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中國畫用筆與用墨的特點。要求500字左右。
筆
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准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支,羊毫筆」小白雲」、「大白雲」各備一支,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筆鋒多尖銳,只適於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更好。有的畫家喜歡用禿筆作畫,所畫的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美。
墨
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挑選墨首先看其色,墨色發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不能用;然後聽其音,好墨扣擊時其聲音清響,研磨時聲音細膩,劣質的墨聲音重滯,研磨時有粗糙響聲。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勻,按順時針方向轉慢磨,直到墨汁稠濃為止。作畫用墨要新鮮現磨,存放過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中有濃縮後的渣滓,用不好有臟黯之
。現在北京、天津等地生產的書畫墨汁(如一得閣),使用方便,已為許多書畫家所用,但墨汁中膠重,最好略加清水,再用墨錠研勻使用。墨色更佳。
紙
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製作的宣紙,宣紙產於安徽涇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宣紙又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熟宣紙是用礬水加工制過的,水墨不易滲透,遇水不化開,但和其它紙張的效果也不一樣;可作整細致的描繪,可反復渲染上色,適於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生宣紙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特點是吸水性和滲水性強,遇水即化開,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能收到水暈墨章、渾厚化滋的藝術效果,多用於寫意山水畫。熟宣用畫容易掌握,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病;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滲透迅速,不易掌握。故畫山水一般喜歡用半生半熟宣紙。半生熟宣紙遇水慢慢化開,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透,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豐富的筆情墨趣。可以代替宣紙作畫的紙還有東北的高麗紙、四川的夾江宣紙、江西的六吉紙等等,其性能接近於半生半熟的宣紙。
硯
硯台我國最有名的硯是歙硯和端硯。歙硯產於安徽歙縣,端硯產於廣東高要縣。好的硯台。一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台可以了,選擇硯台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濕潤,易於發墨,不吸水。硯台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干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曬、火烤。硯的優劣,對墨色有很大的影響、最理想的是廣東肇慶出產的端溪硯,或安徽的硯,都是石堅致細潤,發墨快,墨也磨
的細,且能貯墨甚久不易乾,但良質的硯價格昂貴,本省二水
出產得螺溪石硯品質亦佳,但不宜選購樹脂加石粉灌出來的塑
膠品
選擇硯台雖然以石質細潤為佳,但過於光滑(如台灣大理
石硯),亦不容易發墨。硯台的形狀也有多種款式,以墨海一
型最便利,儲墨多,使用後可蓋上蓋子,以免墨水乾涸。經過
一段時間後,殘墨積的太多,應先用水浸泡,再洗除墨垢,保持硯台清潔。
⑵ 中國畫墨與色的關系
是學畫畫的?我以前也是
由於筆中含水墨量的差異,有干、濕、濃、淡的變化。
以墨代色,產生了墨分五色的說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曰:「運墨而五色具。」五色,即焦、濃、重、淡、清,而每一種墨色又有干、濕、濃、淡的變化,這就是中國畫用墨的奇妙處。
還有墨分六色之說,清代的唐岱在《繪事發微》中談道:「墨色之中,分為六彩。何為六彩?黑、白、干、濕、濃、淡是也。」又雲:「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無陰陽明暗;干濕不備,是無蒼翠秀潤;濃淡不瓣,是無凹凸遠近也。」以中國畫墨色變化的豐富程度是可想而知了。
