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法人銀行有哪些

中國法人銀行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3 19:02:38

⑴ 中國七家國有銀行是哪些

國有銀行具體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1978-2007年間,我國採取了多項舉措,使國內銀行業呈現多元化發展,包括:

1、恢復了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2、興辦了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3、向深圳、廣東、福建、上海四地政府發放了銀行牌照,由當地政府主持創辦深圳發展銀行(1988)、廣東發展銀行(1988)、福建興業銀行(1988)、上海浦東發展銀行(1993)。

4、向招商局集團、中信集團、首鋼集團、光大集團四家國有企業發放了銀行牌照,開辦了招商銀行(1987)、中信銀行(1987)、華夏銀行(1992)、中國光大銀行(1992),打破了銀行由政府創辦的壟斷局面。

(1)中國法人銀行有哪些擴展閱讀

1、中央銀行

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2、政策性銀行

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

⑵ 中國一共有多少家銀行,哪些是屬於國有的

中國一共有4549家銀行。
1、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披露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截止2020年2月底,各類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共4549家。
2、其中,國有銀行包括中國銀行六大行,它們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除此以外還有三家政策性銀行,它們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拓展資料
1、中國六大銀行是銀行業資產規模大、影響力強的行業代表。 它們作為金融企業,它具有一般銀行的共同特點——追求利潤,需要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 作為國有銀行,它也需要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幫助國家緩解就業壓力。 從去年六大銀行的招聘數據來看,各家銀行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工行招聘20003人; 中國農業銀行招聘16090人; 中國銀行招聘10080人; 建設銀行招聘15010人,交通銀行招聘4562人,郵儲銀行招聘10000餘人。 六大銀行招聘應屆生達6萬,為銀行業應屆生人數最多,發揮了解決就業的主力軍作用
2、當前中國只有3家政策性銀行: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所謂的政策性銀行,顧名思義就是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主導,這種銀行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從事國家級的金融活動以執行和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的機構。至於國家開發銀行的主要業務方向是棚戶區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大型基礎設施貸款;中國進出口銀行主要提供買賣雙方信用證、進出口用證、托收等國際貿易服務;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主要承擔部分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金融服務。不過,隨著時代慢慢的進步,同時也隨著市場化的發展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中國的政策性銀行也在開始不斷的探索創新,謀求業務轉型。

⑶ 在中國具有法人資格的外資銀行有哪些

韓亞銀行、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摩根士丹利國際銀行、友利銀行、德意志銀行、瑞穗實業銀行、渣打銀行、中信銀行國際、蒙特利爾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外換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東方匯理銀行、永亨銀行、大新銀行、大華銀行、新韓銀行、花旗銀行、恆生銀行、華僑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華美銀行、匯豐銀行、東亞銀行、首都銀行、星展銀行、盤谷銀行、摩根大通、企業銀行、三井住友銀行、法國巴黎銀行

⑷ 中國有哪幾大知名銀行

①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中國最大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之一)
②中國農業銀行(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
③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於1954年,中國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④中國銀行(成立於1912年,中國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之一)
⑤招商銀行(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境內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商業銀行之一)
⑥交通銀行(始於1908年,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
⑦中國民生銀行(於1996年,我國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⑧中信銀行(中國最早參與國內外金融市場融資的銀行之一)
⑨興業銀行(成立於1988年福建,經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
⑩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證券市場中備受關注和尊敬的上市公司,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高成長銀行)
拓展資料:
1、 銀行是國家的還是私人的
我國直接管控的國有銀行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其餘銀行不能簡單的劃分為國家的、還是私人的。此外,說其他銀行是「私人的」說法也不太准確,比較准確的說法是民營資本控股。
2、 銀行是屬於事業單位嗎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屬於事業單位,其它銀行屬於企業單位。
①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企業單位的特點是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
②中國人民銀行屬於國家機關,是事業單位;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政策性銀行,屬於事業單位;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及10多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均屬於企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改制前屬於特大型國有企業,改制後屬於國資委控股的股份制企業。

