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是哪三個
抗日戰爭主要經歷的三個階段是:戰略防禦階段、戰略相持階段和戰略反攻階段。
1、戰略防禦階段,時間是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全民族抗戰開始,歷經太原會戰、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等大的戰事。
2、戰略相持階段,時間是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1938年10月下旬廣州、武漢失守,汪精衛公開投降提出與日本「恢復和平」,戰事基本相持。中國國民黨抗戰在總體上逐漸趨向消極,並先後三次掀起反共高潮,把主要精力放到消滅敵後抗日武裝和根據地上面。
3、戰略反攻階段,時間是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從1943年7月開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是如何度過的擴展閱讀:
「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
1、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
2、抗戰勝利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來台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
3、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Ⅱ 為抵抗日本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艱苦卓絕的斗爭
為抵抗日本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斗爭 。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平民則約有900萬死於戰火,另有800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9500萬人成為難民。而據蔣夢麟的回憶錄稱有1400萬壯丁被拉夫後死於飢餓疾病。另有估計中國抗戰直接人口損失可累計之估計數為2062萬人,合可累計之戰爭直接傷殘人口,軍民傷亡最低限為3480萬人;同時,還有估計認為,中國抗戰直接傷亡人口合計可能在4100萬上,合戰時失蹤被俘等項數字,戰爭直接給中國造成的死亡、傷殘及失蹤等項人口損失共計超過4500萬人;而從人口損失的角度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損失總數應在5000萬人以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中國軍隊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
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Ⅲ 我國的抗日戰爭時如何勝利的當時的中國人民都在幹嘛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等關鍵因素,全國人民在慶祝這一時刻的到來。
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一個莫須有地原因發起了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很快侵佔了我國東北地區,標志著中日戰爭的正式爆發。在抗日戰爭中,爆發了成千上萬大大小小規模的戰斗,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正式結束。這場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值得每一位中國驕傲。可能不熟悉歷史的朋友會好奇,當時是如何勝利的呢?
抗日戰爭是歷史的勝利,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驕傲。讓我們永遠記著整個歷史,不斷激勵著我們向前。
Ⅳ 中國抗戰經歷過哪幾場重大戰役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挑起全面侵華戰爭。在這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侵略。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達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西北的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走上了抗日戰場。
從1937年到1945年,中國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日戰爭。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抗日武裝,在敵後戰場堅持抗戰,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與此同時,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也進行了英勇的抗戰。這其中,正面戰場的主要戰役有:
平津作戰。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軍向平津地區的中國軍隊步步進逼。中國軍隊第二十九路軍相繼收復豐台火車站和廊坊,並在南苑與敵血戰,不久,北平和天津相繼失陷。
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日軍出動20萬兵力進攻上海,中國駐軍調集40萬兵力奮起抵抗,11月12日,上海失陷。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斃傷日軍4萬餘人。
太原會戰。1937年9月底,日軍突破中國守軍長城防線後,分兩路合擊太原。中國第二戰區急調10餘個師在太原以北忻口地區組織防禦。八路軍各部全力在正太路以南配合友軍作戰。激戰至11月8日,太原失守。
南京保衛戰。日軍佔領上海後,繼續向南京進攻。國民政府暫遷武漢,中國軍隊進行了南京保衛戰,12月13日,南京失陷。
台兒庄戰役。這是中國軍隊為守衛徐州而與日軍進行的一場大戰。戰役1938年3月23日打響,歷時兩周,殺敵逾萬,國民黨軍取得了抗戰後的一次重大勝利。
武漢會戰。這是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軍隊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廣大地區,與進攻武漢的日軍進行的一次重大戰役。此戰,中國軍隊出動兵力100萬,日軍出動兵力35萬。戰役結果,日軍傷亡近4萬人,但武漢最後失守。
豫湘桂戰役。此役從1944年4月中旬至12月初,歷時8個月,日軍出動兵力40萬,國民黨軍隊棄守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民陷入日軍鐵蹄之下。在此期間,中國組織了遠征軍,到緬甸等地作戰,打通了中國和盟國的陸上交通線。
在敵後戰場,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的正確方針,領導抗日軍民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1937年8月底,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開赴晉東北,利用平型關天險設伏,在9月24日一舉殲滅日軍坂垣師團一部1000餘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戰鬥志。接著,第一二O師進入晉西北,取得雁門關大捷。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敵後戰場成為抗日的主戰場。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抗日武裝以無數次小的戰斗,對日軍進行襲擊。這樣的戰斗,天天進行,處處發生,使日軍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其中,重大的戰役戰斗主要有:1939年7月,八路軍一二九師在晉東南打破日偽軍14萬人的「九路圍攻」,殲敵近萬人;1939年冬季晉察冀北嶽區反「掃盪」作戰中,雁宿崖、黃土嶺之役,共殲敵1500餘人並擊斃日軍所謂「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創抗戰以來在敵後戰場上擊斃日軍高級將領的先例;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出動105個團、40萬人的兵力,連續對日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共與敵作戰1824次,斃傷日偽軍25790人,俘日軍2811人,俘偽軍18407人,破壞鐵路470公里,破壞公路1500公里。
1941年起,敵後抗戰進入了極端困難的階段。抗日軍民面對日軍野蠻、殘酷的軍事「掃盪」、蠶食、清鄉,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英勇頑強的斗爭。其中冀中軍民的反「掃盪」斗爭,尤其艱苦卓絕。敵後抗日軍民運用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打得敵人人仰馬翻,魂飛魄散。蘇北新四軍82烈士血戰劉老莊,晉察冀狼牙山五壯士捨身跳懸崖,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戰歌。從1941年6月至1943年5月,八路軍、新四軍共進行反「掃盪」戰斗4200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34萬人。
1943年開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變化,中國敵後解放區渡過嚴重困難時期。到1945年4月,主力部隊發展到91萬人,民兵發展到220萬人,19個解放區共有面積95萬平方公里,人口9500萬。從5月起,八路軍、新四軍相繼發動對敵夏季攻勢,晉察冀軍民發動了察南、雁北、子牙河、大清河戰役,晉察魯豫軍民發動了東平、安陽戰役;山東軍民發動了臨沂等10個戰役;新四軍發動了宿南和睢寧戰役。這些戰役皆沉重打擊了日軍,為全面反攻創造了有利的態勢。
