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是如何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
中國近代的革命建國現實決定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給中國的革命提供一個理論武器,因為科學社會主義本身就是一種社會革命學說。
當時由西方傳入的其他各種主義都不能夠給中國社會提供一個動員民眾的革命理論,唯有馬克思主義、唯有科學社會主義才能夠給中國提供動員民眾起來革命的武器。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主義成了中國的救國之道。
在1949年建國之後,中國仍然面臨著一個重大選擇:究竟是選擇西方的資本主義道路,是固守新民主主義階段,還是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當時中國對這個問題並非沒有分歧,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鮮明指出,新民主主義只是一個過渡時期,中國一定要進入社會主義。
毛澤東的這個思想最終在中國成為了主流。從1953年開始,中國共產黨制定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中國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到了1956年下半年,中國完成了農業合作化和城市的社會主義改造,最終在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1)中國為什麼走社會主義道路擴展閱讀:
中國一定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原因:
首先是國際環境的需要。
新中國成立之初,仍然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外部安全威脅,亟需盡快建立起自己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防體系。這個時候的中國如果不集中力量來建立起自己的國防,那麼就不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國家很可能會受到外敵入侵。
其次是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回望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土地兼並和貧富懸殊是每個王朝晚期面臨的共同問題。盡管歷朝歷代都試圖緩解這一社會矛盾,但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制決定了土地兼並和貧富懸殊的現象無法根除。
綜上所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制度,並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能夠主觀決定的,而是由歷史與現實決定的。社會主義在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中國選擇社會主義是歷史的必然。
B. 為什麼中國要走社會主義道路
為什麼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的題目就是「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黨向世界作出的一個莊重的政治宣示和歷史選擇。特別是在又一次決定人類歷史命運的21世紀,人類文明面臨深刻挑戰,這個莊重的宣示和歷史選擇,具有巨大的世界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具有中國特色;就是遵循人類文明發展基本規律,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堅持與時俱進,保持時代精神。她賦予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人民以思想靈魂、前進方向、發展動力。正如報告所指出的,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事業的靈魂、行動的指南。她是關於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科學理論體系,回答了人類文明發展的一般規律、社會主義發展的一般規律和黨執政的規律,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結合的理論結晶。沒有科學的理論,就沒有科學的實踐,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能正確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才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結合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崛起、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立黨、治國理政的根本任務,也是各族人民的歷史願望。建國以來,我們經過幾十年艱苦曲折探索,終於找到了符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要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實現了由低收入向高收入(人均GDP由252美元上升到5432美元)、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信息社會的躍升,創造了人類現代化歷史變遷的奇跡。我國國際地位快速提升,僅僅三十多年時間,先後超越加拿大、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日本,由世界第八大經濟體上升為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影響力迅速提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在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我們在不斷探索中逐步建立起體現國家和人民意志,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高度統一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只有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驗轉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保障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我們的事業生生不息、勝利前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執政的思想、政治基礎。中國共產黨正是通過帶領全國人民探索、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取得巨大的成功,把國家領上富強之路,把民族領上復興之路,把人民領向幸福之路,展示了偉大、光明的發展前景;贏得了各族人民的擁護,成為全黨的共識,也越來越獲得國際的羨慕、理解和認同,給世界帶來了新的希望,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深厚歷史根基和蓬勃生命力。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是我們深刻的歷史經驗總結,也反映了當代世界各國的經驗教訓。蘇聯解體、東歐巨變,是傳統僵化的社會主義的悲劇;一些發展中國家陷入發展陷阱,不能獲得持續發展,是「華盛頓共識」的破產;一些發展中國家依然一盤散沙,陷入戰亂分裂,這都給了我們深刻的歷史啟迪。中國共產黨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帶領中國人民歷經幾十年艱苦探索,歷經挫折而確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開辟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發展大道,而且日益在世界上展示其巨大優越性。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是實現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歷史要求,也必然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的獨特而巨大的貢獻。
C. 為什麼中國要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
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世界歷史深入發展的結果。
一方面,落後國家跳躍性發展的可能來源於文明的相互借鑒和效仿。在前資本主義時期,由於交往的局限性,使每個民族都在走著自己孤立的發展道路。世界性的交往和競爭,不但使文明的成果得以普遍交流,而且也使各個民族或國家可以在科學技術、經濟生產、甚至政治制度上,直接借鑒已有的文明成果,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發展方式。
另一方面,中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還同兩極性的世界分工密切相關。兩極性的世界分工也是世界歷史的產物,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發展的直接結果。雖然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世界日益走向整體化,但各個民族或國家的發展在整體化的過程中往往表現出不平衡性。各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取決於每一個民族的生產力、分工和內部交往的發展程度。
一個國家從自我封閉走向改革開放形成了巨大的社會需求,經濟要持續發展,政治要文明進步,社會要和諧穩定,人民要全面提高,這些沒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不可能實現。30年來,中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正是在這樣一個巨大而迫切的需求背景下,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從稚嫩到成熟,從學習西方經驗到形成自己獨有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D. 為什麼說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
樓主您好,
