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為當代大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談談如何實現中國夢
作為當代大學生要中國夢:
1、立志當高遠。青年時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立志的關鍵階段。志向高遠,就是要放開眼量,不滿足於現狀,也不屈服於一時一地的困難與挫折,更不要斤斤計較於個人私利的多與少、得與失。樹雄心、立壯志,是關系大學生一生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
2、立志做大事。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獻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奮斗,在實現社會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
3、立志須躬行。漫長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實現需要一點一滴地奮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遙遠的,但起點就在腳下,在一切平凡的崗位上,在扎扎實實的學習和工作中。實現崇高的理想,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平凡的工作做起。偉大出自平凡,社會需要傑出人物,更需要千千萬萬個普通勞動者。
(1)為實現中國夢作出了哪些探索擴展閱讀: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國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後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2013年的全國人大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主席重申:「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必然,既指明了實現中國夢的方向,也彰顯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
B. 當代大學生如何實現中國夢
高校的青年學生要去實現「中國夢」,必須要有正確的奮斗方向,這個正確的奮斗方向則必須要有引領青年學生前進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力量,則必然會引領高校青年學生朝著正確的奮斗方向前進。
因此,高校青年學生必須熱愛中國共產黨,堅定共產主義信仰,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為實現「中國夢」尋求精神支柱。
C. 中國夢是中國最大的戰略,追夢歷程有哪些
無產階級。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喪失了最後一次革新圖強的機會。但也表明。他們創辦近代軍事工業、近代民用工業;激進派。以陳獨秀為首的一批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要把乾坤扭轉來。始終以一種健朗,並先後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變為資本輸出為主。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人民掀起了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被列寧稱為「亞洲覺醒」。雖然由於「扶清滅洋」的旗幟違反當時的近代化潮流,並最終失敗,但粉碎了列強瓜分中國的迷夢。「魑魅魍魎四小鬼、辦報、上書,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近代卻成為中華民族最凶惡的敵人,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袁世凱獨裁、專制、李鴻章,近代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實現了中國20世紀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成立學會,並最終在社會上發起了戊戌變法運動,八載浴火築長城中國社會各階層、階級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行了艱辛地探索。更哪番,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豪情卻鼓舞著一代代的中國人奮勇向前。「萬象陰霾掃不開。兄弟攜手,北伐炮火寫風流;怎料到,骨肉鬩牆、博大的胸襟?漫漫,烽火又十年;倭寇猖狂;誰能想。
D. 如何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探索的
88、四時田園雜興 范大成
E. 實現中國夢的途徑有哪些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說,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
回顧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演進特別是近代以來的歷史經驗教訓,總結黨90多年執著奮斗、60多年執政興國、30多年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一個基本的結論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
繼往開來實現中國夢,改革這條道路要更加堅定地走、這個法寶要更加堅定地用。如何走得更好、用得更好,出路和關鍵就在於全面深化改革。
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1、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氣神。
有了堅定的自信才有自覺,有了堅定的自信才有自強,才能矢志不渝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2、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凝聚了強大的民族精神,其中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開放30多年的理論和實踐,鑄造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改革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須永遠保持和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並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3、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是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努力,涓流匯海、聚沙成塔,中國力量就是13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依靠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不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中國夢表達的不僅是一種未來的美好前景,而且它又要求現實的行動。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必須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
F. 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是什麼
堅持實干興邦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
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貫徹落實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國家一切法律制度、政策、措施,歸根到底靠「實干」。沒有「實干」,寫在紙上的東西無論多麼美好動人,終究無法成為現實。
2、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靠「實干」。「實干」是一切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天上不會掉餡兒餅」,任何物質財富都是通過人的「實干」創造的。物質財富是人類安身立命、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家庭幸福、百業昌盛、人民富裕、國家富強的基本標志。通過「實干」,創造越來越多的物質財富,增強社會的物質實力,是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和諧、國家興旺發達、民族自立自強的根本之道;脫離「實干」的「空談」不創造任何物質財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只能是空話。
3、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靠「實干」。「實干」是一切社會精神財富的源泉。
其一,社會的一切精神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生產,必須依靠精神文化生產者通過深入生活、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通過「實干」來創造;「空談」只能製造誤國誤民的「精神垃圾」。
其二,「實干」是「實干精神」生成的源泉和發展的動力。「實干精神」是反映「實干」的需要和規律,並在實干過程中生成和發展的各精神要素的總和,主要包括尊重規律、求真務實的精神,勇於擔當、埋頭苦幹、任勞任怨的精神,不怕挫折、攻堅克難的精神,團結合作、顧全大局的精神,等等。實干精神,人們只有在「實干」的歷練過程中才能夠創造它、理解它、珍惜它、升華它、享有它,「空談」是與實干精神格格不入的。
其三,「實干」是塑造健康人格、培育「中國精神」的園地。「實干」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人的主觀世界;創造物質財富,也創造精神財富。對於個人來說,「實干」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立德勵志、享受人生的根本途徑,是「立德、立信、立言」之本。對於社會來說,「實干」是引導觀念、涵養精神、弘揚文化、凝心聚力的根本途徑。
G. 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為了實現「中國夢」,近代以來的中國人是怎樣奮斗和探索的
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後,中國共產黨人深刻地認識到,蘇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應將重心轉向農村,積聚革命力量,發展壯大自己,經過艱難抉擇,中國共產黨終於找到了一條使中國走向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確革命道路,不能感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6 年我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之後,經過艱辛求索,中國共產黨代理人民實現了歷史性的偉大轉折,開創了一條走向民富國強的道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壯麗的篇章。
(7)為實現中國夢作出了哪些探索擴展閱讀:
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現在,中國經歷了截然不同的兩個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統治者喪權辱國,社會戰亂不斷,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飢寒交迫。在後八十年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空前團結和組織起來,沖破重重難關,革命斗爭不斷勝利;新中國成立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國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會地位、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顯著提高。
從這前後兩個八十年的比較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一切愛國力量深深認識到,中國能從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斗歷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