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最小肺移植患者怎麼樣

中國最小肺移植患者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07 05:26:20

㈠ 全球首位新冠肺移植出院患者出現,是如何換肺重生的

進行了換肺手術救回來的。最開始用了ECMO人工肺,堅持了62天,後來進行了換肺手術。一共住院了166天,最後終於出院了。

㈡ 邢台百草枯中毒換肺女孩已能獨立行走,女孩後續還需要高額治療費用嗎

雖然說我們在生活當中很少會接觸到百草枯,但是對於百草枯的毒性我們還是有所耳聞的。河北邢台女孩由於姐夫報復家人,而被姐夫投毒百草枯。在生命垂危之時,是社會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女孩完成了肺移植手術,如今女孩已經能夠在醫護人員的陪伴之下下床行走。

如今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之下,女孩能夠保住自己的生命,這已經是非常令人慶幸的事情了。相信在家人以及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女孩一定能夠健康的生活。

㈢ 上海肺移植手術費用以及成功率多少

每年1萬人急需做肺移植,為何中國醫生只做300台?肺移植為什麼那麼難?
首先,哪些人需要肺移植?
當慢阻肺(COPD)、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等呼吸系統疾病發展至終末階段,病人呼吸困難,有的甚至24小時離不開氧氣,沒法下床走路活動,生活質量非常低,進行肺移植是他們唯一治療手段(類似的疾病就像SARS,新冠的急性發展,此類疾病是慢性發展,間斷性加重)。

