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探月計劃是什麼工程
探月計劃是嫦娥工程,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7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
(1)中國的探月工程叫什麼工程擴展閱讀
從關於「月亮人」的討論和想像,再到關於外星人月球基地的想像,並不是僅僅具有一般科學探索的意義,或只是為公眾提供娛樂,還有著某種非常強烈的象徵意義——將來真的會有「月亮人」。最有可能出現的「月亮人」其實就是地球人類——因為世界各大國對月球的競逐早已經開始。
美國在逐月之路上一馬當先,關於競逐月球的意識也表達得最為露骨。據說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人就有在月球建立軍事基地和情報基地的想法,比如在月球建立導彈基地,這樣就可以對地球上的其他國家形成「居高臨下」的威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探月工程
『貳』 我國的探月工程計劃被稱為什麼工程
我國的探月工程計劃被稱為「嫦娥工程」。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2004年1月,國務院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命名為嫦娥工程。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明確將「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列入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預定方案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這是人類探月歷史60年來由中國人書寫的又一壯舉,標志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戰取得圓滿勝利。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慶祝任務圓滿成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探月工程
『叄』 我國探月計劃被稱之為什麼工程
中國探月工程,又稱嫦娥工程。探月工程是利用航天器對月球進行的各種探測。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當然成為空間探測的第一站。因此,中國探月工程,又稱「嫦娥工程」。
探月計劃主要探測地月空間環境,將記錄原始太陽風數據,研究太陽活動對地月空間環境的影響,前三項工作國外還未曾進行過,第四項為中國首次在地球靜止軌道以外獲取空間環境數據。
(3)中國的探月工程叫什麼工程擴展閱讀
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9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
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
『肆』 中國的探月工程是什麼
這是一個漫長而輝煌的話題。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
探月工程分成三期,「繞」、「落」、「回」三個階段,三大戰役。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目前已經執行完畢並取得圓滿成功。從「繞」到「回」,探月旅程已經走了16年,而嫦娥五號「回」的完成,也意味著不久之後,嫦娥將不再只帶著機器,而是直接帶著人與月亮再次相逢,實現從「無人月球探測」到「載人登月」至「建立月球基地」。
向中國航天人致敬!
『伍』 我國探月計劃又被稱為什麼
「嫦娥工程」。
中國探月工程(英語:China Lunar Exploration Project或Chinese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縮寫:CLEP),是嫦娥工程的一部分,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啟動的第一個探月工程,於2003年3月1日正式啟動。
首先是發射繞月衛星,繼而是發射無人探測裝置,實現月面軟著陸探測,最後為運輸機器人上月球建立觀測點,並且採取樣本返回地球;整個計劃將會歷時20年,並為載人登月的長期目標作出准備。
中國探月工程的科研成果發布在國家天文台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中國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網站上。
工程目標
1、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構造單元,初步編制月球地質與構造綱要圖,為後續優選軟著陸提供參考依據。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對月球表面有用元素進行探測,初步編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圖。
3、探測月壤特性。探測並評估月球表面月壤層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資源量。
4、探測地月空間環境。記錄原始太陽風數據,研究太陽活動對地月空間環境的影響。
(5)中國的探月工程叫什麼工程擴展閱讀:
工程方案
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進行了探月活動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衛星的技術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衛星關鍵技術研究,以後又開展了深化論證工作。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中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通過遙感探測,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探測月壤特性,並在月球探測衛星奔月飛行過程中探測地月空間環境。
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已於2007年10月24日發射。
第二步為「落」,時間定為2013年下半年。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地外天體的著陸技術,並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進行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探測著陸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岩石的化學與礦物成分和月表的環境,進行月岩的現場探測和采樣分析,進行日-地-月空間環境監測與月基天文觀測。
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自動機器人探測著陸區岩石與礦物成分,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進行高解析度攝影和月岩的現場探測或采樣分析,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參數。
第三步為「回」,時間在在2014至2020年之間。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自地外天體返回地球的技術,進行月球樣品自動取樣並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對取樣進行分析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的起源和演化的認識。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
