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什麼叫中國的由來

什麼叫中國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2-06-06 08:18:13

⑴ 中國一詞的由來,從哪個朝代開始叫中國的

由來: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8]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

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1)什麼叫中國的由來擴展閱讀: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傳說中,黃帝是大約45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聯盟首領。他提倡種植五穀,馴養牲畜,促使這個部落聯盟逐步強大。

⑵ 中國為何叫做「中國」,究竟是怎麼由來的呢

何為“中國”,現在的理解為“中央之國”。但是在古代,“中國”一詞最早並非指國家,而是指一個地域。那麼中國什麼時候才成為了我國的正式國名的呢?

一,“中國”的第一次擴張:從都城發展到了中原

“中國”一詞最早指都城之意,“國”在中國最開始指城市、城邦,如大禹時期有“萬國”,而“中國”也就是中間最大的都城。在西周時期,“中國”指周王朝的宗周鎬京和成周洛邑兩座都城,“中國,京師也”。

“中國”一次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1世紀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中寫道:“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里的“中國”指洛陽附近地區。而古文獻中最早出現的“中國”一詞出現在《尚書·梓材》,其原文為:“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此處的“中國”指鎬京地區。

忽必烈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元朝時期,西方人的“中國”(China)一詞形成,其願意指的是昌南(景德鎮),因為該地區盛產瓷器而名揚天下。最開始西方的china是指的昌南,後來演化為了瓷器和中國的意思。在《馬可·波羅游記中》,並沒有稱呼當時的中國是蒙古(Mongolia),而是稱為中國(China),這也說明當時蒙古統治者對外所宣傳的國名可能是中國。

元朝末年,朱元璋為了推翻蒙古人的統治,又搬出了華夷之辨這一套,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作為口號。但是當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又立即承認元朝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將之正統化,他說“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但是明朝深陷於華夷之辨的老套傳統中國,未能繼承元朝將中國作為正式的國名,而是作為地區概念。


朱元璋

真正繼承元朝將“中國”演化為國名的是清朝。清朝入關後,極力弱化各民族之間的區別,因此反對華夷之辨,提出中國不僅指的是漢族地區,還包括清朝內部的所有民族地區。清朝遷都北京,發布告祭天地文:“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清世祖實錄》中記載順治對琉球的國書中寫道“朕撫定中原,視天下為一家,念爾琉球自古以來世世臣事中國”。

在雍正時期,正式將中國的概念上升為了國名,他認為中國就包含漢族和少數民族地區,“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到了乾隆皇帝時期明確規定“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也就是國名。

⑶ 中國的歷史由來

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3)什麼叫中國的由來擴展閱讀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於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受益匪淺。

歷史王朝簡記: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就此完。

西周是中國奴隸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農業是社會經濟的主要部門,土地制度是以井田制為主的奴隸主貴族國家所有制。井田制在西周以前已產生,到了西周有了較大的發展。在農業生產中,青銅工具逐漸增多。青銅器製造業也比商朝更加發達。

⑷ 「中國」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的由來是什麼

“中國”二字在古代其實是指代中原,而這二字的由來則可追溯至西周時期刻於“何尊”上的銘文“宅茲中國”。根據《周禮》這一古籍的記載,古人建立邦國主要是通過土圭法來擇選地域。藉助土圭法,古人能夠確定地中所在。所謂“地中”,在古人看來是“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為此適合用於建立邦國。而於地中建立的邦國,其實也就是中國。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開始進入到大一統封建王朝階段,而“中國”二字所指代的對象也逐漸變更為了中原地區。古代的中原地區主要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中的中心為河南洛陽至開封一帶。黃河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非常重要的一處發源地。處於天下中心的中原長久以來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因為這方面原因中國古代諸多王朝曾建都於中原。除此之外,華夏民族所處的中原地區也被稱為“中華”,而生活於非中原地區的部族在古時候則被稱呼為“四夷”。

待脫離封建王朝的統治之後由於中華民國的建立,作為簡稱出現的“中國”二字開始正式轉變為擁有近代國家概念的一個名詞。待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二字也一直作為簡稱存在。

⑸ 中國的由來是怎麼來的

周武王姬發滅商後,封弟弟原叔於原國(今河河南濟源市)),,原叔後人便以國為氏,別為原氏。因原國居天下之中,故有中原之稱,原國亦被稱為中國,後來中國一詞涵蓋范圍不斷擴大,成為華夏民族活動區域的總稱。原黯別為荀氏,荀林父首食釆於智,故以智氏薪火相傳。

與什麼叫中國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巴士怎麼改小車 瀏覽:441
中國與英國的時間差多少 瀏覽:914
英國電影哪裡能看 瀏覽:983
義大利電視台怎麼看 瀏覽:253
印度錢幣和哪個國家一樣 瀏覽:252
印尼買什麼奢侈品便宜 瀏覽:871
英國秦始皇活了多少歲 瀏覽:94
伊朗人為什麼會說英文 瀏覽:62
印尼額溫槍執行什麼標准 瀏覽:324
漁船撞越南之後怎麼處理 瀏覽:44
英國怎麼有核彈 瀏覽:41
去越南做奶茶怎麼樣 瀏覽:731
數字化怎麼講中國歷史 瀏覽:698
中國疫情冠狀肺炎多少例 瀏覽:394
為什麼義大利是鼠疫傳播途徑有哪些 瀏覽:872
印尼首都到巴厘島多少公里 瀏覽:685
委內瑞拉為什麼要援助義大利 瀏覽:539
伊朗為什麼向美國投導彈 瀏覽:384
印度小金剛菩提子如何盤玩 瀏覽:996
印尼緊急避孕葯怎麼吃 瀏覽: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