一、肺移植為什麼那麼難?
1.肺移植手術操作困難
肺移植手術是頂尖的胸外科手術。肺移植手術為什麼進展比較緩慢?從其歷史發展可窺一斑。1963年,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的詹姆斯·哈代醫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人類肺移植,可是之後20年裡,後來者雖進行了40餘例嘗試,但均未成功(沒有長期生存)。直到1983年,加拿大多倫多總院COOPER醫生成功地為一例肺纖維化病人施行單肺移植,患者生存了六年半余。這才是現代肺移植的開端,20年的相對停滯,足見肺移植探索初期的艱難。胸外科技術的逐步成熟(氣管、血管吻合技術、心房袖狀吻合技術的成熟),麻醉與重症醫學的進步,免疫治療的進步,才最終促進了當代肺移植手術的成功與成熟。
2.移植手術患者本身體質因素與手術時機的把握
(1)體質因素 擬接受肺移植患者的體質比較差,特別是肺纖維化,間質性肺炎或者肺動脈高壓的患者,終末期肺病患者,缺乏有效的肺替代治療,一旦突然發生急性加重,可能需要氣管插管,上呼吸機,甚至上ECMO進行搶救,如果效果不佳,可能1-2周內就有可能去世。這些患者前期沒有進入肺移植等待隊列,或者雖然進入等待隊列,但沒有等到供體,有可能就錯過接受肺移植的時機。
(2)時機把握不對 國內很多患者,目前都是到了非常晚期,才去考慮肺移植,而不是為了改善生活質量,因此多數患者到了終末期肺病瀕死狀態才不得不做,導致錯過肺移植手術的最佳時機。
3.移植供體的短缺
世界范圍的臟器極度短缺已成為制約器官移植發展的主要問題,這一問題在肺移植更加突出。相對於其他器官,肺組織更易受損傷,在外傷等原因致死的供者中,常伴肺挫傷、誤吸、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損害,腦死亡後還會繼發神經源性肺水腫。因此,供肺利用率不高,僅為腎臟利用率的1/5。如何擴大供肺來源,提高供肺利用率,成為全球肺移植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在肺移植等待供體過程中,大約1/3的患者無法等待到有效的供體。
4.供體的缺血時間要求短
供體在移植前維護過程中,要求較高,與其他移植器官的維護策略有一定偏差。肺移植的缺血時間要求更短,「保鮮期」只有6個小時,較長的缺血時間將會導致供肺質量下降,進而影響肺移植效果。因此,肺移植的供體,難以從超遠距離獲取供體,進一步加重了移植供體的短缺。
5.術後感染因素
與其他臟器移植不同,心臟、腎臟、肝臟移植後,這些移植後的器官都是內在器官,在血液循環和整體免疫保護之內。而肺移植後,供體肺,與大氣直接相通,外界的微生物以及供體肺本身定植的微生物,造成移植肺的感染幾率增加,同時由於免疫抑制劑的應用,也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風險,包括肺部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等。移植術後的低免疫狀態下的疑難感染給患者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6.術後排異因素
排斥反應就是指人體對於移植到體內的異體組織或器官,產生一種針對移植物攻擊、破壞和清除的免疫學反應。肺移植的排斥反應通常包括急性排斥反應和慢性排斥反應兩種;通常在術後前三個月至少會有三次急性排斥反應,而慢性排斥反應是大部分患者都會存在;輕度的慢性排斥反應對患者生活不會有任何傷害,而重度的就需要再次進行肺移植;急性、慢性排斥反應主要通過以下方面進行區分:從起病特點來區分,急性排斥反應是術後短時間內發生,慢性排斥反應是時間長了才會有;病理學上的區分也有不同,二者的免疫細胞的攻擊強度和持續時間不同;急慢性排斥反應的診斷主要是靠肺的活體組織檢查來進行,同時可以輔助臨床的肺功能監測來完成;對於急性排斥反應的治療包括常規維持治療和沖擊治療;平時常規葯物的維持治療,常用葯有環孢素、激素等;沖擊治療就是對確定的或高度懷疑的急性反應進行激素的沖擊治療;慢性排斥反應的治療主要是通過加大免疫抑制劑來完成;急性的排斥反應,在經過一系列抗排斥的葯物治療後,會很快好轉,而慢性的排斥反應則是終生性的,後續治療主要依賴肺再移植。
7.經濟因素
受體患者經濟條件有限,很多需要做肺移植的患者本身經濟條件有限,特別是塵肺、肺纖維化、肺氣腫的患者,目前肺移植沒有正式納入國家醫保,經濟因素也阻礙了很多患者就醫的願望。
8.供體轉運困難
供體往往是突發事件後,臨時通知的供體獲取,供體的轉運需要公路、高鐵或航天運輸的綠色通道配合,快速通關,快速安檢。如果供體通過飛機轉運,還要考慮高空中氣壓差,容易造成的肺過度膨脹損傷。
9.地域因素
目前較為成熟的肺移植中心主要分布在京廣滬及無錫,有些重症患者,一旦需要氣管插管接呼吸機或上ECMO搶救,就無法長途轉運至移植中心(此類患者命懸一口氣,有時簡單的過床都會造成死亡),因此此類患者如果希望手術,最好需要提前至移植中心附近等候供體。
10.觀念因素
部分醫務人員對於肺移植不理解,至少是認為肺移植尚不成熟,不願意建議患者接受肺移植手術。根據歐美肺移植受體選擇標准,我國每年有上萬患者可能從肺移植中獲益,實際手術患者僅為200-300例。我國接受肺移植患者年齡大,基礎條件差,很多患者都是命懸一線來求醫,國外肺移植是改善生活質量,國內肺移植是救命。

二、肺移植的成功率如何?
目前全世界已經完成肺移植6萬多例,每年全世界完成肺移植4000餘例。國內肺移植中心也逐步走上成熟的正軌,目前國內已經完成肺移植總數超過1500例,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從1979年開始開展肺移植動物實驗,2003年開始進行臨床肺移植手術,經過丁嘉安教授、姜格寧教授、陳昶教授帶領的移植團隊的不懈努力,肺移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已完成各類肺移植手術190例次,年肺移植手術量已達40台/年,肺移植手術成功率95%以上,術後康復率92%,5年生存率55%,生存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肺移植,手術量居上海第一、全國第四。我移植中心先後扶持上海、江蘇、山東、陝西、廣西、新疆、浙江等八個省市的10多家三甲醫院,成功開展了肺移植手術。

三、為提高肺移植的成功率,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做了哪些努力?
1.出版了,中國第一本肺移植專著《肺移植》
2.開展ECMO ,採用ECMO技術,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後,為肺移植手術保駕護航
3.國內最早開展EVLP技術,進行肺移植供體的評估與修復
4.積極研究肺移植術後感染,撰寫我國肺移植術後抗真菌治療指南
5.開展了,我國第一例再次肺移植,解決了肺移植術後患者慢性排異的挑戰
6.開展了,我國第一例活體肺葉移植
7. 肺移植團隊全年無休,使命必達
8.通過紅十字會,向部分肺移植患者提供補貼,改善患者的經濟困境。

