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為中國而犧牲的英雄兒女有哪些

為中國而犧牲的英雄兒女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2 23:17:56

Ⅰ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兒女

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抗日戰爭時期的1938年10月,8名女官兵,在冷雲率領下,與日偽軍激戰。她們吸引日偽軍火力,使部隊主力擺脫敵人攻擊,被敵軍圍困河邊。在彈盡的情況下,面對逼降,涉入烏斯渾河壯烈殉國。全文

Ⅱ 歷史上有無數位國捐軀的英雄兒女有過哪些50字

黃繼光。
1952年,朝鮮戰場上甘嶺戰役打響。黃繼光的部隊接到命令,對上甘嶺高地進行反擊戰爭。炮火持續不斷,在黃繼光部隊攻下5號陣地之後,雙方人員傷亡損失慘重。特別是黃繼光部隊,戰士和炮彈捉襟見肘。不妙的是,在進行下一個陣地攻擊時,敵人隱藏已久的火力點對著黃繼光部隊發起猛烈的射擊。黃繼光部隊的進攻遭受到了阻礙,這是他挺身而出,親自去執行爆破敵人陣地的任務。摧毀了敵人的幾個火力點後,又用自己的身軀去獨擋敵人僅剩的火力點。在黃繼光的英勇獻身下,上甘嶺戰役取得了勝利。

Ⅲ 為國捐軀英雄兒女的英雄事跡有哪些

1、黃繼光

1952年,朝鮮戰場上甘嶺戰役打響。黃繼光的部隊接到命令,對上甘嶺高地進行反擊戰爭。炮火持續不斷,在黃繼光部隊攻下5號陣地之後,雙方人員傷亡損失慘重。

特別是黃繼光部隊,戰士和炮彈捉襟見肘。不妙的是,在進行下一個陣地攻擊時,敵人隱藏已久的火力點對著黃繼光部隊發起猛烈的射擊。黃繼光部隊的進攻遭受到了阻礙,這是他挺身而出,親自去執行爆破敵人陣地的任務。

摧毀了敵人的幾個火力點後,又用自己的身軀去獨擋敵人僅剩的火力點。在黃繼光的英勇獻身下,上甘嶺戰役取得了勝利。

2、邱少雲

1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開闊地,為縮短進攻距離,便於突然發起攻擊。

11日夜,部隊組織500餘人在敵陣地前沿潛伏,他所在排潛伏在高地東麓距敵前沿陣地僅60多米的蒿草叢中。

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著了棉衣。

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堅持30多分鍾,直至壯烈犧牲。

反擊部隊在邱少雲偉大獻身精神鼓舞下,當晚勝利攻佔了391高地,全殲美軍1個加強連。

3、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軍防禦重點的任務。遭敵軍一座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之後抱起炸葯包,沖向碉堡,前進時左腿負傷,仍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兩側護堤又陡,無法安放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葯包。隨著一聲巨響,敵軍的暗堡被炸毀,他用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還不滿19歲。·

4、王偉

2001年4月1日,美國一架大型偵察機侵犯我南海領空,我軍奉命派出兩架飛機跟蹤攔截,途中美軍飛機突然撞向我一架戰機,編號81192飛行員王偉就再也沒有返航。

「呼叫81192,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機執行巡航任務,請返航!」

「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重復,你們繼續前進!」年僅33歲的英雄王偉最後的回答擲地有聲,他以中國軍人不屈的精神和生命的代價保衛了祖國的領空和主權完整。

5、楊根思

江蘇泰興人,1944年加入新四軍,第二年光榮入黨。他作戰勇敢機智,多次榮立戰功,獲「華東一級戰斗英雄」、「全國戰斗英雄」等稱號。在人們熟知的抗美援朝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男主角王成,就是以楊根思為原型之一塑造的。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一度將戰火燒到了我國的邊境。1950年9月,楊根思出席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受到了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親切接見。同年10月,楊根思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

11月1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參戰。在赴朝鮮前線的火車上,楊根思慷慨激昂地向戰士們做了報告,鼓勵戰士們為了保衛祖國,勇敢殺敵。

11月29日,時任連長的楊根思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堅決扼守小高嶺要地,他們的任務是切斷敵人南逃的退路。而當時,朝鮮的室外溫度僅有零下25度,滴水成冰,酷寒難耐。

但是,極度的嚴寒沒能挫敗我軍的軍魂,飛機和火炮更擊不潰我們的堅強意志,楊根思英勇地帶領戰士們連續擊退了敵人八次瘋狂進攻!

增援他們的分隊正在途中時,敵人又發起第9次進攻,負傷的楊根思毅然抱起炸葯包,拉燃導火索,縱身向敵群沖去,炸死了爬上陣地的敵人,而自己卻壯烈犧牲,年僅28歲。楊根思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烈的戰歌,在關鍵時刻,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成了最堅實的防線!

