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麥什麼時候進入中國
大約在距今5000年前,小麥最先進入了中國的西北地區。遠道而來的小麥進入中國以後,也遇到了水土不服。小麥雖然屬旱地作物,但要求有較好的灌溉條件,以致古人認為,麥和稻一樣,適宜在低濕地種植,所謂「小麥宜下田」,而中國北方農業所面臨的最大不利因素便是乾旱。
當小麥進入中國南方之後,其所遇到的困難正好相反。南方雨水充沛,地勢低窪,厥土塗泥,宜稻不宜麥。特別是在稻麥二熟地區,水稻在收割之後,為了能及時地種上小麥,必須地排干稻田中的積水,因此,排水成為在南方稻田上推廣種麥的關鍵。
不過,對於具有悠久農業歷史和先進農業技術的中國人來說,改造自然環境使之適應小麥的生長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和種稻比起來,種麥所需要的技術和勞力也相對簡單一些,影響小麥在中國發展的更大的阻力來自於人們的食物習慣。
(1)小麥什麼時候引進中國擴展閱讀
小麥是現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有1/3以上人口以小麥為主食。小麥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中國,其重要性也僅次於水稻。
小麥起源於亞洲西部。今天所種植的普通小麥是由三種野生小麥經過兩次的天然遠緣雜交和經歷了九千多年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考古學家在九千年以前中東地區古墓里發現了人類最早種植的小麥,這是一種一個小穗只結一粒種子,所謂一粒小麥。
大約在公元前五千年的時候,一粒小麥又與一種野生小麥自然雜交,形成了二粒小麥。後來二粒小麥又與粗山羊草發生了雜交。這一結合,不僅可以結出三粒種子,使產量得以提高,而且小麥還可以發面,使得小麥的食用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因此受到最廣泛的歡迎。
B. 小麥何時在中國開始種植
小麥的原產地在西亞,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小麥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距今4000年以前。新疆地區發現了4000年前的碳化小麥。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原黃河流域開始種植小麥。經過數千年的栽培歷史,我國小麥的種植資源豐富,種植面積廣闊,產量世界第一,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
C. 小麥在我國栽培歷史有多少年
小麥在中國的歷史發源於黃河流域,隨後在各個區域不斷演化和傳播,對於研究小麥有重大的意義。考古發掘表明,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炭小麥距今4000年以上;甘肅民樂縣六壩鄉西灰山遺址出土的炭化小麥,距今也近4000年。安徽省亳縣釣魚台遺址出土的炭化小麥,則表明西周時小麥栽培已傳播到淮北平原。
D. 小麥傳入中國 小麥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截止201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鎬京遺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說明至少在西周中期,小麥已經在國都鎬京周圍開始規模化種植。
201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鎬京遺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在一個西周中期用於填埋垃圾的灰坑裡,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批碳化的小麥顆粒,雖然距今有2800多年,但小麥顆粒形狀依舊保存完好。
在皂角樹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發現有栽培小麥,且占糧食作物的第四位。說明在夏代,麥子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小麥傳入中國的途徑
小麥傳入中國的途徑之一是歐亞草原通道。大約在距今5000年前後,小麥被分布在歐亞草原東部地區的早期青銅文化所接受,並迅速由西向東傳播,通過阿爾泰—天山地區到達蒙古高原地區,被分布在蒙古高原南緣的以鄂爾多斯為代表的青銅文化區所接收。
然後通過多條南北向的河谷通道如黃河、桑乾河、永定河,直達中國古代文化的核心地帶黃河中下游地區。這條通道也是在絲綢之路出現之前,連接東西方文化的主要干線。隨著小麥傳入的還有青銅冶金術等其它關鍵技術。
而傳入西北地區的小麥走的可能是綠洲通道,小麥自中亞出發,向西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塔里木盆地,沿著塔克拉瑪干沙漠南北兩側的綠洲通道向西傳播,穿越河西走廊,進入黃土高原地區。這條綠洲通道到了後來就是絲綢之路。
