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反潛能力
應該說中國目前的反潛能力還是相對差。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從俄羅斯引進了「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同時配套引進了卡27反潛直升機的外銷型號—卡28,在2000年共接收了6架卡28型艦載反潛直升機。卡28可以說讓中國反潛上升了一個台階,但杯水車薪。
沒有海底聲吶基陣,護衛艦上的聲吶只是一個手電筒。052C重視防空,反潛能力一般,052B也是,只有054A反潛能力相對較強。
固定翼的反潛機最新運9運輸機載機的高新六號,據說性能不錯,但載機參數差太多。有資料報道反潛能力甚至不如台灣。
反潛能力強的話越南也不會去買俄羅斯基洛級潛艇了
『貳』 中國的反潛機反潛能力如何
可以說目前中國沒有自己的反潛機。就算有,也就是從俄羅斯進口的那幾架卡系列以及從法國進口的直-9系列直升機在反潛功效上面與固定翼飛機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反潛機是美國研製的P-3系列飛機。之前專門用於對付前蘇聯的潛艇現在日本和台灣都擁有。 其實我們自己鼓吹的所謂潛艇優勢無非是自己在那臆想而已。中國的潛艇基本上只要一出基地,就已經被全程監控了,毫無隱蔽性而言。 造成這些原因:1.是部分中國潛艇性能落後;2.是客觀的中國沿海大陸架,中國沿海大陸架基本都是淺海地區,潛艇在這一帶的作用極其有限;3.是美國和日本通過多年的建設,已經布設好了一張空天潛海地五維的監視偵聽網路,對中國海軍的動向基本了如指掌
『叄』 054A的反潛能力如何054A的垂直發射實現通用化了嗎它的帶彈量會不會太小了點和國外護衛艦相比如何
反潛能力尚未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國的反潛能力始終比較弱,尤其是在聲納,反潛武器和反潛直升機上,我國的主力反潛直升機都是進口的俄羅斯卡28系列。
垂直通用化尚未實現,只能發射艦空導彈,反艦導彈在艦體中後部,也沒有反潛導彈的實施計劃(批量建造了十幾艘,都沒有安裝垂直發射的反潛導彈)。
載彈量略小了點,但作為護衛艦來說夠用了,和國外的比差距還是有的,目前世界先進的護衛艦主要是這么幾個,法國的,法國的隱身護衛艦個人認為發展的最好,沒有之一。然後是英國的45型(有過一段聯合研製),德國的。
美國不搞護衛艦多年了,最後就是俄羅斯的了,盡管說很先進,但感覺宣傳的成分居多,很多艦載武器都是蘇聯時代的,毫無創新,設計一般,動力裝置還好,但不是主流的柴燃一體。
『肆』 中國海軍有沒有專屬的海上反潛機反潛是不是中國海軍的弱點我們國家有沒有意識到這方面的緊迫性
1、中國有專門的反潛機。固定翼反潛機是由運8運輸機改造的,稱為高新工程6號!反潛直升機有直9(直19)系列、卡28系列。
2、反潛確實是中國的弱點,中國反潛方面一直落後於時代,在2012年以前,中國竟然沒有一架固定翼反潛飛機,真是令人嘆息啊!。
3、中國早已意識到反潛的緊迫性,但是有以下幾個情況耽誤了中國固定翼反潛直升機的發展。
A中國潛艇數量東亞第一,中國常規潛艇60艘,其中先進的也有30艘,另外還有和潛艇10艘,已遠超過韓國10艘、日本17艘。所以對於沒有固定翼反潛機的緊迫性來說,不是那麼要緊。
B東海太小,固定翼反潛機在戰時,就是一個大靶子。
C中國沒有合適的載體。運7太落後,運8數量太少。無法改裝。另外空警200預警機也與反潛機爭奪運8。剛開始研製運8預警機的時候,又輪上了運8機體結冰,導致飛機掉了下來。為了設計飛機除冰結構,運8又停飛了2年。磕磕絆絆,結果到了2012年反潛機才首飛。
『伍』 中國軍事力量排名
當然是強咯。。中國就是海軍稍微落後於日美, 中國的導彈技術可是全球出名的,美國人很怕這個東西的。。為什麼在50年代,60年代時美國不敢打中國,就是因為老美怕導彈。。
『陸』 請問解放軍海軍目前的反潛能力怎麼樣其相應的武器系統都有哪些有沒有類似於ASROC的武器
大家明白一個道理,我們可以買來裝備,但是買不來戰術。
K-28的引進並不能說明我國反潛能力的本質提高,目前我國主要的航空反潛武器主要以Z-9,Z-8,K-28,SH-5為主。性能是西方發達國家80年代初期的平水。
我國目前裝備直升機反潛的軍艦有:一艘旅海級(167)兩艘旅滬(112,113)一艘旅大(105)一艘江湖(544)四艘江衛-1(539,540,541,542)八艘江衛-2(521,522,523,524,564,565,566,567)兩艘現代(136,137)即將裝備的052B(168,169)052C(170,171)054級一艘,共有24艘具有航空反潛能力的戰艦,搭載直升機的數量為30架(包括未裝備的5艘戰艦搭載的反潛直升機)以及數架SH-5水上反潛飛機。
我國海軍的艦載直升機只有Z-8和Z-9以及K-28型三種。
