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48處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經濟效益
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接受「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還可由有關單位組織遊客進行游覽。由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能夠得到世界的關注與保護,提高知名度並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國都積極申報「世界遺產」。
『貳』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目前,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總數升至41項,有明清故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莫高窟、泰山、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長城、黃山、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遺產、廬山國家公園遺產、峨眉山、平遙古城、蘇州古典園林、麗江古城、北京皇家園林、北京皇家祭壇、大足石刻、武夷山、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寢、龍門石窟、青城山、雲岡石窟、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澳門歷史城區、殷墟、開平碉樓與村落、福建土樓、五台山、登封「天地之中」 歷史建築群、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元上都遺址、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絲綢之路、大運河、土司遺址、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鼓浪嶼、良渚古城遺址、泉州等。
1、明清故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遺產分布:北京市東城區、遼寧省沈陽市。列入時間:1987年(北京故宮)。擴展時間:2004年(沈陽故宮)。
2、秦始皇陵及兵馬俑。遺產分布:陝西省西安市。列入時間:1987年。
3、莫高窟。遺產分布:甘肅省敦煌市。列入時間:1987年。
4、泰山(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遺產分布:山東省泰安市、濟南市。列入時間:1987年。
5、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遺產分布:北京市房山區。列入時間:1987年。
6、長城。遺產分布:黑龍江省、遼寧省、吉林省、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東省、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列入時間:1987年。
7、黃山(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遺產分布:安徽省黃山。列入時間:1990年。
8、武當山古建築群。遺產分布:湖北省丹江口市。列入時間:1994年。
9、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遺產分布: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列入時間:1994年(布達拉宮)。擴展時間:2000年(大昭寺)、2001年(羅布林卡)。
10、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遺產分布:河北省承德市。列入時間:1994年。
世界遺產分類:
1、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中國的敦煌莫高窟和義大利威尼斯及瀉湖是全球文化遺產中唯二兩項滿足六項文化遺產列入標準的文化遺產。
2、文物。
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
3、文化景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明確指出:「文化景觀屬於文化遺產,代表著』自然與人的共同作品『。它們反映了因物質條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環境帶來的機遇,在一系列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的內外作用下,人類社會和定居地的歷史沿革。「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國聖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時提出並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文化景觀的評定採用文化遺產的標准,同時參考自然遺產的標准。為區分和規範文化景觀、文化遺產、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的評選,《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對文化景觀的原則進行了規定:文化景觀「能夠說明為人類社會在其自身制約下、在自然環境提供的條件下以及在內外社會經濟文化力量的推動下發生的進化及時間的變遷。在選擇時,必須同時以其突出的普遍價值和明確的地理文化區域內具有代表性為基礎,使其能反映該區域本色的、獨特的文化內涵。」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廬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哈尼梯田和花山岩畫是中國55項「世界遺產」中僅有的五項文化景觀。
4、自然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年來積極開展的一項國際合作活動。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舉行的第17屆大會上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自然界的特有景觀和生物。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5、自然與文化復合遺產。
又稱」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只有同時部分滿足或完全滿足《公約》第 1 條和第 2 條關於文化和自然遺產定義的遺產才能認為是「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簡介: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
『叄』 古代文化遺產有哪些價值
關於古代交化遺產的價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中國文物古跡保護准則》都有明確的概念范圍說明,在此基礎上有關專家學者對文物價值又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探討,有的提出文物核心價值體系是文化;核心內容是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李曉東《略論文物核心價值體系》,《中國文物報》2008年6月2日第3版)還有的指出國際公認的文化遺產價值觀認為,文化遺產最本質的屬性是文化資源和知識資源,其價值主要體現在社會教育,歷史借鑒和供人研究上、鑒賞上,經濟價值是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衍生物。(陳建松《文化遺產豈能「貼現」》,《解放日報》2003年6月30日)無疑,上述對文化遺產價值的認定和評估,基本上都是圍繞歷史、科學、藝術三大價值所展開的。 贊同56| 評論(7)
『肆』 你最喜歡的中國的世界遺產是什麼請說明它的遺產價值。1500字左右
大運河。
大運河的歷史價值
文化價值
經濟價值
現代價值
世界價值。
『伍』 中國世界遺產的美學價值,科學價值,經濟價值,歷史文化價值
大大的有。。
『陸』 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廣濟橋、洛陽橋、盧溝橋、安濟橋、趙州橋、北京故宮、兵馬俑、長城、都江堰、明清皇宮、沈陽故宮、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龍門石窟、雲崗石窟、黃山、峨眉山、廬山、岳陽樓、永樂宮、頤和園、天壇等等。
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廣濟橋、洛陽橋、盧溝橋、安濟橋、趙州橋、北京故宮、兵馬俑、長城、都江堰、明清皇宮、沈陽故宮、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龍門石窟、雲崗石窟、黃山、峨眉山、廬山、岳陽樓、永樂宮、頤和園、天壇、承德避暑山莊、平遙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大足石刻、武當山古建築、莫高窟、布達拉宮、孔廟、孔林、孔府、皖南古村落、九寨溝、黃龍、武陵源、三江並流、泰山、武夷山、廬山、崑曲等等。位於北京的歷史文化遺產有長城、故宮、頤和園、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天壇、大運河和明清皇家陵寢。
『柒』 中國文化遺產有哪些
你好
一、文化遺產:
長城 ,北京故宮 ,北京頤和園 ,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孔府-孔廟-孔林 ,武當山古建築群 ,西藏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平遙古城 ,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明清皇家陵寢,龍門石窟 ,大足石刻 ,都江堰―青城山 ,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山西雲崗石窟,澳門歷史城區。
二、部分文化遺產介紹:
1、長城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2、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3、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4、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簡稱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蘇州古典園林素有「園林之城」之稱,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蘇州古典園林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60多處,對外開放的有19處,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園林。
5、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53年。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捌』 中國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文化遺產介紹如下。 中國文化遺產作為一種內隱性財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的演變、發展中代代相傳,它所具有的不僅是文化價值,還在經濟、歷史、教育等各個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1、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 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2、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 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 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3、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 館,始建於1953年,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 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 它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比如古遺址、古墓葬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傳統文化,比如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節慶等。 來源:體育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