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國外的牛肉便宜,中國的貴
其實,美國的牛肉價格之所以比較便宜也是有原因的。
美國牛肉的價格便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們飼養牛的方式和中國人不太一樣,美國有非常多天然的牧場,而在這些牧場中牛的數量也很多,一個大型牧場往往就有好幾十萬頭牛。而這幾十萬頭牛基本上都是圈養的,而管理這幾十萬頭牛的人工費用也比較便宜,往往只有20多個人看管而已。這樣算來,美國牛肉產出的成本並不高,所以價格自然也會比較便宜了
而中國則不然,中國的大多數牛都是採用散養方式,而這種方式也導致牛肉產出的成本明顯增加,用圈養方式來飼養牛,牛肉的口感和營養價值往往會大打折扣。有些不良商家甚至還會在養牛的時候特地下入一些瘦肉精,這樣牛肉的產量就會比較高,但長期食用卻對身體沒什麼好處。而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所以美國的牛肉價格就比較便宜了。下次大家買牛肉時,最好是買我們國家自產的牛肉,這樣,至少安全性和營養價值是有保證的!
② 豬肉為什麼最近這么貴
中國的豬肉貴,是多方面的原因。 第-,前頭幾年,中國所謂的磚家,不準老百姓散養豬,老百姓也要吃肉,老百姓吃肉不能自及,間接地吃肉的人數增加了。 第二,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吃肉的頻率也越來越多了,增加了豬肉的需求量。 第三,生豬養殖戶的數量也不多,各方面發展也不平衡,始終生豬養殖的數量跟不上,加上非州豬瘟的影響,所以豬肉貴。
③ 雙匯進口豬肉被罵「賣國」 中國豬價全球最貴該怪誰
根據農業部的「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網」的數據顯示,3月,全國豬肉零售價格每公斤28.6元,同比上漲35.2%;活豬價格每公斤18.82元,同比上漲54.8%;仔豬價格每公斤40.68元,同比上漲101.3%。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輪豬肉價格瘋漲不止?
「豬肉的價格跟炒作有關。」新發地市場宣傳部詹家寶認為,豬肉價格主要是炒起來的,價格炒高之後很多農民和飼養場不願意出手活豬,想把豬養到150斤左右再出手,這是一種「惜售」的心理。在肉價上漲的時候,養豬場一般願意拖後幾日出欄,一方面可以增加毛豬的單重,一方面又因為價格上漲可以增加收入。因此,豬肉價格上漲也摻有人為的因素。
農業部相關人士表示,生豬存欄量低是造成豬價上漲的主要原因。「2014年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低迷,利潤微薄導致生豬養殖紛紛減少。截至2016年2月,我國生豬存欄量為36671萬頭,較2013年高點的46856萬頭下降約21.7%,較2015年同期的38973萬頭下降約5.9%。」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則認為,目前豬肉價格的上漲確實是由於供應端的供給不足造成的。「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年整個行業處於虧損狀態,造成了大量養豬場破產和退出,產能大幅下降;同時,由於環保的問題,從2014年初開始拆豬場,進一步造成產能不足。」
除了以上供應鏈的原因,還有一部分自然原因。去年12月,我國大部分地區遭遇「世紀寒潮」,溫度大幅下降,造成仔豬腹瀉嚴重,成活率比較低。這就影響春節以後的肥豬供應,一些屠宰企業甚至遭遇了「斷檔」,收不到豬。
追訪
政府要出手調控這輪豬肉瘋漲?
前不久,在各微信群里流傳著一條3月25日儲備肉投放的消息,5省投放總量在1.85萬噸,但是至今沒有得到證實。不論如何,豬肉價格並未得到控制,時至今日,依然維持在高位。
對此,馮永輝表示,即使消息為真,那麼2萬噸對於彌補豬肉市場的缺口來說依然太少了。「儲備豬肉實際上是企業的庫存,一般是4至6個月的輪儲周期。今年的形勢一直不好,所以企業並沒有太多的儲備,說白了就是沒貨,這也是為什麼政府並沒有大規模投放的原因。」
回頭看3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豬糧比價進入黃色預警區域建議養殖場戶勿過度補欄》,其中提到,截至3月9日,全國生豬平均出廠價格為每公斤18.62元,同比上漲52.8%;豬糧比價為9.13﹕1,已進入黃色預警區域。「豬糧比價」是指活豬價格與玉米價格的比,它是衡量豬肉價格的一個重要指標。豬糧比價越高,說明養殖利潤高,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也越高。同時,這也是政府進行豬肉價格調控的最主要參考因素。據了解,豬糧比價的綠色區域為5.5:1到8.5:1,而近期,生豬價格超過10元一斤,玉米的價格約9角一斤,豬糧比價已經超過10.5:1。
國家有關部門將按照《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規定,適時啟動調控預案,努力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在這份調控預案中規定,當豬糧比價處於黃色區域時,由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商,提出中央凍豬肉儲備投放計劃,由商務部牽頭組織實施。
關注
瘋漲的豬肉價格何時回落?