Ⅳ 歷史上還有哪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兒女及他們的故事

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
編輯於 2020-03-10
查看全部10個回答
中華歷史故事-盡在快手APP
歷史故事大全,下載快手APP立即觀看,實屬精彩!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英雄兒女在線聽_有聲小說暢聽APP
精彩英雄兒女有聲小說,全集免費下載收聽,休閑娛樂隨心下載
上海證大喜馬拉雅網..廣告
評論
留下評論,萬一火了呢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古代歷史上為國捐軀的英雄故事
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35),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 張巡 安史之亂中,張巡以數千人的兵力堅守睢陽城,與13萬叛軍前後進行了大小400餘戰,殺死敵將 300人,士兵12萬人。當時戰斗進行得非常殘酷,張巡督戰時「大呼輒齒裂血面,嚼齒皆碎」,及「被圍久,初殺馬食,既盡,而及婦人老弱,凡食三萬口。」睢陽血戰是安史之亂時期最慘烈的戰役。最後城破,張巡與麾下部將36人一起殉節,留下了唐王朝最悲壯的一幕. 祖逖劉琨 可以視為整個東晉到南北朝時期,立志北伐,恢復中原的代表人物,在他們兩個人的身上,本身就有著太多的傳奇故事,如聞雞起舞,中流擊楫。又如一曲胡笳,散盡匈奴軍。當祖逖在長江上立下誓言,不能掃平中原胡虜,誓不再渡此江時,恐怕已經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在收復了中原大片土地後,卻傳來了好友劉琨被害慘死,加之東晉王朝的猜忌,終於祖逖悲憤攻心,終於撒手而逝,不過他確實兌現了他的誓言,沒有掃平中原,再也沒有回去江南。 陸秀夫 亡有亡國與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戰,亡的卻是天下。崖山海戰,作為宋朝朝與元朝的最後一次戰役,這場戰爭直接關繫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於華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實力上的巨大懸殊,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亡了天下。以宋末三傑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們,卻在這一戰中,發出了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吼聲,這一仗雖然宋軍慘敗,但是十萬宋朝軍民,卻在目睹了陸秀夫抱著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國後,齊齊的跳入大海,《宋史》記載崖山之戰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後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後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下溺死於平章山下,傳說張世傑在風雨中問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則讓船沉於此海,結果,果然在風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國滅,天下亡。 還有 春秋戰國:屈原為國為民而投江自殺 荊軻為國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南宋:身背精忠報國四字的岳飛大敗金兵,不幸死於莫須有的罪名 臨死不屈的文天祥面對蒙古大兵高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力保大明王朝的史可法,最後被圍揚州寧死不降 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寶島台灣的鄭成功 威震倭寇的戚繼光 夏9贊·2,768瀏覽2020-03-09
為國捐軀的英雄人物事跡有哪些
1、黃繼光 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 聯合國軍設在山頂上的集團火力點,壓制住志願軍反擊部隊不能前進。營參謀長命令第6連組織爆破組炸掉它。第6連向敵軍發起五次沖鋒,未能摧毀敵軍火力點,而且一個又一個戰友倒下去。 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鍾了。時間就是生命。在這關鍵時刻,站在營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寫好的決心書交給參謀長。 懇切地說:"把任務交給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氣,保證完成任務"。黃繼光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 營參謀長轉過身,沉思片刻,面對黃繼光堅定地說:"黃繼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我任命你為第6連第6班代理班長,一定要完成任務。"參謀長當即任命黃繼光為6班班長。 黃繼光接受任務後,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士向敵軍的火力點爬去。他們在照明彈的亮光下巧妙地前進,當離敵軍火力點只有三四十米時,一名戰士犧牲,另一名戰士負重傷。 黃繼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軍火力點前進。在距敵軍火力點八九米的時候,他舉起右手將手雷接連投向敵軍。 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當部隊趁勢發起沖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志願軍反擊部隊的沖鋒受到阻止。這時,黃繼光再次負傷倒下。 天就要亮了,這時黃繼光身邊已無彈葯,身體又多處受傷,他頑強爬向火力點,沖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剎時,敵軍正在噴吐的火舌熄滅。 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高喊著"沖啊!為黃繼光報仇!"很快佔領了陣地,全殲守軍兩個營。 2、關天培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以戰艦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陸部隊,猛攻關天培所在的靖遠炮台。戰斗從中午到深夜,進行得異常激烈。 年逾六旬的關天培親自指揮,負傷十餘處尚親自開炮還擊敵軍。英國司令向關天培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放棄虎門各炮台,關天培不予理睬。 至傍晚時英軍攻入炮台,關天培持刀奮戰被砍傷左臂,受傷10多處,但他仍屹立陣前,親手燃炮射擊。後被槍彈擊中,致創痕遍體,口中仍然大呼殺敵。 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堅持指揮,激勵士兵奮力苦戰。 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關天培以身殉職時,雙目緊閉,挺立不倒。英軍見「關天培挺立如生,反駭而仆」,個個嚇得目瞪口呆。最後,守衛炮台的400多名將士,全部壯烈殉國。 3、趙尚志 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期,趙尚志在東北地區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 之後,趙尚志領導創建中共巴彥抗日游擊隊(中國工農紅軍36軍獨立師)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 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 趙尚志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斗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4、李大釗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 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5、吉鴻昌 面對「立時槍決」的命令,吉鴻昌鎮定安詳地向敵人要來紙和筆,揮筆疾書,寫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終於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歷述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醜行。 在給夫人胡紅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吉鴻昌披上斗篷,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 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國民黨喝道:「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後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 吉鴻昌又命令道:「到前面開槍!共產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後挨槍,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 當特務在吉鴻昌面前顫抖著舉起槍時,他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革命萬歲!」。300贊·7,944瀏覽2019-04-04