⑸ 中國有哪些國有銀行

國有銀行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9家銀行。
拓展資料:
國有銀行(Nation-Owned Banks),即國家擁有的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 直接管控的大型銀行。
194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
1949年以後,在沒收官僚資本銀行的基礎上,結合組織各革命根據地的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將原來的官僚資本銀行改組為新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農業合作銀行。以後,又新建和改組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
1953到1955年,經過清產核資、調整業務和實行儲蓄專業化、公私合營銀行的機構和業務並入中國人民銀行,從而建立了新的集中統一的金融體制。
1983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中國人民銀行成為國家統一管理金融的機構,其他專業銀行成為經濟實體。
1981年12月,為向國外籌集建設資金辦理投資信貸,我國成立了中國投資銀行(China Investment Bank),中國投資銀行總行設在北京,是獨立的企業法人,是我國的國家專業銀行,按照國家對國營企業的要求,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2003年,為了改革當時的銀行業監管體制,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同年4月28日,中國銀監會正式掛牌;12月27日,《銀行業監督管理法》頒布。
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決議進一步明確,選擇有條件的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充實資本金,創造條件上市。走股份制改造之路,是當前國有銀行走出困境的戰略抉擇。
2003年12月16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
2004年1月6日,中央政府創造性地運用外匯儲備注資大型商業銀行:由匯金公司拿出450億美元外匯儲備(合計3724.65億人民幣),對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並引進戰略合作夥伴,標志著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拉開序幕。
2004年8月,交通銀行引進英國匯豐銀行(HSBC)作為戰略投資者,匯豐銀行以每股1.86元人民幣的價格購入交行19.9%的股權,即77.75億股,成為僅次於財政部的第二大股東,投資金額達17.47億美元。
2004年8月24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4年9月21日,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對外掛牌,標志著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已經完成。

⑹ 中國的國有銀行有哪些

一、央行(1家)

央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領導機構,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成部門,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二、政策性銀行(3家)

政策性銀行不同於一般的商業銀行,他們主要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

目前我國主要3家政策性銀行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三、國有商業銀行(6家)

國有銀行即由國家直接控股的商業銀行,目前共有6家,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有財政部直屬的匯金投資公司直接控股,而郵政儲蓄銀行則是由中國郵政集團直接控股。

這6大金剛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在國家戰略和民生服務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生活中這么多銀行,哪些屬於國有銀行,你了解嗎?
四、股份制銀行(12家)

目前股份是銀行分別是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恆豐銀行、渤海銀行。

其中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渤海銀行為國企或地方政府等國有法人單位控股;民生銀行是我國首家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和恆豐銀行由民營企業控股。

這12家銀行是我國銀行業創新的主體,很多新玩意都是由他們推出的,對於促進我國銀行的發展和改革非常重要。

五、城市商業銀行(134家)

城市商業銀行就是在各個城市發展起來的銀行,一般以城市冠名,比如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等等。

這些銀行構成比較復雜,既有新成立的銀行,也有很多是在原有農村商業銀行的基礎上組建而成,至於控股方,很多都是有地方政府控股,也有的是由一些大型企業直接控股。這些銀行對於服務地方經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六、農村商業銀行(1262家)

農村商業銀行一般都是在信用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有很多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也很好。

七、農村信用社(965家)

農村信用社是我國農村地區核心的金融機構,對於促進三農產業的發展功不可沒。這些金融機構雖小,但是非常接地氣,一般每個省設立省農信聯社進行管理。

八、農村合作銀行(33家)

農村合作銀行是農村信用社的升級版,其功能和屬性和信用社差不多,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之後可以升級為農村商業銀行。

九、村鎮銀行(1562家)

村鎮銀行目前是我國機構數量最多的銀行類金融機構,這些村鎮銀行一般都是由大銀行作為發起人創立的,主要在農村地區設立,服務農村地區的經濟和居民。

十、民營銀行(17家)

民營銀行是由民營企業作為發起人的銀行機構,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目前17家民營銀行分別為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浙江網商銀行、重慶富民銀行、四川新網銀行、湖南三湘銀行、安徽新安銀行、福建華通銀行、武漢眾邦銀行、江蘇蘇寧銀行、山東威海藍海銀行、吉林億聯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遼寧振興銀行、梅州客商銀行。

十一、外資銀行(39家)

近年來由於受到持股比例的限制,外資銀行發展並不是很好,截止目前只有39家。比如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等等。

十二、住房儲蓄銀行(1家)

說到住房儲蓄銀行大家可能都沒有聽說過,它是專業經營住房信貸業務的商業銀行,目前這類銀行我國只有一家,而且是合資的,即中德住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中德住房儲蓄銀行),這家銀行成立於2004年2月,是由中國建設銀行與德國施威比豪爾住房儲蓄銀行在天津市共同出資成立,持股比例分別為 75.1%及24.9%。