1945年8月上旬,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敵後各解放區軍民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了對日軍的全面大反攻。從8月11日到10月10日的兩個月中,共斃傷俘日偽軍23萬餘人,收復城市197座,收復國土31.52萬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800餘萬。
8年抗戰,中國戰場共斃傷日軍133萬,占日軍傷亡總數的70%%。其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作戰12.5萬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繳獲各種槍支69.4萬余支,各種炮1800餘門。中國戰場抗擊了日本陸軍的主力和部分海空軍,捆住了日本法西斯的手腳,打亂了德日法西斯的全球戰略計劃,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Ⅳ 總結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是如何克服並最終取得勝利的
只有一句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全民抗戰,不分黨派。
Ⅵ 經過中國人民怎樣的八年抗戰
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
全民族抗戰
最後在1945年9月2日,取得勝利
Ⅶ 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進行了怎樣的抗爭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全民參戰的一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是中國人民取得完全徹底勝利的一場戰爭。其主要特徵有5條:1、全國共同抗戰。2、主要有兩支抗日力量。中國國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3、兩個抗日戰場,中國國民黨面對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開辟的敵後戰場。4、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戰場之一,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5、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起來,浴血奮戰,前仆後繼,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Ⅷ 你知道抗日戰爭中人民群眾用過哪些巧妙的方法來和敵人斗爭
抗日戰爭中,敵後軍民創造了許多巧妙有效的殲敵方法,如有名的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水上游擊戰、武裝工作隊等等,使日、偽軍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據歷史遺物顯示,地雷戰戰術形成並匯集成冊是在1942年12月28日,作者署名劉丁,書名叫《地雷課本》,全書共分十課,第一課《總說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區的地雷戰概況,由此書可知,地雷戰最初是在太南地區誕生。至1941年,已經形成戰術,匯編成冊後流通至其他地區。
地雷戰的興起。在山東境內,海陽民兵並非最早發明和使用地雷的,但海陽民兵卻在實踐中發明和製造了數十種地雷,海陽的地雷戰在山東卻是最有名氣的,它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地雷戰的興起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戰爭,不僅軍隊要參與,民兵也是全民族抗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於當時民兵武器裝備極差,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槍支,容易製造的地雷自然就成了民兵打擊日軍的主要武器。而且,地雷本身也具有較強的殺傷力。在這種條件下,地雷的研製和大規模應用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Ⅸ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哪3個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經歷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戰略防禦階段: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
「七七事變」爆發,全民族抗戰開始,歷經太原會戰、淞滬會戰、武漢會戰、棗宜會戰、徐州會戰等大的戰事,國民黨軍敗退重慶,中共開赴山西,堅持游擊戰,開辟敵後戰場;南方新四軍開展正面戰場敵後游擊;
第二階段是戰略相持階段: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
以汪精衛為代表的投降派成立為國民政府為標志,國民黨軍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日軍在正面戰場與國民黨軍戰事基本相持,把主要精力放到消滅敵後抗日武裝和根據地上面;
第三階段是戰略反攻階段:從1944年1月解放區戰場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國際上,美國艦隊基本消滅日本聯合艦隊主力,蘇聯完成西方戰場戰事,出兵東北,中國敵後戰場率先開展反攻,直至全民族的抗日反攻大高潮到來,最終徹底消滅日本侵略者,贏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近代中國反抗外來侵略的完全勝利!
(9)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是如何度過的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戰爭和全民族解放戰爭,無論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還是在中國歷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著偉大意義,從此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振興。
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在外敵入侵時屢戰屢敗的歷史,是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從根本上改變了戰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抗戰以前,中國在世界上毫無地位可言。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中四大國之一。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掙脫了大部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廢除了帝國列強強迫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中華民族從此由衰落轉向振興。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最危急時刻,被人稱為「東亞病夫」的中華民族終於覺醒了。
中國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原來「一盤散沙」、四分五裂的中華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廣泛參加的一次全民抗戰。
Ⅹ 談談你對中國人民進行的抗日戰爭的認識
一、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率先獨立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中國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在這場關乎世界和平、人類命運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軍的主要兵力,對戰勝日本法西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二、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華民族解放的先鋒隊,先後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論,創造性地回答了決定抗日戰爭成敗的根本性、戰略性問題,並在戰爭中開辟了廣大的敵後戰場,建立了鞏固的抗日根據地,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堅持持久抗戰、奪取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
三、中國人民為贏得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
當時的中國,與日本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方面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在很多情況下,中國軍民幾乎是以血肉之軀奮勇抵抗,以奮不顧身的精神彌補裝備上的劣勢,緩解戰場上的危機。而且,日本法西斯滅絕人性、喪心病狂,對中國人民進行了駭人聽聞的屠殺、迫害、奴役和摧殘,各種兇殘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最殘暴、最醜陋的黑暗一頁。
(10)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是如何度過的擴展閱讀
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東方主戰場,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頑強奮戰和巨大犧牲,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從此,再也沒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