馮永輝介紹,現在供應端的補欄開始恢復,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據他預測,傳遞到終端的供應至少還要10個月以上。他預測,今年9月以後,可能會迎來一輪價格的下降。而詹家寶則認為,目前豬肉的價格基本已經達到一個歷史高點了,但是他表示,此次的漲價與往年相比周期性不明顯,其中可能有人為因素,因此無法預測後續價格的波動。
事實上,除了政府投放儲備肉和養殖戶的補欄之外,還有增加進口肉,對低保戶、大學生等群體加大補貼等措施。但是,目前國家還沒有相應的調控政策出台。
與北青報記者在超市中看到的豬肉價格類似,馮永輝表示進口豬肉價格確實便宜,幾乎是國內的一半。但是「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填補中國的缺口,中國的豬肉市場是5000萬噸的規模,而全球的豬肉貿易量才600萬噸」。雖然國家已經在提高進口肉的比例,1月份同比增加了66%,2月份同比增加了110%,但是依舊供不應求。
同時,上述專家表示,在2013年至2015年豬肉價格持續走低的情況下,許多養殖場、屠宰場都處於虧損或薄利狀態,這對於生豬市場是很大的打擊。目前豬肉價格走高,以市場調節的方式刺激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也是好事。此時如果盲目進口,可能會進一步打擊國內養殖戶的積極性,短期內豬肉市場反而難以調節恢復。
財經觀察
不要讓「豬周期」循環上演
在養殖業內,有這樣一個「豬周期」,大致的軌跡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這個周期通常2到3年循環一次,因此,「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就成了養殖戶們的「魔咒」。
乍一看,這樣的調節十分符合市場的供需關系規律。但是我們更應看到,在這種帶有「滯後性」的市場調節中,有一部分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並且這樣的悲劇在周期性地循環上演。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也就是說,只有先行出現了價格的波動,經濟活動的參與者才會隨時擴大或減少商品的供應。因此,供求不平衡影響到價格本來就存在時間差,從作出決定再到見效又需要一定的時間。養殖業的特性又決定了從仔豬到肥豬的生長周期很長,導致這一行業的市場調節更加滯後。
2013年到2015年豬肉價格持續低迷之時,許多企業不得不倒閉,這就造成了生豬供應的減少,而現在隨著豬肉價格的持續走高,補欄的養殖戶越來越多,或許會帶來下一輪的價格下跌。但是,我們並不願看到下一個「豬周期」的上演。或許,不讓「豬周期」繼續上演的方式,除了對養殖戶進行市場教育,讓他們認識到不能盲目跟風之外,更為重要的是相關部門也要進行科學的、帶有預見性的宏觀調控
④ 為什麼肉食在美國很便宜在中國就那麼貴
這好像正好說明,美國是發達國家,吃穿已經不是問題,吃穿很便宜,一般人都不是問題;貴在度假等非必需品。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吃穿還是問題,人們還掙扎在吃穿的問題上。其實,雞胸脯肉也不好吃,還不如蔬菜好吃,對我而言,呵呵。美國人強壯,這跟他們的人種和體格有關。還有,在美國,大家都很注意鍛煉,幾乎家家都有健身器材。大家以健身為時尚。
⑤ 中國物價比美國還貴請用經濟學知識來分析。
進口:中國對進口商品實行重關稅,簡單來說就是貿易保護。1960-1980年沒有貿易保護的普通國家和工業國家的收入比,由10比1擴大到30比1,普通國家收入的20%用於償還對工業國家債務的利息。這個時候工業國家也出現了大批的失業,甚至導致了美國出現大蕭條的萌芽。所以在中國開放市場以後,工業國家就默許中國擁有貿易保護,比如寶馬美國賣30萬RMB,到中國附加40%關稅,就變成了最低55萬。這樣就可以控制普通國家的財富流失,盡量少買外國商品。側面也反應了一個國家購買力的低下。像美國這種國家產能過於強大,無論花出去多少錢他都能換回來,買德國人幾萬輛賓士,回手賣德國人幾百萬台蘋果,雙方貿易平衡。
內銷:中國內銷也比美國貴,這是很多人很不理解的事兒。其實主要原因是,一個國家沒有外銷能力的前提下,或者說不能剝削別人要發展經濟,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製造通貨。當然這也不完全是壞處,好處就是可以加強外資的融入和對外貿易競爭力,壞處就是跟老百姓沒什麼關系。
國際上很多東西,其實都是統一價格的,比如糧食,這個價格是誰定的,就是美國。這樣也是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美國是一個不缺糧食的國家,美國政府甚至給每一個農民每年3.5萬美金的鋪貼和另算農業燃油附加費,美國農民都開飛機撒農葯,主要就是農業用燃油及其廉價。而中國的糧食價格是隨著市場和政策不斷變化(以漲為主),中國政府想要養活農民,但是又鋪貼不起,就只有漲糧價。美國是世界糧倉,糧食就成為了美國在國際上談判的砝碼。