值得研究的細節特別有趣。考古學家王仁湘認為小麥傳入中國時只是傳入了種植技術,與之相應的飲食傳統並沒有被傳入或者被接受。
在古代粒食傳統背景下,小麥和水稻、小米一樣也許被煮著吃,很難下咽。因此在北方的產量和播種面積並不大。直到秦漢,將小麥磨成麵粉後蒸食成饅頭,它的面積與產量才大大提高,並最終代替了粟與黍。和西方烘烤的麵包傳統不同,饅頭是中國蒸食傳統的代表,和面條一樣深得人心。
E. 小麥是何時被引進中國的
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國開始種植。中國的小麥是由黃河中游逐漸擴展到長江以南各地,並傳入朝鮮、日本。在黃河流域兩岸的三門峽、洛陽、盧氏以及西安、寶雞等地大量存在植物學特徵與普通小麥栽培種親緣最接近的小麥草,這種小麥草很可能早已為我國先民採集和栽培。
在中國繼雲南小麥亞種發現之後,在西藏高原又發現有麥穗自行斷節的普通小麥原始類型(稱西藏半野生小麥);在伊犁河谷有大片的粗山羊草(中國通稱節節麥)原生群落,而黃河中游麥田早就有混生節節麥,這些事實對研究中國小麥的起源、演化與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5)小麥什麼時候引進中國擴展閱讀
中國從1996年起就對小麥進口實行配額管理。從2002年4月份開始,玉米、小麥和大米實行出口零稅率政策,提高了我國糧食品種的出口競爭力。小麥進出口增加,則與品種有關系,以較低價格向韓國等周邊國家出口飼料用麥陳麥(主要是春小麥),從美國等國家進口優質硬粒小麥。
根據中美達成的協議,中國加入WTO,中國將在五年內將農產品關稅減至14.5%-15%,開放小麥等農產品進口,實施「關稅比例配額制」。到2006年,小麥配額應從200萬噸增加到930萬噸,私營部門最初應為10%。中國政府力主在世界貿易談判中保留關稅配額。
小麥是中國最重要的口糧之一,小麥產業發展直接關繫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國內資源環境、糧食供求格局和國際貿易形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F. 小麥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小麥傳入中國是在四千年前,是從西亞地區慢慢傳入中國的,而且是在商朝時期開始種植小麥的,後來成為了我國主要的農作物。
G. 小麥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大約4000年前。
H. 問:小麥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小麥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小麥的歷史
盡管穀物的起源尚未確定,但人們相信,它原產於西南亞。可以肯定的是,人類文明的歷 史和群起是與小麥的歷史緊密相關的。野生麥被認為是所有麥類的祖先,在美索不達米亞 和西南來發現了它們的化石。 顯然,在12000年前,人們已將小麥作為食物。座落於泥羅 河邊的墳墓 始建於公元前5000年,在這些墳墓的壁畫上也有對小麥的描繪,而眾所周知,最早生產發酵麵包的是古埃及人。小麥長期以來都帶有宗教 色彩並成為無數宗教儀式的一部份。希臘人和羅馬人都信奉小麥神和麵包神。
在西班牙人第一次登陸美洲以前,小麥僅僅在舊大陸被培植。1943年,哥倫布在第二次遠征 時將它帶到了新大陸。400年過後,給在19世紀, 堪薩斯的俄國移民的定居帶來了名為"土耳其紅麥"的麥種。這在當時 是最優良的品種。紅麥成為美國谷類業的重要貿易產品。
I. 小麥什麼時候傳至中國
在3800年前通過新疆進入,在樓蘭發現。在3000多年的山東東部有個萊(小麥故稱)國,在煙台、威海哪裡
J. 小麥是何時傳入中國的小麥是如何實現高產的
小麥的原產地在西亞,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小麥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距今4000年以前。新疆地區發現了4000年前的碳化小麥。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原黃河流域開始種植小麥。經過數千年的栽培歷史,我國小麥的種植資源豐富,種植面積廣闊,產量世界第一,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
小麥高產種植技術:1、要想使麥子的產量提高,我們在播種麥子前要做一定的准備。在播種前,我們要把土地的整體質量給提上去。首先,我們要用旋地機把土地旋5到10厘米,使土壤變松,再次把田地裡面一些較大的碎土塊給徹底的粉碎。2、我們要選用一些優質的小麥品種,做好充足的發芽試驗,計算出合理的播種量。3、我們要講究播種技術。首先氣溫要保持超過0度以上,土地化凍深度為3到5厘米為初播期,保證我們在播種時為高產期,時間要把握准確,每壟的間距為15厘米寬,播種後,要進行鎮壓2到3厘米。4、苗期的基本管理。當麥苗龔出土壤後,我們要盡快排查出缺苗的土地,及時的把缺德麥苗給補上,以免後期造成缺苗狀態,影響後期的產量。在播種試驗田時,我們要選擇同一品種,如果是商用糧田可補早熟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