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實現了哪些夢想
1.從歷史發展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三步走」戰略(解決溫飽問題;達到小康水平;21世紀前20年,全面建設(成)小康社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2.從不同社會領域來看:「民族獨立、解放夢」;「溫飽夢」;「小康夢」;「一國兩制」夢(「祖國統一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夢(共同理想);「入世夢」、「奧運夢」、「航天夢」等。
② 我國的建黨和建國的一百年夢想是什麼
到建黨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100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們黨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論者。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是始終不能變的。
黨的最低綱領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忘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理想,就會脫離實際。因此,我們必須全面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這個綱領而不懈努力,才能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高綱領奠定堅實基礎。
只有全面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才能順利實現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為最終實現黨的最高綱領奠定堅實的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過20多年的不懈奮斗,我國現代化建設前兩步目標已經實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才第三步戰略目標也已經開始實施。全面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始終把發展社會生產力放在首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和協調發展,我們才有可能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
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實現了哪些夢想
實現了回歸夢、入世夢、飛天夢、奧運夢、世博夢、航母夢、諾貝爾獎夢。夢想系列分別有:強國夢、強軍夢、體育強國夢、中國航天夢、中國航母夢、河南夢、四川夢、貴州夢、湖北夢、湖南夢、重慶夢、吉林夢、廣東夢、江蘇夢、江西夢、雲南夢、陝西夢、甘肅夢等等。
根本原因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
啟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
(3)建黨以來中國有哪些夢擴展閱讀
中國夢的特色:中國夢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的共同體,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夢想系列:自2012年11月推出中國夢後,全國各地紛紛作出響應,相繼推出了行業夢與各地的地方夢,掀起了夢想熱潮。
實現路徑:2013年3月17日上午9時20分許,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
④ 新中國成立以來實現了哪些中國夢
第一,民族獨立,境內不再有租界,洋兵,不再有國人與狗不得入內;
第二,工業建設,從鐵釘,火柴都不能生產到擁有健全的工業體系;
第三,軍事安全,美帝,蘇修,印三,越小霸幾乎湊了一個遍,取得了如今相對安全的國際環境;
第四,科技發展,從文盲遍地,到如今原子,航天,量子,生物等諸多領域領先的科學技術水平;
第五,經濟崛起,從一窮二白,到今天的坐二望一,走過的每一步都太不容易,太艱辛了。
⑤ 建黨的夢想是什麼
1.謀求中國的獨立,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壓迫中國人民的三座大山。達到中國的獨立自主。2.建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革命軍隊。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必須支援工人階級,直到社會階級區分消除的時候; 3.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民共和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4.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5.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包括:土地改革和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6.土地改革和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完成或基本完成後主要目標放在解決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7.實現四個現代化。分三步走戰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實現小康、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建立並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以及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民主集中制政治體系。8.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9.建立科學發展的社會主義模式使中國迅速的發展。10.消除貧困,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全體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縮短兩極分化並且最終消除兩極分化。11.實現中國的強國之夢,使中國實現發達社會主義階段。開創中華盛世。12.實現共產主義。
⑥ 中國有哪些中國夢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中國的夢,人民的夢,大家的夢。她承載了一個國家對未來的信心,飽含著每一個人對生活的美好憧憬。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對於增強對中國夢的認知認同,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激勵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同心築夢,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理論版開設「中國夢大家談」專欄,推出一系列文章,多層次多角度深入闡釋中國夢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今天,本版圍繞如何理解中國夢的精神實質,刊發三篇文章。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代表了每一個有良知的中華兒女的熱切期盼,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當代中國的時代旋律和精神旗幟。中國夢有著十分深刻的豐富內涵,這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
中國夢是強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我們的國家走過了光輝的歷程。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發展取得了歷史性進步,經濟總量已經躍升到世界第二位,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今天,我們的人民共和國正以昂揚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日益展現出光明前景。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在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仍然不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進一步堅定自信、增強自覺、實現自強,努力建設強盛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前提是國家富強。只有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才有堅實基礎,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
