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為什麼中國的經濟下滑

為什麼中國的經濟下滑

發布時間:2022-06-09 13:53:52

A. 中國當前經濟發展衰退的原因

一、國家壟斷行為直接威害了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
1、國家壟斷了資本市場。所有的資本市場都由國家壟斷佔有,資本的投入與運作全由政府決定和施行。與之相伴生的是官僚資本的飛揚跋扈和橫沖直撞。
2、國家壟斷了主要產業。比如石油、煤炭、化工、鋼鐵、有色金屬、鹽業、煙草業,還有銀行、金融、保險、郵政、電信、新聞出版業,汽車飛機輪船製造業,鐵路公路水道運輸,航空航天業等等。這些高利潤、高回報率的行業都被國家所壟斷,民營資本很難進入,即就是近來像銀行和保險業在政策上有所開放,但由於准入門檻太高而讓人望而卻步。
3、國家壟斷了人力資源。在前多年計劃經濟體制下,一切人都被納入了國家管理體系中去了,如九0年代以前一個時期,整個人才資源全部被政府壟斷,大學生乃至中專生畢業後全部由政府劃撥到基層一線,幹得有點名堂的不是做了官就是謀了企業管理層的職位,幹得不好也在機關單位混個辦事員職位。個人從來沒有自主創業的權利和擇業的自由。近年來雖然人才市場建立了但人才流動機制尚未健全,加之我國勞動力的相對過剩,導致了許多大學生和專業人才因為就業壓力大而被一些國有企業低薪吸納,擺脫不了體制的束縛。而高層次人才、特殊行業的專業人才更是被綁定或軍管。甚至沒有了人身自由,除非這些人出國留洋或混跡於江湖之中。

二、法律體系不健全,直接威害了市場經濟的公開原則。

1、法律制度不健全。如這幾年愈演愈烈的房地產行業的「官商」圈地與囤地行為,直接推動了樓市泡沫的惡性膨脹。房地產商與銀行銀行抵制政府調控法令與政策謀取暴利的違法行為觸目驚心。還有象外資與內資企業在某地行業的准入門檻及政策優惠不一等都暴露出法律制度上的疏漏與真空地帶較多。

2、司法制度不嚴,執法不力。在監督企業經濟行為約束企業非法經營活動及打擊經濟犯罪方面缺少震懾力和權威性,出現了吃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種不正常經營現象。轟動中外的廈門遠華案及近年來的企業領導人經濟犯罪案即是明證。

三、政企不分直接破壞了市場經濟的自由原則及公平與公正原則。

1、國有資產流失嚴重。一些中小型國有企業在產權改革過程中,被一些把持決策權或管理權的原企業負責人或實權人物所操縱,暗箱操作披著合法的外衣,干著非法的勾當,以低於原資產公值的甚至幾分之一的價格「收購」了國有企業的資產。這種掠奪式的行為直接催生了官僚資本的怪胎,社會灰色收入者階層由此產生,社會財富的第一次分配即嚴重失衡,其不良影響力不僅僅限於此。

2、官商勾結,權力尋租,滋生了了腐敗的溫床。在這種體制中,官亦是商,商亦是官。權力入股,無本分紅。批條子、蓋章子的即可坐收漁利。官員以出賣公共利益攫取個人利益,怎能不滋生腐敗呢?這也許是越反越貪無法根治腐敗的緣故,這也是中國式的腐敗特色。

3、企業決策民主化受到踐踏。由於封建家長制的意識影響,企業主像小腳媳婦一們,每事都必須向請示婆婆,所以許多好的企劃與改革方案不能實行,反而在一些上級行政部門的瞎指揮下,失去了發展機遇,甚至因決策不當而虧損破產。這種唯上司是從的行政管理方式使企業行為盲目化,非科學化,不積適應市場經濟的決策民主化要求。

四、城鄉有別的雙軌發展政策直接挫傷了占我國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廣大農民的經濟建設積極性。