房價!這個有很多說法,我個人偏向,在增發貨幣,製造通貨以後,再提高房價。把莫須有的錢都存在銀行和房價上面,百姓就不會去用多餘的錢買進口商品,國家既有了面子又保住了國家的財富。這是國家和外國資本家的博弈,雖然我感覺是招丑棋。
當然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燃油、話費、日雜費等等,比美國貴,這個可能是國企的·壟·斷,造成了市場的不規范,都是官僚,只知道漲去報業績,不知道降給百姓實惠。這個算失誤。
⑥ 為什麼許多商品在中國比美國更貴
影響商品價格的一般主要是兩個因素:1、商品價值 2、供求關系
從第一點來看,商品價值主要有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這里可以理解成平均勞動時間,很明顯,擁有更高勞動生產效率的美國的生產同樣產品的時間會更少,因而會更便宜。
從第二點來看,中國在電子產品,部分奢侈品上的需求處於一個上升期,而在美國一逐漸成為過時的產品。所以,在中國,旺盛的國內需求成為價格偏高的有一主要原因。
我們也可以從另外的角度去理解,即購買力平價理論:只要存在套利的空間,就會不斷有投機者通過低價買,高價賣來填平這個價格差。
比如,某商品在美國標價100美元,但在中國可以賣150美元(匯率在短期內可視為較穩定),而其中的運輸費、關稅以及其他費用僅有30美元,那麼就存在套利20美元的可能性。通過投機商的不斷倒賣,一方面,增加美國國內的需求量,另外一方面,增加中國國內的供給量,當供求達到新的平衡是,套利空間便消失了。這時,同一商品在不同國家的價差(考慮匯率的波動情況也成立)就表現為套利中間費用:即關稅,運輸費及其他。
⑦ 國內豬肉價格很低,為什麼還要從美國進口
對於豬的養殖戶來說,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豬肉漲價,供不應求。但是目前的國內豬肉市場價格不是很樂觀,這讓不少養殖戶都垂頭喪氣,紛紛為自己的豬而惴惴不安。而美國進口的豬肉價格更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美國,豬肉價格出了跟飼料有關,還與供求關系、成本、技術等多個因素有關,下面就對這幾個因素一一展開說明。
1.美國的豬太多了
2014美國的養殖者大大擴大,進而導致現在美國的豬肉供過於求。截至今年3月,美國國家農業統計局(NASS)的數據表明,全美國生豬數量高達6490萬頭,創下了1988年以來的新突破。經濟學規律表明,供過於求會導致豬肉的價格下跌。美國豬肉的價格目前正處於歷史低位。
2.美國的豬「能生」吃
3.美國的飼料成本低
美國採用規模化種植玉米,所以玉米價格要比國內偏低。飼料成本占豬肉成本的六成以上,我國的玉米、豆粕等原料價格較美國高,養殖戶飼料成本大,最終也導致國內豬肉價格高於美國。
如果再加上美國轉基因產品和農業補貼(每年的農業補貼超過200億美元),美國的養豬飼料價格還會更低(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但是美國豬卻把它當作食物)。
4.美國人不喜歡吃豬肉
5.美國養豬更「專業」
從2007年~2012年6年間美國豬場數量減少了29%,而規模化集中程度卻不斷上升,目前80%以上的美國生豬由規模化豬場提供;相比之下,中國目前還有55%的生豬由年出欄500頭以下的養殖散戶來提供。
而且,美國豬崽的保育能力比較強,存活率達90%以上,而我國豬崽存活率最高只有70%。中國一頭母豬一般每年繁育的仔豬成活並且安全長大出欄的數量約為12頭,美國可以達到18頭,自然也能大大降低豬肉成本。更加規模化養豬的美國,自然也就比我們養的還要多了。
美國豬的價格也不可能一直這么便宜,終究有一天市場供需平衡,價格自然會上去,因此養殖戶不用擔心。只要你養殖的豬健康,一定可以賣出去的。只是賺得多少的問題了!
最後,小編希望大家都可以賣出養殖的豬,並且賣出自己心中的價格。謝謝大家。
⑧ 中國做為農業大國為什麼肉價偏高
比較剛需吧,和市場調控也有一定關系。肉價低其他物價也得低。這就很嚴肅的問題了
⑨ 為什麼中國牛肉比美國貴
地理環境不一樣。比如內蒙古的牛肉貴還是內地牛肉貴,當然是內地,因為人家是草原,你是耕地。而美國正是這么一個以大平原,大草原為主的國家。人家產這個。
⑩ 非洲發生豬瘟,為什麼中國的豬肉價格跟著瘋漲
由於非洲豬瘟暴發,中國豬價飛漲,該國還減少了生豬的進口。因為一些國家的豬都被感染上了流感了,這個流感導致不少的豬都已經死亡了,所以說現在的豬肉會很貴。
非洲豬瘟已引起全球蛋白質儲備的反彈,但現在購買還為時不晚。我們認為,反彈才剛剛開始,這種流行病的長期影響仍不清楚,所以吃的食物也是需要謹慎的,一定要用高溫殺菌之後再食用。