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客觀事實。盡管如此,我們在課題調研問卷中、在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課堂討論中,仍然有不少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中國為什麼要走社會主義道路、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為什麼說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甚至還有個別同學這樣說:在資本主義道路和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上中國是不是可以選擇資本主義道路?我們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歷史歷史以其血的代價告訴我們:在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義不願意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達兩多千年,在中國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備也最頑固的封建主義生產關系。雖然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封建勢力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地位,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不允許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在近代中國,封建勢力還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壓迫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帝國主義勢力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毛澤東曾說過「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它們侵略的目的,是把中國變成他們傾銷商品的市場和掠奪資源的產地,使中國成為它們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並以其強大的經濟勢力排除和壓迫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它們決不允許中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中國的資產階級由於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由於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並未完全斷絕經濟上的聯系,所以,他們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更沒有推翻封建統治,推翻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於國際資本主義才能得以生存、發展。因而,靠中國資產階級的力量,中國最終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封建主義舊統治又延續不下去,中國的出路究竟在哪裡?正當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而困惑的時候,中國的先進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中國新的出路。中國共產黨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為中國人民選擇了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這一歷史性的選擇,是中國人民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是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後,當時擺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面前有三條路可供選擇:一是限制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二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不相干,長期平行發展;三是限制、利用、改造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走社會主義道路。在這三條道路中,中國的近代歷史已經表明,第一條道路走不通;第二條道路實際上也行不通,不是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二者之間沒有調和的餘地;惟有社會主義道路,才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這一社會發展的規律。而且新民主主義革命也為中國人民選擇這條道路奠定了基礎:政治上,我們已經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確立了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鞏固和加強了工農聯盟;經濟上,通過沒收官僚資本轉化為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我們已經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為實現對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創造了最重要的經濟條件。從近代國際環境和民族危機的影響來看,1929年—1933年,由美國引起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深陷經濟、政治、信仰災難的恐慌之中,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使資本主義的吸引力在危機中不斷下降。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輝煌成績,社會主義的影響力迅速彰顯。在經濟危機打擊下,資本主義國家加強了對華經濟掠奪,日本則悍然發動侵華戰爭。民族危機促使人們尋找新的出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中國知識分子大多對蘇聯社會主義表達了好感,他們把蘇聯的成功歸因於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和馬克思主義。知識界在對未來中國發展道路進行思索時,不少人表達了對社會主義的熱切追求,社會主義思想由此達到高潮。因此,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
E. 為什麼新中國要走社會主義道路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1)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而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當然要素和必要條件。
(2)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發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起飛的基礎。
(3)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一個必要條件。
(4)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
總之,這一選擇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確的。通過這一選擇,中國共產黨創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
F. 為什麼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除兩極分化。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歸根到底就在於沒有完全搞清楚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通過改革開放發展生產力。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經濟體制實現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整個國家實現了由封閉停滯到蓬勃發展的歷史性飛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堅持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把發展生產和共同富裕統一起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在長期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歷經艱辛探索而逐步開辟出來的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總結世界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經驗教訓的必然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謂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指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目標和社會主義的發展過程。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是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重要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對我國社會歷史發展方位的科學定位;計劃經濟曾經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但由於歷史的原因,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選擇,是實踐「三個代表」思想的根本途徑,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民族復興的惟一正確的偉大道路。 我國地域大,人口多,要因地制宜,客觀,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正確的。
1.近代中國的矛盾是什麼.