為國捐軀的英雄事跡
1、黃繼光 1952年,朝鮮戰場上甘嶺戰役打響。黃繼光的部隊接到命令,對上甘嶺高地進行反擊戰爭。炮火持續不斷,在黃繼光部隊攻下5號陣地之後,雙方人員傷亡損失慘重。 特別是黃繼光部隊,戰士和炮彈捉襟見肘。不妙的是,在進行下一個陣地攻擊時,敵人隱藏已久的火力點對著黃繼光部隊發起猛烈的射擊。黃繼光部隊的進攻遭受到了阻礙,這是他挺身而出,親自去執行爆破敵人陣地的任務。 摧毀了敵人的幾個火力點後,又用自己的身軀去獨擋敵人僅剩的火力點。在黃繼光的英勇獻身下,上甘嶺戰役取得了勝利。 2、邱少雲 1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開闊地,為縮短進攻距離,便於突然發起攻擊。 11日夜,部隊組織500餘人在敵陣地前沿潛伏,他所在排潛伏在高地東麓距敵前沿陣地僅60多米的蒿草叢中。 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著了棉衣。 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堅持30多分鍾,直至壯烈犧牲。 反擊部隊在邱少雲偉大獻身精神鼓舞下,當晚勝利攻佔了391高地,全殲美軍1個加強連。 3、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軍防禦重點的任務。遭敵軍一座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之後抱起炸葯包,沖向碉堡,前進時左腿負傷,仍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兩側護堤又陡,無法安放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葯包。隨著一聲巨響,敵軍的暗堡被炸毀,他用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還不滿19歲。· 4、王偉 2001年4月1日,美國一架大型偵察機侵犯我南海領空,我軍奉命派出兩架飛機跟蹤攔截,途中美軍飛機突然撞向我一架戰機,編號81192飛行員王偉就再也沒有返航。 「呼叫81192,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機執行巡航任務,請返航!」 「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重復,你們繼續前進!」年僅33歲的英雄王偉最後的回答擲地有聲,他以中國軍人不屈的精神和生命的代價保衛了祖國的領空和主權完整。 5、楊根思 江蘇泰興人,1944年加入新四軍,第二年光榮入黨。他作戰勇敢機智,多次榮立戰功,獲「華東一級戰斗英雄」、「全國戰斗英雄」等稱號。在人們熟知的抗美援朝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男主角王成,就是以楊根思為原型之一塑造的。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一度將戰火燒到了我國的邊境。1950年9月,楊根思出席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受到了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親切接見。同年10月,楊根思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 11月1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參戰。在赴朝鮮前線的火車上,楊根思慷慨激昂地向戰士們做了報告,鼓勵戰士們為了保衛祖國,勇敢殺敵。 11月29日,時任連長的楊根思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堅決扼守小高嶺要地,他們的任務是切斷敵人南逃的退路。而當時,朝鮮的室外溫度僅有零下25度,滴水成冰,酷寒難耐。 但是,極度的嚴寒沒能挫敗我軍的軍魂,飛機和火炮更擊不潰我們的堅強意志,楊根思英勇地帶領戰士們連續擊退了敵人八次瘋狂進攻! 增援他們的分隊正在途中時,敵人又發起第9次進攻,負傷的楊根思毅然抱起炸葯包,拉燃導火索,縱身向敵群沖去,炸死了爬上陣地的敵人,而自己卻壯烈犧牲,年僅28歲。楊根思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烈的戰歌,在關鍵時刻,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成了最堅實的防線!299贊·3,967瀏覽2020-03-03
八年抗戰,中國有多少英雄兒女,他們的故事有那些
太多了,說不完。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3贊·190瀏覽2017-02-25
祖國英雄兒女的事跡
捨身堵槍眼----特級英雄黃繼光 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個貧農家裡。他幼年喪父,家境貧苦。1949年他的家鄉解放了,他積級參加農協會和民兵,工作非常積極,兩次揭發地主謊報土地和偷改佃約,並活捉了一個逃亡地主,收繳了偽保長隱藏的兩支手槍。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黃繼光於1951年3月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當要離開家鄉的時候,母親高興地把一朵大紅花帶到了他的胸前,並對他說:「到了朝鮮,要多多殺敵,報答祖國和人民。」帶著母親的囑托和人民的期望,黃繼光來到了朝鮮前線,被分配到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第135團第2營當通信員。雖然是當通信員,他時刻想著要多學本領,刻苦地鍛煉自己。他工作積極,學習認真,進步很快。1952年7月25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2年10月14日,美國侵略軍開始向上甘嶺597.9和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上甘嶺位於朝鮮中部五聖山上,它是志願軍中線的大門,也是扎進敵人心窩的一把鋼刀。尤其是上甘嶺地區北山的兩個高地,像楔子一樣打入敵人陣地前沿,給敵人造成極大威脅。敵人在這不到4平方公里的上甘嶺小高地上,動用了兩個多師的兵力,在大量的飛機、坦克和大炮配合下,連續向537.7高地和597.9高地瘋狂進犯,月夜炮聲隆隆,硝煙彌漫,志願軍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黃繼光在戰鬥打響後,擔負在炮火下送信,傳達命令,接電話線,背傷員的任務。連續在敵人的炮火封鎖下度過了4天4夜。 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第6連奉命事先奪下6號陣地,再奪取5號、4號陣地,必須在天亮以前拿下0號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戰斗開始後,進展情況比預想的要順利。這時,突然發現山頂上有一個敵人的集團火力點,使志願軍部隊受到壓制不能前進。營參謀長立即命令第6連必須炸掉它,同時組織爆破組。從黃昏7時30分到夜晚10時30分,6連已經向敵人發起了5次沖鋒,仍未催毀敵人的火力點,許多戰士都壯烈犧牲。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鍾了,不拿下0號陣地,就等於沒有按計劃完成戰斗任務,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就會受到影響。在這關鍵時刻,站在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站出來堅定地要求: 「把任務給我把,只要我有一口氣,我保證完成任務。」 參謀長非常信任地說:「黃繼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現在我命令你為第6連第6班代理班長。一定要完成任務!」 接受任務後,他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友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他們趁照明彈的亮光巧妙地前進,開始敵人沒有發現他們,當離敵人火力點只有30多米的時候,兩名戰友相繼倒下了。黃繼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兩彈,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人中心火力點前進。只剩下八九米的時候,他挺起胸膛,舉起右手向敵人投去手雷,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未被炸毀的兩挺機槍,又從殘存的射擊孔里伸出來,死命地吼叫著,志願軍的沖鋒又受到阻止。黃繼光再次受傷倒下。這時天就要亮了,40分鍾的期限就要到了,黃繼光躍身而起,沖著那狂噴火舌的槍口,沖著那侵略者的頑固堡壘,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正在噴吐的火舌突然熄滅,正在死命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他那年輕的生命,開辟了志願軍勝利前進的道路。 