1、公共資源的80%被各類大中小城市所佔有,而農村佔有少之又少。比如公共交通、公共醫療、公共教育等基礎設施的開發與建設都和城市傾斜。農村水、電、路等關乎農民基本生存問題的基礎設施還未完全解決。而反觀城市卻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場超市連片累巷。相反一些西北貧困山區人家買個針頭線腦也要跑上幾十里山路。好不容易給兒子娶個媳婦也無一間像樣的洞房。

2、城市消費能力的過剩與農村消費能力的疲軟形成極不平衡的懸殊現象。由於農村經濟的極端滯後,導致農民實際消費水平一直停留在溫飽線上下,余錢極其有限,電腦、汽車、住房、裝修、娛樂、旅遊等高端產品無力消費,諸如此類商品在農村很難有消費市場,而城市的消費市場已趨於飽和。這種「有錢人能花無處可花,沒錢人想花無錢可花」的畸形消費市場狀況不能不叫人憂慮。因此,國家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效果不明顯。這也是社會兩極分化嚴重加劇的直接原因之一。

B. 為什麼經濟下滑,老百姓的錢少了反而會通貨膨脹

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比如就業、投資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隨現象還包括下跌的物價(通貨緊縮)。當然,如果經濟處於滯脹(Stagflation)的狀態下,物價也可能快速上漲導致通貨膨脹。滯脹的原因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解釋就是:根據增大的菲利普曲線方程 I=E-e(u-u*), I是實際的通貨膨脹, E是預期通貨膨脹, e是參數, u是實際失業率,u*是自然失業率. 當大家預期通脹很大(就是E很大). 這時候即使失業率很高(u-u*很大), 理論上應該通縮(I是負數). 但是由於E很大,所以I是正,實際通脹發生. 失業率和通脹就會同時存在了。想要了解更多專業的知識可以到微淼進行學習,微淼財商教育等教育機構在創辦之初就以財經知識、財經應用能力和財經價值觀為核心組建導師團隊和課程創新。目前,微淼財商教育設置了小白營與進階課相得益彰的財經素養教育體系。

C. 造成中國經濟增速快速下滑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作為一個轉型經濟和發展中經濟,並不否認其體制機制必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但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從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增長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於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中國從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連續十八個季度的增長減速,這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第一次碰到的情形,持續長達四年多的增長減速是不曾有過的。

在這種狀況下,大家對中國發展的前景有很多憂慮。

尤其在國外有一派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是由於中國經濟體制內部的結構性原因造成的,那些內因要解決起來相當不容易,因為涉及到結構性改革,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很難推行。

按照這種判斷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會繼續下滑,導致的結果可能會使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積累下來的矛盾總爆發,從而認為中國經濟的崩潰是不可避免的。

(3)為什麼中國的經濟下滑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發展:

一是加強日常維系,實現上下貫通,重塑核心價值體系傳播方式。通過新媒體傳播手段的運用,打通社會主義核價值體系通向社會大眾的傳播渠道,形成日常維系的溝通模式。

二是運用情感表達,實現情感共鳴,發揮新媒體的情感傳遞功能。新媒體形態多樣,進一步細分各種新媒體特點又各不相同,博客擅長分析,微博擅長表達情感。

三是促進理智溝通,實現矛盾化解,展現新媒體的理性交流功能。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僅需要情感表達,還需要理智溝通。

四是強化深度培育,實現輿論引導,發揮新媒體的宣傳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有偏於理性認識和深度培育的內容,使用新聞網站進行主題宣傳效果較好。

D. 2020年中國GDP增速2.3%,經濟放緩受到哪些方面的影響

2020年中國GDP增速2.3%,可以說這個增速是正的,都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因為經濟增速放緩與我們之前的產業政策的調整有關系,也與去年的疫情有關系,多方發力還能保持百分之二點多的這個增長率,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們現在並不是特別的迫切需要經濟總量上的增長,因為我們這個經濟總量已經相當不錯了,我們並不需要更大的經濟總量,我們只是希望實現更好的發展更多的惠及普通的群眾,更多的實現高質量發展,所以說去年也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沒有提出什麼經濟增速的目標,也是為了停下來想想我們接下來的路應該繼續怎麼走。