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近代中國的災難史於1840的鴉片戰爭.深究這場戰爭的原因.可能有的人會說,英國人太壞.清政府太腐敗無能.而或者是其它什麼原因.但是其根本原來如何這是要從系統上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全面分析的.當然不能說清政府就沒有責任.關鍵是在於1840年以後近代中國形成了兩種社會根本矛盾即:1資本主義與國內買辦構結的勢力與普通民眾的矛盾.2.不法地主與農民的矛盾.這兩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歷史上的矛盾.人民也就無從真正的成為國家的主人.國民也就不會有民主.民權.民聲.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過形形色色的與這兩大勢力做斗爭的力量.無論是清時的小刀會.還是太平天國的洪秀全.甚至是戊戌變法的梁啟超.譚嗣同.他們從根本上只想到的是趕走外來入侵者.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那他們利益也就是分別代表著廣大地主階級為代表的封建皇權.
那麼歷史證明了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因為封建統治階級根本對立憲就沒有任何興趣.他們對任何有可能侵害到其自身利益的任何變革所抱的態度就是殺無赦.
2.中國為什麼要走社會主義道路不走資本主義道路
也許有的人會認為,在資本主義道路和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上中國是不是可以選擇資本主義道路?答案是否這的.因為早在本世紀初這種悲劇就發行過.
孫中山先生做為中華民族革命的先驅者他的豐功偉績是後人所不能夠抹殺的.以他為代表的國民黨在進過無數次的與封建王朝的斗爭中.終於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結束了中國近五千年的封建歷史.便是封建王朝結束了`中國近代的兩大根本矛盾有沒有結束呢,答案肯定是否的,為什麼呢``因為封建王朝是結束了`但是一種新的封建勢力又出現了``那就是軍閥主義.再加上中國資本階級本身就具有的軟弱性.與妥協性.他們一味的與國外帝國主義妥協忍讓.而結果是軍閥與帝國主義勢力在當時的中國更加的放肆.出現了軍閥或者是帝國主義勢力為代表的某些有權有勢力的人在中國境內犯罪加害普通民眾而不受任何處罰.而在這種情況下必然要有一種階級他必然要代表廣大普通民眾的利益.必然要與不法地主階級與帝國主義買辦階級做斗爭.而這種新的階級的誕生
國民黨也曾在大陸搞資本主義,最後留下的是一個四分五裂、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使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歷史以其血的代價告訴我們,在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義不願意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達兩、三千年,在中國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備也最頑固的封建主義生產關系。雖然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封建勢力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地位,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不允許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在近代中國,封建勢力還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壓迫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帝國主義勢力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毛澤東曾說:「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同時,也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它們的目的,就是要佔領中國的市場,掠奪中國的資源,使中國變成它們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並以其強大的經濟勢力排除和壓迫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它們決不允許中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的資產階級也不具備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由於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由於他們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並未完全斷絕經濟上的聯系,所以,他們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更沒有推翻封建統治,推翻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於國際資本主義才能得以生存、發展。因而,靠中國資產階級的力量,中國最終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封建主義舊統治又延續不下去。中國的出路究竟在哪裡?正當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而感困惑的時候。中國的先進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中國新的出路不是資本主義而是社會主義。共產黨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為中國人民選擇了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這一歷史性的選擇,是中國人民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是中國社會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中國當時的出路有三條:一是限制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二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不相干,長期平行發展;三是限制、改造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走社會主義道路。在這三條道路中,中國的近代歷史已經表明,第一條道路走不通;第二條道路實際上也行不通,不是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二者之間沒有調和的餘地;惟有第三條道路,才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這一社會發展的規律,而且新民主主義革命也為中國人民選擇這條道路奠定了基礎。在政治上,我們已經掌握了國家政權,確立了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鞏固和加強了工農聯盟。在經濟上,通過沒收官僚資本轉化為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我們已經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為實現對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創造了最重要的條件。因此,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
總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鞏固和發展,體現了中國近現代社會運動的客觀規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一百多年來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得出的必然結論。所以,鄧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自己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國現在還會是四分五裂,沒有獨立,也沒有統一。」
. 作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是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而產生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現實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第一,社會主義的產生,徹底改變了人民群眾受壓迫受剝削的社會地位,無產階級
和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保證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一切愛國人士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權力和他們的民主權利。