『陸』 中國的探月工程叫什麼名字取得了那些成果
中國探月工程,又稱「嫦娥工程」。
中國探月工程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中國的探月工程分為
「繞」
,「落」
,「回」
3個階段。
第一期繞月工程將在2007年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對月球表面環境、地貌、地形、地質構造與物理場進行探測。
第二期工程時間定為2007年至2016年,目標是研製和發射航天器,以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進行探測。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自動機器人探測著陸區岩石與礦物成分,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進行高解析度攝影和月岩的現場探測或采樣分析,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參數。
第三期工程時間定在2016至2020年,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製和發射新型軟著陸月球巡視車,對著陸區進...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
中國探月工程經過10年的醞釀。
第一期繞月工程將在2007年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研製和發射小型采樣返回艙,對著陸區進行巡視勘察,採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對月球表面環境,「回」
3個階段中國探月工程、自動機器人探測著陸區岩石與礦物成分,最終確定中國的探月工程分為
「繞」
,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參數。後期即2015年以後、月表采樣器、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選址提供數據資料、地形,實現無人自動采樣返回,「落」
。
第二期工程時間定為2007年至2016年,進行高解析度攝影和月岩的現場探測或采樣分析,為下一步載人登月探測、機器人操作臂等,對著陸區進行考察,目標是研製和發射航天器,以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進行探測、地貌、月表鑽岩機,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製和發射新型軟著陸月球巡視車、地質構造與物理場進行探測,又稱「嫦娥工程」。
第三期工程時間定在2016至2020年。計劃於2017年前後執行嫦娥五號任務
『柒』 我國探月計劃被稱之為什麼工程
我國探月計劃被稱為嫦娥工程,以古代嫦娥奔月神話中「嫦娥」命名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分為「探」、「登」、「駐(住)」大三步,其中第一大步「探」即現在正在實施的中國探月工程,並和載人航天工程一道列入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它又分為「繞」、「落」、「回」小三步。
中國在完成不載人的月球探測整體計劃後,將根據當時國際月球探測發展情況及中國國情國力,研究擬定載人登月、駐月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
(7)中國的探月工程叫什麼工程擴展閱讀: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7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
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捌』 我國探月計劃被稱為什麼工程
中國探月工程,又稱嫦娥工程。探月工程是利用航天器對月球進行的各種探測。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當然成為空間探測的第一站。因此,中國探月工程,又稱「嫦娥工程」。
探月計劃主要探測地月空間環境,將記錄原始太陽風數據,研究太陽活動對地月空間環境的影響,前三項工作國外還未曾進行過,第四項為中國首次在地球靜止軌道以外獲取空間環境數據。
(8)中國的探月工程叫什麼工程擴展閱讀: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7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
『玖』 探月計劃是什麼工程
探月計劃被稱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7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
工程概況
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是人類航天活動的三大領域。重返月球,開發月球資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為世界航天活動的必然趨勢和競爭熱點。開展月球探測工作是我國邁出航天深空探測第一步的重大舉措。實現月球探測將是我國航天深空探測零的突破。月球已成為未來航天大國爭奪戰略資源的焦點。月球具有可供人類開發和利用的各種獨特資源,月球上特有的礦產和能源,是對地球資源的重要補充和儲備,將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探月是我國自主對月球的探索和觀察,又叫做嫦娥工程。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將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將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而根據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並計劃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
『拾』 中國探月工程又叫什麼工程
嫦娥工程。
中國探月是我國自主對月球的探索和觀察,又叫做嫦娥工程。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將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將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於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執行科學探測任務。
(10)中國的探月工程叫什麼工程擴展閱讀
「嫦娥一號」探月任務的目標
1、繪制全月球的三維立體地圖
「嫦娥一號」將利用激光高度計配合立體相機,對月球作全面探測,從而獲取覆蓋全月面的地形圖。了解月面的地形地貌,將有助研究月球地質構造的演化,為未來登月地點的選擇提供有用的參考數據。
2、探測月球的物質成分
透過配備了伽瑪射線譜儀及X射線譜儀,嫦娥一號希望能夠探測到鈦和鐵等14種元素,並編制全月面的含量分布圖。嫦娥一號還會利用成像光譜儀,測定造岩礦物如橄欖石、輝石、斜長石等在月球表面的含量與分布情況。
3、探測月壤特性
嫦娥一號將首次透過微波輻射,探測月壤的厚度,從而估算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含量。日後,氦3有可能成為一種既安全又清潔的新型核聚變燃料。
4、探測地球與月球間的太空環境
嫦娥一號將利用高能粒子探測器和太陽風探測器,記錄原始太陽風資料,及研究太陽活動對地月太空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