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書法家有哪些
1、王羲之 代表作:《蘭亭集序》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
5、張旭 代表作:《古詩四貼》
張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是中國唐朝中期的知名書法家。出生於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
在書法界,他有「草聖」的稱呼。在唐朝開元年間官至常熟尉,後又為金吾長史,世稱他為「張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
2. 中國著名十大書法家有誰
1、秦——李斯
2、漢——張芝
3、魏晉——鍾繇、王羲之、王獻之
4、隋唐——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
5、宋——黃庭堅、米芾、蔡襄(京)、蘇軾、趙佶
6、元——趙孟頫、鮮於樞
7、明——董其昌、文徵明、唐寅
8、清——傅山、王鐸、劉墉、鐵保、康有為
9、民國——於右任
3. 中國書法家有哪些人
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等。
王羲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太宗獨愛之,《快雪時晴帖》,亦是一代帝王乾隆的最愛。
顏真卿是唐代中期傑出的書法家,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顏魯公書法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既以其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闊大。晚年猶求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其「顏體」在書壇巍然屹立。《祭侄文稿》是唐代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不計工拙,一氣呵成,常常寫至枯筆,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歐陽詢是唐代著名書法家,史上著名楷書四大家之一,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八訣」。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九成宮醴泉銘碑》被後世喻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享有「楷書之極則」的美譽,被歷代書家奉為楷書的楷模,亦是歷代書法初學者臨摹最多的作品。
4. 中國有哪幾位著名的書法家
首推,王羲之。墨跡不知真偽,但公認後世各流派之祖。鍾繇、顏真卿、張芝、歐陽詢。能夠變法,開創一個流派,地位尊崇。張旭、懷素、智永、趙孟?#92;、柳公權、虞世南、褚遂良、王獻之、李邕、王鐸、孫過庭、米芾、蘇東坡、黃庭堅。一代宗師,後世之師。蔡襄、宋徽宗、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吳昌碩、董其昌、康有為、於右任。
5. 我國最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王羲之、顏真卿、張旭、蘇東坡、黃庭堅等。他們都是書法大家,在各方面都頗有成就。其中有名的是東晉著名書法大家王羲之,被後人尊稱為書聖。他的《蘭亭序》在書法界地位極高,與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蘇軾《寒食帖》並稱為三大行書書法貼,從古至今被人爭相臨摹效仿。
6.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書法家
中國十大書法家集包括了董其昌、何紹基、柳公權、米芾、歐陽詢、王鐸、王羲之、文徵明、顏真卿、趙孟頫這些最為知名的書法家,他們對書法影響深遠。
NO1. 董其昌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崇禎九年,卒,賜謚"文敏"。
NO2. 何紹基
何紹基(1799-1873),晚清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道光十六年進士。咸豐初簡四川學政,曾典福建等鄉試。歷主山東濼源、長沙城南書院。通經史,精小學金石碑版。據《大戴記》考證《禮經》。書法初學顏真卿,又融漢魏而自成一家,尤長草書。有《惜道味齋經說》、《東洲草堂詩·文鈔》、《說文段注駁正》等著。
NO3. 柳公權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柳公權二十九歲時進士及第,早年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並入李聽幕府。於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長在朝中。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權去世,年八十八,追贈太子太師。
NO4. 米芾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於一身。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NO5. 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於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NO6. 王鐸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 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 。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王鐸的草書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鬱勃,骨氣深厚"。 明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攜,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崇禎十六年(1643年),王鐸為東閣大學士。
NO7.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王羲之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NO8.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真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NO9. 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 、司徒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
NO10. 趙孟頫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7.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
1、書聖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被譽為書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二王。王羲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代表作有《黃庭經》《樂毅論》《十七帖》《蘭亭集序》《初月帖》等。
2、顏真卿,唐代中期傑出書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顏真卿,漢族,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
3、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晶宮道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岐王趙德芳之後。宋朝滅亡後,元至元二十三年,趙孟頫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受到重視,被任命為從五品官階的兵部郎中,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
8. 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書法就是我國從古至今一直佔有重要地位的。
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有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王獻之、趙孟頫、黃庭堅等,每一位都是影響時代的人物,書法更是影響了代代人,簡單來說就是以書法為主要創作的藝術家。
趙孟書法
第十一位,趙孟,南宋晚期至元朝初人,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成就最高的是書法和繪畫,擅長行書和楷書。傳世書跡有《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
你還知道哪些?可以留言過來,添加上!
9. 中國古代十大書法家分別有誰
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千百年來,書法以「篆、隸、行、草、楷」等形式在歷朝歷代中得到了發展。盤點我國書法大家,世人總結出了著名十大書法家分別是: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柳公權、王獻之、蘇軾、董其昌、張旭、米芾。
米芾作品
米芾,北宋書法家、畫家。以行書聞名。代表作《張季明帖》、《李太師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詩帖》等。被後人譽為中華第一美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