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為什麼不禁止出口稀土開采完了怎麼辦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及出口國,已查明的稀土資源儲量佔世界55.7%,出口量卻占國際市場份額的90%以上。由於缺乏管控,相當一部分中國稀土都以低價出售給美國、日本和歐洲各國。
近年來,中國加強對稀土出口的管理和限制,一直享受著進口廉價稀土的日美等國,自然極為不滿,在不同場合向中國施壓。 然而,中國對稀土的開采、生產和出口已到了不能不管的關頭。
中國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工業品處處長晁寧早前警示,中國稀土大國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他指出,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著供應世界的角色。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按現有生產速度,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年至20年。 中國在不斷付出,而美日等國則將進口稀土儲存起來以備後用。
數據顯示,2009年,美國的稀土儲量達1300萬噸,佔世界總儲量的13%,產量為零;日本年稀土進口量約為3萬噸,產量同樣為零。假如中國不加以控制稀土出口,美國就有可能替代中國而成為稀土大國,屆時,稀土價格將完全受制於人。
首先,我覺得中國這個方面處理的不太好, 稀土是未來戰爭的重要資源,導彈中需要稀土。我國地大物博,所以稀土的數量相對較多,價錢也比較貴!一是可以帶動經濟,和他國的經濟交往。 但是,從自身的角度來說,我不希望我國出售稀土!因為是未來的重要戰略資源!
但為什麼我國要對外出售稀土呢?中國在稀土領域既沒有很好的提煉技術和提純能力,又缺乏高端的產品研發能力和應用技術,應用低端是我們喪失定價權的致命硬傷。
目前,全球與稀土應用技術相關的有效專利高達5000多項,但絕大部分核心專利屬於歐美日,他們一面廉價使用著中國稀土,一面又對中國設置技術轉讓壁壘,中國對稀土資源的應用處於非常低端階段。
因此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一邊出口稀土資源,一邊提高產品研發能力和應用技術。
② 簡述稀土元素的研究意義
日本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國,目前中國出口的稀土數量居全球之首 稀土作為許多重大武器系統的關鍵材料,美國幾乎都需從中國進口(某些程度上是戰略的儲備)。 稀土是中國最豐富的戰略資源,它是很多高精尖產業所必不可少原料,中國有不少戰略資源如鐵礦等貧乏,但稀土資源卻非常豐富。 在當前,資源是一個國家的寶貴財富,也是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權益,對抗大國強權的重要武器。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曾經意味深長地說:「中東有石油,我們有稀土。」稀土是一組同時具有電、磁、光、以及生物等多種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 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技術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同時也對改造某些傳統產業, 如農業、化工、建材等起著重要作用。稀土用途廣泛, 可以使用稀土的功能材料種類繁多, 正在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高技術產業群, 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
在軍事方面
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於軍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的躍升。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以及能夠對敵人肆無忌憚地公開殺戮,正緣於稀土科技領域的超人一等。
在冶金工業方面
稀土金屬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鋼中,能起到精煉、脫硫、中和低熔點有害雜質的作用,並可以改善鋼的加工性能;稀土硅鐵合金、稀土硅鎂合金作為球化劑生產稀土球墨鑄鐵,由於這種球墨鑄鐵特別適用於生產有特殊要求的復雜球鐵件,被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柴油機等機械製造業;稀土金屬添加至鎂、鋁、銅、鋅、鎳等有色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學性能,並提高合金室溫及高溫機械性能。
在石油化工方面
用稀土製成的分子篩催化劑,具有活性高、選擇性好、抗重金屬中毒能力強的優點,因而取代了硅酸鋁催化劑用於石油催化裂化過程;在合成氨生產過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為助催化劑,其處理氣量比鎳鋁催化劑大1.5倍;在合成順丁橡膠和異戊橡膠過程中,採用環烷酸稀土-三異丁基鋁型催化劑,所獲得的產品性能優良,具有設備掛膠少,運轉穩定,後處理工序短等優點;復合稀土氧化物還可以用作內燃機尾氣凈化催化劑,環烷酸鈰還可用作油漆催干劑等。