中國夢是復興夢,就是要實現民族復興。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文明曾經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許多優秀科技文化成果,成為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然而,近世以來,鴉片戰爭的炮火擊碎了這個東方文明古國的尊嚴,我們的民族從此歷經磨難,中華民族一度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民族的尊嚴,復興的夢想,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奮起抗爭。無論是洋務派的「富強夢」、維新派的「憲政夢」,抑或是革命派的「共和夢」,都凝聚和寄託了中國人追求民族復興的夢想和希望。「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歷經千辛萬苦,中華民族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帶領下,以巨大的犧牲和代價,找到了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實現中國夢,關鍵是民族復興。民族復興是國家富強的根本標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中國夢是幸福夢,就是要實現人民幸福。我們的人民是偉大的人民。在漫長的文明傳承和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建設美好家園,培育優秀文化,為人類社會作出過巨大貢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人民群眾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既是我們黨和政府的重大責任,也是中國夢這棵大樹枝繁葉茂的營養土壤。中國夢不僅表現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更表現為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目的是人民幸福。以民生為本,順應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幸福生活,這樣的國家富強才有精神寄託,這樣的民族復興才有根本希望。
⑦ 最偉大的中國夢是什麼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圓了哪些夢
最偉大的「中國夢」是什幺?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都圓了哪些夢』
在政治上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夢;在科技上,實現了兩彈一星夢,航天航海夢;在文化上,成功舉辦世博會、奧運會實現了奧運夢、世博夢;在經濟上加入在WTO實現了入世夢
⑧ 中國夢是中國最大的夢,追夢的歷程有哪些
古代版中國夢
一、秦始皇的統一六國。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使中國進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人。他也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面,為其後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基礎。
1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這主要表現在他統一六國上面.戰國末年,從諸侯割據向全國統一的趨勢已日益明顯.當時,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2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延續到清朝末期.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
3他在經濟和文化思想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措施.這進一步鞏固了統一的局勢.
4秦始皇為維護國家疆域統一,穩定,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收復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陰山以北;為防其進一步侵擾,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 統一中國,結束戰國的戰亂,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統一文字,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文化基礎,從此,中國人不論說何種語言,但均可藉助統一的文字進行交流。統一度量衡及貨幣,在全中國奠定了交易的標准,促進了南北交流,有利商業的發展。統一驛道,要想福,先修路,縱橫全國的規范道路,有利於國內的物資交流。立郡縣,先進的行政區劃,避免了藩國制征戰不休的弊端。這些都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
二、貞觀之治。唐太宗引隋之苛政為戒,調整統治政策,糾正前朝之弊端,認識到皇帝要勤於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唐太宗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他善於用人,勇於納諫,不斷調整統治政策,他的個人作用也是「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於唐太宗能任人為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
1.政治清明。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貪污的王朝,這也許是李世民最值得稱道的政績。在李世民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分,濫用職權和貪污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尤為可貴的是:李世民並沒有用殘酷的刑罰來檠告貪污,主要是以身示範和制定一套盡可能科學的政治體制來預防貪污。在一個精明自律的統治者面前,官吏貪污的動機很小,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2.經濟發展。貞觀王朝是不歧視商業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視,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這進一步地體現了李世民的高瞻遠矚之處。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導下,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新興的商業城市象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肅敦煌)、涼州(甘肅武威)。首都長安和東都洛陽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 3.社會安定。貞觀王朝的社會秩序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全國判處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 人。這一年的歲末,李世民准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明年秋天再回來就死(古時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個囚犯全部回還,無一逃亡。那時的中國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職,人民安居樂業,不公平的現象少之又少,國人心中沒有多少怨氣。豐衣足食的人不會為生存鋌而走險;心氣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極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貞觀之治把中國建設成一個政治清明、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空前穩定的國家,把中國夢的實現又推進了一大步。
近代版中國夢
中國近代史,通常指以晚清為開端,中國面對內憂外患的一段歷史.其研究范圍在不同時期、不同學者的著述中有所不同,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比較主流的時間區隔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所以中國夢簡而言之就是不斷追求強國之路,從學技術,如洋務運動,到學制度,如戊戌變法,到學思想,如辛亥革命.