第二,社會主義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礎上發展生產
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從而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第三,社會主義提倡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方式,不斷擴大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避免兩極分化。
第四,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在對內剝削、對外掠奪的基礎上,並用低價商品摧毀弱小國家的民族企業,用堅船利炮把它們變為自己的附屬,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實行不等價交換。而我們的社會主義,主要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通過充分利用本土資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當然,由於社會主義目前還處於實踐階段,我們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上述認識,還是十分傳統的,是不全面的、膚淺的。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對其優越性必將會有新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要想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正視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們必須基於以下前提:
1、由於社會主義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因此,對其優越性的理解我們不可能是「先知先覺」,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描述,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體驗、去總結。
2、衡量和比較哪一個社會制度優越,決不能離開具體國家的歷史條件、社會環境,片面地從現有的經濟發展程度來看,而應當主要看它是不是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產關系是否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社會主義的實踐證明,這些方面是資本主義制度遠遠無法比擬的。雖然目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會主義國家要高,這是由於社會歷史條件、各自發展的基礎和起點不同所造成的,決不是有的人所說的是由於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所決定的。
3、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相比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還比較短暫,還處於實踐和發展的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算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而社會主義制度自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歷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幾十年的歷史。所以,相比資本主義來說,社會主義的發展目前還不完善,還不充分,還處於初級階段,其應有的優越性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我們不能拿擁有幾百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來比擬和衡量只有幾十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
4、馬克思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新社會制度代替舊社會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種社會制度,從來不會是歷史的瞬間,它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其前進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和想像的困難與風險,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鄧小平同志說,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我們要充分估計到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只要基於上述前提,我們對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失誤乃至挫折就會有客觀、公正地認識,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前途及其優越性就不會產生信仰危機。
三、正視偉大成就: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鄧小平同志指出:「建國以後,我們從舊中國接受下來的是一個爛攤子,工業幾乎等於零,糧食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經濟十分混亂。我們解決吃飯問題,就業問題,穩定物價和財政統一問題,國民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經濟建設。靠的是什麼?靠的是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人們說,你們搞什麼社會主義!我們說,中國搞資本主義不行,必須搞社會主義。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混亂狀態就不能結束,貧困落後的狀態就不能改變。所以,我們多次重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現在落後的狀態下,走什麼道路才能發展生產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這就又回到是堅持社會主義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上來了。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以使中國百分之幾的人富裕起來,但是絕對解決不了百分之九十幾的人生活富裕的問題。而堅持社會主義,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就不會產生貧富過大的差距。再過二十年、三十年,我國生產力發展起來了,也不會兩極分化。」這就是一代偉人向世人昭示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我們說,衡量一種社會制度是否符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利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從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我們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盡管在一段時間,指導思想上犯了「左」的錯誤,經歷了嚴重挫折,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國以往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比擬的。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實現了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建設道路」,成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自覺實踐。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是一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全面發展的道路;