在玻璃陶瓷方面
稀土氧化物或經過加工處理的稀土精礦,可作為拋光粉廣泛用於光學玻璃、眼鏡片、顯象管、示波管、平板玻璃、塑料及金屬餐具的拋光;在熔制玻璃過程中,可利用二氧化鈰對鐵有很強的氧化作用,降低玻璃中的鐵含量,以達到脫除玻璃中綠色的目的;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製得不同用途的光學玻璃和特種玻璃,其中包括能通過紅外線、吸收紫外線的玻璃、耐酸及耐熱的玻璃、防X-射線的玻璃等;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減輕釉的碎裂性,並能使製品呈現不同的顏色和光澤,被廣泛用於陶瓷工業。
在新材料方面
稀土鈷及釹、鐵、硼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矯頑力和高磁能積,被廣泛用於電子及航天工業;純稀土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鐵化合而成的石榴石型鐵氧體單晶及多晶,可用於微波與電子工業;用高純氧化釹製作的釔鋁石榴石和釹玻璃,可作為固體激光材料;稀土六硼化物可用於製作電子發射的陰極材料;鑭鎳金屬是70年代新發展起來的貯氫材料;鉻酸鑭是高溫熱電材料;近年來,世界各國採用鋇釔銅氧元素改進的鋇基氧化物製作的超導材料,可在液氮溫區獲得超導體,使超導材料的研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外,稀土還廣泛用於照明光源,投影電視熒光粉、增感屏熒光粉、三基色熒光粉、復印燈粉;在農業方面,向田間作物施用微量的硝酸稀土,可使其產量增加5~10%;在輕紡工業中,稀土氯化物還廣泛用於鞣製毛皮、皮毛染色、毛線染色及地毯染色等方面。
農業方面作用
研究結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根系發育,增加根系對養分吸收。稀土還能促進種子萌發,提高種子發芽率,促進幼苗生長。除了以上主要作用外,還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強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 大量的研究還表明,使用適當濃度稀土元素能促進植物對養分的吸收、轉化和利用。玉米用稀土拌種,出苗、拔節比對照早1~2天,株高增加0.2米,早熟3~5天,而且籽粒飽滿,增產14%。大豆用稀土拌種,出苗提早1天,單株結莢數增加14.8~26.6個,3粒莢數增多,增產14.5%~20.0%。噴施稀土可使蘋果和柑橘果實的Vc含量、總糖含量、糖酸比均有所提高,促進果實著色和早熟。並可抑制貯藏過程中呼吸強度,降低腐爛率。
「中國對西方發動稀土戰」的論調就在西方滿天飛。稀土這種分布在世界多國的資源,被描述成中國要挾他國的「獨門武器」。德國《每日鏡報》援引一名德國經濟界駐京代表的話說,中國人玩稀土就像當年歐佩克玩石油一樣;美國《新聞周刊》則稱,稀土是高懸於中國貿易夥伴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1,日本。是渲染稀土荒擔憂論調聲音最大的,沒有稀土資源,卻身為世界稀土消費大國的日本。雖然它已廉價從中國購買、儲備了能用20年的稀土,但仍然大張旗鼓地邁開了全球尋找稀土廉價供應商的腳步。近期,日本外交官的身影頻繁穿梭於印度、越南、蒙古、哈薩克,這些國家有個共同點:擁有或可能擁有稀土。日本迅速同歐美組成「抗議陣營」,日媒指責中國的稀土戰略,同俄羅斯玩弄天然氣管道的手法如出一轍,是徹頭徹尾的「資源武器化」。並搬出WTO規則來大肆製造國際輿論,目的恐怕不僅是想迫使中國在稀土出口上對日實質讓步,而是要藉此在國際輿論中將中國孤立化。 2,美國。美國稀土生產商近期表示,計劃在2012年年底前,將集團在美國的稀土年產量大幅提升至2萬噸,並以中國的一半價錢,搶佔1/6市場。美國稀土生產商指出,從中國裝運出口的稀土數量肯定減少。為打破中國控制稀土供應的局面,美國在加州的礦場計劃於明年1月1日動工增產,項目將耗資5.11億美元。美國能源部助理部長9月30日表示,重要資源供應源的多元化勢在必行。 3,歐盟。據路透報道,歐盟貿易專員Karel De Gucht周三表示,他將在下月與中國舉行會談時向該國施壓,要求其保證稀土供應,盡管尚無確鑿的證據顯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已損及歐洲的相關產業。他表示,「如果需要,我們肯定會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投訴,但直至目前,尚無確鑿的證據顯示歐洲企業因此受到影響。」 4,印日合作。印度總理辛格在日本訪問向媒體透露,在中國減少對日稀土出口、中日關系面臨考驗時,印度將利用「大好機會」,促進與日本在稀土貿易及其它方面的合作。印度前外交官員則稱,印日合作,可把中國「將死」。 5,真正目的。「事實上,除鐵礦石之外,世界對於石油、煤炭資源的爭奪仍然十分激烈,慘烈程度遠遠大於對稀土的爭奪。」中國商務部研究院日本問題專家唐淳風說,一些西方國家渲染「稀土大戰「其實是沒影兒的事」。 一位中國專家稱,不要把稀土和其他的一些金屬資源以及石油,放在一起類比,它們並不一樣。全球一年只需要12萬噸,這是非常小的用量,其中還有很多是被有戰略遠見的國家儲備起來的,稀土根本就不是像鐵、銅、鋁、石油這樣大量消耗的資源,而是像味精一樣稍用一點就能發揮巨大作用的戰略元素。