剎時,但任攻擊任務的戰友們,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高聲呼喊「沖啊!為黃繼光報仇」!他們踏著黃繼光爬行的道路,很快佔領了0號陣地,守在高地上面的敵軍兩個營——1200多人,全部被殲滅。 為了表彰黃繼光的偉大精神和不朽功勛,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發布命令,為黃繼光追記特等功一次,並授於「 特級英雄」稱號。中國共產黨志願軍第15軍委員會在追認他為「模範團員」的同時,追認黃繼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黃繼光「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追授他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黃繼光的名字和光榮事跡銘刻在上甘嶺背後的五聖山上,英雄的壯舉和不朽的業績,像巍然屹立的五聖山永世長存 永恆 獻給黃繼光 在那千鈞一發的時刻, 你的胸膛是一道勝利的高牆。 敵人的罪惡的槍口被堵住了, 你生命的火花像長虹一樣閃耀。 你死得那樣年輕, 卻活得那樣久長。 誰說庄嚴的剎那不就是永恆! …… 你響亮的名字永遠不會磨滅, 和平塔將刻下你不朽的功勛。 你生命的火花, 在人類的歷史上, 也同那些輝煌的名字一起 放射光芒! ——嚴辰 電影《上甘嶺》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上甘嶺精神曾感染和鼓舞了新中國幾代人。在那場殘酷的戰役中,志願軍涌現出眾多的英雄,黃繼光又是兩名特級英雄中的一位。在戰斗的關鍵時刻,他撲向敵人地堡,用血肉之軀堵住機槍射孔,奏響了一曲驚天動地的革命英雄主義贊歌。 生平 ■志願軍在中江縣徵集新兵,黃繼光 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因身材較矮 開始未被選中 ■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 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主動請戰。 ■彈葯用光了,他毅然用胸膛堵住敵 人槍眼。其壯舉贏得抗美援朝最高 榮譽——特級英雄 黃繼光,1930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裡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裡的民兵。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停止復員並大量徵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後,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聖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經上級批准,他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加入了共青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黃繼光最後長眠於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背景 ■上甘嶺戰役的火力密度在戰爭史 上是空前的;志願軍獲「朝鮮英雄」 稱號的12人中,上甘嶺佔4人—— 黃繼光、邱少雲、胡修道、孫占元 ■一些西方軍事家認為,只有弄清楚 上甘嶺防線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 了解中國軍隊 空前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在當時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紀錄。 在僅4平方公里的陣地上,「聯合國軍」先後投入6萬人的兵力,傾瀉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航彈,最多的一天達30萬發。志願軍也陸續投入兵力4萬餘人,發射炮彈40萬發。陣地上草木盪然無存,岩石構成的山頭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 在這樣的常人難以想像的火海彈雨中,志願軍能夠打退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火力的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於有無數黃繼光這樣的英雄。 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戰爭中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的12人當中,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就有4人,他們是黃繼光、邱少雲、胡修道、孫占元;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功臣和英雄集體。在這種氛圍中,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時刻激勵和感染著參戰的同志們,創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 黃繼光雖然入伍僅一年多,但在黨組織的教育以及老戰士們的言傳身教下,很快學到了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及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在短時間內成長為一名優秀戰士。關鍵時刻他能捨身堵槍眼,正是人民軍隊培養和黨教育的結果。一些西方軍事家認為,只有弄清楚上甘嶺防線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國軍隊。五十多年來,「上甘嶺」一詞已成為我軍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上甘嶺精神永遠值得發揚光大! 故事 ■由於黃繼光工作出色,人又機靈, 營長點名調他到營部當通訊員 ■黃繼光撲向敵地堡前,腿已被打 斷,身上有七處重傷,身後有一道 十多米長的血印,其驚人的毅力 令人贊嘆 在家鄉當民兵時,黃繼光就曾機智勇敢地抓獲過一名逃亡地主,轟動全村。他從參軍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殺敵立功。他除了干好通訊員工作,還經常到班裡向戰士們學習手榴彈、手雷、自動步槍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連長表揚。由於他工作出色,人又機靈,營長點名調黃繼光到營部當通訊員。 在1952年10月19日那個彈雨紛飛的夜晚,黃繼光跟隨營參謀長指揮六連在上甘嶺進行反擊。當時,營參謀長和連長、指導員焦急萬分,如果天亮前攻不下敵陣地,一夜的戰果將付諸東流。在緊要關頭,黃繼光挺身而出,與連里兩名通訊員一起請戰。不久,兩名戰友相繼中彈倒下,黃繼光也負了傷。當他爬到離敵人中心火力點十餘米時,用力扔出了最後一顆手雷,只炸塌了半個地堡,敵人的機槍仍在噴出火舌。黃繼光此刻身上已沒有任何武器,仍然向前爬去。趴在後面的戰友們,借著照明彈的亮光,突然看到了氣壯山河的一幕:黃繼光搖晃著站起身,張開雙臂,向敵機槍射孔撲去…… 戰友們沖上「零號」陣地時發現,黃繼光敦實的身軀仍然壓在敵人的射擊孔上,他的手還牢牢地抓著周圍的麻袋,寬闊的胸膛還緊緊地堵著敵人的槍口……人們看到,黃繼光的腿已被打斷,身上有七處重傷,他的身後有一道十多米長的血印。可以想見,在最後時刻,黃繼光是以何等堅強的毅力,拖著重傷的身軀,爬到敵人的地堡前,又一躍而起的。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黃繼光從小 家境貧寒無錢照相,他沒有留下 一張照片,犧牲後拍下的照片又 極其慘烈,且面部形象難辨 ■如今上甘嶺戰役留下唯一的有形 紀念物,就是黃繼光烈士紀念碑, 這是根據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黃繼光從小家境貧寒,從來沒有去照過一次相。犧牲後雖有人拍照過遺體,形象卻十分慘烈且面容難辨。在宣傳英雄事跡的時候,因找不到一張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捨身堵槍眼的素描畫來代替。後來,杭州美院的老師們根據黃繼光的連長萬福來的回憶,經反復琢磨畫出了黃繼光的正面標准像。上甘嶺戰役勝利10周年時,雕塑專家根據這張畫像鑄造了三尊銅像,分別珍藏在部隊和中江縣的黃繼光紀念館以及他生前所在連俱樂部。 1953年4月,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作為代表出席了全國婦女大會。毛澤東還請鄧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對英雄的敬意。 戰役結束後,中朝兩國戰士在五聖山主峰背後一塊高大的石壁上,刻下了黃繼光的名字。如今,上甘嶺戰役留在陣地上唯一的有形紀念物就是黃繼光烈士紀念碑,這是根據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這塊大理石紀念碑的旁邊,保留著烈士用胸膛堵過的地堡槍眼,周圍盛開著美麗的金達萊。423贊·8,248瀏覽2017-11-24
中華歷史故事-盡在快手APP
歷史故事大全,下載快手APP立即觀看,實屬精彩!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歷史故事_36元領13節名師直播課,孩子在家就能學