是一條堅持全面改革和開放的道路;是一條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歷時70年,跨越兩個百年、兩個千年,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振興中華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經創造出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國的經濟建設成績卓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事業日益進步,國防建設更加鞏固,人口素質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發展,外交事業譜寫新的華章,「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已成功實現。全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精神振奮、生活幸福。十多億人口的中國,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千百年來人們衣食住行無憂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這一切靠什麼?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靠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鞏固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長期探索的結晶,凝聚了幾代共產黨人對現代化理想的追求。這條道路,已經初步振興了當代中國,未來中國的全面振興,只能由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實現。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結論。
所以,如果新中國成立後,不走社會主義道路,就不可能維護國家的統一,不可能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願望。
G. 為什麼中國要走社會主義道路
封建主義國家不能繼續存續。中國自周武王推翻暴君商紂王以來,及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清王朝都是一個封建、專制社會,雖然封建和專制並不完全相同。 但是這樣一個社會卻避免不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分」的規律,這個規律起作用的條件就是封建主義土壤。一個新的朝代建立以後,皇帝總會論功行賞,把土地分給自己的功臣和凡是能沾上邊的所有皇親貴族,這樣一個數量龐大、往往過著超前消費的群體從不從事生產勞動,很快成正三角形的社會就變成了梯形,進而變成了倒立的正三角形。人民不堪重負,於是就再次上演了陳勝、吳廣起義一幕。可以說,在封建社會任何朝代的更替都是這個原因。這就不難理解,沒有根本廢除君王的主張君主立憲制的洋務運動、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所以,中國要發展必須跟封建主義決裂,不能走回頭路。 資本主義行不通。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個落後的經濟、政治獨立的封建國家。但是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所謂半殖民地、半封建就是指經濟上不能獨立,政治上不能自主,是一個傀儡政府,是西方列強的代理人。西方列強為了能長久的控制中國,讓它成為一個原料提供地,產品傾銷地不斷的打壓中國在明朝就已開始萌芽的資本主義,中國的資本主義呈現出畸形的發展。後來,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中國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所謂,共和國就是指區別於專制國家而言的,即這個國家和政府不是個人的,而是公有的。但是這個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最終還是失敗了。 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從主觀方面來說,第一,革命綱領具有模糊性,最終導致革命主體的復雜性。以同盟會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沒有提出明確的反帝口號,甚至幻想換取帝國主義的支持。同時,他們將所有矛頭直指滿清王朝,而忽略了力量同樣強大的漢族舊官僚、舊軍官,使他們也混入革命陣營。 其二,此次革命在後期脫離了人民群眾,尤其是廣大的農民群眾。馬克思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而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其三,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團結一切革命力量。從革命政黨內部來說,成分復雜、派系繁多、矛盾尖銳。 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既不能走封建主義的回頭路,資本主義又行不通,所以社會主義就是必然選擇,但是這個必然選擇變成現實還需要主客觀的條件。 馬克思認為:統治階級不能照舊統治下去,而被統治階級無法照舊生活下去的時候革命就成為了社會變革唯一手段。隨著辛亥革命的失敗,中國人民在封建殘余、帝國主義侵略和國內軍閥混戰的情況下生活每況愈下,到處到布滿了准備革命的乾材; 同時,由旅法歸國和旅日歸國的留學生把馬克思主義傳到了中國, 並為少數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 此後代表工人階級的 共產黨建立了強有力的組織,並提出了正確的斗爭策略和斗爭路線,發動了群眾斗爭,所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就是分自然的事情了。依靠工農斗爭取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中國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可以說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和人民的選擇!
H. 中國人民為什麼會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第一,從我國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來說,不允許我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始終沒有發展為獨立的力量。他們所具有的軟弱性、動搖性,決定了沒有徹底推翻封建統治、推翻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能力,只能依附於國際資本主義來尋求生存和發展。
第二,從時代條件和國際環境來說,中國人民只能選擇了社會主義。當時,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目的絕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它們的目的是要佔領中國的市場,掠奪中國的資源,使中國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狀況。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的矛盾,決定了中國要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第三,從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發展來看,社會主義更符合中國人的理想。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就有大同思想,這不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普通百姓的追求。
第四,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態度來看。1944年國民黨軍隊在豫湘桂戰役中大潰敗,引起大後方知識界、工業界人士對國民黨政府執政能力的懷疑。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悍然撕毀「雙十協定」,拒絕組織聯合政府,發動內戰,使期望和平的人民和知識界更加堅定地站在了中國共產黨一邊。
最後,我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決定了我國必然走社會主義道路。從當時我國社會各階層來看,農民階級雖然力量最大,但保守分散,不堪重任;民族資產階級有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強烈願望,但沒有勇氣和能力;只有工人階級是我國最先進、最革命、最有組織性的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天然領導階級。因此,我國的民主革命只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由此可知,我國沒有走資本主義道路,而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不是由哪一個政黨、哪一部分人的主觀意願所決定的,而是中國人民包括工人、農民、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其他社會階層人士共同作出的選擇,他們相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