這位專家說,真正需要的那些應用強國,早就以低價大量儲備了中國的稀土,所以現在中國對稀土的調控,根本不會威脅到它們。它們大肆炒作,其實是想讓中國繼續以不合理的廉價,供給他們稀土;同時消耗中國具有獨特優勢的戰略資源,等到中國優勢轉為弱勢,他們就會以極為昂貴的價錢反賣給中國。這正是幾個稀土進口大國與中國較量的手法。有日本專家也認為,目前以日本為突出代表的國家,大造尋找或重啟稀土開發的勢頭,不排除是為了牽制中國的一種姿態。 那些用資源換取政治利益,換取美國的戰略支持的國家,將很快會發現自己陷於戰略被動。 英國《每日電訊報》題為「稀土爭端:一些大實話」的文章為中國說了些公道話。文章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說,稀土一直都太便宜,世界需要習慣這些材料變得更貴,特別是中國本土工業開始使用更多的稀土,「這是中國在價值鏈上攀升的結果,也再度說明中國影響世界之大」。 稀土對水泥熟料燒成的礦化作用及其尾礦應用研究 本項目針對江西特有的稀土資源,選用南方稀土礦中豐度較大的Ce、Y、La、Nd等四種稀土氧化物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它們對水泥熟料燒成的礦化作用,並以贛南較典型的稀土選礦尾礦作原料代替粘土配料制備水泥生料,研究其對水泥熟料礦物形成和熟料性能的影響。 通過化學分析、差熱分析、ICP-AES分析及X-射線衍射、晶相顯微鏡、掃描電鏡等現代分析手段,系統地研究了原料的特徵,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尾礦對水泥生料中碳酸鹽分解、生料易燒性、熟料礦物形態及組成以及水泥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稀土氧化物對碳酸鹽的分解影響不大,對生料的易燒性有改善作用;稀土氧化物能促進熟料中A礦的形成和礦物的發育,有利於熟料中礦物結晶尺寸和分布均勻,但部分稀土在摻量過量時可能造成礦物的熔蝕,影響礦物的水化活性;在煅燒良好的條件下,稀土氧化物和尾礦對熟料強度有增進作用,對水泥凝結時間影響較小。摻加尾礦的試樣由於含砂量較高,生料的易燒性低於粘土配料的生料,通過增加原料的粉磨細度可使易燒性得到進一步改善;利用稀土尾礦代替粘土配料能燒制性能優良的硅酸鹽水泥熟料。 利用SEM-EDS分析了稀土氧化物在熟料中的分布並結合熟料的岩相分析...
③ 中國巨艦狂挖日本資源,遭到譴責後拿出一張紙,紙上寫著什麼內容呀
在日本海上中國巨無霸出現了,瘋狂的開采稀土!日本請求換個地方!
資源短缺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已經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生活,各種工具在科技中誕生,也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資源,無論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是國家的戰略儲備,在現代社會都十分重要。眾所周知,人類要想持續高速發展,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資源。可惜,經過多年的開采,陸地資源變得越來越少,甚至有不少國家,已經出現了資源短缺的問題。
中國開始更加重視海底,畢竟在南海的建島過程中突然發現原來海底的東西這么容易就能運上來。因此,中國在對可燃冰進行開采之後便有了更多的信心去海底探險,要知道人類在陸地上的資源已經十分豐富,但與海底的資源相比卻是相對較少的。
④ 稀土有什麼用為什麼日本要買中國的稀土
在軍事方面 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於軍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的躍升。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以及能夠對敵人肆無忌憚地公開殺戮,正緣於稀土科技領域的超人一等。 在冶金工業方面 稀土金屬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鋼中,能起到精煉、脫硫、中和低熔點有害雜質的作用,並可以改善鋼的加工性能;稀土硅鐵合金、稀土硅鎂合金作為球化劑生產稀土球墨鑄鐵,由於這種球墨鑄鐵特別適用於生產有特殊要求的復雜球鐵件,被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柴油機等機械製造業;稀土金屬添加至鎂、鋁、銅、鋅、鎳等有色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學性能,並提高合金室溫及高溫機械性能。 在石油化工方面 用稀土製成的分子篩催化劑,具有活性高、選擇性好、抗重金屬中毒能力強的優點,因而取代了硅酸鋁催化劑用於石油催化裂化過程;在合成氨生產過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為助催化劑,其處理氣量比鎳鋁催化劑大1.5倍;在合成順丁橡膠和異戊橡膠過程中,採用環烷酸稀土-三異丁基鋁型催化劑,所獲得的產品性能優良,具有設備掛膠少,運轉穩定,後處理工序短等優點;復合稀土氧化物還可以用作內燃機尾氣凈化催化劑,環烷酸鈰還可用作油漆催干劑等。 