏覽:40
義大利都是有哪些球隊 瀏覽:460
義大利隊為什麼叫歐洲中國隊 瀏覽:700
1萬越南盾換人民幣值多少錢 瀏覽:603
英國如何平衡歐陸法德俄 瀏覽:743
越南什麼街最好玩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