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大量進口大豆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用中國的耕地來種植大豆,性價比比較低,不如直接從美洲等地大量進口大豆。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較小,用同樣的耕地種植小麥、水稻等作物,優先保證主糧的供給才是最重要的。
一、本土耕地主要用來種植糧食,保證糧食生產安全中國有14億人口,耕地是18億畝,人均耕地面積較小,而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肉蛋奶,水果,主食都需要從這些土地中獲得,雞鴨豬魚牛都要吃飼料,飼料的主要成分也有大豆。對於同一畝土地來說,水稻可以產四五百千克,但是大豆只能產兩百千克。所以說,我們國內本土的耕地主要用來優先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疑問,為什麼我們國產的大豆,多用於直接食用,而進口大豆則多用於榨油呢?
2. 中國進口大豆數量往往要達到9千萬噸,為何需要進口這么多大豆
到時候,其他糧食的產量變少了,勢必要從國外購買。有專家指出,從國外購買大豆,其實是在間接節省土地資源、水資源等。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大豆是油料作物,我國主要用來榨油,而進口大豆的出油率更高。
不過,想要解決“過度依賴”的問題,倒也不是沒辦法。可以採用多個渠道的進口方式,與更多國家進行合作。另一方面就是使用大豆振興計劃,這一點農業部門早有籌劃,我國明年的大豆產量或將有所提高。
3. 中國人為什麼這么喜歡消費大豆
我們消費最多的就是大豆油,做菜基本都是用豆油,這是消費最多的;壓榨豆油後的豆粕用來做飼料;其次是中國人愛吃豆腐以及豆製品,愛喝豆漿,還有其它很多豆製品,可以說我國從南到北國人對於大豆有絕對的偏愛
4. 為什麼中國又要采購大豆了雖然中國大豆需求很大,但我們就不能利用別的嗎
大豆是我國用來做食用油,食品加工,飼料行業等用量最大的材料。國產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由於種植技術、面積和品質都不如進口。所以,生產廠更願意使用進口大豆。
5. 深度分析為什麼中國的大豆需要進口
首先要明確的是,大豆生產是佔用相對較多土地和使用相對較少勞動力的農業生產,其單位面積產值較低。它的單位面積產值要遠低於高值農產品——諸如(我們稱之為)「新農業」的拱棚/溫室蔬菜、水果和肉魚養殖。與大豆生產不同,後者是「勞力和(非機械)資本(如肥料、優質種子、拱棚、薄膜等)雙密集」的農業,用地相對較少——其單位面積產值要遠高於大豆和糧食生產的「舊農業」。新農業是中國近三十年來的農業革命——農業總產值(不變價格)達到了之前的足足六倍——的基本動力。由於這個農業革命並不廣為人知,我們稱之為「隱性的農業革命」:和歷史上的農業革命,特別是18世紀英國的農業革命和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綠色革命」不同,它不是體現於主要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的增加,而更多是體現於從低值農產品轉向越來越高比例的高值農產品。
顯然,這三十年來的農林牧漁「大農業」總產值提高的來源主要不在於種植業的畝產量(亦即傳統意義上的農業革命)增加,而在於農業結構的重組,主要是高值農產品在農業中所佔比例的提高,尤其反映於牧業和漁業產值所代表的養殖業的大規模擴增。這期間,種植業的產值雖然增加了307%,但牧業則增加了943%,漁業更增加了1804%。種植業本身之中,最能代表新農業的是拱棚和溫室蔬菜,在產值增加方面起到遠高於舊農業的穀物種植所起的作用。表2首先解剖種植業中的大豆和蔬菜所佔的播種面積比例和產值比例。顯而易見,蔬菜產值(相對農林牧副漁總產值的)比例要比其佔用土地面積的比例高出甚多,而大豆的產值則相反地只是其所佔土地面積比例的約六分之一。
我們如果能夠區分舊式的露地蔬菜種植和新型的拱棚或溫室蔬菜(但目前的統計數據不允許這樣做),其間差別會更加懸殊(我們缺乏水果的精確數據)。相對高產值的蔬菜和相對低產值的穀物種植間有很大的不同:蔬菜中的「設施農業」是基本和新型養殖業、漁業相似的,其按畝產值要數倍於穀物和大豆種植的舊農業。顯而易見,在舊農業的穀物和大豆種植面積所佔比例基本穩定的同時,其所佔產值比例日益收縮,從不止四分之一收縮到不到六分之一。同時,新農業——蔬菜、養殖、漁業——的產值則和農業總產值的快速增加同步擴增,所佔總產值比例已經快速擴增到穀物的四倍。這個農業結構的轉變正是近三十年的「隱性農業革命」的核心。而在舊農業的穀物和大豆種植之中,大豆是單位面積產值最低的作物:其產值所佔農業總產值的比例只是其播種面積的約六分之一,比穀物平均的四分之一還要低一半。
從土地使用(播種面積)角度來考慮,變化也非常顯著。牧業,包括小農場的種養結合,以及漁業所用魚塘的耕地面積,不好統計,但蔬菜和水果面積的變化則非常突出。蔬菜的播種面積從1980年的0.47億畝擴增到2010年的2.85億畝,達到之前的606%。同時期,水果的播種面積從0.27億畝劇增到1.73億畝,即641%。1980年,蔬菜只佔到總播種面積的2.2%,水果佔1.2%,菜果共佔3.4%;2010年,蔬菜佔到總播種面積的11.8%,水果佔7.1%。兩者合並起來達到18.9%。這個變化非常顯著。顯然,在人多地少的中國,農業結構越來越多轉向高值農產品。這也是中國農業越來越依賴進口大豆和穀物的基本經濟原因,更是中國積極在巴西購買土地來生產大豆的基本經濟動因。純粹從經濟角度來考慮,用新農業替代舊農業,是劃得來的。將用地較少、產值較高的新農業產品(蔬菜、水果、肉魚)的出口與用地較多、產值較低的舊農業的進口來交換,也是劃得來的。