四、為什麼是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
(1)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目前為國家重點臨床專科,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在「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復旦榜)中,2018-2019年位列全國普胸外科第二名,中國醫院科技量值評價2018-2019年位列全國普胸外科第二。2016-2020年手術總量 73797例,單中心全球首位。
(2)創建了國際最大規模胸外科培訓基地,我國的胸外科是建國後,在黃家駟、石美鑫等老一輩的胸外科醫生的帶領下逐步建立起來的,過去在國內醫學界以及老百姓眼中,歐美國家是西醫的發源地,我們都要把年輕醫生送到歐美國家去進修。可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依託領先的微創技術,建立了國際胸外科培訓基地,2014年以來,共吸引了85個國家/地區,共781名外籍醫師來中國進修(72%來自於歐美發達國家,高年資主診醫生),還有31名國際Fellow來了就不肯走了,紮根中國長期進修。培訓基地還獲得多個國際權威學會官方推薦:歐洲心胸外科學會EACTS歷史首次設立肺科-Francis Fontan基金,專門選拔歐洲的優秀胸外科醫師,送到中國來做胸外科培訓;日本胸外科學會JACS及歐洲胸外科醫師協會ESTS,也在官網推薦上海市肺科醫院為首選微創研修基地。
(3)使命的召喚,推動我們做好肺移植工作

㈣ 我國成功完成新冠肺炎病人肺移植手術,我國在新冠肺炎治療上還有哪些成就

我國在新型冠狀肺炎的治療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用康復者的血漿來治療重症患者,還有採取中葯療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新冠肺炎的發展等等。下面大家可以和小編一起來深入的了解一下我國在新冠肺炎治療上取得的成就!

當然了,以上內容均是我自己的看法罷了,如果大家有其他不同的觀點也可以多多補充哦!如果喜歡我的觀點的話也可以給我點個贊哦!

㈤ 標題我國器官移植的現狀如何請舉一個器官移植的實例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器官移植大國,每年手術病例達到8000餘例。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下稱「中大五院」)完成了「兩肝一肺」移植手術,自今年1月25日獲批器官移植資質至今,該院已完成了肝腎肺移植各兩例。
器官移植是現代醫學的前沿學科,是救治諸多器官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也是醫院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

㈥ 丈夫與兒子捐肺,世界首例新冠患者活體肺移植手術成功,這例手術有何意義

這例手術非常的棒,對我國的醫療事業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成就。

㈦ 利用肺移植是否可以將一部分患者痊癒

可以。新冠肺炎肺移植患者崔志強,在入院治療166天後,7月21日出院。他能夠痊癒出院正是得益於及時進行了肺部移植手術。

㈧ 河北遭姐夫投毒百草枯女孩需要肺移植,這樣的手術成功率有多少呢

雖然百草枯有劇毒,不過目前醫學技術是很發達的,只要在進行肺移植手術前女孩的身體狀況良好,手術的成功率可達90%左右。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最小肺移植患者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化怎麼講中國歷史 瀏覽:696
中國疫情冠狀肺炎多少例 瀏覽:392
為什麼義大利是鼠疫傳播途徑有哪些 瀏覽:870
印尼首都到巴厘島多少公里 瀏覽:683
委內瑞拉為什麼要援助義大利 瀏覽:537
伊朗為什麼向美國投導彈 瀏覽:382
印度小金剛菩提子如何盤玩 瀏覽:994
印尼緊急避孕葯怎麼吃 瀏覽:842
百度8月1日印尼新增多少例 瀏覽:185
中國電信20m寬頻多少錢 瀏覽:547
中國部隊有多少萬軍人 瀏覽:469
越南四駕馬車權力分別是什麼 瀏覽:399
南寧到越南怎麼搜索火車票 瀏覽:187
與英國算賬怎麼算 瀏覽:40
印度的中文叫什麼 瀏覽:722
美國名字和英國名字怎麼區分 瀏覽:22
義大利語和俄語哪個好 瀏覽:442
伊朗女人抽什麼香煙 瀏覽:365
印度希愛力和希愛力選哪個 瀏覽:645
韓國泡菜有多少是中國泡菜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