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代中醫院有哪些

中國古代中醫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4 09:53:03

『壹』 中國古代有名的中醫

1、針灸之祖——黃帝。他是華夏族領袖,有著作《黃帝內經》。
2、脈學介導者——扁鵲。
3、外科之祖——華佗。
4、醫聖——張仲景。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5、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葛洪。他著有《肘後方》。
6、葯王——孫思邈。
7、兒科之祖——錢乙,著《小兒葯證直訣》共三卷。
8、法醫之祖——宋慈,著《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9、葯聖——李時珍,著成《本草綱目》。
10、《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醫宗金鑒》是清代御制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它是中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又最簡要的一種。

『貳』 例舉中國古代著名中醫

(1)先秦時期:扁鵲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後代把他奉為「脈學之宗」,他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脈象中診斷病情。切脈是扁鵲的主要成就。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醫所沿用。

(2)兩漢時期:
①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發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②東漢末年的名醫張仲景,被稱為「醫聖」,其代表作《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

(3)隋唐時期:①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葯學成果,並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

(4)明清時期: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葯物一千八百多種,方劑一萬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李時珍重視實地考察和試驗觀察,注意運用比較方法,所以他對葯物的認識和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本草綱目》對葯物的分類反映了由低級到高級的生物進化觀。李時珍還提出「鳥產於林,故羽似葉」的觀點,反映了他在動物適應環境、相關變異以及遺傳特徵等方面的新認識。

『叄』 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醫葯文化,在古代都涌現了那些懸壺濟世的名醫

針灸之祖———黃帝 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現存《內經》即系託名黃帝 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特別詳細。
脈學倡導者———扁鵲 姓秦,名越人,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太子 屍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侯未病,而知其後五日不起,名聞天下。《史記·戰國策》推崇其為脈學倡導者。
外科之祖———華佗 華佗又名敷,字無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知醉,腸洗浣,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醫聖———張仲景 名機,漢末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預防醫學的倡導者———葛洪 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肘後備急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癥候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世界上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葯王———孫思邈 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曾治癒唐太宗皇太後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謊稱采「長生不老葯」獻給皇上,偷跑了。監視他的人謊報采葯時摔死,太宗封他為葯王。
兒科之祖———錢乙 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葯證直訣》,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辨證論治的範例。
法醫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葯聖———李時珍 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采葯,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艱苦勞動,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葯物共1758種。
《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鑒》是清代御制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簡要的一種。

『肆』 中國的中醫學院有哪些

你好:
一、比較有知名度,而且這些院校的學生,都在國家級科研院所及醫院就業。
二、北京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哈爾濱北京中醫學院、上海中醫學院等。

『伍』 古代醫療有哪些

中醫的話比較接近現代中醫的手法,基本都是中醫院的治療,除去打針、掛點滴、吃西葯。。。
如果是歐洲的話,呵呵呵。。。基本沒有啥治療手段,唯一的手段就是祈禱。。。

『陸』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中醫

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

『柒』 中國古代的醫院

二十世紀30年代,一個美國人寫了一篇所謂《中國醫學通論》的文章,他說中國是文明最早的國家,最奇怪的事是歐美人沒來之前,竟沒有醫院類似的組織。這個論斷其實說明了他對中國知道的太少了。
中國類似醫院的組織最遲在漢朝元始二年(公元2年)就已經有了。那年黃河一帶發生旱災,瘟疫流行,皇帝劉衍(音看)選了適中的地方,較大的屋子,設置許多醫生和葯物,免費給老百姓治病。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立的臨時時疫醫院。

又到了延熹五年(公元162年),皇甫規被提升做中朗將的官,率領大隊人馬,在甘肅隴坻一帶作戰。適逢著軍隊里疫病流行,死亡率高達30—40%。皇甫規便租賃大批民房,設置醫葯,把病員都集中起來一起治療。他還每天去看士兵們的病,得到全軍的熱愛。當時軍隊中的這種醫療組織叫做「庵廬」,也就好比現在的野戰醫院。 南齊永明九年(公元491年),吳興一帶大水,疫病流行,竟陵的王蕭把自己住宅拿出來,設醫置葯,收養貧病,這可能是中國私立慈善醫院的最早形式。