13節小初數學提分特訓營,一線名師帶隊教學!限時36元搶
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廣告
02:05
英雄的意義是什麼?樂客獨角獸
337播放
大家怎麼看李小璐疑將女兒甜馨

Ⅳ 為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而犧牲的英雄兒女有哪些要3個.(如何犧牲的)急!!!!!!!!

焦裕祿
焦裕祿(1922~1964) 出生於山東博山崮山鎮北崮山村一個貧農家庭里,1943年秋,他給地主當長工。194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6月,任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車間主任、科長,1962年6月,任尉氏縣縣委書記處書記,1962年12月任蘭考縣委第二書記、書記。1963年9月,他調查總結群眾的抗災救災經驗,在全縣推廣"韓村的精神,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干勁,雙楊樹村的道路"。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因肝癌急性復發逝世,終年42歲。

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出生於山東聊城一個貧苦農家庭。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期間工作認真勤奮,在他的帶領下,當地經濟得到了顯著提升。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

王進喜
王進喜同志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6歲開始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4歲被抓夫到玉門油礦做苦工,1950年春,他成為我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先後任司鑽、隊長等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在大慶油田,王進喜先後任1205鑽井隊隊長、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和鑽井二大隊大隊長、中共大慶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1970年因病逝世。

Ⅵ 歷史上有哪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兒女,它們是如何詮釋,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

第一,歷史上為國捐軀的英雄兒女實在是數不勝數,著名人物舉例。

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用身軀堵住槍眼。楊靖宇,在白山黑水間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縱身跳崖。

但是更多的是沒有留下名字的無數英雄兒女。

無論是青史留名還是默默無聞,他們都是為了祖國而獻身,他們的精神像青山一樣高大,像青山一樣永垂不朽。他們犧牲是為了祖國不是為了馬革裹屍還的虛名,所以才發出青山處處埋忠骨的心聲。

Ⅶ 歷史上為國捐軀的英雄兒女有哪些。和你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理解。

為國捐軀的,春秋戰國,荊軻刺秦王;兩漢時期,李廣年紀不大戰爭失利被迫自殺,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自動為他痛哭,司馬遷稱贊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二十四;三國時期,諸葛亮,三顧茅廬,舌戰群儒,借東風,空城計,六齣祁山,七擒孟獲,出師表等;宋代張叔夜、岳飛、辛棄疾、陸游、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以文天祥為例,他起兵勤王,出使元營,領兵抗元,臨危受命,兵敗被俘,一直不辱臣節,有史書記載,文天祥在被俘押往北方,元朝的張弘范甚至皇帝忽必烈多次勸降,文天祥始終不屈,最終在柴市從容就義;明朝戚繼光,其他人就算了;韃清我不認識,清末英雄人物那當然是譚嗣同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啊,還有李大釗,鄧世昌,林則徐,抗日戰爭的話最著名的就是豐碑楊靖宇,這個人真的是讓人聞者傷心,聽者流淚,還有黃繼光王二小等
編輯於 2020-04-14

Ⅷ 祖國英雄兒女事跡

捨身堵槍眼----特級英雄黃繼光

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個貧農家裡。他幼年喪父,家境貧苦。1949年他的家鄉解放了,他積級參加農協會和民兵,工作非常積極,兩次揭發地主謊報土地和偷改佃約,並活捉了一個逃亡地主,收繳了偽保長隱藏的兩支手槍。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黃繼光於1951年3月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當要離開家鄉的時候,母親高興地把一朵大紅花帶到了他的胸前,並對他說:「到了朝鮮,要多多殺敵,報答祖國和人民。」帶著母親的囑托和人民的期望,黃繼光來到了朝鮮前線,被分配到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第135團第2營當通信員。雖然是當通信員,他時刻想著要多學本領,刻苦地鍛煉自己。他工作積極,學習認真,進步很快。1952年7月25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2年10月14日,美國侵略軍開始向上甘嶺597.9和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上甘嶺位於朝鮮中部五聖山上,它是志願軍中線的大門,也是扎進敵人心窩的一把鋼刀。尤其是上甘嶺地區北山的兩個高地,像楔子一樣打入敵人陣地前沿,給敵人造成極大威脅。敵人在這不到4平方公里的上甘嶺小高地上,動用了兩個多師的兵力,在大量的飛機、坦克和大炮配合下,連續向537.7高地和597.9高地瘋狂進犯,月夜炮聲隆隆,硝煙彌漫,志願軍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黃繼光在戰鬥打響後,擔負在炮火下送信,傳達命令,接電話線,背傷員的任務。連續在敵人的炮火封鎖下度過了4天4夜。

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第6連奉命事先奪下6號陣地,再奪取5號、4號陣地,必須在天亮以前拿下0號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戰斗開始後,進展情況比預想的要順利。這時,突然發現山頂上有一個敵人的集團火力點,使志願軍部隊受到壓制不能前進。營參謀長立即命令第6連必須炸掉它,同時組織爆破組。從黃昏7時30分到夜晚10時30分,6連已經向敵人發起了5次沖鋒,仍未催毀敵人的火力點,許多戰士都壯烈犧牲。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鍾了,不拿下0號陣地,就等於沒有按計劃完成戰斗任務,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就會受到影響。在這關鍵時刻,站在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站出來堅定地要求: 「把任務給我把,只要我有一口氣,我保證完成任務。」 參謀長非常信任地說:「黃繼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現在我命令你為第6連第6班代理班長。一定要完成任務!」 接受任務後,他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友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他們趁照明彈的亮光巧妙地前進,開始敵人沒有發現他們,當離敵人火力點只有30多米的時候,兩名戰友相繼倒下了。黃繼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兩彈,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人中心火力點前進。只剩下八九米的時候,他挺起胸膛,舉起右手向敵人投去手雷,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未被炸毀的兩挺機槍,又從殘存的射擊孔里伸出來,死命地吼叫著,志願軍的沖鋒又受到阻止。黃繼光再次受傷倒下。這時天就要亮了,40分鍾的期限就要到了,黃繼光躍身而起,沖著那狂噴火舌的槍口,沖著那侵略者的頑固堡壘,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正在噴吐的火舌突然熄滅,正在死命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他那年輕的生命,開辟了志願軍勝利前進的道路。

剎時,但任攻擊任務的戰友們,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高聲呼喊「沖啊!為黃繼光報仇」!他們踏著黃繼光爬行的道路,很快佔領了0號陣地,守在高地上面的敵軍兩個營——1200多人,全部被殲滅。

