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包產到戶是什麼意思
包產到戶最初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由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十八個農戶最先開始實行的。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的一種生產責任制度。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堅持統一計劃、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的條件下,把耕地農作物和某些畜牧業、養殖業和副業生產任務承包(包用工、包費用、包產量)給農戶負責,實行超產獎勵減產賠償的一種做法。
由於是以農戶為單位負責完成整個農業生產周期內的全部生產任務,勞動的最終成果和承包戶的經濟利益聯系比較直接,因此有利於改進技術,提高產量,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1)中國包產到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鍋飯」的舊體制。而且,隨著承包制的推行,個人付出與收入掛鉤,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大增,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農民可以將多餘的糧食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場,農民手上的現金大增,農村經濟大為好轉。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間,糧食的增幅達到中共建國以來的最高峰。而農民除了需要上繳的公糧外,對種穀物擁有完全的自主權。
農民可以選擇收益較高的經濟作物,農民的收入亦因而提升,部分的農戶更躍升為萬元戶。農村出現了一番新景象。「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普遍實行,為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促使傳統農業經濟開始朝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
❷ 什麼是分田包產到戶,請用白話文回答非常感謝您!!
分田到戶是指1978年將田地分配到每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是村、組)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它是我國現階段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在農業生產中農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承包經營集體的土地和其他大型生產資料(一般做法是將土地等按人口或人勞比例分到農戶經營),按照合同規定自主地進行生產和經營。
其經營收入除按合同規定上繳一小部分給集體及繳納國家稅金外,全部歸於農戶。集體作為發包方除進行必要的協調管理和經營某些工副業外,主要是為農戶提供生產服務。
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發揮了集體的優越性和個人的積極性,既能適應分散經營的小規模經營,也能適應相對集中的適度規模經營,因而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
為了進一步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中國將繼續長期穩定並不斷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依法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利。
農戶在承包期內可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完善流轉辦法,逐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按照保障農民權益、控制征地規模的原則,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嚴格界定公益性和經營性建設用地,征地時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用途管制,及時給予農民合理補償。
❸ 包產到戶
從七十年代末,中國農村開始逐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種方式不僅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而且使農民走向了富裕。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運動曾使中國農民在勞動和分配上都實行絕對的平均主義,甚至有飯都是大夥一塊兒吃。「大鍋飯」的結果是飯越吃越少、人越過越窮。
到了七十年代末,安徽省部分農民冒著「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危險,偷偷摸摸地把一些麥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裡去種,搞起了「包產到戶」。鳳陽縣小崗村便是這項改革的發源地,這就是當年村幹部和十幾戶農民按手印立下的大包干秘密協議,協議上寫著:如果村幹部坐牢殺頭,其它農戶保證把他們的小孩養到18歲。坐牢殺頭的情況最終沒有發生,而包產到戶的結果卻是加快了生產進度、抓住了季節,這便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雛形。
1980年9月,中共中央發出當時著名的75號文件,對包產到戶的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由於「包產到戶」從根本上打破了農業生產經營和分配上的「大鍋飯」,使農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權,因此受到中國各地農民的廣泛歡迎。到1981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經在中國農村絕大部分地區推廣。
此後,中國政府繼續不斷穩固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延長土地承包期,鼓勵農民發展多種經營,使廣大農村地區迅速摘掉貧困落後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❹ 「包產到戶,回歸到生產集體化」是啥意思有什麼優勢
「包產到戶」就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簡單的說,就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是村、組)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最早的實行「包產到戶」制度,是1978年的安徽省鳳陽縣鳳梨公社小崗村,後來將其稱為「小崗精神」,而「小崗精神」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採取「生產集體化」,也就是合作社模式耕作,優點就是成本會大幅下降,可以投入大型農機設備,促進農業科技發展,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那就是效率低,同時容易造成土地兼並集中。目前國家倡導合作社模式,但是有別於以前的「人民公社」,採取農民入股的公司化管理模式,這樣有助於規避效率低,土地兼並的問題。
❺ 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這說明了什麼
這都是40多年以前的話題了。
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是對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否定,對大鍋飯的否定。
說明在中國,還沒有實行集體化的條件。
所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才是當前最佳的農業經濟運行方式。
❻ 「包產到戶」指的是什麼
就是說以每戶為個體,自己生產,盈虧自負,這樣有利於提高積極性,以前以生產隊為單位,大隊內平均分配,這就造成了在隊內干多干少都一樣,所以乾的多的人看到乾的少的也拿那些報酬,就沒有積極性了
❼ 農村包產到戶是哪一年開始的
法律分析:包產到戶最早出現在1956年。 包產到戶最初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由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十八個農戶最先開始實行的。 包產到戶是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的一種生產責任制度。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堅持統一計劃、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的條件下,把耕地農作物和某些畜牧業、養殖業和副業生產任務承包給農戶負責,實行超產獎勵減產賠償的一種做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三十八條 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出讓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前,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出出讓地塊的位置、使用性質、開發強度等規劃條件,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未確定規劃條件的地塊,不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在取得建設項目的批准、核准、備案文件和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不得在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中,擅自改變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組成部分的規劃條件。
❽ 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是什麼意思
包產到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堅持統一計劃、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的條件下,把耕地農作物和某些畜牧業、養殖業和副業生產任務承包(包用工、包費用、包產量)給農戶負責,實行超產獎勵減產賠償的一種做法。
包干到戶:農民享有對土地的經營管理權,但所有權仍歸國家所有,根據雙方簽訂的有關權利、責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由農戶自行安排各項生產活動,產品除向國家交納農業稅、向集體交納積累和其他提留外,完全歸承包者所有。
(8)中國包產到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包產到戶最初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集體所有土地長期包給各戶農家使用。把農民的責、權、利結合起來,推動中國農業發展。
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包干到戶的體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包干到戶的體制下,雖然土地國有的性質沒有改變,農民只擁有土地的使用權,但在長期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部分生產資料私有化的情況。
其次,雖然生產隊在包干到戶實施的初期依然存在,但其功能已經很大程度上削弱。生產隊不能對農業生產進行統一的計劃和安排,由於土地的分裂,一些大型的農機具和新的增產技術措施也無法推廣,集體勞動協作力的發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❾ 農村包產到戶是哪一年
包產到戶最早出現在1956年。
❿ 什麼是包產到戶,包干到戶
用通俗的話說:
公社裡各個家都被分配好田地、生產工具、種子等,受統一調配,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等按按照規定上繳國家,剩餘的自己留著。國家在根據上繳分發獎勵。
是計劃經濟在中國的一種早期形式,通俗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