中國近代歷史與以前的歷史相比,中國是一個封閉隔絕的地域,所以中國要逐漸融於世界,國內的變動往往受國際變動的影響,中國歷史不再是農業帝國改朝換代的簡單重復,而是工業化的啟動,資本主義渴求發展,新的政治制度嘗試紛紛登場.
中國夢也是中國不斷走向世界之路.
現代版中國夢
三、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1978年末,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解放了被束縛的生產力,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現在: 1.綜合國力大大增強。1980年~1996 年國內生產總值翻了兩番多,平均每年增長約10.1%,糧食、棉花、煤炭、鋼鐵等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已位居世界各國之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 2.產業結構得到很大改善。 長期困擾經濟發展的「短缺」現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通訊、重要原材料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得到快速發展,農業持續穩定增長,「瓶頸」制約得到緩解,一、二、三次產業發展比例協調。 3.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提高,據我所課題組的測算,1978年~1995年,生產率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已由改革前的負值上升到佔39.85%, 僅次於資本投入增長的貢獻(46.84%),產業裝備水平不斷提高。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初步形成。 市場開始發揮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國家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方式與手段得到加強與改
善,各個經濟領域的改革取得很大進展,金融、勞力、技術、信息等市場正在發展與完善,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正逐步形成。 5.對外開放日益廣泛深入。1996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已達2899億美元,相當於1980年的7.6倍,從1978年的世界第32位躍升到第11 位,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6. 就業形式的變化。過去國家實行的是分配製,不管是中學生還是大學生,畢業後都由國家統一分配。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隨著國民經濟的衰退和人口的急劇增加,就業矛盾日益突出,政府也不堪重負,不得已採取「上山下鄉」的方式來緩解就業壓力。盡管如此,人們寧肯呆在家裡無所事事,也不願意自己去想辦法。改革開放後,隨著各項改革開放措施的實施和經濟狀況的日益好轉,人們就業的渠道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取消分配製的同時,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就業指導體系,設立勞動力市場、就業中心等,各種民辦就業中介機構也應運而生,通過報刊、電視、網際網路發布招聘信息,網上就業已成為一種時尚。現在的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和用人單位簽定勞動合同,真是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自謀職業形式已被廣泛接受,人們承受失業壓力的能力也不斷增強。 改革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極大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 從現實上來說,改革開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改革開放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更加偉大的成就。 「中國夢」為探索人類文明多樣化發展道路開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國夢」,既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歷程,也是中國人民開拓、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偉大歷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一條康莊大道,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現代化道路,是中華民族的「人間正道」。中國既成功抵禦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又在推動世界經濟擺脫危機、走出低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事實證明,實現「中國夢」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在我們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已經與國際社會互利共贏和平發展的嶄新實踐,為人類社會向更高級的文明形式演進提供了新範式。
⑨ 我國實現了哪些「中國夢」
正確的說法是中國夢實現了哪些任務。
一、關於中國夢歷史任務的表述
鴉片戰爭後,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十五大報告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十九大報告
二、中國夢已經實現和正在實現的目標
或者說,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的任務
1、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已經完成);
2、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持續進行);
3、實現社會穩定(持續進行)。
三、中國夢尚未實現的目標
1、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完全統一,這是最棘手的任務;兩岸統一之日,才是圓夢之時!
2、在主攻方向全面佔領世界科技的制高點;
3、在文化領域真正贏得中華民族的話語權。
不忘初心、同心同德、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去實現偉大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