6. 中國為什麼進口大豆
進口轉基因大豆是我國合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的成功舉措。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可耕地面積小,目前耕地面積為20億畝左右。
以2017年為例,中國進口大豆9553萬噸,如果按國內單產每畝123公斤計算,要種出進口的9553萬噸大豆需要增加7.7億畝種植面積。大豆是「土地密集型」產品,一年一熟,年畝產量較低。如果我國自己生產這些大豆,就要擠占高產作物的同等種植面積。
再加上農業用水等環境資源,這是中國難以承受的。以目前我國大豆的品種和技術水平,同時勞動力成本也不斷上漲,國內產量難以滿足需求,因此需要大量進口大豆。
(6)中國為什麼需要大豆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2017年糧食進出口數據,2017年大豆進口量達到最高峰9553萬噸,2018年大豆進口量有所下降,但仍是我國大豆需求的主要支撐。
由於產量高、質量優、價格低,轉基因大豆極具競爭優勢,因此國際大豆貿易市場上絕大多數是轉基因大豆。我國從2000年開始大量進口大豆,大部分為轉基因大豆。
依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准,我國制訂了《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食用安全性評價規范和技術指南》,對進口轉基因大豆進行了嚴格的安全性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基本情況、營養學評價、毒理學評價和過敏性評價,獲得進口安全證書的大豆及其產品是安全的。
7. 為什麼中國每年會進口大量的大豆
原因很簡單啊,因為我國大豆需求量太大,即將1億噸!而國產供給量又太少,只有1500萬噸左右!所以,只能靠大量進口!
8. 為什麼中國要買美國大豆
1、美國是世界大豆主要生產和出口國。美國土地、氣候、生產方式、基因技術等都是適合大豆生長的。而美國對大豆需求不夠多。
2、國內市場需求旺盛。
我國居民平均每年人均食用油數量為20升,國產大豆每年是1000萬噸,絕大部分被用於豆製品的製作,如果不進口這9000萬噸的大豆去榨油,食用油市場的缺口太大隻能由我國自行彌補。在東北,大豆畝產是120公斤,國家需拿出7.5億畝土地種植,問題是我國可用耕地只有20億畝,拿出1/3種植大豆現實嗎?以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來說,中國不可能讓主糧(大米、小麥、玉米)和大豆同時自給自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依賴國外的進口大豆已成為國家默認的現實。
3、中美之間的貿易額是6000億,其中中國進口1000億,出口5000億,逆差巨大。而中國進口大豆約為140億美刀,基本上是非常重要支點。少了這些,美國逆差更大。
國際間貿易,最好收支平衡,順差逆差太多,都不是好事。
9. 中國為什麼每年都需要在美國進口大量大豆
大豆是非常重要的農作物。對於畜牧業國家來說意義非凡,對於高度依賴豆油的中國來說更甚。
先從價格角度來說,國產大豆今年3月27日現貨價格是2.27元一斤,折算4540元一噸。而同期大豆(4月船期)到港價格446-438美元一噸,即使按照1:6.5的防沖擊匯率計算,也只有2699元一噸,價格優勢太明顯。
造成這個問題的,是耕作效率。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滿足內需是第一要務。大豆屬於經濟作物,雖然有很重要的戰略作用,但是並非不可或缺的口糧。農用地如此緊張,我國反復強調死守18億畝紅線,可見沒有充裕的土地去大規模種植經濟收益低的作物。尤其是我國堅持使用天然豆種而非轉基因大豆,畝產的潛力已經榨乾到極限了。(和水稻待遇截然不同,畢竟靠大豆吃不飽)這樣一來,種大豆沒有足夠高經濟效益,就拉不開規模,拉不開規模就用不了機械,用不了機械成本就更下不來了,惡性循環。那麼當高價格的本土手工大豆遭遇美國廉價的現代農業轉基因大豆,在市場上一敗塗地在正常不過。
10. 中國為什麼每年會進口大量的大豆
有多種原因;國內市場需求量大,我們中國人有吃豆製品的習慣,比如,豆製品加工,豆腐,豆皮,豆乾,臭豆腐,豆腐乳等等都需要大豆作為原料。再加之人們生活所需豆油及各種油炸食品,都離不開豆製品。還有多種飼料也離不開大豆,所以大豆的用途太廣泛了,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它的消耗是多大可想而知。
國內有限的耕地首先要保證主糧生產,小麥,大米是我們生活必需,首先要保證主糧耕種面積,十四億人口才能保證不餓肚子,如果糧倉保證不了收成,就會出現飢荒挨餓。所以,首先要保證主糧生產。
可以這么說,雖然大豆並不是我們的主糧,但是我們卻離不開它!如果沒有充足的大豆供應,我們或許不會節衣縮食,但絕對沒有現在過得那麼好!
近年來,我國居民對於油、肉、蛋需求量急劇攀升,而這些物品的生產個個都離不開大豆!大豆,不僅是主要的食用油原料,榨油後的豆粕也是主要的飼料原料。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需要近一億噸的大豆,每年需要約7000萬噸的豆粕。
而2017年,國產大豆總產量僅僅為1550萬噸左右,剩下的這8450萬噸只能依靠進口!
所以,為了保證國民的生活質量不降低,為了保證國內食品價格穩定,我們必須要進口大量的大豆!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