為了表彰黃繼光的偉大精神和不朽功勛,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發布命令,為黃繼光追記特等功一次,並授於「 特級英雄」稱號。中國共產黨志願軍第15軍委員會在追認他為「模範團員」的同時,追認黃繼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黃繼光「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追授他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黃繼光的名字和光榮事跡銘刻在上甘嶺背後的五聖山上,英雄的壯舉和不朽的業績,像巍然屹立的五聖山永世長存
張自忠:第一名將。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庄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楊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1913年生,湖南瀏陽人。192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軍連長、營長兼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686團副團長、團長兼政治委員,參加平型關、午城井溝等戰斗。在平型關大戰中,他深入到戰斗最激烈的老爺嶺去直接指揮,負傷後堅持指揮部隊,立下戰功。1938年9月14日,指揮部隊在汾離公路西公嶺伏擊由汾陽開向離石的一支日軍汽車運輸隊,不到一個小時,就全殲日軍200餘名,炸毀滿載軍用物資的汽車20餘輛。接著,又於9月21日指揮686團等部在汾離公路王家池附近山谷伏擊向汾陽撤退的日軍第108旅團,經過激烈戰斗,殲滅日軍步騎兵近千人,擊斃日軍旅團長山口少將。 1939年3月率部隨115師東進支隊進入山東,指揮686團取得首戰樊壩的勝利,全殲偽軍1個主力團500餘人,並重創增援的日軍。後任115師獨立旅旅長兼政治委員、第343旅旅長、教導第3旅旅長、魯西軍區司令員兼魯西專署專員、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1941年初,指揮教導第3旅運用圍點打援戰法,取得潘溪渡戰斗的勝利,創平原殲滅戰的光輝範例。同年赴延安,先後在軍事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4月返回冀魯豫邊區,參與指揮東平、陽谷等戰斗。為開展平原游擊戰爭,開辟和建設魯西、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7、第1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5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總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

趙尚志
趙尚志是著名抗日將領,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毛澤東曾贊揚說:「有名的義勇軍領袖楊靖宇、趙尚志、李紅光等等,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他們的堅決抗日、艱苦奮斗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 趙尚志,1908年10月生,遼寧省朝陽縣人,1919年隨全家流亡哈爾濱,早年投身學生愛國運動。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同年冬受命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學習。1926年5月受黨組織派遣回到哈爾濱參加建立黨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曾兩次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軟硬兼施,他嚴守黨的機密,始終堅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 1933年10月領導創建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任隊長。游擊隊創立時,他與戰友們發出誓言:「我珠河東北反日游擊隊全體戰士,為收復東北失地,爭回祖國自由,哪怕槍林彈雨,萬死不辭,赴湯蹈火,千辛不避,誓心武裝東北三千萬同胞,驅逐日寇海陸空軍滾出滿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奮斗到底!」。 隨著部隊的發展壯大,1934年6月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1935年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軍長。1936年1月任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同年8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軍長。後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委會主席、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副總指揮。面對日偽軍的瘋狂「討伐」、「清剿」,在極其艱難困苦的險惡環境中,趙尚志率領抗聯部隊對日偽軍進行了英勇無比的艱苦戰斗,遠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風宿露,作戰百餘次,打破了日偽軍一次次的重兵「討伐」和「清剿」。 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率部對敵人作戰中身負重傷被俘,他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痛斥敵人。窮凶極惡的敵人割下了趙尚志的頭顱,運到長春慶功,把他的軀體扔進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趙尚志壯烈犧牲時,年僅34歲。 解放後,為了表彰趙尚志的抗日功績並永遠緬懷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縣改名為尚志縣,把他的犧牲地改為尚志村,把哈爾濱的一條主要街道命名為「尚志大街」。

左權「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這是朱德總司令為悼念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壯烈殉國而寫的一首詩。
左權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著名軍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縣人。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1期學習。192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蘇聯,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後到中央蘇區工作,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1分校教育長、新12軍軍長、第5軍團第15軍軍長兼政治委員、中革軍委第一局局長和紅1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1936年5月,任紅1軍團代理軍團長。
全國抗戰爆發後,擔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後兼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開展敵後游擊戰爭,粉碎日軍多次殘酷「掃盪」,威震敵後。其高超的指揮藝術,嚴密細致的參謀業務,扎實的工作作風,深受朱、彭的贊揚。1940年秋,協助彭德懷指揮著名的百團大戰。1941年11月指揮八路軍總部特務團進行黃崖洞保衛戰,經8晝夜激戰,以較小的代價殲敵千餘人,被中央軍委稱為「『反掃盪』的模範戰斗」。他還「是一個有理論修養同時有實踐經驗的軍事家」,從1939年至1941年,他撰寫了《論堅持華北抗戰》《埋伏戰術》《襲擊戰術》《戰術問題》《論軍事思想的原理》等文章40餘篇。左權為創建並鞏固華北抗日根據地,發展壯大人民抗日武裝,為八路軍的全面建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進行「鐵壁合圍」大「掃盪」。25日,他在山西省遼縣麻田附近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時,在十字嶺戰斗中壯烈殉國,年僅37歲。
左權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員。名將陣亡,太行山為之低咽,全黨為之悲痛。周恩來稱他「足以為黨之模範」,朱德贊譽他是「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為紀念左權,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決定將遼縣改名為左權縣。

鋼鐵戰士━━楊靖宇 這是楊靖宇像。 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原名馬尚德,1905年生,河南省確山縣人。學生時代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6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委書記、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秋被派往南滿,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率部隊轉戰於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他以難以想像的毅力,堅持和敵人進行頑強斗爭,直至彈盡,於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當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英雄董存瑞的故事
--------------------------------------------------------------------------------

全國著名戰斗英雄、模範共產黨員董存瑞,是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三十二師九十六團二營六連六班班長。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他以身體當支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國民黨軍據守的橋型暗堡,壯烈犧牲,時年19歲。
英雄犧牲了,英雄的光輝形象永存。