Z-8是仿製法國「超黃蜂」直升機,我想這里沒有必要重復大家眾所周知的Z-8性能,僅僅想通過Z-8的低產量證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國目前還沒有能力仿製Z-8的發動機,Z-8原型SA321性能其實不錯,是法軍主力,我們辛辛苦苦仿製出來,卻又無法解決核心部件問題的國產化問題。甚至將要生產的Z-8F型也仍然使用的是進口的PT6B-67A發動機,但是我個人認為Z-8F型將是未來國產艦船反潛的標准配備,而不是目前大量使用的Z-9C型,其中關鍵的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是Z-8F的載重能力適合裝載全套的反潛設備,以及Z-8擁有的掃雷能力。(目前我國有此能力的直升機僅有Z-8可以完成掃雷任務,主要戰術是:執行掃雷任務時,可拖曳一個掃雷具,在距基地92千米的水域以46千米的時速掃雷兩小時。)以上猜測均需要PT6系列發動機國產化的完成,做為量產的基礎。
Z-9 是由法國「海豚」AS365N仿製而成,該型機改進型較多,海軍主要裝備Z-9C型。個人認為,Z-9的使用給PLA帶來了劃時代的意義,使得中國海軍第一次擁有簡單的航空反潛能力。並且中國海軍也第一次擁有了直升機艦載雷達―KLC-1 X波段多功能直升機載監視雷達,但是Z-9需要承擔的任務過於繁重,不但要擔負反潛任務,並且還要為YJ-83反艦導彈擔任超視距探測能力和中繼。眾所周知Z-9的搭載能力不足,因而搭載一架Z-9型直升機的國產軍艦基本上不具備單艦航空反潛的能力。個人認為Z-9做為一型輕型通用直升機只是我國及缺乏航空反潛能力的一種過渡。
事實上證明法國海軍選擇了「山貓」而不是「海豚」。
但是正如前文所說,Z-9給中國海軍帶來的意義是巨大的。
自從引進了現代之後,隨之我們也第一次擁有了專用的反潛直升機――卡-28。VGS-3吊放式聲納,406mm自導魚雷,
TV3-117KM渦軸發動機,先進的設備是中國航空反潛能力質的飛躍。但是這並不證明中國海軍自從擁有了9架卡-28之後反潛能力有了本質的提升。同樣卡-28依然需要承擔繁重的任務,中續制導,反潛,甚至救護。另外卡-28的機身過於高大,這給未來國產軍艦搭載卡-28帶來了新問題。眾所周知,俄羅斯可以搭載卡-28的戰艦均採用半潛式機庫,而同樣擁有比中國海軍建超的052B,052C更大的排水量。
所以卡-28我個人認為作為中國未來標準的反潛直升機不太現實,第一,我國需要有能力大量生產(但是目前恐怕連維護卡-28的任務仍然需要俄羅斯廠商的技術)第二,與我國戰艦的電子設備能否有效的數據共享。大家知道反潛任務需要艦船,直升機,固定翼飛機的聯合使用才能達成最有效的戰果。但是第一個問題可能是阻礙卡-28大量裝備中國海軍的巨大瓶頸。畢竟光靠買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我國擁有唯一的固定翼反潛飛機SH-5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數量的不足,性能的落後,直接導致了中國沒有固定翼飛機反潛能力。或者是說沒有岸基航空兵反潛能力。大家知道日本曾經擁有PS-1這種和SH-5性能相當的水上反潛巡邏機,但是90年這種飛機的任務就交給了先進的P-3C。
目前世界上擁有的固定翼反潛飛機有:法國的「大西洋」俄羅斯的伊爾-38,英國的「獵迷」美國的P-3以及S-3等。除去S-3之外其餘的飛機均為岸基反潛飛機,並且以上各國均是所謂擁有遠洋作戰能力的國家。也同時證明了遠洋作戰能力的海軍擁有岸基反潛飛機的必要性。
所以個人認為未來我國必須擁有獨立研製此種飛機的能力。我初步設想了這種飛機的性能參考以上岸基反潛飛機擁有的能力:大航程(留空能力10小時以上)大裝載能力,擁有反潛,反艦,並具有初步的空戰自衛能力。這些是未來我國發展岸基反潛飛機所必須擁有的性能。
大家知道遠洋作戰能力的海軍需要有:區域防空能力,兩棲投送能力,遠洋反潛能力,水下核動力潛艇,以及遠洋補給能力等。擁有遠洋反潛能力是保衛海上交通線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航空反潛能力的不足實際上也是我國戰略目的造成的,這再以前和網友們的討論中均以達成共識。
另外我國面臨的問題也並不是僅僅缺少先進武器所可以解決的,大家知道武器可以買,可以研製,但是如何有效的使用,如何總結出適合裝備的戰法,才是關鍵。差距也不僅僅是裝備,比如中國海軍遠洋航行的經驗,聯合控制,聯合各個兵種作戰的經驗遠遠不足,也沒有大規模現代化海戰的經驗。所以未來中國海軍突破島鏈駛向藍水的過程也是中國海軍各個方面現有問題的總結!也同時是一場任重而道遠的戰役!
『柒』 我國艦載反潛直升機的問題
暫時沒有比K28更好地現役反潛直升機,目前在研的是Z15,這是一種中型直升機,未來可能改裝成軍用反潛型
直8數量少,且重量過大,無法在現役驅逐艦和護衛艦上降落,所以沒有被改裝成反潛直升機,只是用於運輸、預警等作用,裝備在船塢登陸艦、補給船和大型偵察船上
『捌』 我國反潛能力很差,為啥不購買伊爾-38反潛機
反潛能力的確是中國海軍的短板,需要在裝備和訓練上都有所突破才行。
伊爾-38反潛巡邏機1967年首飛,1970年加入現役。
但是俄羅斯在這一方面對中國還是有所保留,即使購置也不會是最新的型號,好不如自己好好研發。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