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人民英雄有哪些
中國人民英雄有李志明,彭德懷,羅音桓,賀龍,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許光達,董存瑞,劉胡蘭,葉挺,馬和福,楊靖宇,黃繼光,邱少雲,左權,李大釗等。
(1)來自中國的英雄有哪些擴展閱讀:
人民英雄,是國家為隆重表彰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勛模範人物頒授的國家榮譽稱號。
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艾熱提·馬木提、申亮亮、麥賢得、張超「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2020年8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的決定,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貳』 中國的英雄有哪些
中國的英雄有:
一、荊軻
荊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游歷到燕國,隨之由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燕太子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計劃進展得很順利,當荊軻獻地圖時圖窮匕首見,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劍擊成重傷後為秦侍衛所殺。荊軻是個英雄,他不畏強大的秦國勢力,毅然刺殺秦始皇。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何等的豪言壯語,何等的氣魄。這便是上古的「俠」,為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將生命置於度外。這便是「俠」的動人心魄的悲壯。
『叄』 中國英雄人物有哪些人
中國英雄人物有:
1、薛仁貴:
湯和為人謹慎,沉敏多智,於至正十二年參加郭子興起義軍,授千戶。在隨朱元璋渡長江、占集慶、取鎮江的諸戰中屢破元軍,累功升統軍元帥。
至正十七年,鎮守常州,多次擊敗張士誠部。至正二十七年,為征南將軍,在浙東擊敗方國珍部。爾後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獲占據延平的陳友定。又隨徐達率軍征今山西、甘肅、寧夏等地。
『肆』 我國民族英雄有哪些呢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不少的民族英雄,其中有十位十你必須知道的,分別是文天祥、岳飛、林則徐、鄭成功、戚繼光、霍去病、張自忠、史可法、祖逖、鄧世昌。
第一位 碧血丹心文天祥
戚繼光,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人。字元敬,號南塘,又號孟渚。戚繼光出身將門,抱定「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志向,刻苦學文習武,17歲襲登州衛指揮僉事。
1555年任都司參將,在龍山、縉雲、桐嶺與倭寇三戰三捷,迫倭寇遁逃入海。1558年在浙江義烏,精選4千名農民和礦工,訓練成勁旅「戚家軍」,發明「鴛鴦陣」,因敵因地變換陣形,屢敗倭寇。
1561年,戚繼光在浙江沿海九戰九捷,擒斬倭寇1400餘,焚死、溺死倭寇4千餘,史稱「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次年夏,南下福建,盪平倭寇在橫嶼、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1563年取得平海衛大捷,斬倭2200餘。
1564年聯合俞大猷水兵於南澳剿平廣東倭寇,從此解除了東南沿海的倭患。1568鎮守薊州,加固長城,在北方戍邊16年,53歲時發明地雷(當時叫做「自犯鋼輪火」),比歐洲人大約要早300年左右。1587年死於肺炎復發,享年61歲,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兩部軍事名著。
第六位 大漠狂飆霍去病
霍去病,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的奴婢之私生子。他勤奮好學,小小年紀就精通騎馬、射箭、擊刺等各種武藝。
公元前123年,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隨舅舅衛青出征匈奴,帶領八百騎兵,長途奔襲,斬敵二千餘人。武帝大喜過望,封他為勇冠三軍的「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19歲的霍去病只帶著數名親兵沖進匈奴營中,猶如天神下凡一般,僅用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就將帳外四萬兵卒、八千亂兵制服。霍去病由此名震朝野,成了當時少男少女心目中的頂極偶像。
公元前119年夏,率5萬騎深入大漠2千餘里,進擊匈奴。霍去病擊敗左賢王部,殲7萬餘人,在封狼居胥——祭天地之後,繼續追擊匈奴,一直打到今俄羅斯貝爾加湖,方才回兵。漢武帝獎給他豪宅,他卻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公元前117年,一代天驕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4歲。
第七位 鐵血將軍張自忠
張自忠,山東臨清市唐元村人,字草忱。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學堂。
1914年,他投筆從戎,官至師長,並先後兼任察哈爾省主席、天津、北平市市長。抗日戰爭暴發後,他率部南下,任第59軍軍長。
1938年3月,日軍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台兒庄進發。張自忠率部在臨沂阻擊,以「拚死殺敵、報祖國於萬一」的決心,與敵激戰,反復肉搏,殲敵4千餘人。幾天後日軍再犯,張自忠率部奮力拚殺,日軍受到重創,其向台兒庄增援的企圖被徹底粉碎。此戰成名後被任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
『伍』 中國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中國的英雄人物有哪些?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所以說中國是一個英雄人物輩出的地方。
所以說歷朝歷代都有著數不盡的英雄人物,古代和現代都有很多。
說隋唐演義裡面有了很多英雄人物,水滸三國裡面都有很多,在現在一樣也有很多英雄人物,比方說黃繼光,邱少雲等等等等。
『陸』 中國人民英雄有哪些
中國有很多民族英雄,有衛青、岳飛、文天祥、於謙、戚繼光、史可法、鄭成功、林則徐、鄧世昌、王銘章、張自忠等。
民族英雄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分狹義的與廣義的兩種類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更傾向於解釋為狹義的民族英雄。比如說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錢三強,袁隆平,及疫情的防疫專,包括華為老總父女等。
『柒』 中國英雄人物有哪些
中國英雄人物有:
1、楊靖宇:
1942年10月25日,日本軍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
『捌』 中國英雄人物有哪些人
1、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孟諸,登州人,祖籍山東東平(另一說法定遠)。明朝抗倭名將,民族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
戚繼光風流倜儻,愛好讀書,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聯合俞大猷等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為禍多年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鎮守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
憑借戰功,累遷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萬曆十年(1582年),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後,調往廣東。萬曆十三年(1585年),戚繼光受到彈劾,罷免回鄉。萬曆十六年,病死於家中,時年六十一,謚號武毅。
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時,因入京覲見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
土木之變後,英宗兵敗被俘,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明代宗即位,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
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和議後,於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
當時朝務繁雜,於謙獨運征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憲宗時,於謙被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謚「肅愍」。明神宗時,改謚「忠肅」。
『玖』 中國愛國英雄有哪些人物
1、鄧世昌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今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人,清末北洋水師名將,民族英雄。
1894年(光緒二十年)9月17日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後在日艦圍攻下,「致遠」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
鄧世昌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決意與敵同歸於盡。倭艦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不幸一發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
鄧世昌墜落海中後,其隨從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絕,所養的愛犬「太陽」亦游至其旁,口銜其臂以救,鄧世昌誓與軍艦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沒於波濤之中,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
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後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終年47歲。
『拾』 中國英雄人物都有哪些
1、韓信,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傑」,「兵家四聖」,古代「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2、廉頗,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為將伐齊,大破之,取昔陽(今河北晉州西北)拜為上卿。
3、衛青,元狩四年(前119年)兩路出兵,遠涉漠北,和單於兵相遇,衛青以武鋼車結陣,以弱勝強擊敗單於主力。
4、藺相如,藺相如原為宦者令繆賢的舍人。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寫信給趙王,願以十五個城池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來到秦國,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
5、墨子,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立者,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