E. 經濟下滑的原因

中國作為一個轉型經濟和發展中經濟,並不否認其體制機制必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但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從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增長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於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中國從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連續十八個季度的增長減速,這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第一次碰到的情形,持續長達四年多的增長減速是不曾有過的。
在這種狀況下,大家對中國發展的前景有很多憂慮。
尤其在國外有一派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是由於中國經濟體制內部的結構性原因造成的,那些內因要解決起來相當不容易,因為涉及到結構性改革,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很難推行。
按照這種判斷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會繼續下滑,導致的結果可能會使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積累下來的矛盾總爆發,從而認為中國經濟的崩潰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但對中國的前景非常憂慮的人還是不少。中國常講對症下葯才能葯到病除,持續的經濟增速的下滑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拿發達國家的標准來看,一定有體制的落後性。中國還是一個轉型中國家,必然也有體制的扭曲性,這兩點都不能不承認。
從標準的理論來看,體制的落後性和制度的扭曲性也必然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但是重要的問題是從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是不是真的就是這些體制機制的內因造成的?
如果真是內因造成的,改起來很難,可能會像悲觀論者認為的,崩潰難於避免。
如果不是內因,即使能改,要不是對症下葯,忽視了問題的真正原因,採取的措施對解決造成經濟下滑的原因沒幫助,還可能惡化了經濟速度的下滑。
所以,雖然這個問題已經有不少討論,還是有必要正本清源把它弄清楚。
並不否認中國作為一個轉型經濟和發展中經濟,其體制機制必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但筆者個人認為,從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增長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於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
最明顯的理由是:中國2010年的增長速度10.4%,2011年9.3%,2012年7.7%,2013年7.7%,同一個時間里,印度呢?2010年10.1%,2011年7.1%,2012年變成5.3%,2013年只剩下4.9%,和中國一樣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比中國還厲害,總不能說因為中國的體制機制問題造成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連帶把印度也往下拉?
再來看,同樣是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2010年是7.5%的增長速度,2011年接近崩盤了,2.7%。2012年完全崩盤,只有0.9%的增長,2013年才恢復到2.2%。增長的態勢和中國一樣,下滑的幅度也比中國嚴重,同樣不能說因為體制機製造成中國下滑,把巴西往下拉得更厲害。
新興市場經濟體有這樣、那樣的體制、機制問題,一些高收入、高表現經濟體,像韓國,2010年的增長速度是6.3%,2011年 3.7%,2012年只有2%的增長,2013年恢復一點,不過是2.8%。
既然是高收入經濟體,照理說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非常少,但是表現情形跟中國完全一樣,下滑的幅度也比中國厲害。
新加坡,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是現在亞洲地區唯一的人均收入超過美國的國家,也是二戰之後,少數幾個從中等收入進入到高收入並超過美國的國家之一。
它在2010年增長速度是14.8%,2011年是5.0%,2012年是崩盤,1.3%。2013年恢復到3.7%。從這些高表現經濟體來看,它的發展態勢和中國一樣,而且下降幅度比中國厲害。

F. 中國的經濟為什麼減速

經濟減速,有各種影響因素:一是全球經濟形勢普遍不景氣的影響;二是國內經濟進入各種矛盾疊加期,很多領域的深度調整,肯定影響著經濟發展;三是消化產能過剩,壓縮過剩產能,很多過剩領域做減法,在新的增長點沒有顯現時,會導致GDP產出的減少;四是保護環境,關停並轉一批能耗高的企業,也是經濟減項;五是虛擬經濟的沖擊,使實體店業態發生較大變化;六是多年來金融領域的龐氏騙局式的擴張,沒有達到支持實體經濟的應有效果;七是不可否認,反腐中出現了一些消極發展的因素,很多地方有寧可無功,但求無過的思想,不作為現象突出等;八是科學經濟決策方面,決策的科學性也影響著經濟發展。

G. 為什麼中國GDP一直呈下降的趨勢

中國2015年GDP增速為6.9%,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也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連續6年下滑,要從全球變革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經濟的此輪下行,國際環境共同的外部性、周期性問題不可忽視。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內部動力主要在擴大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