在玻璃陶瓷方面 稀土氧化物或經過加工處理的稀土精礦,可作為拋光粉廣泛用於光學玻璃、眼鏡片、顯象管、示波管、平板玻璃、塑料及金屬餐具的拋光;在熔制玻璃過程中,可利用二氧化鈰對鐵有很強的氧化作用,降低玻璃中的鐵含量,以達到脫除玻璃中綠色的目的;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製得不同用途的光學玻璃和特種玻璃,其中包括能通過紅外線、吸收紫外線的玻璃、耐酸及耐熱的玻璃、防X-射線的玻璃等;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減輕釉的碎裂性,並能使製品呈現不同的顏色和光澤,被廣泛用於陶瓷工業。 在新材料方面 稀土鈷及釹、鐵、硼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矯頑力和高磁能積,被廣泛用於電子及航天工業;純稀土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鐵化合而成的石榴石型鐵氧體單晶及多晶,可用於微波與電子工業;用高純氧化釹製作的釔鋁石榴石和釹玻璃,可作為固體激光材料;稀土六硼化物可用於製作電子發射的陰極材料;鑭鎳金屬是70年代新發展起來的貯氫材料;鉻酸鑭是高溫熱電材料;近年來,世界各國採用鋇釔銅氧元素改進的鋇基氧化物製作的超導材料,可在液氮溫區獲得超導體,使超導材料的研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外,稀土還廣泛用於照明光源,投影電視熒光粉、增感屏熒光粉、三基色熒光粉、復印燈粉;在農業方面,向田間作物施用微量的硝酸稀土,可使其產量增加5~10%;在輕紡工業中,稀土氯化物還廣泛用於鞣製毛皮、皮毛染色、毛線染色及地毯染色等方面。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資源國,已探明的稀土資源量約6588萬t。我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為我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⑤ 稀土金屬的現狀
「中國對西方發動稀土戰」的論調就在西方滿天飛。稀土這種分布在世界多國的資源,被描述成中國要挾他國的「獨門武器」。德國《每日鏡報》援引一名德國經濟界駐京代表的話說,中國人玩稀土就像當年歐佩克玩石油一樣;美國《新聞周刊》則稱,稀土是高懸於中國貿易夥伴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根據《2013-2017年中國稀土金屬冶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以下是幾個地區稀土現狀:
1,日本。是渲染稀土荒擔憂論調聲音最大的,沒有稀土資源,卻身為世界稀土消費大國的日本。雖然它已廉價從中國購買、儲備了能用20年的稀土,但仍然大張旗鼓地邁開了全球尋找稀土廉價供應商的腳步。日本外交官的身影頻繁穿梭於印度、越南、蒙古、哈薩克等國家,這些國家有個共同點:擁有或可能擁有稀土。日本迅速同歐美組成「抗議陣營」,日媒指責中國的稀土戰略,同俄羅斯玩弄天然氣管道的手法如出一轍,是徹頭徹尾的「資源武器化」。並搬出WTO規則來大肆製造國際輿論,目的恐怕不僅是想迫使中國在稀土出口上對日實質讓步,而是要藉此在國際輿論中將中國孤立化。
2,美國。美國稀土生產商表示,計劃在2012年年底前,將集團在美國的稀土年產量大幅提升至2萬噸,並以中國的一半價錢,搶佔1/6市場。美國稀土生產商指出,從中國裝運出口的稀土數量肯定減少。為打破中國控制稀土供應的局面,美國在加州的礦場計劃在2013年1月1日動工,項目將耗資5.11億美元。美國能源部助理部長9月30日表示,重要資源供應源的多元化勢在必行。
3,歐盟。據路透報道,歐盟貿易專員Karel De Gucht周三表示,他將在下月與中國舉行會談時向該國施壓,要求其保證稀土供應,盡管尚無確鑿的證據顯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已損及歐洲的相關產業。他表示,「如果需要,我們肯定會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投訴,但直至目前,尚無確鑿的證據顯示歐洲企業因此受到影響。」
4,印日合作。印度總理辛格在日本訪問向媒體透露,在中國減少對日稀土出口、中日關系面臨考驗時,印度將利用「大好機會」,促進與日本在稀土貿易及其它方面的合作。印度前外交官員則稱,印日合作,可把中國「將死」。
5,真正目的。「事實上,除鐵礦石之外,世界對於石油、煤炭資源的爭奪仍然十分激烈,慘烈程度遠遠大於對稀土的爭奪。」中國商務部研究院日本問題專家唐淳風說,一些西方國家渲染「稀土大戰「其實是沒影兒的事」。
一位中國專家稱,不要把稀土和其他的一些金屬資源以及石油,放在一起類比,它們並不一樣。全球一年只需要12萬噸,這是非常小的用量,其中還有很多是被有戰略遠見的國家儲備起來的,稀土根本就不是像鐵、銅、鋁、石油這樣大量消耗的資源,而是像味精一樣稍用一點就能發揮巨大作用的戰略元素。這位專家說,真正需要的那些應用強國,早就以低價大量儲備了中國的稀土,所以中國對稀土的調控,根本不會威脅到它們。它們大肆炒作,其實是想讓中國繼續以不合理的廉價,供給他們稀土;同時消耗中國具有獨特優勢的戰略資源,等到中國優勢轉為弱勢,他們就會以極為昂貴的價錢反賣給中國。這正是幾個稀土進口大國與中國較量的手法。有日本專家也認為,以日本為突出代表的國家,大造尋找或重啟稀土開發的勢頭,不排除是為了牽制中國的一種姿態。
那些用資源換取政治利益,換取美國的戰略支持的國家,將很快會發現自己陷於戰略被動。
英國《每日電訊報》題為「稀土爭端:一些大實話」的文章為中國說了些公道話。文章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說,稀土一直都太便宜,世界需要習慣這些材料變得更貴,特別是中國本土工業開始使用更多的稀土,「這是中國在價值鏈上攀升的結果,也再度說明中國影響世界之大」。