沒有變化的墨色必然呆滯板濁,成為沒有生氣的死畫。一個畫家成功往往離不開用墨的精能,如齊白石畫蝦所以能婦孺皆知,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在於用墨的得當。他畫蝦曾三變:「初只略似,一變畢真,再變色分深淡。」如今我們所見到他筆下的蝦形態栩栩如生,通體透明而堅韌的蝦殼,特別是蝦的頭部,在腦殼墨色清淡處,濃墨一筆即為蝦腦,真是妙到了絕處。
自己親自實踐更能體會其中的樂趣拉!加油畫
⑶ 中國畫為何強調「水墨為上,墨分五色」
國畫傳統上有墨分五色之說:"'運墨內五色具"。主要是說明墨的從濃到談有五個色階的差別。像極了l、2、3、4、5、6、7七音控節尋聲,形成整個音如一樣.這樣才能濃淡分明,畫出色調層次,不過墨的音符從靠水來調節罷人過去對墨的五色,意見很不一致,現講如下,供讀者參考:第一說黑濃濕干淡
第二說濃宿焦退埃
第三說焦濃重淡清
第四說濃次濃淡次淡最淡
還有用墨,濃、濕、干、淡、白作為墨的大彩。五色是概數,是形容層次多的意思,所以不要拘於怎樣辦法,我們只要認識到用墨由濃到談要有墨色層次就行了。
墨的變化實際上就是水的變化,墨的干濕度也就是水的干濕。所以畫什麼效果,當沒有把握時,最好通過試紙試一下再畫,這樣實踐久了,就能做到心中有數,為了掌握果法之變化,亦盯試做各種濃淡干濕的練習,以對筆頭的水份能夠控制自如。
⑷ 中國寫意畫講究筆和墨。用筆包括哪些。。。。。
「筆墨之法」 筆法:中鋒、側鋒、逆鋒、回鋒、拖筆; 墨法:積墨、破墨、潑墨; 「五墨六彩」 五墨:焦、濃、重、淡、清; [編輯本段]【美術字的種類】 1、從國度上來分:可分為中文美術字和外文美術字。 2、從用途上來分:可分為印刷活體、書籍裝幀、環境布置、黑板報、牆報、商業美術、廣告、商標等。 3、從形式上來分:可分為平面美術字和立體美術字;或寫實美術字和寫意美術字。 4、從字體上來分:可分為宋體、黑體、變體三大類。 六彩:黑白、干濕、濃淡。 寫意筆墨講究「筆墨情趣」。 蹭,擦,點,染 (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四個字就概括了~)
⑸ 中國畫的特點及繪畫的基本技能有哪些
以線條為首,達到墨色交相輝映。以話開闊詩的意境,繪畫中有詩。托物喻情。將書畫印三者並未一體產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藝術效果
⑹ 為什麼中國美術重視線描和水墨
就中國畫而言,線描和水墨就是其表現方式,有別於西方繪畫過分強調色彩、筆觸、光影、構成、解剖、透視。中國畫傳統畫法光線描有十八描之說,又有墨分五彩之法,強調意境、氣韻、詩情畫意、書法入畫、金石篆刻,線描和水墨就是其靈魂。
⑺ 中國寫意畫講究用筆和用墨,用筆包括什麼;用墨包括墨色的什麼的變化。
「筆墨之法」
筆法:中鋒、側鋒、逆鋒、回鋒、拖筆;
墨法:積墨、破墨、潑墨;
「五墨六彩」
五墨:焦、濃、重、淡、清;
六彩:黑白、干濕、濃淡。
寫意筆墨講究「筆墨情趣」。
⑻ 中國畫為我國的國粹之一,中國畫的筆墨紙硯有哪些講究
作為支撐中國傳統書畫藝術不斷演變升華的文房四寶,千百年來不僅影響著書畫藝術風格的迭代更新,更重要的是它始終扮演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見證者的重要角色。國粹文房四寶是中國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集中體現,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極具代表性的國粹。
一 毛筆
墨水是一種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體,墨水被用於書寫或繪畫。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屬、胡桃殼或種子製作的染料或使用魚、章魚等水生動物的墨汁。中國的墨是碳墨。墨,是書寫、繪畫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後主李煜的賞識,全家賜國姓「李氏」。從「李墨」名滿天下。宋時李墨的產地歙縣改名徽州,「李墨」改名為「徽墨」
四 硯
雖然在「筆墨紙硯」的排次中位居殿軍,但從某一方面來說,卻居領銜地位,所謂「四寶」硯為首,這是由於它質地堅實,能傳之百代的緣故。中國四大名硯之稱始於唐代,它們是端硯、歙硯、洮硯,紅絲硯。宋代澄泥硯興起,今日稱之為四大名硯的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加上紅絲硯,應是五大名硯。事實上,中國古硯品種繁多,遠不止此,如松花石硯、玉硯、漆砂硯等,在硯史上均佔有一席之地。硯,俗稱硯台,是中國書寫、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漢代時硯已流行,宋代則已普遍使用,明、清兩代品種繁多,出現了被人們稱為「四大名硯」的洮硯、端硯、歙硯和澄泥硯。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已經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延續千年,是傳統文化的一大代表。我們不僅僅從筆、墨、紙、硯的凝魂中感受書墨蘊香,還能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真正韻味。
⑼ 中國畫的用筆技法特點和用墨技法特點各是什麼
毛筆畫畫時一定不要沾太多的水墨,要保持毛筆筆鋒干凈,畫畫用筆主要以側卧為主,主要強調自然順滑,轉折有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