2003年國家統計局發布《關於我國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的改革》,完全規范了GDP數據,發布的GDP分為初步核算數、初步核實數和最終核實數三類,通過各類普查對GDP數據定期修訂。

自2003年啟動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開始,至2013年為止,五年一次的全國經濟普查共經歷了三次,歷次全國經濟普查都對前期國民經濟數據特別是GDP做出了修訂。

(7)為什麼中國的經濟下滑擴展閱讀:

年度數據:

年度GDP核算按照94個行業分別計算。農業包含的5個行業採用生產法計算;工業包含的39個行業同時採用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建築業和第三產業包含的50個行業則採用收入法計算。

在94個行業中,對基礎資料較充分的行業直接計算增加值,對基礎資料不夠充分的行業,通過比例系數推演算法和相關指標推演算法間接計算增加值。年度GDP生產核算基本上是按國際通行的核算原則,根據各種類型的資料加工計算得出。

主要資料來源有: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包括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所獲得的統計資料,如農業、工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房地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住戶調查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財務統計資料。包括銀行、保險、航空運輸、鐵路運輸、郵電通信系統的會計決算資料等。

三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如財政部全國預算收入執行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資料等。

H. 中國實體經濟下滑嚴重,根本原因是什麼

  1. 勞動法導致與周邊國家比較用工成本過高,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2. 貿易戰導致已經弱化的出口更加雪上加霜。

  3. 上游產業原材料壟斷拉抬物價飛漲。

  4. 快速發展的房地產業吸收了大部分投資。

  5. 科技創新太少,核心技術太少而山寨已經遇到天花板,科技改變生活、社會進步。

  6. 三駕馬車的投資短時間難見成效,消費整體在下滑,出口量更大利潤更少。

  7. 改革進入深水區力不從心。

  8. 資金人才外流嚴重。

  9. 中小民營企業沒爹沒媽,高層已經看到此問題發話了,效果拭目以待。

  10. 很多刺激經濟招數不敢放開,擔心一放就亂,如房地產。

    個人建議

    1.放開東南亞非洲等等低收入國家勞工進入中國務工。

    2.活下去比面子重要,更何況我們需要韜光養晦,貿易中尊重遊戲規則才能呆在朋友圈。

    3.讓上游產業市場化而不是行政化

    4.房地產吸收的大部分資金對中國的基礎建設、居住環境改變是天翻地覆的,並非一無是處,市場的讓給市場,上帝的歸上帝撒旦的歸撒旦。

    5.創新絕大部分來自私企民企,國企扮演的是皇帝女不愁嫁。縱觀歷史橫看全球,民企創新力是最強大的,政策大力扶持民企必將推升中國科技、經濟成為超級強國。

    6.降稅 降稅 降稅。政府閑散人員太多太多。

    7.改革這個不能妄議

    8.給資金出路,股市、房市、宅基地。

    9.民企領導已經發話了,行動中

    10.還是降稅 降稅 降稅。汽車、房產等大件消費不是限制而是應該鼓勵,該放手時就放手。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中國的經濟下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補辦長期護照要多久 瀏覽:873
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什麼 瀏覽:124
義大利語下載什麼軟體 瀏覽:23
法國義大利哪個給的時間長 瀏覽:965
中國到智利有多少公里 瀏覽:497
北京義大利餐廳哪裡最好 瀏覽:754
1965年印尼華人大屠中國做了什麼 瀏覽:809
英國羊怎麼防盜 瀏覽:984
在line上為什麼找不到印尼 瀏覽:338
義大利和法國哪個更加藝術 瀏覽:352
中國最大的卧佛是哪裡 瀏覽:404
1965年印尼對中國做什麼 瀏覽:764
伊朗現在怎麼收款 瀏覽:1002
越南語ba是什麼意思 瀏覽:464
越南女性怎麼上戶口本 瀏覽:176
伊朗文字世界文明怎麼說 瀏覽:974
伊朗為什麼越來越強大 瀏覽:247
印尼魚鷹有什麼用 瀏覽:500
印尼蘋果12手機多少錢 瀏覽:506
美國退出伊朗有什麼影響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