⑥ 稀土 長什麼樣 為何日本人那麼需要稀土
作為製造業強國,日本在節能環保、綠色能源領域優勢明顯,風力發電、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太陽能電池等技術更是全球領先。需求決定了日本需要大量的稀土作為原料,而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作為緊鄰日本覬覦中國的稀土資源。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電、磁、光、以及生物等多種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 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技術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
我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是最好的,無人可比。
而美國稀土資源主要有氟碳鈰礦,還有地域關系,日本從中國進口稀土是最佳選擇。
⑦ 日本大量囤積中國稀土資源,中國怎麼想的
日本企業有許多工廠在華投資,而稀土出口到日本以後,將稀土原料加工成各種零件,最精密技術上保密的部分是在日本本國生產,而將組裝,調試等生產線搬到中國來,禁止對日本出口稀土,對中國的日資企業的生產不可避免造成影響.中國能做的是要嚴格控制稀土配額,並且掌握稀土的定價權,不能像以前一樣浪費便宜的賤賣,這樣才能獲得最大利益,而不是完全禁止稀土出口而兩敗俱傷.
⑧ 中國不賣稀土給日本,對日本影響是不大還是影響致命
日本礦產極度缺乏,幾乎全部依靠進口,而中國無疑是最好的進口國,中國從中日建交以來特別是近三十年來從中國用極低的價格買走了大量稀土,而中國自已卻還整天喊著礦產稀缺,要節源開流,不要使礦產資源外流我想想都覺的好笑,中國人自己都還用不過來這稀土了你還那麼便宜賣給鬼子,還作嘴上功夫,據2010年調查得知,日本從中國買走的稀土礦產量已足夠日本人用上二百年的了,他們早就不缺了,想想吧一個礦產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現在卻成了世界上礦產資源存量最豐富的國家不得不讓人擔憂,不過有一點要說小日本存東西的能力全球第一沒哪個國家比的上
⑨ 為什麼會打仗
你可以參考這段話。
余世維簡介:
著名跨國公司總裁,美國哈佛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後、英國牛津大學國際經濟博士後,美國諾瓦大學公共決策博士。現任上海慧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美國富頓集團中國總經理。曾服務的客戶有:日本航空、飛利浦、柯達、聯合利華、ABB、三得利、3M、西門子、摩托羅拉、中國電信等國內外著名企業。
下面是其演講節選:
。。。。。我在中國大陸又讀到一道學生歷史考試題:甲午戰爭是公元哪一年爆發?簽訂的叫什麼條約?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完全是死記硬背題目)
我後來到了日本大阪,才知道他們考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而是下面的論述題:
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19世紀打了一仗——「日清戰爭」,他們叫「日清」,我們叫「甲午戰爭」;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我們叫做「八年抗戰」。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裡?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請分析之。
兩個國家的每個學生都努力作答案。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賠償二萬萬銀兩,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1895年訂馬關條約,那又怎麼樣,反正都賠了嘛!銀兩都給了嘛!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還會打!怎麼辦?所以人家就分析了,日本跟中國很可能在台灣回到中國以後,有一場激戰。台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台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日本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走「中國未來台灣基隆和高雄」的右邊。這樣,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日本的石油從波斯灣運出來跨過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上中國南海,跨台灣海峽進東海,到日本海——這條在日本叫做石油生命線;中國政府如果把台灣海峽封鎖起來,日本的油輪一定要從那裡經過,日本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海軍馬上就會上場,那就打!