旱河上,巨大的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著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托舉著炸葯包,導火索燃燒著,冒著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盪在我們的耳邊。 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1954年,隆化縣委、縣政府為紀念董存瑞烈士,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園,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定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民政部、國家教委、團中央、國家文物局聯合定為全國百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被列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董存瑞烈士陵園,建在河北省隆化縣城西北的苔山腳下,伊遜河東岸。1954年建成後,又於1957年、1960年、1967年、1975年先後幾次擴建,初步形成了紀念體系。1987年,重建了烈士紀念碑,1991年,重建了董存瑞烈士紀念館。現在,董存瑞烈士陵園共佔地71000平方米,有9項紀念建築。陵園平面布局為中軸對稱式。在長396米的中央主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門、牌樓、董存瑞烈士塑像、董存瑞紀念碑、烈士墓。大門橫額上是蕭克將軍題寫的園名「董存瑞烈士陵園」。董存瑞紀念館有張愛萍將軍題寫的館名。董存瑞烈士紀念碑碑體正面用金色大字鐫刻著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元帥的親筆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1995年5月25日開展的董存瑞烈士紀念館內,陳列著董存瑞烈士事跡圖片、油畫、烈士遺物,並陳展著重要的文獻資料和有關董存瑞烈士事跡的文藝作品50餘冊、件;黨和國家領導人、知名人士為英雄題寫的詩、詞100餘件。由著名播音員方明解說的半景畫,反映1948年隆化攻堅戰的電動沙盤,採用了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地展現了隆化攻堅戰的浴血奮戰場面和董存瑞的英雄壯舉。陵園外西南200米的地方,是董存瑞當年炸毀的敵橋型暗堡處,建有花崗石碑身、高4米的「董存瑞烈士犧牲地址」標志碑。為使人們能夠更方便地參觀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各界人士的題詞,於1998年5月修建了對稱的兩座「名人題詞碑廊」,將這些題詞以石刻形式展出。省、市領導於1998年5月25日在董存瑞犧牲50周年紀念日上,為新塑的董存瑞銅像揭幕。

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的一個貧苦家庭。殘酷的社會現實,鑄就了他幼小心靈中樸素的階級感情。1940年,董存瑞已經11歲。為了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八路軍開始在董存瑞的家鄉一帶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43年,董存瑞擔任了南山堡第一任兒童團長。1945年,董存瑞參加了區小隊,同年,被編入冀熱察軍區第九旅,成了一名正式的八路軍�戰士。1947年�3月,董存瑞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向黨宣誓:「我把這輩子交給黨,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1948年,董存瑞所在部隊升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5月,部隊奉命向當時熱河省省會承德的大門——隆化城挺進。

隆化是承德的屏障,國民黨軍在這里駐有一個團的兵力,周圍築有40多個永久性碉堡,由母堡、子堡組成碉堡群。在碉堡群周圍,還設有很多副防禦工事,如鹿砦、鐵絲網、陷井、梅花樁、外壕等,各碉堡群之間都有火力聯系,構成交叉火網。這些工事與隆化城依託的苔山、龍頭山的有利地形結合起來,就形成了相當堅固的防禦體系。因此,國民黨認為隆化「固若金湯」。當解放軍包圍隆化之後,國民黨軍十三軍軍長石覺還在承德吹噓:「共軍能打下隆化,我就把承德白送給他們。」 5月18日,部隊開到距隆化城不到5千米的土窯子溝,開始了緊張的戰前准備工作。24日上午11點,全營召開「掛帥點將」戰前動員大會,董存瑞第一個站起來,要求首長批准他掛帥。同志們都深知他機智勇敢,多次立功受獎,又是爆破能手,誰也不和他爭,一致表示同意。董存瑞當上了「爆破元帥」,他點了郅順義為「突擊大將」,機槍班班長為火力掩護組組長,一班長為支援組長。然後,董存瑞代表大家表示決心,他激動地說:「我們練兵、訴苦為什麼?去年打隆化我們一些同志犧牲了又是為什麼?這回黨把最光榮的任務交給我們了,沒二話,天塌了也得完成!堅決響應黨的『五一』號召,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在這次戰斗中,我負傷不下火線,犧牲了當個掩體,死也要把隆化拿下來!」

25日凌晨,天還沒亮,陣地上一片寂靜。戰士們焦急地等待著總攻的信號。隨著三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我軍強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敵人火力全給壓住了。在硝煙彌漫、烈火滾滾中,苔山頂峰的磚塔,被我軍的大炮轟倒了,炮樓也被打掉了,不一會兒,勝利的紅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頂峰。5時25分,命令下達,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擔任主攻,從城東北向隆化中學外圍工事運動。敵人的機槍嚴密封鎖著他們前進的道路。六連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學東北面的舊衙門碉堡群。董存瑞帶領爆破組連續爆破了敵人4個炮樓、5個碉堡,勝利地完成了掃清隆化中學外圍工事的任務。

下午3點30分,第二次總攻開始。六連向隆化中學發起沖鋒。突然,敵人的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把戰士們壓在一條土坡下面,抬不起頭來。原來,這是隆化中學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噴出來的6條火舌。狡猾的敵人,在橋上修了一個偽裝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攔住了我軍沖鋒的道路。這時,董存瑞和戰友們紛紛向連長請戰,要求把這座橋型暗堡炸掉。白副連長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沖出不遠,炸葯包就被敵人槍彈打中,李振德犧牲,其餘兩名爆破手負了重傷。董存瑞看到戰友的傷亡,再次挺身請戰。白副連長說:「你已經幾次完成爆破任務了……」不容副連長說完,董存瑞搶著說:「我是共產黨員,我的任務不只是炸幾個碉堡。現在隆化還沒有解放,怎麼能算完成任務呢?就是只剩下我一個人,也要完成任務。」這時,團部來了緊急命令,要六連火速從中學東北角插進去,配合已突進中學院內的兄弟部隊,迅速解決戰斗。白副連長和郭指導員商量了一下,對董存瑞說:「好,你去吧,千萬要注意隱蔽。」董存瑞緊攥拳頭說:「放心吧,不完成任務就不回來!」說著他從衣兜里掏出一個小紙包,遞給指導員說:「如果我犧牲了,這就是我最後的一次黨費。」指導員接過小紙包,緊緊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著他說:「你一定要回來,我們都等著你勝利歸來!」