北魏太和21年(公元497年),孝文帝(元宏)曾在洛陽設立「別坊」,派遣了四個醫生,購備許多葯物,凡是貧窮害病無力醫療的,都可以在這里來就醫。在永平三年(公元510年),南安王(拓跋余)命令他的太常官選擇適中地方,寬敞房屋,遣派醫生,備辦葯品,凡是有疾病的都住在裡面治療,這可能是公立慈善醫院的最初形式。 唐朝的醫院都叫做「病坊」,大約在開元20年(公元733年)就開始有病坊的名稱了,這時的病坊大多都是設在廟宇里的。不僅是長安、洛陽這樣的大城市有,就是其他各州亦有設立。

因為病坊設在廟宇,主持人多屬僧尼,在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瀘)曾一度毀銷廟宇,頗影響了病坊的工作。後來由李德裕等的倡議,選舉鄉里中有聲望的人來做病坊的主持人,病坊的制度終於得以保持不變下來,到了五代時,個別病坊曾有改名為「養病院」的,可見唐朝後不僅醫院事業有很大的發展,名稱亦很接近現代了。

到了宋朝,醫院的規模逐漸擴大。在公元1063年,宋仁宗趙禎曾以寶勝、壽聖兩座廟宇為基礎,各添修50棟房屋,成立兩個醫院,每個醫院病人名額各規定為300人,這樣的大規模醫院就是現在也是可觀的。

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蘇東坡在杭州做官,他捐獻50兩私帑,和公家的經費合起來辦一所病坊,名叫安樂坊,三年醫好了一千以上的病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個公私合辦醫院。以後各州縣都各設有醫院,叫做「安濟坊」。 這時醫院里的設置更為完備,由官方派人領導,員工方面有乳母、女使,衣被器用一律由醫院供給,政府要求院里醫生要收十全的效果,可見當時院里的醫生都是有相當的本領的。

宋朝醫院不僅規模空前龐大,數量很多,設備完善,並且還開始成立了門診部,初叫賣葯所,後來改名和劑局,有醫有葯,便利一般群眾治病,甚至外州縣的病人也可以通函治療。現在流傳著一部方書,名叫「和劑局方」,也就是該門診部出版的「處方手冊」。這樣門診部形式的治療機構,群眾感到非常方便,在元朝、明朝越是發展了,尤其是明朝幾乎各縣都成立有一所,通通叫惠民葯局,都是官辦的。

歐洲最早的醫院組織,能相當於我國漢朝元始二年的那種組織,為基督教婦人在第四世紀建立於羅馬的療養所,而與中國相比較,時間就晚得多了。

『捌』 中國歷史最悠久最權威的國家中醫院在那裡

1890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玖』 中國古代的四大醫館

?是什麼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中醫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最高房子是多少 瀏覽:566
義大利撒丁島的海是什麼海 瀏覽:755
中國空間站微博如何進入 瀏覽:595
越南姑娘用什麼東西煲湯 瀏覽:255
在越南人眼中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649
2020年新發明有哪些中國 瀏覽:752
中國怎麼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防控 瀏覽:765
我的世界中國版最新如何自定皮膚 瀏覽:370
印度人怎麼在中國買車 瀏覽:147
伊朗雪崩什麼時候 瀏覽:23
義大利黃金大運河在哪裡 瀏覽:473
印尼有什麼好看的風景 瀏覽:815
印度鑽石怎麼賣 瀏覽:911
義大利為什麼是五星 瀏覽:34
印尼語打車怎麼說 瀏覽:94
印度什麼可以治血糖高 瀏覽:979
英國碩士保錄需要多少錢 瀏覽:900
什麼是印度拉格 瀏覽:895
中國野戰軍一共多少 瀏覽:638
巴西人喜歡中國什麼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