按照判斷,公元2015年—2020年,這場戰爭可能爆發。所以,日本現在統統做了對華戰爭的准備,所以什麼事情都要進入長期准備狀態,他們的情況,現在開始,把這個事情當作是時事,小心謹慎地在那裡准備。按照他們的判斷,中國跟日本的摩擦,會從東海開始,從台灣海峽開始,時間判斷是2015—2020年,他們的學生統統在開始答題了。這種題目在他們那裡是這么考慮的,在我們這里是「李鴻章和伊騰博文」,所以他們這就叫做「思考」(而我們那叫做「死記」!),全世界都在研究他們中學的教育,小學的教育,都在研究他們的啟發性思考,而我們中國的教育就對國家的未來孤獨教條化,僵化學生的思想和人生!
什麼叫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就是誰都沒有責任?),我們應該改成「國家興亡、我的責任」(每個人都要自覺負責!),有誰想這樣一個問題嗎?我們把問題,上綱到國家,看看國家在想什麼?我們來看一個概念,日本一直在不停的部署,就是隨時准備做好跟中國打仗的准備。所以日本人,在這個事當中,全國都基於這種共識,不光日本國防部有這個想法,這個沒有什麼稀奇,而是整個日本全國都有這種想法。為什麼?我講四個道理你聽聽看,他們是否真的全國皆兵,全民皆兵?
第一個例子,中國大陸一個河北的石家莊,一個山西的太原和大同是產煤的地方,你認為最大的買主是誰?是日本!其實日本這個國家是不燒煤的,你有沒有注意到,為什麼日本大量的向中國采購煤炭呢?其實二、三十年來日本大量不斷地向中國采購煤炭,回去以後在日本的下關下船,然後統統用水泥把他封起來,封成一個個石方,然後沉在日本內部的內海的海底。聽說現在已經沉下去半個太原,這些煤炭是准備將來跟中國打仗的時候要用的。公元2015年至2020年,中國跟日本可能開戰。這時候中國的核潛艇可能封鎖他的太平洋,中國如果那時有航空母艦,可能出動在日本海,日本主力艦如果跟中國戰艦作戰,就把這個煤炭挖起來燒。所以,現在就開始在采購了。所以,中國一船一船的煤運向日本去,統統沉在他的海底,我們卻不知道他心中有什麼想法?
第二件事情,從人造衛星看下去,整個日本是條綠色的,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們的樹一棵都不砍。在日本砍任何一棵樹,都要經過日本政府的許可,因為他們把森林看成重要的資源。可是全日本都用筷子,那怎麼辦?就將中國東北、黑XXXXX大興安嶺的木材統統向日本出口,從烏蘇里江送下去,在海參崴裝船了以後,向日本外銷。所以日本人買的全部是我們東北的木頭,買回去以後全部削成筷子,給一億一千萬人口使用。當他們吃完以後,沒有一根筷子是丟掉的,全部收起來,再給它磨成紙漿,賣給中國的《人民日報》印報紙。所以《人民日報》印報紙的紙漿全部是自己的木頭,不過是在日本人的嘴巴上面轉了一圈。
第三是中國的稀土金屬,出口最大的是日本,中國稀土金屬企業的老總沾沾自喜於「廉價出賣國家資源出口創匯多少?」,卻不知道日本人將這些稀土原料加工成一種粉末,塗在「點離子彩電」屏幕上,以昂貴的高價格賣給中國人,中國人的家庭買了還向鄰居客人炫耀!日本要壓制中國稀土企業降低價格,不降就停止進口,中國企業就要破產倒閉發不出工資,於是爭相降價,相互殺價只為了討好日本,而中國國務院稀土辦公室昏聵的高官沒有任何應對的商業戰略。前段施加日本壟斷提高鐵礦石價格壓制中國鋼鐵企業也是這樣的戰略,中國沒辦法!
第四件事情是在中國的雲南山區一所破爛小學的課桌卻寫著「日本政府捐贈」的字樣,我不禁為「日本鬼子從中國孩子幼小心靈開始公關腐蝕而我們的高官卻貪污腐敗不願意投資教育」而感到悲哀!