⑺ 我國商業銀行有那些

1,5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2,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
3,其餘還有138家城市商業銀行和約297家農村商業銀行(另有多家正在籌建,所有農村合作銀行均要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外加郵政儲蓄銀行。
4,另外,自2007年3月首家村鎮銀行——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開業以來,截至2013年10月末,全國共組建村鎮銀行超過1000家,已實現全國31個省份村鎮銀行的全覆蓋,全國1880個縣市的覆蓋面超過50%,中西部地區組建620家,佔比62%。
5,經營原則
商業銀行是金融市場上影響最大,數量最多,涉及面最廣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的經營一般至少應當遵守下列原則:
1.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原則
商業銀行作為企業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但是,效益以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為前提。安全性又集中體現在流動性方面,而流動性則以效益性為物質基礎。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必須有效地在三者之問尋求有效的平衡。
2.依法獨立自主經營的原則
這是商業銀行作為企業法人的具體體現,也是市場經濟機制運行的必然要求。商業銀行依法開展業務,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涉。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有權依法處理其一切經營管理事務,自主參與民事活動,並以其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3.保護存款人利益原則
存款是商業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存款人是商業銀行的基本客戶。商業銀行作為債務人,是否充分尊重存款人的利益,嚴格履行自己的債務,切實承擔保護存款人利益的責任,直接關繫到銀行自身的經營。
4.自願、平等,誠實信用原則
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因此,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的業務往來,應以平等自願為基礎,公平交易,不得強迫,不得附加不合理的條件,雙方均應善意、全面地履行各自的義務。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銀行有哪些

國有銀行,即國家擁有的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 直接管控的大型銀行。[1][2][3][4]

國有銀行包括:國有六大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及[5]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6][7][8][9][10]

中文名
國有銀行
外文名
Nation-Owned Banks
監管部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管控部門
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
所有權
國家
快速
導航
金融改革

監管體制

募股方式

多項舉措

上市基礎

主要問題

壞賬沖銷
發展歷程
194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11] [12]
1949年以後,在沒收官僚資本銀行的基礎上,結合組織各革命根據地的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將原來的官僚資本銀行改組為新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農業合作銀行。以後,又新建和改組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13]
1953到1955年,經過清產核資、調整業務和實行儲蓄專業化、公私合營銀行的機構和業務並入中國人民銀行,從而建立了新的集中統一的金融體制。[14] [15]
1983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中國人民銀行成為國家統一管理金融的機構,其他專業銀行成為經濟實體。[16] [17]
1981年12月,為向國外籌集建設資金辦理投資信貸,我國成立了中國投資銀行(China Investment Bank),中國投資銀行總行設在北京,是獨立的企業法人,是我國的國家專業銀行,按照國家對國營企業的要求,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金融改革
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及其他文件,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將工農中建由專業銀行轉變成國有商業銀行,為此,從四大行中剝離了政策性業務,組建了國家開發銀行(1994)、中國進出口銀行(1994)、中國農業發展銀行(1994)三家專門執行政策性業務的專業銀行,即政策性銀行。[18] [19] [20] [21]
為解決國有獨資銀行長期積累的不良資產的問題,國務院於1999年先後成立了四家直屬國務院的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1999.10.19)、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1999.10.18)、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1999.10)、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1999.10),專門對應負責解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不良資產的問題,為四大銀行發展成為大型商業銀行奠定了基礎。[22]
2002年2月,中央在京召開第二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必須把銀行辦成現代金融企業,推進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綜合改革是整個金融改革的重點」;「無論是充分發揮銀行的重要作用,還是從根本上防範金融風險,都必須下大決心推進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可改組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條件成熟的可以上市」。此後,降低不良資產、實行審慎原則的會計制度,到實行股份制,再到上市這「三步走」的改革步驟已成共識,隨後的銀行業改革基本遵照這一思路。

閱讀全文

與中國法人銀行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撒丁島的海是什麼海 瀏覽:755
中國空間站微博如何進入 瀏覽:595
越南姑娘用什麼東西煲湯 瀏覽:255
在越南人眼中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649
2020年新發明有哪些中國 瀏覽:752
中國怎麼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防控 瀏覽:765
我的世界中國版最新如何自定皮膚 瀏覽:370
印度人怎麼在中國買車 瀏覽:147
伊朗雪崩什麼時候 瀏覽:23
義大利黃金大運河在哪裡 瀏覽:473
印尼有什麼好看的風景 瀏覽:815
印度鑽石怎麼賣 瀏覽:911
義大利為什麼是五星 瀏覽:34
印尼語打車怎麼說 瀏覽:94
印度什麼可以治血糖高 瀏覽:979
英國碩士保錄需要多少錢 瀏覽:900
什麼是印度拉格 瀏覽:895
中國野戰軍一共多少 瀏覽:638
巴西人喜歡中國什麼 瀏覽:52
為什麼中國遊客不去澳洲了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