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什麼要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更進一步地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具體化.
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需要.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科學真理,雖然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但將這些普遍真理應用於中國的具體實際卻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中國·共·產·黨人面對著特殊的國情,在舊中國這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不僅革命的條件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所分析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很不一樣,而且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具體道路同西方資本主義各國以及其他國家社會歷史發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同樣,在新中國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如何進行社會主義改革,也不同於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要真正運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必須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也證明,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發揮指導作用,不僅因為它是科學,而且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它同中國人民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發生了聯系,實現了結合,是因為它被中國人民所掌握.
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恩格斯曾明確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國的馬克思主義者的任務就是結合各個國家不同時期的具體實際,將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加以具體化;同時,馬克思主義也只有在同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才能開辟自身的發展道路.這是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發揮指導作用,就必須將其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又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
⑵ 中國化的兩大表現形式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呈現出兩種形態:實踐探索的成果和理論探索的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馬克思主義根植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
重要意義: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引著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提供了凝聚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強大精神支柱。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倡導和體現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不斷開拓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⑶ 什麼是中國化
中國化是指將其他國家或民族的語言或文化同化入中國語言或文化的過程。
⑷ 什麼是中國化,具體表現在哪
中國式愛情;含蓄到無法言語,堅韌到百折不撓
中國式交往;謙虛到六親不認,虛偽到胡言亂語
⑸ 什麼是中國近代化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它們源於同一單詞「modernization」,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在中國,近代化也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即從中世紀社會轉化為近代社會。
中國近代化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和取得民族獨立,要想實現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推動近代化的首要條件。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形態頑固地阻礙著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消除它的影響任重而道遠。
(5)什麼是化中國擴展閱讀:
把中國建成現代化強國,是中國人民為之奮鬥了幾代人的夙願。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在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令人振奮。在世界現代化發展史中准確把握中國現代化的歷史方位,明確中國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可以以高度自信向著既定目標前進。
現代化的起點在西歐。西歐在中世紀是一個落後地區。從15、16世紀交接前後開始,西歐進入現代化進程。人們通常認為,西方的力量來自工業化,因此把工業化看作現代化的唯一內容。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現代化不等於工業化,現代化的起點也不在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發生之前的西方社會已經歷了許多變化,推動它走上現代化道路。
我們今天知道的許多歷史事件,如城市的再生、商業的興起、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殖民擴張等,都在深刻改變西方社會的過程中推動了現代化進程。最重要的變化是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
它結束了中世紀的分裂,完成了國家統一,清除了導致西歐落後的根本原因,使其在強大國家的保護下開始走向現代化。可以說,沒有民族國家就沒有西方的崛起,也沒有西方國家的現代化。
⑹ 中國現代化是什麼概念
中國現代化的概念:中國現代化本質上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全面發展現代化,具有四大基本因素,即現代化因素、社會主義因素、中國因素、綠色因素。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總目標的實現路徑,就是要實現以人的現代化為中心的六位一體的現代化,到21世紀中葉,中國對人類發展將做出經濟、創新、綠色、文化和全球治理貢獻。
中國現代化其中包括六個方面的主要目標:
第一,建成民富國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第二,建成社會主義民主現代化國家。
第三,建成更好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第四,建成更加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第五,建成更加綠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第六,建成對人類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國家。
社會主義現代化總任務和戰略部署大體可分三步走,形成了三個全面。
第一步,到2030年,全面建設共同富裕社會(簡稱共富社會)。
第二步,到2040年,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社會。
第三步,到2050年,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6)什麼是化中國擴展閱讀
到21世紀中葉,中國不僅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成為世界最大的發達的現代化國家,而且必將對世界發展、對人類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其中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經濟貢獻,中國是世界經濟最大的發動機,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具有越來越強的正外部性和積極的外溢效應,為世界做出越來越大的市場貢獻、貿易貢獻、就業貢獻、投資貢獻。
二是創新貢獻,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創新之國,全面建成創新型國家。中國將成為全球創新領導者,引領人類科學技術進步。
三是綠色貢獻,成為世界綠色發展的引領者,中國在保護地球環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節能減排、促進綠色工業革命方面做出積極的貢獻。
四是文化貢獻,中華文明、中國理念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中國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21世紀的中國和合思想主張「和而不同」的世界觀,當代「和合思想」主張維護世界的多樣性,提倡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中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協和萬邦」、「天人合一」等思想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五是對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堅持國家平等原則,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積極推動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政治秩序。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積極推動南南國際合作、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積極推動全球范圍內的南北公平發展、平衡發展。
⑺ 什麼是中國化
所謂「中國化」,就是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就是要以中國的人、中國的社會現象、中國的國情為研究對象,在繼承中國文化思想遺產,總結中國經驗和吸收外國先進學術思想的基礎上,採用科學方法,得出符合中國實際的理論,用以指導中國的實踐,解決中國的問題。
拓展資料: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途徑包括:系統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起始點。掌握中國國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立足點。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