這四個故事,給你一個什麼啟示?一個國家要有危機感,就要像這樣子,全日本都有這種危機感。每一根筷子都不丟,知道那個是紙漿的原料,每根筷子來自中國的木頭,知道自己的樹是不能砍的。所以這個道理在他們那裡講是一個國民意識,就是全民動員積極備戰!日本的海軍一直在刺探中國的情報,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海軍的總人數,已經是世界排名第二位,已經超過了俄羅斯了,僅次於美國,他還叫做海上自衛隊。其實只差航空母艦和主力艦沒有做,其實是個標準的海軍,他卻只是稱他為自衛隊;但是做軍人總要有磨練的機會吧?有機會總要打打仗吧!所以他一找到機會,就總是要操兵一下,練一下。 有張照片是剛剛照沒有多久的,日本出動運輸機,支援阿富汗戰爭,其實那地方揮手的統統是日本軍人。那個飛機已經在巴基斯坦,所以日本為了這個事情出動。為什麼?做軍人就是要常常練習練習,所以日本的軍隊好久沒有打仗了。上一次打了波斯灣戰爭,日本就想要參戰,美國總統就是現在那個小布希的爸爸沒有同意。這一次日本人又出動了,這一次他們美國改變了一個方針,允許日本做後勤。所以他們的運輸部隊,後勤部隊就統統出動了。日本實際很想參加前衛部隊,希望美國讓日本參加,打那個野戰。可是美國怎麼想,都覺得不太妥當。所以日本的前衛部隊到現在沒有出動,下次如果世界上再有什麼戰爭,日本兵還希望出兵,來練習練習他的野戰部隊。其實他們在做打仗的准備,積極地做好跟中國戰爭的准備,中國是亞洲新強國,日本是亞洲霸權,這兩個國家非打一仗不可。不打一仗,不能夠分出誰更強,沒有辦法了,你們的兒女小寶要上學了,注意你們小寶的EQ,注意他的管理,注意他從小長大的生活習慣,到那時你們家的小寶,是跟日本家的小寶,打一仗,我們看看是誰的訓練比較好。
中國跟日本100年打一次仗,19世紀幹了場甲午戰爭,我們輸了;20世紀又打了8年抗戰,我們又輸了;要不是美國丟了兩顆原子彈,我真不曉得、真難想像,那次中國是否要亡國了?我到日本去的時候,你猜他們講了句什麼話?他們說:「我們是一頭野狼,挨了十幾拳,死於兩顆槍彈」,那十幾拳就是中國,那兩顆槍彈,講的就是美國原子彈,這句話全日本都在講:「我們是一頭野狼,挨了十幾拳,死於兩顆槍彈」。這個是他們永遠記住的。
我們現在搞經濟發展,不承認錯誤,至少要有這種憂患意識。21世紀日本跟中國再干一仗,萬一我們又輸了,就22世紀再打,100年打一次,這件事情全日本人都記在心上,我們也不要掉以輕心!
所以,我覺得美國其實不是中國的心腹大患,美國那個傢伙,喜歡當老大,沒有事就過來問:「你看誰是大哥?」「那當然是你了,老大)__他就說:「說得也是!走了)__他就走了,你就不要管他了。他對中國沒有領土野心。倒是那個小日本就不同了,一碰到的時候就說:「日中友好)__一邊握手,一邊在那裡磨刀,沒有事就恁搞你一下。所以我想到躺在旁邊那個日本,我晚上都睡不著覺;而那個美國,坦白講,我真的無所謂。
以我對這兩個民族的了解,因為與這兩個民族交往了20幾年,不是讀書就是就業,不是出差就是在那開會,所以,我到現在還有一大堆的美國和日本朋友,我對這兩個民族的看法始終是耿耿於懷。所以,我始終認為日本這個國家,遲早要跟中國再干一仗的,因為他們天生下來就是缺少資源。為了活下去非打不可,你認為怎麼辦呢?雖然這個問題是個國家問題,那麼跟企業和個人不是完全一樣嗎?難道中國企業不能想像,我是一個缺少市場和資源的企業嗎?我也要在人家的腰上咬一口啊!不是一樣的道理嗎?那人家也是這樣想你們的,也是在你的腿上開飯吃一口肉,也是一樣的嘛?所以每個企業都要有短中長期計劃。你們的計劃是什麼?我們不用討論,那時有沒有,你自己在心裡想想看。
小日本的歷史要麼是「在那兒侵略」,要麼是「在那兒磨刀准備侵略)。。。。。。
全世界150年來,能打三大國的就只有日本,今天的問題不是他敢不敢動中國,問題是有沒有這個必要,一旦決定要動手,我相信日本現在就開始做好了准備,他們那個「合作性」,中國人要特別記在心裡。其實我對日本這個國家,我耿耿於懷,??的團結和??學習,我們要把它當作我們強大的對手,盡管它是我們的宿敵!我每次一想到小日本躺在我們的右邊,在那裡磨刀,我就睡不著覺,日本這個民族是一旦動手,合作的力量非常強大。
你不要忘了所有的亞洲人或黃種人,唯一能造航空母艦的只有日本人。而且半個世紀以前就跟美國打過,這個國家跟我們動起手來,它不會特別的害怕,因為了不起中國跟美國一樣,更何況中國不見得超過美國。它連那個世界的帝國美國也干過,連那個大清帝國也干過,俄羅斯也打過,你認為它會怕打嗎?今天它活得還可以,暫時還沒有事情;一旦哪天它活不下去了,就要打仗,《經濟學》讀到最後一章的最後一節,我教《經濟學》我是很清楚的,最後一章的最後一節你猜寫了一句什麼樣的話?寫的是:
如果這整本書上的方法都試過了沒有效果,就只剩下一個方法:戰爭!