董存瑞挾起炸葯包,彎著腰沖了出去。在郅順義火力掩護下,他一會兒匍匐前進,一會兒又借著郅順義扔出的手榴彈的煙霧,站起來一陣猛跑。橋型暗堡里,敵人的機槍越打越緊,子彈帶著尖利的嘯聲,從他的耳邊掠過。在快要沖進開闊地時,董存瑞指著前面的一個小土堆,對郅順義說:「你就在這兒掩護!」一陣手榴彈把敵人碉堡前的鹿砦、鐵絲網炸了個稀巴爛。董存瑞趁這機會,沖進了開闊地,敵人的機槍更瘋狂地朝這邊射擊,子彈打得他身邊的塵土直冒煙。董存瑞沉著機智,他忽左忽右地爬著。敵人的機槍打緊了,他就伏下不動。敵人的機槍稍一停,他就飛也似的向前躍進幾米。敵人的機槍又慌忙朝他打過來,突然,董存瑞撲倒了,郅順義站起剛要向前沖去,只見他猛然爬起來,一陣快跑跳進旱河溝里,進入了敵人的火力死角。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他抱著炸葯包迅速猛沖到橋下。這橋離地面有一人多高,兩旁是磚石砌的,沒溝、沒棱,哪兒也沒有安放炸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東西代替火葯支架。怎麼辦?郅順義清清楚楚看著這一切,急得直攥拳頭。

突然,身後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總攻的時間到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威震敵膽。大批的後續部隊像潮水般地涌了上來。就在這個時候,橋型碉堡上的磚頭一塊塊被推開了,子彈像急雨一樣,「嘩嘩」地向沖鋒部隊射去。董存瑞不動了,他抬頭看了看橋頂,又扭頭向後望了一眼,略略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橋中央,左手托起炸葯包,緊緊貼住橋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火花和白煙!董存瑞巍然挺立,紋絲不動,像是一尊雕塑。看到這情景,郅順義不顧一切地跳下旱河,朝橋下的戰友奔去。只聽董存瑞朝他大聲喊:「卧倒,快卧倒!」緊接著,就聽董存瑞高聲喊道:「為了新中國,沖啊!」突然間,一聲巨響,地動山搖。敵人的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為了新中國,沖啊!」董存瑞的戰友們高喊著這震撼山河的口號,沖進了隆化中學。

血一樣鮮艷的紅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高高飄揚。

董存瑞犧牲後,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黨委決定:追認董存瑞為縱隊戰斗英雄、模範共產黨員;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班為「董存瑞班」;7月10日,冀熱察行署決定:「為紀念收復隆化戰斗中英勇頑強自我犧牲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特決定隆化中學改稱存瑞中學,以志永垂。」

1950年9月,全國戰斗英雄、勞動模範代表會議決定,追認董存瑞為全國戰斗英雄。

董存瑞烈士陵園建於1954年,在河北省隆化縣城董存瑞烈士戰斗過的地方,由肖克題寫園名。陵園內有大型烈士雕像、烈士墓及烈士紀念館。紀念碑由朱德題詞,紀念亭刻有碑文。
趙博生1917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先後在皖系、直系、奉系軍隊中任職。1924年冬轉入馮玉祥的西北軍,參加過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期間受共產黨人劉伯堅等的影響,傾向革命。1931年任國民黨軍第26路軍參謀長。「九一八」事變後,他堅決反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同時,與在第26路軍中的中共特別支部取得聯系。同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趙博生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2月14日,在蔣介石准備清除26路軍中的共產黨員的危急時刻,趙博生和季振同、董振堂等率部1.7萬多名官兵在寧都起義。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他先後任紅5軍團13軍軍長、軍團參謀長、軍團副總指揮,率部參加贛州、漳州和南雄水口等戰役戰斗。他指揮果斷,屢建戰功。1933年初,國民黨軍集中4個師的兵力分兩路向江西資溪、金溪、南城蘇區進犯,趙博生奉命率領紅5軍團3個團據守長員廟一帶山脈,配合主力在黃獅渡一帶消滅敵人。他指揮部隊連續打退數倍於己之敵的瘋狂進攻,堅守住了陣地,出色地完成了鉗制任務。1月8日與敵人展開激烈的肉搏戰,趙博生在與敵人相距只有百餘米的地方指揮,不幸壯烈犧牲。
趙世炎1919年經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少年學會,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1920年赴法勤工儉學。1921年參與發起成立旅法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1922年6月,與周恩來等人創建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後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中央執委會書記。同年秋任中共旅歐總支部委員和中共法國組書記。1923年赴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任旅莫支部委員。1924年回國,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成員、中共北方區執委會宣傳部部長、中共江浙區委組織部長、上海總工會委員長等職,參與領導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趙世炎領導廣大上海工人群眾繼續堅持斗爭。面對嚴重的白色恐怖,他臨危不懼,堅持斗爭。1927年7月2日,因叛徒出賣,趙世炎在上海不幸被捕。面對兇殘的敵人,他大義凜然,堅貞不屈:「革命就是要流血的,要改造社會就必須付出代價」,「要革命就會有犧牲!」「志士不辭犧牲,革命種子已經布滿大江南北,一定會茁壯成長起來,共產黨最後必將取得勝利!」表現了共產黨人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7月19日,趙世炎高呼著「中國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年僅26歲。

閱讀全文

與為中國而犧牲的英雄兒女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女排下一場pk哪個國家 瀏覽:549
印度自助餐有哪些 瀏覽:361
印尼排華新加坡台灣在做什麼什麼區別 瀏覽:343
英國入侵藏族英國人是怎麼 瀏覽:100
英國配眼鏡在哪裡 瀏覽:962
義大利電台能在哪裡聽 瀏覽:142
來英國旅遊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533
現在的英國人是什麼種族 瀏覽:293
來中國做什麼工作英語 瀏覽:150
在中國怎麼快遞到越南 瀏覽:538
印度和中國有哪些爭端 瀏覽:721
美國人怎麼對伊朗 瀏覽:127
今晚看中國好聲音怎麼樣英文 瀏覽:690
印尼電多少錢一度 瀏覽:672
成都自駕越南河內多少公里 瀏覽:402
越南住宅用地多少錢一畝 瀏覽:412
伊朗與斯巴達簽訂了什麼 瀏覽:184
為什麼向義大利出口西紅柿 瀏覽:432
中國商人怎麼去阿富汗 瀏覽:851
英國潛艇為什麼上浮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