《經濟學》上最後一節寫的是這句話,所以一個國家一旦活不下去,就要進行戰爭,日本的經濟已經連續衰退14年了,對中國人來講是一個幸災樂禍的好消息,但對我來講,卻非常地憂愁,這表示,日本准備要作戰了,因為快要活不下去了!
現在整個日本都已經作好了一個作戰的准備,它們判斷2010年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會成立「中華邦聯」,2015年成立「中國聯邦」,2017年把「聯邦」拿掉,就叫「中國」,於是中國國家就完全統一了。2018年中國解放軍收回台灣海峽為中國的內海,2019年中國政府封鎖台灣海峽基隆和高雄,於是世界各國的油輪必須統統靠右,要走台灣海峽過去的,要經過共和國政府同意。2020年日本油輪進台灣海峽,驅逐艦護航。。。。。。
解放軍說:「靠右)__
日本說:「這條線我們走100年了)__
解放軍說:「少羅嗦,靠右)__
日本說:「我就想過去)__
「轟)__——2020年,日本跟中國開火了,他們現在就作好了戰爭的准備,所以日本的樹一棵也不砍,每天從中國進口大興安嶺的木頭。中國真的不知道?(一些木頭)在日本削成筷子,所有的日本人全都拿這個筷子來吃飯,吃完了一根都不丟掉,集合起來磨成紙漿,賣給中國的《人民日報》印報紙。。。。。。
日本這個國家根本不燒煤,中國的河北石家莊、山西太原和大同,每年大量的煤外銷日本,我們真的不知道?所以日本把煤統統買過去,用水泥封起來,沉在奈戶內海,准備將來跟中國打仗的時候挖起來燒,因為日本這個國家沒有資源。在東京到大阪的高速公路,中間有10公里,非常的寬、非常的平、那個地基非常的好,那個叫「戰備跑道」,(中國)真的不知道?那個是起降轟炸機和戰斗機的地方。所有日本的一切都按武器的規格統統做好,同盟國當初規定日本不準造武器,可是參觀參觀日本吧,它的石油管跟武器中大炮的炮管是一個口徑,它的瓦斯管跟迫擊炮是同一個口徑,它的自來水管跟步槍是同一個口徑。一旦打起仗來,它們就可以立即投入,這個事情,他們統統做好了准備。連時間都推算好了,2020年跟中國開火!所以去年秋天,解放軍的海軍跟日本的海軍在釣魚島附近非常緊張,就是為了這個事情。
最近北朝鮮有事情,日本馬上跟美國聯手對付北朝鮮,壓制中國,對北朝鮮實施壓力。這個事情,你真的不知道?日本對這個事情,一直耿耿於懷,一直做好了戰爭的准備,他們說:「打過,中國、俄國跟美國都打過的;再打一次就叫威脅,我重新威脅你!怎麼著?」
如果下次我們再碰到那個日本要小心了,再打下他的時候要記住了,這次要打掉滅亡了它,可不能放過它。上次我們留下他的天皇,保持日本的國土,使日本二次大戰以後,重新站起來。當初斯大林有過建議的,說俄國拿北海道,中國拿關東,美國拿本州,英國法國拿九州和四國,東京五國共同佔領,結果我們放過了他,蔣介石主張以德報怨,我們留下了日本,沒想到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它又重新站起來,而且是個強大的國家,所以孟子講得對:「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說的是「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敵人,這個國家就會走向衰敗」。
所以危險的俄羅斯,兇悍的日本,恐怖的印度,是中國的心腹大患! 中國如果敢丟原子彈,按照日美條約,美國要提供日本核子武器的。這個事情可千萬不要忘記,中國最厲害的本事是甩原子彈,其實日本不怕中國甩原子彈的,真的要甩,大家一起甩,美國日本全都想過這個後果,最壞最壞的結果都想過了。日本肯定是要和中國打的,不可能不打,你認為中國准備好了嗎?
所以中國人的合作性,真的很弱,這是中國人的一項弱點。。。。。。我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